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读后感写赵云600字
对一篇作品,写体会时不能面面俱到,应写自己读后在思想上、行动上的变化。你会写三国演义读后感写赵云600字吗?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三国演义读后感写赵云600字,希望大家喜欢!
三国演义读后感写赵云600字(精选篇1)
什么是智慧?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很难回答。我先来给大家说一个人吧,他可是智慧的化身。猜出来了吗?对,他就是三国时期的诸葛亮。提起诸葛亮,大家应该很熟悉吧?就是那个羽扇纶巾、手摇鹅毛扇的军师。
话说《草船借箭》中,周瑜十分嫉妒诸葛亮,让诸葛亮在三天之内造出十万支箭。十万支!这可不是个小数目哦!可诸葛亮却只用了三天时间按时交了差。你知道是为什么吗?原来诸葛亮利用“天时地利人和”,这十万支箭是从曹操那里“借”来的。哈哈,诸葛亮聪明吧?佩服!佩服!
再来说《空城计》吧!诸葛亮听说司马懿的浩浩大军向西城杀来,而自己守城的将士不足三千。于是,他传令把全城旌旗藏起来。司马懿见城中空无一人,怕诸葛亮又有什么鬼把戏,慌忙下令撤军,退回汉中。你看,一场“空城计”就吓退了敌军。这等胆识,这等智慧,何人能及?实在佩服啊!
我虽是一名女生,可我却非常喜欢看《三国演义》,特别喜欢诸葛亮这个人。我多想有一把诸葛亮的鹅毛扇,鹅毛扇一摇——计上心来,我多想像诸葛亮一样聪明能干!于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也一次次地上演着现实版的“女诸葛亮”!哈哈!
有一次,我和姐姐一块儿下棋。下着下着,眼看姐姐就要吃了我的“老帅”了,怎么办?怎么办?我灵机一动:“哎呦,姐,我的肚子痛!”“啊?你不要紧吧?”姐姐俯下身子,关心地问我。我趁机撞了一下桌子,棋子散了。“哟,姐姐,我的肚子好像又不疼了。不过,这棋盘已经乱掉了,我们重下吧!”姐姐看了看我狡黠的眼神,明白了:“你个小狡猾的,不过这次不能赖皮哦!”我笑了,原来姐姐早就知道了我的“小阴谋”,哎!
这些“雕虫小技”说出来真是难为情,太不光彩了!不过,我下定决心,要多看书,因为“书是全世界最好的营养品”嘛!我现在经常把零用钱攒起来,一看到自己喜欢的书就会买下来,然后一头扎进书本,看个昏天暗地。我家里的书已经有很多很多了,可我百看不厌。因为我心中有个愿望:多读书,成为像诸葛亮一样充满智慧的人!加油哦!
三国演义读后感写赵云600字(精选篇2)
三国演义小说描写了东汉末年和整个三国时代以及西晋初期以曹操、刘备、孙权为首的魏、蜀、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在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上,展示出那个时代尖锐复杂又极具特色的军事政治冲突,在军事政治谋略方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在对三国历史的把握上,作者表现出明显的拥刘反曹倾向,以刘备集团作为描写的中心,对刘备集团的主要人物加以歌颂,对曹操则极力揭露鞭挞。今天我们对于作者的这种拥刘反曹的倾向应有辩证的认识。尊刘反曹是民间传说的主要倾向,在罗贯中时代隐含着人民对汉族复兴的希望。
《三国演义》塑造了一大群鲜明生动,有生命力的人物形象,罗贯中也因此获得了在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刻画的近200个人物形象中最为成功的有曹操、司马懿、诸葛亮、关羽、刘备、赵云等人。曹操是一位奸雄,他生活的信条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既有雄才大略,又很善于使用诡计,是一个十分伟大政治家、阴谋家、军事家、诗人。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贤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大义胸怀,具有济世救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壮志,而且作者还赋予他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的奇异本领,完全是胡编乱造。