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一亿人的脱贫故事》观后感八百字

福萍21141分享

打赢脱贫攻坚战!一个拥有9000多万名党员的大党,为了亿万人民的幸福,向着消除绝对贫困的目标发起总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纪录片《一亿人的脱贫故事》观后感八百字范文5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纪录片《一亿人的脱贫故事》观后感八百字

《一亿人的脱贫故事》观后感八百字篇一

康庄道上百花盛开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中国人民几千年来的共同愿望。在全党上下一心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用了八年时间证明了脱贫攻坚、消除绝对贫困是一条人力可为、充满希望的康庄大道,而那些在脱贫攻坚中涌现出的杰出个人和集体,就是大道旁绽放似锦的繁花。

花开“奉献”,行万里,践初心,筑起基层新长城。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贫困地区,钱少、事多、条件差常常是基层干部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没有人不喜欢灯火辉煌、阖家团圆的城市生活,但偏偏就有着一群人离开熟悉的单位和亲人走入基层,云里来雨里去,奔走在扶贫一线,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共产党员。是群众的饥寒让他们看淡了个人得失,是党员的使命感让他们习惯了无私奉献。河北省石家庄市公安局退休干部王新法放弃了惬意闲暇的退休生活来到薛家村义务扶贫,因劳累过度引发心肌梗塞,牺牲在脱贫攻坚一线。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的黄文秀,主动放弃大城市工作机会,回到革命老区,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后遭遇山洪因公殉职。万里长城建造过程我们无缘见到,但我们见证了祖国大地上千千万万个王新法、黄文秀,用他们的奉献,在基层大地上筑起了新的长城。

花开“坚强”,移山海,勇攻坚,书写扶贫新神话。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在以“三区三洲”为代表的广大贫困地区,缺路、缺钱、缺产业是长期存在并很难短时间内克服的问题,尤其在广大贫困山区,开一条公路费时、费力、费钱。“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提及的庄严承诺。路难修怎么办?“不信天,不认命”是重庆市巫山县下庄村村委会主任毛相林的选择,在他的带领下,下庄村村民们抱着“逢山开道,遇水搭桥”的心态,用了九年时间,硬是在几乎无处立足的绝壁上凿出一条8千米长的“绝壁天路”。把路修到深山里,把互联网接到穷沟里,把产业办到村寨里——正是有了千千万万“不信命”的共产党人的执着和坚持,才有了无数震惊世人的脱贫壮举,才有了这场足以载入史册的人间奇迹。

花开“实干”,踏泥泞,真作为,唱响创业新歌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中国共产党追求理想信念,更注重真抓实干,要完成脱贫攻坚这一如此艰巨的历史任务更需广大党员干部到基层走进去、干出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脚下沾满多少泥土,心中就有多少真情。河北农业大学林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李保国作为高校的老知识分子,多年来坚持把课堂搬到山间地头,30多年来,每年深入基层200多天,让140万亩荒山披绿,带领10万农民甩掉“穷帽子”,带领村民走出了一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提升的扶贫新路。广大贫困地区需要产业,创新产业思路需要知识分子,李保国的可贵之处在于能够在立足自己知识体系的基础上,起而行之,深入基层去调查研究适合当地的产业发展思路,以实干证思考,让自己毕生所学在基层大地上生根发芽。

康庄大道上百花盛开,广大党员干部应乘着花香前进,学脱贫典型,悟战贫精神,奋力谱写乡村振兴新篇章。

《一亿人的脱贫故事》观后感八百字篇二

消除“相对贫困” 决胜全面小康

“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这是中央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做出的庄严承诺,距离这一承诺的兑现还剩一年左右的时间。到2020年消除绝对贫困之后,脱贫攻坚战的重心将转向“相对贫困”。

2016年,脱贫攻坚战在全国各地纷纷打响,自下而上可谓捷报频传,出现了喜人的局面。5年的战斗计划只剩下一年了,贫困县全部摘帽指日可待。但是,这并不等于脱贫攻坚就结束了,还要将重心将转向“相对贫困”。因此,脱贫攻坚虽然大获全胜,但扶贫工作还在路上,战斗中不协调的声音依然存在。因此,什么“现金脱贫”,“数字脱贫”等奇怪现象,确实应当彻底摒弃。因此,面对“相对贫困”,广大党员干部更不能有丝毫的懈怠之心。

在一些偏远的地方,由于受多方条件的制约,创业、就业难度相对较大,在扶贫工作中,有的部门、干部为了省事省心,就采用直接发放现金的方式。似乎钱一发下去,百姓就脱贫了。殊不知,条件越差的地方,百姓的思想意识也就更落后,有了现金扶持,不是去思考如何创业致富,而是当起了“老太爷”,干脆直接花那点钱。结果,钱花完了,房没建起来,业没创起来。在解决“相对贫困”的问题上,更当明确现金只是资本,脱贫还当自立。因此,怎样帮助困难群众树立自信,依然是艰巨而现实的话题。

