《活着》读后感

小龙0分享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我们会认得这不能说的东西,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下面是小编为你们精心整理好的《活着》读后感范文,希望能给你们带来实质性的帮助。

《活着》读后感精选篇1

余华说:“活着在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活着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的起伏,亲人一个个地离去,独自忍受着生命带给他的痛苦和折磨。当我们经历种种磨难时,该怎样去做,这本书给了我们答案:活着,就这样活下去。

刚看完《活着》,心中的沉重感久久不能释然。文中所记述的生命,是那么脆弱,摔个跤、一次抽血、吃几个豆就能使它结束。以及福贵自身的遭遇,让我感觉到命运的不公平。后来细细体味,便被福贵的顽强感动到了。不禁想到,福贵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他经历了如此悲惨的遭遇,还能顽强地活着。以前觉得,活着的意义嘛,无非就是金3钱,名利,亲情,地位,生活享受……但这些福贵都没有,可他依旧活着,就这样平凡地活着。后来,我觉得,活着本身没有意义,活着就只是为了活着而已。

福贵用自己的意志在努力地活着,如此过完自己的一生罢了。我想,遵从自己的意愿,不虚度光阴,自由地过完一生,就是活着最好的方式了。

正如苏轼所言: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豁达地看待人生,平凡地活着。

不过《活着》告诉我的道理我都懂,但是,或许因为我未曾经历过什么磨难,对活着的理解也没有那么深刻。可能,当自己成长到一定阶段,才会对福贵的人生态度和活着有更深刻的感触吧。

《活着》读后感精选篇2

读了余华的《活着》心里感受颇多。也看了几篇别人的评论,也就是读后感。或许是自己知识浅薄吧,从中感受到的没别人多,也没看出些什么大道理来。这是个遗憾。但内心多少还是受到点震撼抑或可以说受到点启发的。

人,只要还没死透就得好好地活着,而且要活得踏实,活得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别等到垂暮之年了才幡然醒悟——自己这一生活到狗身上去了。这是悲哀的。亡羊补牢,羊都没了还补啥牢,有用吗?没有了,一切都晚了。走错了路可以从头再来,做错了的事就无法改变了。人的一生啊就像花一样,从花一苞到绽放再到凋落。可是花落了会再开,人老了就不再有少年了。

福贵的一生是坎坷的。用福贵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老年做和尚。”年轻时生活的糜烂,父亲的死开始懂得责任这个东西,然后被抓壮丁去当兵看尽战争的残酷,再到身边的亲人一个接一个的死去后懂得了“活着”的意义——我还活着!看透了人生!

对!我还活着。只要人还活着就要一直活下去,直到大地召唤。成了一个土馒头,一抔黄土为止。

“活着”是进行时的。是你我此刻正在经历的状态,不论平庸与否都无从逃避,直到死为止。但是,死这种事不管你想不想都终究会去面对的。死就像史铁生说的那样:“死是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做人还是平常一点的好,争这个争那个,争来争去赔了自己的性命。”这是福贵在经历了一系列坎坷后对人生的感悟——人,平平常常地过一生就好。这是一个老人,一个古稀之年的老人,一个亲手埋了一个又一个自己的亲人之后依然坚定地活着的老人对人生的感悟。

我是个平凡的人,胸无大志,最大的梦想就是吃一顿饱一生。名利这东西对我来说,有是好事,无亦无不可。平淡而不平庸才是我想要的生活。人嘛,这一辈子也就那么一回事,看开了,也就看开了,怎么活都是一种人生,人间嘛,幻象而已。

《活着》读后感精选篇3

待繁花落尽,《活着》中也只剩福贵一人仍活在世上,让我心惊、心痉。“活着”这两个字眼,总以静默的姿态出现,用一种漫不经心的论调涵盖了曾经的酸楚,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韧度,在我们背后,托起生命的力量。有人说,在家珍、有庆、凤霞、苦根死后,福贵是替他们活着,但若有朝一日福贵也死了,谁又替他活着?难道生命就像链条一样断了,不复存在?

其实,幸存者无法替罹难者活着,在世的人也不必替死去的人活着,人活着就是为自己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活着。

福贵有过三次流泪,三次都到那个医院的那个小房间,三次都是一个人独自面对俨然已成为最熟悉的陌生人,那种叠加的悲恸也许已不能用哭来表达。那是一种怎样的人间悲剧,儿子、女儿、女婿都接连把这当作人生最后的驿站,空间的重叠和时间长河的暗涌无一不将这种悲情渲染到极致,停滞了时间,静谧了空间,有一种隐忍,坚忍的物质在流淌。

老福贵依旧没有倒下,依旧活着,坚忍地活着,尽管有一些孤零零的味道。我眼前忽然闪过一丝亮光,与其在苦难之时绝望地死去,不如拭去让人同情的忧伤,轻轻挽起照在脸上的阳光。或者说不如活在当下,演绎生命,绽放异样的光彩。

