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生长初中读后感

小龙0分享

读书,可以陶冶情操,可以净化心灵,可以提升修养,可以坚定品格。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感受着心灵的愉悦。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万物生长初中读后感5篇,希望大家喜欢!

万物生长初中读后感篇1

冯唐的这本《万物生长》写于20年前,小说记录了一位医科学生秋水八年的成长经历。万物生长,其实就是一个人生长的过程,阐述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关系。

虽然主人公的名字是秋水,然而我在看书的过程中,没看几页就不由分说地自动将冯唐本人代入主人公的角色里。估计任谁在看这部小说的时候,都会认为这是一本将真实生活艺术化处理后的自传。

从《万物生长》这本书,可以看出冯唐的文字感觉非常好,遣词造句,不管是低俗还是高雅,都非常恰切,精准到位。字数不多,但形容得立体而形象,很能抓住所描写的人或事物的特质。

他写在夜里,“霓虹灯的灯光泛进房间,五色炫目。”一个“泛”字,将灯光无声无息进入房间,又笼罩了房间的感觉写了出来。

他写凌晨两点的大街,“月亮现出本来的蓝色,月光洒落,溅起街上的尘土。天凉如水,夜静如海。一个喧闹的城市真正睡去,我的大城像是在海底的上古文明。”优美安静深沉,充满诗意。

他写一个同学,“是我们班上最有教授神色和体态的人”,十几个字,就能在读者脑海里建立起这个人鲜活的形象来。

冯唐的文字,低俗、优雅、痞气、清新,这些截然不同的特质掺杂在一起,却水乳交融,转换自如。经常是在特别俗气的大白话中间,突然拽出一句古文,而这随口拽出的古文可能出自任何一本经史子集,引用得非常到位,拽得十分贴切。由此也可见他古文功底之深,涉猎之广。

冯唐在书中说,“世界上有两种长大的方式:一种是明白了;一种是忘记了明白不了的,心中了无牵挂。所有人都用后一种方式长大。”

这句话很绕,我想了很长时间。忘记了明白不了的,那么心里就只剩下明白了呀,那么这所谓的两种长大的方式,不就是同一种吗?

或者,这两种方式,也许指的是真正的明白,和自以为的明白?没有人是真正明白了什么,所有的“明白”不过是一种当事人自以为的“明白”。自以为明白了某个问题,也就把这个曾经明白不了的问题抛开了,所以了无牵挂?

我想不明白了,那么就写到这里,写完之后,就忘了吧。

万物生长初中读后感篇2

冯唐无疑还是有才气,虽然未必比得上他笔下的秋水,但他借秋水的自夸,也有意无意地发泄着这些才气。一些形容词,发明得极为到位,所以冯唐不胜怜爱地把这些词用了再用。以至于在阅读中,看到了一个新词,嗯,不错,有新意。在后面的一页或几页,又看到了这个词,就会出现暂时的恍惚,是不是这一页我已经看过了?鉴于kindle翻页的设计并不是太良好,尤其是在精准定位方面,所以翻回去看某个盖了冯氏标签的词到底出现过没有从而确认自己到底看到哪一页的体验十分不友好。出于相同的原因,在这个方面就不举例子了,反正我也没打算再看一遍。

还有一个方面不吐不快。冯唐这篇小说,文字整体上充满了一种黏黏糊糊的气质,又湿,又滑,还有点涩涩的,对了,就跟某种体液的观感差不多,而且还是处男厚积薄发的那种。这种文字风格,用在其他的小说中,或许会被视为幼稚,但是用在这个题材上,反而歪打正着,字里行间提醒着读者,这个小说的主题,就是从青涩中成长。

成长现在看来已经成为个大词儿,在刚刚或是早已经过了青春期的人看来,这个词或许是不容亵渎的。人成长的过程,是生物性的人逐步变成社会性的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乳臭未干的小伙或姑娘们,不断吸取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养分或是垃圾,将那些东西去粗取精或是去精取粗的内化为自己的一部分。无论过程或被动或坚定,或自觉或茫然,当多年之后,回首看这个过程时,心中难免会或多或少涌起一些感慨。于是,叹一口气,说这就是青春。