局部的“相对贫困”,也可能和先前的“数字脱贫”有关。“数字脱贫”与当年的“浮夸风”如出一辙。说某户人家养殖业收入多少,种植业收入多少,副业又收入多少,完全不按实际操作,而是根据脱贫标准进行“神仙凑数”,甚至在数字上脱贫进小康。为了顺利迎检,还要“教会”群众怎样“答话”。这就是典型的“浮夸”,当年的亩产上万斤害苦的是群众,若在扶贫中如法炮制,那光鲜的“数字”背后,只能是贫困依旧。这样的作风必须转变,否则“相对贫困”就难以解决。

另外,由于思想上不到位,“不想脱贫”的现象不同程度还存在。那些没有在意识深处认识到党中央扶贫政策重要意义的群众,认为在“脱贫攻坚”中相当于捡到到了天上掉下的“馅饼”,自己没付出任何代价,就来了这么大笔“横财”。他们花惯了国家的钱,一旦脱了贫,就少了这笔“额外”的收入,没有了依赖的“靠山”,于是就出现了“不想脱贫”的畸形思维。这就更要帮助他们树立起“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的信念,彻底消除依赖心理,首先实现思想上的“脱贫”。

脱贫攻坚,虽然成就了举世瞩目的人间奇迹,但成绩不可高估,攻坚还在路上。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有荆棘坎坷,有拦路老虎,切不可等闲视之。唯有披荆斩棘、一步一个脚印前行,彻底摒弃诸如“现金脱贫”“数字脱贫”等不良作风,才能将脱贫攻坚工作推向深入,才能彻底消除“相对贫困”,共同迈向灿烂的未来。

《一亿人的脱贫故事》观后感八百字篇三

考察“小地方”彰显为民“大情怀”

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赴贵州调研,他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不能落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落下”。“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主动解决地区差距、城乡差距、收入差距等问题,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他先后走访毕节市、化屋村、金元社区,深入农村、社区、超市实地调研,总书记看山看水、看田看园,一路上亲自验收,一次次亲自督战,尤其关心群众困难、脱贫、受益情况,念兹在兹、思虑最多的皆是人民。

在一个个基层“小地方”的考察中点亮殷殷为民情怀,带领着中国人民走向共同富裕。党员干部要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践行生态文明理念等重要领域持续发力,则应当深刻理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赶考”心态和“担当”精神为新时代的“考题”交出优异答卷。

答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选择题”,选做人民的贴心人。“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广大党员干部就要全心全意地服务人民。”进入新发展阶段,党员干部要从“心”出发,甘当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行家里手”,主动学习新发展理念中的人民“功课”,把群众工作作为持续推动新发展的必修课,牢固树立“因人民而生、为人民而兴”的初心,从思想上靠近群众、接近群众。当前,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更要选择做人民的“心上人”和“贴心人”,即贴着群众需求做工作、瞄准困难短板做工作,要时刻站在人民的角度思考“人民有何需求、群众有何问题”,做到“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要把实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时刻思考群众最急最盼的事情是什么。

审清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常规题”,争做人民的担当者。“行百里者半九十”。战脱贫、求振兴都是增进人民福祉的“接力赛”。当前,将共同富裕的“接力棒”顺利交接到乡村振兴就是基层干部要做好的“常规题”。民生是最大的政治,要扛起服务困难群众和保障民生的“大旗”,把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件大事办好,防止返贫增贫。尽管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已经完成,但是在产业、教育、医疗等方面还有许多难题需要解决,加之疫情所带来的冲击,更要把民生工作做到实处,用“硬作风”和“真实力”走进田间地头、街头巷尾,在“过渡期”读懂产业扶贫的密码,帮助贫困群众打开“致富门”,开出“致富花”,养出“致富牛”,为脱贫群众“雪中送炭”“纾难解困”,努力让脱贫群众、困难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才能在“常规题”中得高分,拔头筹。

解对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加试题”,勇做人民的守护神。“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西溪湿地、汾河水畔、东北黑土地到贵州乌江……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调研“小地方”、参加植树等活动中,留下许多绿色足迹,勾勒美好生态愿景的同时,也是在为人民谋划最实在的民生福祉。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是一种相互依存、和谐共生的关系,越是践行生态文明思想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刻,越要集众人之力,点“绿”成金。良好的生态环境事关民生福祉,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党员干部更当以“人民至上、人民为先”的思想,充分调动最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保护好、利用好生态资源,激发人民群众干事创业的热情和活力,与人民群众一同踏“绿”前行。