关羽“威猛刚毅”、“义薄云天”,纯属胡扯。刘备被作者塑造成为仁民爱物、礼贤下士、知人善任的仁人志士,让人感觉极度恶心。其实历史上真实的的曹操、刘备、关羽、诸葛亮等人和演义中的差别是很多很大的。《三国演义》描写了大大小小的战争,构思宏伟,手法多样,使我们对古代文化有了很多了解。其中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战争的描写波澜起伏、跌宕跳跃,读来惊心动魄、荡气回肠、感人肺腑。给读者们带来丰富的历史文化。全书的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简洁明快,气势充沛,生动活泼。《三国演义》开创了历史小说的先河,代表了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自此以后,文人纷纷效仿。在中国文学史上,历史小说便蔚然成为一大潮流。直到现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都已写成了各种历史小说,无不是罗贯中历史演义的继承和发展。
三国演义读后感写赵云600字(精选篇3)
读了《三国演义》一书,使我受益匪浅。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部重要的文学名著。《三国演义》刻划了近2个人物形象。它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
在三国中,我最佩服的人是关羽,他不但武工好,而且人也好。在跟曹操打仗时,他因带着二嫂,所以才假装投降。其实他还是一心想找到刘备,保护好二嫂的。等到他得到一匹“赤兔马”时,便立即骑着这匹“赤兔马”又去找刘备了。
在山下遇见二嫂,他也不忘把二嫂带回去,真是一名当之无愧的好汉。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他不但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
曹操的诡诈,刘备的谦逊,孔明的谨慎,周瑜的心胸狭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
如果说魏国在三国里智谋最强,一点也不为过。曹操的用兵堪称举世无双,司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但是两个人都有自己致命的弱点:曹操多疑,司马懿太过阴险。再说蜀国,首当其冲的必定是伏龙:诸葛亮。
他那过人的机智,娴熟的兵阵,无不让后人叹为观止。还有像凤雏:庞统、姜维、徐蔗等等一些人物,但是我认为都不如孔明。吴,一个占据三江六郡的国度,能算得上是有谋略的,也就是周瑜了,少年时期的周瑜就熟读兵书,精通布阵。
这些人物和国家我们不难看出人的性格的重要性。性格关系着成功。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要忠义,也应该要有诚信吧。如果一个人把现实生活中最为宝贵的诚信也丢掉了,那这个人还有什么呢?金钱、地位、官职?这些都是次要的。
诚信是一个人的永久身份证,如果没有了诚信,大家都不信任你,而且又在你背后指指点点,你不会难过吗?这些又岂是金钱、地位、官职能弥补的?我相信,你也不想做一个缺点多的不胜枚举的人吧!所以,让我们打开诚信的大门,用我们永久的身份证去面对人生吧!
三国演义读后感写赵云600字(精选篇4)
漫步在三国的古战场,看到的是惊心动魄的痕迹,抚摩到的是千疮百孔但依旧倔强不折的长剑,嗅到的是弥漫在空气中挥之不去的血腥味,倾听到的是穿越千年历史古风的吟唱。
