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400字
《舌尖上的中国》在呈现各色美食之外,展示的是人和食物的关系、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是普通中国人的人生百味,所谓“天人合一”,在这里也能完美体现。那么你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有关于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400字,希望你喜欢。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400字【篇1】
今天我在电脑上看了小型的电视连续剧“舌尖上的中国 1”,当我看到这个醒目的题目时,我很惊呀!舌尖上怎么会有个国家呢?我接着往下看了介绍,哦!原来讲的全是美食啊!开来很适合让我们这些爱吃得人看啊!
接着,我单击一下,影片开始放了一道道美味佳肴从屏幕上一闪而过,还有各种菜的做法,其中,奶豆腐和奶茶,它们的原材料是鲜牛奶,可想得到鲜牛奶并非一件易事,得先过小牛这关,小牛正式哺乳期,需要喝妈妈的奶,等取完奶后,需等到他发酵后把最上面的带有去掉,再将剩下的倒入锅中,开大火,用粗筷子一直搅,直到奶清没有了为止,让后把剩下的放入器皿中,过一段时间,就可以食用了。
吃,是我的爱好,今天无学到了很多做菜的方法,回来自己做一做,有空,你们也来看一看吧!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400字【篇2】
上下五千年,造就了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造就了讲究的中国人,也便造就了如同山水画一般充满了文化气息的中华美食。
近来《舌尖上的中国》在全国热播,我也便忙里偷闲地浏览了一下。这一部介绍中国美食文化的纪录片,统共七集,处处充斥着一个又一个让人垂涎三尺的镜头,与满含文艺情节的解说,以如此诱人地诠释着中华美食,也从中渗透着中国人的生活,中国人的习俗,中国人的质朴,与中国人的智慧。
《舌尖上的中国》,与其说是在介绍中国美食,不如更准确地说是在介绍中国的文化,把文化通过味蕾传给大脑。舌尖上舞动的不仅仅是那些或珍贵或平常,或鲜美或回味的食材,更是那令所有中国人为之自豪的文化。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400字【篇3】
和妈妈一起看舌尖上的中国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一则可以了解中国各地的风土人情,二则可以看看各地的特色美食,三则妈妈总要照着样子给我做一两道菜,那种感觉真的很温馨。
通过舌尖上的中国知道了什么是南甜北咸,东辣西酸的说法。还有不可思议的发酵毛豆腐,神奇的糖葱,像小孩过家家般的用花汁浸染的五色米饭,凌晨探险而又难寻的松茸。再有就是我们熟悉的除夕饺子和花枣糕。
里面最有特色的是说旁白的那个解说员,声音又亲切又有磁性,介绍起一些家乡菜简直就像在念诗,仿佛一盘盘美味佳肴就在你的桌上,叫你馋延欲滴而又回味无穷。南方的米叫你魂牵梦绕,北方的面让你欲罢不能……难怪妈妈说舌尖上的中国收视率很高,确实有他的道理。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400字【篇4】
我看了《舌尖上的中国》后深有感悟,我懂得了很多与食物的知识。
这个纪录片,讲了中国的传统美食,比如松茸等。有时候,连我都口水直流三千尺了。一下子眼睛都冒烟了。松茸以前非常多,可是现在人们不断的挖,松茸却变得越来越少,最后松茸都快绝种了。我们要保护快灭绝的食物,这样才能吃到更多的美食。
这个纪录片让我们了解美食的来源,让我们明白了我们现在吃的米饭是经过农民的精心栽培,他们的汗水浇灌了土地,然后经过工厂的消毒,在经过检验,在包装,再运过来等十种过程。这一粒米就那么多过程,我觉得一粒米就非常重要了。
当我看完《我们的田野》之后感想特别多,我不在浪费一粒米饭。我们一定要珍惜粮食。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400字【篇5】
看《舌尖上的中国》第二集,看得时候又鼻子酸酸,眼泛泪光。晚上躺在床上,翻来覆去了很久都睡不着,掉下不少眼泪。