“民生无小事,山水总关情”。前进道路上,无论是民生工作中“日考”,还是关键时刻的“大考”,作为与人民距离最近的基层党员干部,都应该努力淬炼,始终把总书记对“小地方”关怀化作发展动力,将民生“大情怀”直抵民心,坚持问题导向,拿出解决难题的实招硬招开展各项工作,奋力答好“人民至上”这张新发展阶段的时代答卷。

《一亿人的脱贫故事》观后感八百字篇四

感悟楷模“心”力量 “三牛”精神续新篇

2月25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大会对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先进集体进行表彰。

千年梦想,百年奋斗,圆梦今朝。历经8年,现行标准下近1亿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在这份沉甸甸的成绩单背后,是300多万名驻村干部、第一书记和数百万名基层工作者以青春、热血在没有硝烟战场上的不懈奋战,是1800多名扶贫干部以生命的绝唱践行使命荣光,从蹒跚前行到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他们让薄土生出金、石缝开出花,让这一奇迹被历史铭记。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也许岁月会模糊记忆,但他们的名字,将永远铭刻在以初心赴使命的丰碑上,永远活在百姓的心里。让我们一起致敬脱贫攻坚战场上以青春、热血甚至生命战斗的先进典型,让我们一起感悟他们的“心”力量,汲取奋斗不息“三牛”精神,继续书写新的伟大传奇。

感悟“无私奉献”的“初心”力量,汲取为民服务“孺子牛”精神。脱贫攻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是广大扶贫干部无私奉献、辛勤付出的成果,消除贫困是他们坚持不懈、奋斗不止的“初心”目标。我们看到,从北京毕业选择到广西百坭村的“扶贫之花”黄文秀,放弃北京工作回到深度贫困家乡的“藏乡好女儿”张小娟,退休后选择千里迢迢到薛家村义务扶贫的“名誉村长”王新法……纵然高山阻断、大河阻隔,但为了群众的脱贫致富路,他们离开城市到农村,走出办公室到田野,离开自己的妻儿老小,以生命赴使命,以初心换民心,以忘我的奋斗追逐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梦想,用宝贵生命在神州大地、在脱贫攻坚主战场,矗立起一座座伟大的精神丰碑!致敬脱贫攻坚楷模,他们身体力行的“无私奉献”,是为民服务“孺子牛”精神的生动诠释,让我们感受到了具体可触的“初心”力量,如一盏盏闪亮的明灯,照亮着使命的方向,点燃了新时代继续奋发向前的激情。

感悟“敢闯敢试”的“决心”力量,汲取创新发展“拓荒牛”精神。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脱贫攻坚战场上,也正是一项项立足实际、因地制宜、融入科技的创新举措,为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提供了强大动力。我们看到,“太行山上的新愚公”李保国把课堂搬到山间地头,建立了太行山板栗集约栽培、优质无公害苹果栽培、绿色核桃栽培等技术体系,走出了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同步提升的创新新路;“农民书记”姜仕坤26年如一日,细算经济账、共谋脱贫策,发动群众种草养羊,发展山地特色经济,做出了让老百姓称赞的出色业绩……他们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乘风破浪、开垦希望,用坚毅的“决心”描绘出道路、方向和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描绘出与时俱进的崭新足迹。致敬脱贫攻坚楷模,他们身体力行的“敢闯敢试”,是创新发展“拓荒牛”精神的生动诠释,让我们见证着“伟大奇迹”逐步实现的“决心”力量,让决战决胜照进现实。

感悟“俯仰无愧”的“信心”力量,汲取艰苦奋斗“老黄牛”精神。中国脱贫攻坚任务之艰、规模之大、成效之巨、影响之深前所未有,是人类减贫史上前所未有的伟大实践。中国脱贫攻坚之所以能取得伟大成就,正是有着广大扶贫干部始终奋战一线,甘为马前卒、争当急先锋,艰苦奋斗的不懈努力。我们看到,几十年如一日身挑四担坚守山村的刘桂珍,虽然退休但数十年如一日帮扶当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武汉鼎,先后3次连续四年驻村帮扶的蓝标河……正是因为有着他们,前赴后继、战斗到底,用热血和实干做到“俯仰无愧”,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才能如期完成,实现了“愿景”到“实景”的美妙变化。致敬脱贫攻坚楷模,他们身体力行的“俯仰无愧”,是艰苦奋斗“老黄牛”精神生动诠释,让我们真切触摸到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必胜“信心”,书写出消除绝对贫困的“中国答卷”,引领我们继续砥砺奋斗更加长远的壮美征程。

让我们致敬脱贫攻坚楷模,感悟他们以生命赴使命的“初心”“决心”“信心”力量,汲取继续奋进新时代的“三牛”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再创奇迹!

