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观后感心得感悟

小龙0分享

今年是抗美援朝70周年,当看完《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时候,大家有什么感想呢?可以分享一下哦!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观后感心得感悟5篇,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观后感心得感悟(精选篇1)

1953年停战后,志愿军暂不回国,帮助朝鲜恢复建设。

李相玉所在的第40军,负责修复丰山贮水池。志愿军出动了4万余人,又在国内请来技术人员、后勤人员等千余人,经过两个多月的苦战,终于按时完成了任务。在数万朝鲜人民洒泪欢送下,李相玉和战友们凯旋回国。

回国后的李相玉,到北京第一坦克学校学习了4年,到坦克部队开上了坦克。

1980年,李相玉把三代单传的孙子也送去参军入伍。“孙子穿上军装可精神了,让我想起自己当兵的年代。我之所以执意叫孙子当兵,是因为我认准了解放军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军队,把我从一个山沟里的放牛娃培养成党员和革命干部,全家过上幸福生活,对我恩重如山。”

离休后的李相玉也没闲着。“家人都说,你现在应该抱抱孙子、打扑克、下象棋,享受晚年生活了。但我觉得,一个共产党员,就是要‘将革命进行到底’。”他找到街道,在社区书记岗位上一干就是七年,修建了小广场,成立了社区秧歌队,还建立了一个婚姻介绍所,所在社区年年被评为先进社区。

社区换年轻人后,闲不住的李相玉参加了铁岭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组织的各项工作,担任多所学校的校外辅导员。他给孩子们讲述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英雄事迹,还帮助学校把一些“网瘾”少年拽回到课堂。

经常讲英雄故事的李相玉想把这些英雄人物和战争胜利的事例写出来。离休后,他相继出版了《张闻天通信员的故事》《希望的田野》《龙山凯歌》等十余本书籍,还在《解放军报》《辽宁日报》等发表稿件500余篇。“我是不能永远讲下去的,把这些红色故事记载下来,就是要告诉我们的子子孙孙,我们胜利来之不易,应该好好珍惜,爱护和发扬。”

回首烽火岁月,李相玉感慨无限。“祖国越来越强大,大家的日子越过越幸福。自己恨不能再回到年轻时,再当一次兵报效祖国。”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观后感心得感悟(精选篇2)

缅怀血洒长空的僚机战友

整个抗美援朝战争期间,那启明所在团20名飞行员击落敌机46架,仅有一人牺牲。这一名牺牲的战友让那启明铭记至今。

“他叫刘忠胜,是江苏人,从我参加抗美援朝以来就一直担任我的僚机。”老人深情地回忆道。

作为僚机,刘忠胜负责在那启明执行飞行任务时掩护其侧翼,也因此屡屡成为那启明与敌激战的第一见证者。1952年6月20日,那启明第一次击落敌机时,刘忠胜就在场。

“当时我把敌人的飞机打下来,他就在无线电里喊‘打掉了!打掉了!’”老人至今忘不了当时好友的兴奋之情。

一同出生入死的非凡经历在那启明和刘忠胜之间培养出了高度的信任,更让二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被迫跳伞那次,刘忠胜恰好因为有事没能和我一起出任务。回到指挥部后,他知道了我被美机击中的事情,半开玩笑地跟我说‘要是我在,敌人的飞机打不到你’。这就是长机和僚机之间形成的默契。”那启明说。

回想起战友牺牲那天的情景,那启明的语气里满是遗憾。“1953年1月15日的那场大机群作战,我们中队还没爬升到预定高度就遇上四架敌机,展开了战斗。当时我看到刘忠胜的飞机被一架敌机咬住了尾巴。我向美机拦阻射击后,就和他分开了。”激烈的空战结束后,那启明和友机返回机场,但左等右等,却没有等来刘忠胜。之后他才了解到,刘忠胜已经在当天的战斗中牺牲了。

“那天刚好是我生日,本来还想着能打下几架敌机庆祝庆祝,没想到却发生了这种事。”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老人无比难过。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那启明与刘忠胜的儿子取得了联系。“那之后,每次到丹东,我都会去看他,一起回忆他父亲和我当年一起作战的日子,算是一种慰藉。”

1953年国庆阅兵式,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的那启明作为受阅部队的成员驾机飞过天安门广场。66年后的年,作为“致敬”方阵的一员,那启明坐着礼宾车,再一次出现在了国庆阅兵的队伍里。