青春少不了荷尔蒙的成长和释放。孔子和耶稣都说过,初恋无限美。美的由来,恐怕是青葱少年少女在刚刚露头的荷尔蒙的支配下,对某个异性第一次心跳加速的感觉,恐怕是对这个世界上真的还有家人以外的人真心喜欢自己的庆幸和惊喜,恐怕是那些传入鼻孔中若有若无的异性味道和一触即离的身体接触引发的悸动,恐怕是面对一个崭新世界的陌生和惶恐。

初恋,是男孩转向男青年一把钥匙。在一起时,男女双方都比蒸馏水还清澈。没有色色的想法和意识,只是在一起,见一面,随口聊几句,也就无比开心,开心好几天。有的时候,还要尽量避免无意中的接触,在乎着周围人的眼光。话说得稍微暧昧一些,或者对视的时间超过3秒,自己都先会脸红。

秋水的初恋,同大多数真情萌发远远早于破处的男生一样。虽然吊儿郎当,虽然自谓才气纵横的学霸,虽然有称霸一方的老妈、黑白通吃的哥哥以及找了老外当西洋快婿的姐姐,但是面对初恋,总还是手足无措,心中忐忑。人,面对获得,果然更害怕失去。

初恋,女友,柳青,是秋水从青涩到成熟的三个纪念碑。她们,都有陪秋水走过一生的可能,也都有成为人生中过客的可能。秋水之外,她们在其他不同的人身上,也有着不同的身份。初恋,于秋水是白璧无瑕的初恋,换个人,可能就是现女友或者前女友,再换个人,也许她就变成了柳青。柳青,风姿绰约风情万种风度翩翩风流入骨的柳青,想必也曾和某人有过初恋,也会认认真真的谈一场用心用力动心动情的恋爱。男人通过女人成长,女人何尝不是。

站在男人的视角,可能对女人的把握存在着一定的偏差。或者把女人想成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比如我,在初二的时候,不小心听到班上的美女同学放了个屁,大为震惊。虽然坦白这一点很不好意思,但也有一个叫李敖的人,找了个漂亮的女友,一夜风流以后,第二天早上看到美女在马桶上憋得脸通红,心里也接受不了从而分手。看来这种屌丝心态,即便成名成家了,也避免不了。又或者,把女人看成是一种男人的附属品,或者作为猎物,或者作为物件。比如我的一个朋友,破处比发育还早,在他的经历中,明显缺乏了从懵懂到暧昧再到互相试探再到亲亲摸摸深入探索步步为营的阶段,上来就是打真军,然后就不停地重复重复重复这个过程。到底多少人斩虽然没有统计过,一直艳遇不断,但恐怕缺失了入门课程,对于爱情的观念还是有所影响。这种情况的另一个表现,是所谓的处女情结。偶尔碰到过这种情况。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就有人痛说革命家史,从对现任老婆或者女朋友的牢骚开始,到卧槽我可算看开了告终。中间掺着一段缠绵悱恻的往事,我当初遇上哪个哪个女的,人长得怎么样,身材怎么怎么样,思想怎么怎么有深度,特别是对自己怎么怎么体贴,甚至她为他做的事改个称呼能进二十四孝;两人精神上多么多么契合,肉体的感受又多美妙。但是,一切的一切就毁于这个但是,那个女的和我在一起时不是处女,我实在实在过不了自己心里的坎,所以,唉~~。过个十来分钟,又开始眉飞色舞的说起,自己上过几个处女,妈的处女是心理上的满足,肉体上一点都不爽巴拉巴拉。一言以蔽之,直男癌。