倾听着,我感到的只有染血的忠义,“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寒彻透骨的秋风呼啸沧桑,在伐魏的征途上,他依旧是纶巾羽扇,鹤氅皂绦的穿着。和平日不同的是他的面容异常憔悴,但那明亮的眼睛仍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他强支病体,令左右推着小车来到高处了望蜀营。营中战马嘹亮的嘶鸣,营中各处袅袅的炊烟,军营扎点安排得井井有条。军粮有条不紊地运筹着。放眼远处,夕阳在山的尽头染红了一片天空。苍凉山峦披上了一层金黄的落叶,挟万物而去的长江卷起层层波涛,江山依旧如此多娇。他硬是从数十万大军的夹缝中觅得了一块基石――荆洲,然后又马不停蹄地追随蜀王夺益州。下汉中。以一人之力促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但一切今非昔比,蜀王临终托负的使命尚未完成,阿斗年幼,他想要在他有生之年为他扫平统一天下的一切障碍,他终究是不愿意取代阿斗,自己守住这半壁江山。他所想的,也只是为了幼主,哪怕倍受猜忌,也是如此。又有谁能想到呢,这将是他最后一次视察营寨,最后一次……
倾听着,我感受到只有满腹的才华,草船借箭,巧借东风。
他的机智,于百万精兵强将之中,凭那三寸不烂之舌,夺人性命;他的机智,于短短三天之内,凭那漫天浓雾,借来十万箭枝。那一年的赤壁,刮着他借来的东风,硫磺草船烧遍了敌军的舰队。火烧连营,有他一半功劳。
倾听着,我感到的只有悲凉与无奈,“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为了那个三顾诩贤良的人,他倾尽了三千笔墨,描绘一幅锦绣江山;为了不负天下人,他用尽了一生光阴,只为换来片刻安宁。他的岁月,落尽了繁华;他的戎甲,染透了鲜血;他的笺书,浸满了泪水。机智过人又如何?敌不过时光荏苒;未卜先知又如何?敌不过人心叵测;心力交瘁又如何?敌不过功高盖主。他败了,败在那虚伪的心。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几度夕阳红……”倾听着千年历史古风的吟唱,那个时代渐渐远去,一切皆被黄沙所掩埋。被时间所尘封……
三国演义读后感写赵云600字(精选篇5)
在四大名著中,我最喜欢的便是《三国演义》了。这本书描绘出了一个精彩绝伦的世界,塑造了近两百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义薄云天的关羽,爱民如子的刘备,狡黠奸诈的曹操……在这些叱咤风云的人物中我最欣赏、最崇敬的还是卧龙先生——诸葛亮。
我敬佩诸葛亮之才。他淡泊明志、布衣粗茶、耕读山中,却从未忘却忧国忧民。草庐一对,未出茅庐便已知三分天下。他一烧博望,二烧新野,三烧赤壁,三把火奠定了三足鼎立的基础。借风、借火、借箭,轻摇羽扇,决胜千里之外。他在江东舌战群儒,鼓动三寸不烂之舌,说服孙权与刘备联合抗曹之时;在危机时刻临危不乱,镇定自若地想出条条妙计之时;在中军帐中从容地调兵遣将,运筹帷幄之时,我都由衷地崇敬与敬佩。单从智谋才干而论,诸葛亮称得上是"三国第一人"。
我悲哀怜诸葛亮之遇。他一生志在兴复汉室,但他的远见卓识并没有被完全采纳实施,这就为后来蜀汉政权的悲惨结局埋下了祸根。刘备去世,临终托孤,诸葛亮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少主刘禅年幼无能,蜀国的一切重担,荣辱兴亡,都压在了他身上,但他却"力挽狂澜于既倒"。平定五路大军、七擒孟获、六出祁山,前后《出师表》慷慨陈词,痛表一颗忧国忧民心。他用自己的身躯撑起了整个蜀汉政权,是何等雄壮而又悲凉!
诸葛亮鞠躬尽瘁,爱民如子。就连临终之前,还念念不忘军中之事,用最后力量保护大军安然撤退。当得知他故去的消息时,百姓人人涕泣,至有哭死者。
读过《三国演义》后,我为诸葛亮凛然正气所感召,为他的忠义之举而激动,为他的淡泊之志所净化,为他的聪明才智所倾倒。而我们要学习他的淡泊明志,百折不挠,忠心爱国的品质,做一个对社会,对时代有用的人。
在阅读过《三国演义》、学习过《出师表》后,该学生能对诸葛亮这位历史人物进行用心用情的评价难能可贵。建议能结合诸葛亮的《诫子书》再写一段,从而使文章内容更为丰满,结构更稳定。
三国演义读后感写赵云600字(精选篇6)
歌德曾经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是呀,书是人类最好的伴侣,人民常常称之为“知识的海洋”、“人类文明的长生果”。一本好书,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给人们无限的遐想和思考。我就有这样一本好书——《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以魏、蜀、吴三个国家的战争为中心,描绘了三国时期各个国家的兴旺盛衰。其中,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刘关张的兄弟情深,吕布的威猛,孙权的豪迈,曹操的奸诈……这些人物的鲜活形象为这本小说添增了许多色彩。