从1950年第一次开飞机算起,那启明将自己的大半辈子奉献给了祖国的空军建设事业。现如今,年过九旬的那启明目睹我国空军的发展,心里说不出的高兴:“咱们国家现在有了航母,战斗机也有了歼-20,空军的发展真是太快了!”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观后感心得感悟(精选篇3)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打仗的时候,我们的野战机场离鸭绿江不到30公里。”回忆起自己参与抗美援朝战争的经历,志愿军老战士那启明感慨颇多。

91岁的那启明说起话来慢慢悠悠。但只要一谈到自己翱翔蓝天的日子,老人的语气就变得活泼而轻快,仿佛一下子年轻了不少。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那启明执行过无数次飞行任务,创造了击落三架敌机的优秀战绩。回顾当年惊险的空战经历,那老语气平淡从容:“空战和地面战可不一样,找准时机折到敌人后面,抓住空当开火,就把敌人的飞机打下来了,也就几秒的工夫。”

“这下能在天上跟敌人战斗了”

1950年初,当时还在华北军区某部622团担任文化干事的那启明和战友们一同接到了上级关于挑选飞行员培养对象的通知。“当时大家那个兴奋呀,都说这下能在天上跟敌人战斗了。有的同志一高兴,还把手臂伸开,‘呼呼呼’地在屋里跑了两圈。”

经过严格的层层选拔,那启明在1950年5月被调到位于哈尔滨的解放军第一航空学校学习驾驶轰炸机。自此,这位从来没接触过飞机的年轻战士正式开始了自己的飞行生涯。

和当时大多数解放军官兵一样,飞机对那启明来说既熟悉又陌生。说熟悉,是因为解放战争时期,那启明曾在作战时见过不少国民党的飞机在空中耀武扬威;说陌生,是因为飞机这种先进的作战装备对用惯了“小米加步枪”的官兵们而言,实在是又复杂又神秘。

最开始,那启明学开的是轰炸机。“当时我们的训练课目很单一,就是起飞、降落和特技飞行。”那启明回忆说,“第一次上初级教练机学习飞行,在空中遇到气流,感觉真是天旋地转。”

对于从未接触过飞机的战士们而言,飞行训练中的危险不容小觑,那启明对此印象深刻。“有一次,我们学员逐个练习特技飞行课目时,第二个上场训练的学员出现了失误。我排在第五个,当时也为自己捏了一把汗。”

虽然如此,年轻的那启明却没有畏难情绪。“我们被选中训练当飞行员的同志们,训练时多多少少都会担心,担心的不是自己面临的危险,而是怕自己飞不好,拖累了集体、辜负了组织的重视。”

克服了最初的困难,那启明在飞行训练中不断进步。应朝鲜战场急需战斗机飞行员的形势需要,那启明和同学们一起,根据空军党委要求被调到济南航校改学驾驶战斗机。三个月后,那启明顺利毕业,于1951年2月分配到空军某部第34团担任飞行员。

“到34团之后,因为没有同级的教练机,我们一上来就飞米格-15战斗机。”对于战前紧锣密鼓的训练,老人记忆犹新。“战前训练的时候,我刚做过鼻部手术,鼻子上还有伤,团长问我‘敢不敢单飞’,我说敢。”

凭借着一股不畏难、不服输的劲头,那启明在战前训练中表现出色。由于成绩优异、训练期间做到了“零事故”,那启明还荣获了二等功。

“刚到航校学飞行时,我之前所在部队一位和我关系不错的通信员曾经写信给我,勉励我好好练技术,日后在抗美援朝时能在空中和地面部队协同作战,现在看来真是有先见之明。”老人笑着说。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观后感心得感悟(精选篇4)

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中,在天寒地冻的战场上,志愿军第38军113师是一支令美军闻风丧胆的志愿军部队。“尤以113师行动迅速,先敌占领三所里、龙源里,阻敌南逃北援……”三所里战斗后,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在亲自草拟的嘉奖令中,对113师的突出贡献给予极高评价。

时间回到1950年11月27日14时,113师指挥所内的电话铃骤然响起。

“必须在11月28日早8点前占领三所里!我要求你们,不怕一切困难,千方百计插到三所里!”梁兴初斩钉截铁,“不惜一切代价,坚决截断敌南逃的退路!”