所以万物生长,有的可能是长不到位,有的,恐怕是长过了头。

秋水的初恋、女友和柳青,分别代表了男人三个层次对女人的向往。初恋是记忆中的女人,白衣如雪长发飘飘,时间过得越久,对初恋的记忆越模糊,初恋的形象也就越完美,即便最后初恋的样子都一点都记不住了,那一抹床上的红还坚固的摆在那里。到了几十年以后,当满脸褶子的秋水大爷摇着蒲扇在树荫下乘凉时,说不定还能偶尔在脑海中飘过那个永远年轻的初恋。当然前提是相见不如怀念,初恋千万别是街口抬头不见低头见,买菜为少两毛钱就能还价半个小时的大妈。女友是现实中的女人,所以她的优缺点并存,既有精神层面的交流,又有肉体的交融,随之而来的,也就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她的优点你看得见,她的缺点你也一览无余。她对你好的时候是真好,她对你没感觉了,恐怕也是冷如冰霜。她有她吸引你的地方,同时她也有一些你无法忽视的或大或小的毛病。柳青,则是向往的女人,特别是对秋水一个大学生来说,对于成熟的向往可能远远超过他自己的想象。大学的生活,其实也是一个学做大人的过程。虽然从法律上、社会意义上甚至生物学意义上,大学生们都显然是成年人了,但是在精神层面则未必。所以我们看到,大一斗地主,大二谈恋爱,大三学吸烟,大四打麻将。逐渐地把大人的样子学得越来越像,毕业了,也就是大人了。在这个过程中,如果有个御姐型的成熟女人带着,可以在心理上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显然,冯唐的这部小说,从题目上就开宗明义,说明了这是一个关于成长的小说。在后记中,他也说了,本来想写一个过程,结果写成一个状态(大意,懒得找)。关于青春,关于成长,关于爱情,关于回忆,关于现在,关于未来,关于这本万物生长,可以说是切题的,同时,也仅仅是切题的,而已。

况且在题目中,就直接说明了万物生长所要吸取的营养——万物生长靠太阳。

万物生长初中读后感篇3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我自认为读书已经登堂入室了,但还远未达到能够上床睡觉的地步,甚至是连卧室的门还没有推开,顶多只是打开了防盗门而已,但也能稍稍感觉到一些作品之间的不同与刻画留白的魅力。而这部小说就我看来也远没有达到那种深度高度,也没有许多伟大的作家那样,几个字便道出无尽的真理,剩下的留白都是你创造世界机会,每个读者都是作品的耶和华。相反,她特别特别的贫,就像一个农村待字闺中还未出嫁的小闺女,明明纯洁的要死,还硬是学着那些一得空儿就坐在马路牙子上说三道四的妇女,内心是向往淫荡的。但以上这些都不妨碍她成为一本好书,至少成为一本让我这种初学者认为好的书。有时我就在想,写作是一个创造的过程,一开始写肯定无词可谈,无话可说,慢慢便开始臭贫,想到什么都想写进去,有什么华丽的有意思的能表现自己的词语方法都一骨碌填进去,到最后才是大巧不工,一举一动,浑然天成,笔未动而意先成。恰恰,冯唐似乎正处于这个中间的时期,而我只能望其项背默默浪费墨水了。

这本书真的就如秋水这一个人一样,很令人着迷。有自己的歪理邪说,糅合进医学和各种科学,似乎成为一门自成体系的哲学,带着一些一样的深沉与淫荡,浑身上下满是让人兴奋的味道。

怎么读起这本书的呢?先是看了这部电影。当时我内心寂寞,却正值世界草长莺飞,便想着出去看上一部电影,正好赶上这部上映,便去百度了这个题目,看到了一大堆电影报道与一行角落里的字:冯唐《万物生长》,中国式的麦田里的守望者。由此我似乎能够初步体会到这本书的价值与风格。这样我开始阅读她,没有仔细体会她的妙处,但也抚摸尽她的每一寸肌肤。

然而我就掉进了这淫荡的大坑,连这篇文章的文笔也似乎带了她的一点骚味,这似乎是我一个写作能力低下而文笔风格未定的小白的通病。就如我当初看完《龙族》之后,文字里难免带有一些极尽填入的华丽丰腴,还有一点自嘲的幽默在里面,结果赘余而可悲,根本不及江南万分之一;看无罪的《流氓高手》系列多了,就会带上一些清纯的猥琐,小白花什么的词藻乱飞。可无论她们怎么影响我的文笔和思路,她们确实地影响到我了。也许再过一段时间我就会忘记她们的风格,回归本我。可事实上,在她们存在的那段时间里也确实是改造过我了。就好像雕刻一块石头,待你千刀万剐成型之后,根本不会记起那其中一刀,可没有那一刀确乎是不会有如今的你。