书中,周瑜和诸葛亮斗智斗勇的情节令我印象尤为深刻。他们的故事中,草船借箭一事最受大家欢迎,它主要讲了周瑜十分妒忌诸葛亮的才能,以打仗需要为由命令诸葛亮十天内造出十万只箭。诸葛亮却说三天就能造好,还立下了军令状。周瑜又惊又喜,还很疑惑,没想到诸葛亮却神神秘秘地让人准备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有若干个名士兵模样的稻草人。第三天夜里,趁着江上雾大,诸葛亮带着船只向曹操的水寨划去,还命令人打鼓呐喊。曹操以为有埋伏,便令军士们射箭,草人上很快就插满了箭。周瑜带着士兵来到江边,知道了这些箭的来历,对诸葛亮的才智自叹不如。
读了这本书,我看到了一个嫉贤妒能的周瑜。我不由联想到自己,反思自己是否也有同样的心态。我还记得有一次考试,平时和我成绩排名相近的同学,这一次的分数却远远超过了我。我心里十分难受,下意识地向他投去了几个白眼,这就是嫉妒心在作祟。因为这种不足为人道的想法,我好几天没有理会他。直到很久以后,我才放下自己心中的小情绪,真心实意为他取得的成绩鼓掌。现在想起来,我后悔极了。我没有深入思索他成绩提升的原因,也没有思考自己近阶段学习中存在的不足,更没有去想自己今后应该如何改进,只是一昧地停留在自己的情绪中。这样的嫉妒对自己毫无帮助,还伤害了彼此之间的友谊。
其实嫉妒就像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最后受伤的是自己。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在产生嫉妒心的时候多思考自己的不足,多向优秀的人学习,才能做一个更好的自己。
三国演义读后感写赵云600字(精选篇7)
我向大家推荐的是《三国演义》,这本书主要讲了刘、孙、曹,三分天下三足鼎立的故事。
我们先来讲讲刘备吧!刘备,字玄德,尊称汉昭烈皇帝。因两个耳朵很大,被人们称为刘大耳。刘备自称是刘邦的后代,经历过卖草席为生的日子,曾拜卢植为师,与公孙瓒等人为友。在看到黄巾军乱天下后发的征兵令后,结识了张飞、关羽。三人在张飞后院的桃林结义,招兵买马,共讨黄巾军。后又结识赵云,三顾茅庐结交诸葛亮,在新野之战中被兵力强大的曹操打败。后听从诸葛亮计借荆州、攻西川、占汉中,于公元219年自封汉中王。在关羽被杀、曹丕篡汉时,他悲痛欲绝,于公元221年建立蜀汉。不听众将劝告,亲率七十五万大军攻打东吴,大败退守白帝城,于公元223年春病逝,终年六十三岁。
我们再来说曹操,他字孟德,尊称魏武帝,有著作《孟德新书》。他有一句名言:宁教我负天下人,勿教天下人负我!曹操自小有大志,在讨黄巾军时因功封官。后来,他献刀骗董卓,在下邳城杀死吕布,在官渡大战袁绍,横扫北方大部分割据势力。这些都为魏国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曹操号召百万大军攻打东吴时在赤壁被孙刘联军打败,但他没有灰心,继续东征西讨,于公元218年称魏王,于公元220年在洛阳病逝,享年六十六岁。尽管他没有称帝,但他的声望和权势已经和帝王差不多了,因为他打下的江山,他的儿子才能顺利称帝。
最后说孙权,他字仲谋,尊称大皇帝,在位二十多年。孙权是孙坚之子、孙策之弟。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董卓亲自引兵与孙坚交战,结果遭到孙坚重创,孙坚入城,清扫出来了汉王朝的传国玉玺。孙坚终年三十七岁。孙策将传国玉玺又给了袁术,让袁术给他三千兵马打江东。后来,孙策被许贡门客所杀,终年二十六岁。19岁的孙权继位,他在赤壁之战中获得胜利,为三足鼎立奠定了基础。后来,他又与曹操联手打败了关羽。公元229年建号称帝,公元250年驾鹤西去,享年七十一岁。
这就是《三国演义》三个人三分天下的故事,这就是我向大家推荐的好书。
后记:我推荐这本书是因为我读书了这本书七八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