连续两届奥运会都因最后失误而无缘金牌的埃蒙斯,应该算是悲情至极,可他并没有像1965年世界台球冠军路易斯那样投河自尽,而是把祝福的拥抱大度地送给了冠军。

时光流转,生命不息。

或许我们也应该像老福贵那要正视苦难,勇于活在当下。痛定思痛,重建信心。

不要逃避,而要正视;

不能忘记,而要牢记;

学会活在当下,让一切真实地保留在记忆之中,直到我们慢慢地躺入记忆为止。

《活着》读后感精选篇4

《活着》是著名作家余华先生描写底层百姓的一本书,整本书读下来没有什么跌宕起伏的情节,有的只是平静。但在这平静的故事背后,却呈现了旧中国像主人公福贵这样的普通人为了活着而活着的悲惨画面。

老农民遇见了游客,回忆起了自己的一生。最开始福贵是一个大户人家的阔少爷,整日嗜赌如命,赌输完了家产,气死了父亲,属于典型的纨绔子弟。赌博让他从阔家少爷一夜变成了一贫如洗的普通人。和大多数人一样,他沦为上有老母要养,下有子女要教的境地,身份的快速转变,没有留给他准备的时间。倒霉不幸的事情接二连三发生在他身上:出去给母亲买药被抓了壮丁,好不容易从死人堆里活着回来本以为可以重新开始生活,但活着似乎就是要遭受苦难,女儿和妻子相继得病,儿子被人害死。女儿凤霞嫁给了喜根,本以为可以安心的活着了,但是生活永远是那么的不幸,女儿难产离世,接着喜根意外离世,自己的外孙也吃炒豆子噎死……到头来,只有福贵和一头老黄牛还活着。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很平淡,主人公福贵在不幸中走完了自己的人生。但他依旧活着,现在看来,这样的人生活着又有什么意义呢?作者告诉了我们答案: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其实福贵的故事不就是旧中国无数底层农民的缩影吗,祖祖辈辈的小农经济让农民已经适应了日落而息的生活规律,活着就是为了活着,没有理想,没有眼界,思想只局限于三餐五谷。这样的生活已经持续了几千年,人们也从潜意识里默认了这样一种生活状态,在没有战争没有外敌入侵的时候,这样的生活,何尝不是一种平静与安详的状态!

但战争的来临彻底打破了这种格局,也最先冲击的是底层的农民,它破坏了几千年的小农经济而使得无数的农民破产,流离失所,就像福贵一样家道中落。1840年以来,当外国人用工业革命的果实撞开了中国的大门,苦难就随之开始,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日寇侵略……在中国这片土地上,战争持续了百年,底层的农民苟且偷生,为了活着而活着,生命显得毫无意义,整个国家看不到一点生机,连年战争耗尽了国人的精力,每日的奔波却看不到希望,这是整个民族的灰暗。普通人看不到未来,只要能活下去能吃上饭这就是活着的目标。整个国家也看不到曙光与前程,中国该何去何从,没有精神的依托哪来民族的希望?

故事的最后是福贵带着老牛继续孤独的活着,仿佛看破了尘世万千,在经历一系列事情后愈加坚强。这不正是我们这个民族脊梁挺立,傲然屹立的缩影吗?破而后立,几千年来我们遇到过无数的坎坷。一次次的苦难才会发现活着本身就是生命的意义,活着才有改变的机会,善于改变并且一次次的尝试,纵然头破血流,但一定会在黑暗中闯出一条康庄大道。福贵永远怀着希望,即使一次次的受伤,但活着不就是希望吗?

未来的路还很长,未来也充满了未知,需要我们去探索。我们的活着本身就是最大的意义,努力奋斗的活着。

《活着》读后感精选篇5

古语有云“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诚哉斯言,亦若小说《活着》一般展社会之风貌,现时代之变革,启智慧之先河,发万民之心声。

纵览全书,且思且叹,《活着》的作者余华以貌似冷漠且又犀利的笔调,短小精悍亦不失朴素粗粝的温情深沉的语言,讲述了处在社会变革时期的小人物福贵在误导命运的摧残下,一次次经受阴离之苦,却依旧坚韧豁达的活着,并且使活着的意志深深烙印在灵魂深处。

是啊,“活着”,在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单纯的“活着”已是不易,更何况一重重的丧亲之痛的打击下,活着当真还是“活着”吗?显然不是!

或许正如莎士比亚的世纪之问“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默默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答案不言而喻,亦若福贵“活着”,是经历了地狱般的痛苦后的涅槃,而此时的福贵也早已成了一个定水宁清的存在的英雄。

而其那一句至真至诚的来自灵魂深处的感悟“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良然,人生长路漫浩浩,一切的一切不过就是“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时有还无”的假象,懂得的无需解释,不懂得不必解释,有钱就寻一醉,无钱就寻一睡,与世无争,随遇而安,安然娴静忆一段红尘妙恋,享一世芳华美景,忘却一切虚无只为自己而活着,可好?

后记:黄昏转瞬即逝,黑夜便从天而降了,而那广阔的土地却袒露结实的胸膛,召唤着未来。

    658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