复活节假期,回家了一趟。五年没有回家过过清明了,今年妈妈使尽浑身解数,把江南的春天隆重地给我过了一遍。
鲜竹笋蒜苗红烧肉;刀鱼用筷子去肠,笋尖葱姜滚水鱼下锅,吃剩的鱼骨油炸;刚上市的小青菜做成的翡翠烧卖;冒芽的韭菜炒蛋炒饭;刚长出来的新葱做成的烧饼;芦蒿炒臭干;新蒜和新香菜用来下面;路边生机勃勃的各种野菜——黄花菜,菊花秧,采来蒸,煮,配肉配鱼,怎么都好吃……
临走时妈妈说,你以后,清明假期都回来吧,春天真好啊。
于是,第二集里那句“中国人用食物的变化感受四季的更替”深深戳中了我的泪点。
因为现在的我,住在一个都市里,一年四季超市卖的菜都是一样的。
越来越觉得,我被撕裂,被硬生生从故土扯开。痛苦不堪。
我深深依恋故土的生活,物象便是食物与味道。回家的那些天,每天早晨我都会和妈妈去逛菜市场。人们挑选,购买,讨论食物,热火朝天。总是能在菜市场上遇到各种熟人,寒暄以后总是要介绍一番今天要做些什么菜。似乎这些就是一切的生活。我迷恋着这些热闹的场景,贪婪地寻找,观察,勾勒。
我不止一次地想,如果,我只知道这个世界该有多好,我永远停留在这个世界有多好。可是,我却有另外一个世界。
我不止一次地宽慰自己,故土,可能只是自己臆想出来的桃花源。可是,当我看到屏幕上,那些人,用心耕种采摘果实,郑重为家人制作食物,品尝味道而满足的神情,我便想要流泪。这不就是我的故土吗?这些踏踏实实的日子不就是我迷恋的故土吗?这些从来不是桃花源,而是真真切切地存在啊。
许许多多的味道和记忆被这部纪录片唤醒。
放学回来,外婆说,今天包饺子。记忆里的厨房便是一片永远也散不去的雾气;端午,外婆和妈妈会坐在厨房的门后,包粽子。大高压锅里是用酱油腌制好带着褐色的糯米,青花瓷碗里照例是肥瘦得宜的猪肉。那年高考,每天的早餐都是一个粽子;夏天,外婆煮黄豆,发酵。在盛夏时节满院子的酱缸;蟹肥时节,女人们围坐在家里的八仙桌前,把一只一只的螃蟹蒸煮,肢解,剔骨取肉,熬成的蟹油可以吃一年;冬天,把老豆腐浸上水,数九寒天放在院子里就可以做冻豆腐,火锅或是炖肉,都是无上的美味;……
我也会是片中所说,那些过年过节才回家的孩子。我也将会成为一个飘泊的,永远的异乡人。故土不再是故土,食物和味道却已经成为我的烙印,他们促使我自己学做饭,寻找我自己的归属感和身份认同感。我愿,我的后代,不要再与故土分离。
舌尖上的中国观后感400字【篇6】
《舌尖上的中国》被誉为是中国深夜发吃节目的开山之作。跟新中国很多事物一样,这片可谓是起步晚起点高,一出手立马把《深夜食堂》这样的海外发吃片给比了下去。正当都市小清新们为东京酱油炒拉面感慨不已的时候,蓦然发现天朝才是神一般的存在,小日本那些玩意简直就是渣渣,这片真给咱中国发吃党长脸。
《舌尖上的中国》为什么美?简单来说就是接地气。工业化让人也变的越来越工业,离生存的本质越来越远。为什么那些廉价工业化高热量垃圾食品可以卖那么贵?因为它的顾客并不把它当作真正的食物,而只是一种商品,一个商品只需要具有和它的价格相当的包装,就一定会有人买。《舌尖上的中国》与以往美食节目的不同,在与它不是一个关于商品的故事,而是一个真正关于食物的故事。它的镜头没有对准各大所谓美食城市的商业街,而是对准了我们经常忽视的人和物。包括黑龙江上的老鱼把头,香格里拉菜松茸的单珍卓玛,浙江菜东笋的包师傅,这些勤劳的人运用经验和智慧,提供了我们所吃的一切,也决定了我们要吃什么,怎么吃。包括做山西花馍的大婶们,宁波做米糕的顾阿公顾阿婆,兰州拉面的马师傅,他们的技巧决定了各地的风味甚至习俗。也包括你早已忘却的家乡菜,妈妈做的闷面,春节的团圆饭,无论承认与否认,它们都绝定了你一生的口味喜好。这些都是我们熟悉的关于食物的记忆,其实也是我们整个文明的记忆,甚至是我们自我认知的根源。古人通过“茹毛饮血”区分自己和蛮族,后来“南稻北麦”的分野,仔细一想竟然都是关于食物的。
我在加入深夜发吃党以后学到了什么?这个问题我想了许久,发现的回答就是:活的更明白了。为什么呢?要做饭自然就要买食材,就要辨别食材,就要懂油盐酱醋茶的用度,知道入口的五味口感是怎么回事。人活着就要吃饭,把吃饭这事整的更明白,可谓是活的更明白了。这有许多好处,活的不明白的人就往往容易被表象和虚假所迷惑。我们有些同胞拿着国外几块钱一大盒的哈根达斯当奢侈品,沉醉于日本饭团子(学名寿司,起源与日本古代长途干粮)的简单与纯粹,着迷于波尔多红酒的古典高雅,倾心于西式快餐店的工业气息,并拿出够外婆腌一年酸菜的钱买以上种.种,充分说明现在没活明白的人何其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