准确的说,这部作品如很多我读过的青年作家的作品一样,唤起了我对过去的回忆,唤起了我对现在的思考,唤起了我对未来的探寻,唤起了我对人生的思考。但她不会深刻到让我仔细思考这人类、这生命、这历史、这时间空间。她还不够高,不够深,不够纯,就如一个美女,美时让人趋之若鹜,然而如果她是那样高尚,那样深邃,那样空灵,一眼看去如厉鬼,看不透也想不透时,恐怕就避之不及了。可她是特殊的,是这陈列过的一堆美女中极为特殊的,正因其特殊,而使她更有吸引力,也更加容易影响我。

如今听闻她还有两个姐妹《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和《北京北京》,还有一些表姐妹,所以我打算却之而不恭,读之而自酣了。

万物生长初中读后感篇4

“北京三部曲”第二部。比第一部《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流畅了很多,这种流畅不仅仅只是情节和故事性方面的流畅,更重要的是文字的流畅,字与字之间逐渐形成一种韵律和跳动感,不同词句的组合在流畅的叙述和描写中长驱直入、水到渠成、巍然成势、形成不同的节拍和音符。

《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主要以“朱裳”为核心,《万物生长》中虽然“初恋”和“女友班长”的篇幅很长、相关情节描述人物对白也很深刻感人、但出现名字的却只有“柳青”;作者说他想展现的是青春和成长的一个“过程”,但是写完才发现展现的只是一个“状态”,于是想以本书为节点再一前一后的写两部类似的小说,从而试图展现青春与成长的过程中的三个横截面。

说实话,我身为读者也有这种感觉,理论上来说应该是个“过程”、但读完却只有混沌和模糊的“状态”,盖青春甚而是生活本就是如此。书中的女性形象刻画的很让人印象深刻,朱裳、柳青,不知道第三部中“初恋”亦或是“女友”会不会有名字。自己牵强的总结一下,非要说“北京三部曲”展现了一种过程其实也未尝不可:《十八岁给我一个姑娘》是“暗恋”,《万物生长》是“初恋”或“失恋”,《北京,北京》暂时还未读、但以《春风十里不如你》的前几集内容来看似乎是“三角恋”了。“暗恋”无关乎选择或责任,无所谓结果、徒留心中的感觉无限回味也无伤大雅;“初恋”或“失恋”似乎如一剂猛药、醍醐灌顶的告诉你有些东西不得不接受、不得不承受、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而如果是“三角恋”,似乎就意味着主动选择和主动承担结果了。

因此,“不选择-被动选择与被动接受-主动选择与主动承担”这种逻辑链条,似乎就是青春与成长的“过程”吧。

万物生长初中读后感篇5

本书的开篇是这样一段话:世界上有两种长大的方式:一种是明白了;一种是忘记明白不了的,心中了无牵挂。所有人都用后一种方式长大。

我觉得我已经长大了,不管以什么样的方式,但当我翻开《万物生长》,认真看秋水从高中毕业到博士毕业的从初恋到女友到老婆的这段真实中夹杂着几许虚构的故事时,我觉得自己重新长大了一次,我被感动了,我感到我心里的某跟弦,被拨动了。我最喜欢的是第十八章。因为我看到了我大学时光的影子。秋水念的是医学系,我念的是生物系,我们都学过动物植物生物学,无机有机化学,还有一堆数学物理。当初那么头疼的科目,在冯唐笔下却如此有生气,如此灵动。北大之于他,又何尝不是厦大之于我?我想起自己早上7点起床,乐呵乐呵的背着起码8本书然后汽车走路去上课或者去上自习的情景。

我想起自己酷爱在学校图书馆三楼外语书架旁边的隐蔽小桌子放下书包,然后摊开书小睡20分钟后醒来,习惯性检查一下自己有没有流口水,然后喝口水开始看书的情景。如果你恰好看到了我,应该发现我一边的脸颊和耳朵潮红,脸蛋上有一排均匀的锯齿印。

我想起一路的凤凰花,想起翠湖,想起偶尔飞落的鸟屎,想起夜幕降临时独自拿本书在长廊上朗读的情景。真的仿佛就在昨日啊!

也许每个人看了,都或多或少的能重拾起一些大学生活的点滴吧。当然,我想起的更多是在英国时候的场景,就让我慢慢想吧——。时间很快,我去年5月17号回的国,转眼间已经快一年了。不知道明年这个时候,我会在哪里,在做什么,跟谁在一起,在想些什么。还是留给时间去解答吧。

    642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