能否按时赶到三所里阻住敌人,是彭德怀总司令预计与美军决战的关键一步棋。对此,全师官兵不敢怠慢,在零下30多摄氏度的天气里,冒着敌人空中飞机袭扰和地面部队围追堵截,迅速向三所里挺进。终于,在28日8时前,他们先敌5分钟占领三所里,随后与敌激战三昼夜,阻击南逃北援之敌,为第二次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战争到和平,从革命到建设,栉风沐雨数十载,这支流淌着英雄血脉的劲旅,接续传承“忠勇善战、创新争先”的“飞虎精神”,不断谱写新的辉煌。

“在英雄部队当兵,就应该有英雄传人的样子!”这早已成为全旅官兵的共识。每逢旅成立周年纪念日,各营都会开展主题为“穿插小三所里”的活动——组织官兵武装越野奔袭14.5公里,目的就是为了让大家牢记光辉战史、保持冲锋姿态,练就“哪怕只剩最后一口气,也得冲下去”的精气神。

近年来,该旅着力打造“飞虎”品牌系列活动,引导官兵在英雄血脉的传承和红色文化的滋养中,持续激发练兵动力。他们先后整理汇编《“飞虎劲旅”红色基因》人物集和故事集,帮助官兵深入了解“飞虎劲旅”的光辉战绩、优良传统;拍摄制作“‘飞虎劲旅’向前进”岗位练兵视频集锦,结合大项比武和演训任务,开设“飞虎精兵”讲武堂,提振官兵士气、激发战斗豪情。

《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观后感心得感悟(精选篇5)

在该旅合成一营二连荣誉室,一把锈迹斑斑的军号被放置于显眼之处。70年前的朝鲜战场上,志愿军嘹亮的军号声,总会让来犯之敌心惊胆战。如今,作为英雄的传人,二连将这把从抗美援朝战场上传下来的老军号,作为连队官兵的精神图腾。

“在激昂的冲锋号声里,二连的前辈们打出了国威军威,也给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指导员杜昊介绍说,“每年,我们都会组织一场特殊的交接仪式,由新任司号员从上一任司号员手中接过这把军号。”

上一任司号员,是连队的装甲技师侯金亮。

去年8月,二连组织步战车战斗射击考核,参考的210号车动力系统突发故障。现场情况十分紧急,故障车辆正停在射击跑道的中间位置,前边和后面的车都还在射击,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误击误伤,后果不堪设想。

千钧一发之际,侯金亮冲上前去,对车辆进行检修。炎炎夏日,车内气温高达50多摄氏度,动力舱更是烫得让人下不了手。侯金亮冒着危险,迅速完成启动电机线路的接续。短短5分钟后,车辆重新恢复性能,顺利完成实弹射击任务。

“作为二连的兵,遇有急难险重任务时,就应该敢于冲锋、敢于亮剑。”接过军号,新任司号员叶治江的耳旁久久回荡着侯金亮的这句话。

在该旅,“忠勇善战、创新争先”的“飞虎精神”,在官兵血脉中代代传承,不断激发起无往不胜的英雄气概。

时至今日,该旅装甲侦察连连长刘浩,仍然难以忘记两年前的那次比武。

年12月,在“精武-”军事比武竞赛隐蔽行军课目的比拼中,刘浩带领参赛班组克服伤病的疼痛和严寒的考验,一路披荆斩棘、过关斩将,铆足了劲儿向终点进发。临近尾声,当赛程只剩下最后3公里时,大家兴奋地发现,他们仅用时2小时18分钟,这比平时训练的成绩要好得多。

“同志们,前面几项课目中,我们的发挥并不尽如人意,相信你们心里都憋着一口气。”见状,刘浩一边组织大家整理身上的装具,一边跑到队伍左侧,激励大家向第一名的荣誉发起冲击:“同志们,我们是‘飞虎传人’,哪怕只剩最后一口气,也要冲下去!”

一声令下,大家的战斗精神瞬间被点燃。队员们咬着牙、拼了命地往前冲,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终点。最终,他们以优异成绩在所有合成旅中排名第一。

战火硝烟去,铁血今犹在。人们欣喜地看到,忠勇善战的“飞虎”血脉,依然在这支部队官兵的身上流淌着。

    579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