《一亿人的脱贫故事》观后感八百字篇五

2月25日上午,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庄严宣告,现行标准下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八年的持续奋斗,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如期完成了目标任务,脱贫攻坚战役中经历的磨难与考验,凝结的实践和认识,充分展现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必将成为激励我们接续奋斗的不竭动力。

党建引领,制度定盘,风雨无阻推向前。脱贫攻坚是一项涉及到方方面面的伟大工程,不仅需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即时做出整体性研判和指挥,还需要具有强大的执行力,而保证这一切顺利推进的,正是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支撑。在脱贫攻坚这场大棋局中,党中央坐镇军帐中,因势利导强化资金、人力投入,细化优化各项扶贫政策,五级书记层层联动,建立起各负其责、科学严密的责任体系,一面面党旗在脱贫一线高高飘扬,党建优势转化为脱贫攻坚的合力,为战役的决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脱贫攻坚目标如期完成,还得益于我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脱贫事业开展以来,一支支扶贫工作队进驻深山,一个个对口帮扶项目注入活力,在工作中汇集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形成万众一心的大扶贫格局,成为脱贫攻坚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靶心不偏、把脉症结,绣花功夫暖人心。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在脱贫这场攻坚战中,精准施策一以贯之在脱贫的各项要求中,最大限度保证了扶贫之力落地见效。为实现精准识别,各地通过“建档立卡”这一举措,实现了贫困户数据对接到村到户到人,一户一册、动态更新,使得精准查“账”有据可循,扶贫开发进入“滴灌式”发展阶段。精准帮扶是脱贫攻坚中的关键一环,基于每户致贫原因、脱贫现状、现实需求等存在不同的情况,各地扶贫机关因时因势、因户因人精准施策,针对环境恶劣的偏远落后地区开展易地搬迁扶贫,针对有劳动能力但自己就业无门的贫困户开展产业扶贫和就业扶贫,针对从事种植业生产的贫困户开展电商扶贫……同时,针对每个家庭的就医需求、教育需求开展医疗救助与教育帮扶行动,确保扶贫政策发挥精准效能。同时,各地通过销号管理,严把精准退出关,通过开展“挂牌督战”,层层督查,确保每一户退出贫困户序列的困难家庭经得起时间和实践检验。

破除等靠,智志双提,内生动力管长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摆脱贫困,其意义首先在于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在脱贫攻坚工作中,各地通过引导贫困群众发展生产、培育务工就业基本技能、出台补贴激励政策、改善贫困家庭子女教育条件等方式,充分调动起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助力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不断提升。各地还通过加强宣传教育,潜移默化改变贫困群众的等靠要思想和畏难情绪,“人穷志不短,脱贫才光荣”“破除等靠要,致富靠双手”等标语的背后体现的是困难群众自立自强的信心与不甘落后的斗志,在脱贫进程中逐步实现了“要我脱贫”到“我要脱贫”的转变,“思想脱贫”成为源头活水,帮助困难群众实现从“等靠要”到“比致富”的转变,真正远离贫穷的困扰。

使命在肩,勤勤恳恳,久久为功出实效。脚上沾满了多少泥土,心中就装满了多少真情,在脱贫攻坚这场硬战的背后,数以万计扶贫工作者在全力支撑着,“一切为了贫困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这句话成为他们的责任和目标。不信天不信命、向绝壁上开辟脱贫致富路的毛相林,不畏洪水呼啸、心系贫困群众的扶贫干部黄文秀,一辈子修一条渠的当代愚公黄大发……从黄土高坡到雪域高原,从西北边陲到云贵高原,扶贫干部用实干苦干换来脱贫攻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他们留下了尚未成年的孩子、搁置了即将步入婚姻殿堂的爱人,减少了回家探望父母的次数,牺牲小家换来大家,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贫困群众的幸福指数。这是一场流汗又流血的“战斗”,在工作中,有超过1800人将生命永远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他们以超常规的付出,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汗渍和血渍记录下扶贫干部们为人民服务的可敬模样,弘扬了他们胸怀大爱、无私无畏的崇高精神,把爱与希望播撒在每个人心中生根发芽,融汇成民族复兴路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强大动能。


纪录片《一亿人的脱贫故事》观后感八百字相关文章:

《一亿人的脱贫故事》观后感心得体会

重磅微纪录片《战贫之路》观后感心得范文

《山海情》中的脱贫故事观后感心得体会

厉害了我的国纪录片观后感最新范文八百字

纪录片《复兴之路》观后感范文800字

为了和平纪录片观后感800字10篇

纪录片《见证》有感范文800字5篇

《辉煌中国》纪录片观后感高中800字5篇

纪录片人与自然观后感800字大全

纪录片《为了和平》观后感900字中学生作文范文5篇

    5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