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榜样6》感人事迹观后感

艺洁21860分享

《榜样6》屏幕中走过的一个又一个先进的典型,让我们一次次的感动,回到我们的现实,那么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2021《榜样6》感人事迹观后感最新,欢迎阅读!

2021《榜样6》感人事迹观后感

《榜样6》感人事迹观后感【篇1】

我一生的最大追求,就是在实现中国梦上多做一些工作。”您毕生奋斗践行航天报国诺言,以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对伟大祖国的无比热爱,为航天事业倾尽毕生心血,业已成为我辈共产党人永远学习的楷模和典范。也鞭策着作为基层干部的我,从您的事迹中,汲取精神源泉。请您放心,我定会在您榜样之光照耀下,努力奔跑,勇立时代潮头。

您“殚精瘁力以成之”的信仰之光,让我感悟“坚守初心、胸怀家国”的赤子情怀,描定“新定位”。众所周知,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休戚相关,个人如水滴,国家如大海,只有把自己融入大海之中才永远不会干涸。年少的您,就把个人理想和民族振兴紧紧联系在一起,尤其是面对国破家亡之痛,为了祖国不再贫穷、落后,不再被外夷欺辱、掠夺,您立志报国,下定决心“长大以后,一定要保卫国家,不能使国家再受侵略”。您毅然地放弃文学梦想,弃文从理,在梦想迸发的时代锚定“家国”,胸怀“为万世开太平”,让“科技强国”成为毕生的心愿和夙求,将“初心”和“使命”植根于理想信仰,让人生梦、事业梦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共同托起。而事实结果也正如您所愿、如国家所愿,您将我国的地球物理事业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不仅立起了一座永恒的精神丰碑,更是为全体党员干部吹响了“更上一层楼”的奋斗号角。新征程赶考路上的我们,愈加坚定: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您“我以我血荐轩辕”的执着追求,让我笃定“甘为人梯、赤诚无我”的高尚品格,赓续“新荣光”。“20年前走得不对,20年后就没有结果。”百年大党风华正茂,这里有您“战略前瞻、敢为人先”的气魄风范,是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作为毕生追求。您慎终如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书写着“一心为国”的生动故事,如晚年的您,精神矍铄,目光睿智、腰杆挺直,依然不知疲倦地整日忙碌着,从一线指挥逐渐转到未来发展战略研究和领军人才的培养上,“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是您一生奉献的真实写照,令人为之深深折服。老骥伏枥,传薪播火。党员干部要有担当作为永远在路上的执著,学习您对稿件的认真态度,以只争朝夕的奋斗姿态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赓续奋斗为民。您的努力回应着这个世界,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千锤百炼的奋斗者,唯一步一个脚印、闯关夺隘,才能着好“赤诚报国”的本色,拥有如您筑牢强国梦想般的“高光时刻”。

您“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强国答卷,让我坚信“求真务实、勇于突破”的创新精神,走好“新征程”。“科学就是要创新,要不畏艰难,才能有所作为。”岁月不居,时节如流。您几十年如一日,坚持狠抓关键技术攻关,坚定走自主创新之路,眼光超前、思维超前,坚定理论自信和道路自信,敢于提出新方法,敢于开辟新领域,研制出中国首部激光雷达,着好“笃信实干”的底色,为国家铸就空天神盾,成为中国科技银河中一颗熠熠生辉的星辰。您知道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代表以“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铿锵口号,喊出青春向党的热血和坚定;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预示着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们的征途终是星辰大海。请您放心,走好新时代“长征路”,我们将如您的样子,矢志报国、毕生追梦,接好“传力棒”,当好接班人,在您的耀眼“光环”下,不断续写新的辉煌。

《榜样6》感人事迹观后感【篇2】

张桂梅老师用自己的信念,铸造了一个传奇。

她很瘦弱,却充满力量,她很朴素,却散发着无尽的光辉。

拿张桂梅老师这把镜子一照,我越发感到自己庸俗、怯懦、卑微、面目可憎。虽然自己也努力工作,但缺乏她那样的激情和抱负,缺乏她那样的坚毅和执着,缺乏她那样的情怀和实干。在她的映射下,我感到自己什么也不是。

张老师的个人际遇是不幸的,然而他凭着自己的努力和坚守,以无我成就大我,以无私成就大爱,不畏严寒,走过了普通人难以想象的历程,成为全国人民的楷模,我要向她致敬!

张老师言语朴实,身体瘦弱。她在学校里拿着小喇叭喊话的镜头让我久久不能忘怀。她拿的不是喇叭,她拿的,是斩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利刃;她拿的,是雕琢党和国家下一代灵魂的刻刀;她拿的,是警醒我们这些想要安逸、想要松懈、想要庸俗的人的皮鞭。

作为教育人,我与张老师的最大差距在于,我更多地考虑是的客观条件,更多考虑的是克服很多困难的不可能,而她,只在乎自己的精进,对困难,总以豪气去面对、克服、辗压。

数学只能考6分的贫困山区的女孩子也能考上大学,每天4个半小时甚至更少的睡眠,20多种疾病缠身和折磨,1804个女孩子的走出大山,12年11万公里翻山越岭的家访之路、100多万元个人收入的无私付出……

与张老师比起来,我们太庸俗了,我们对世界的抱怨太多了,看到她的不懈努力,我们还有什么可报怨的?我们没有抱怨的理由,除非我们甘作一个懦夫,瘫在地上永远也爬不起来。

三九严寒何所惧?张老师不惧,我们还惧什么?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惧!

《榜样6》感人事迹观后感【篇3】

蒙古族,1955年6月生,1976年11月入党,内蒙古自治区阿巴嘎旗洪格尔高勒镇萨如拉图雅嘎查党支部原书记。扎根牧区、苦干实干的楷模,凭着“让牧民过上好日子”的信念,扎根牧区近50年,探索出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促进增收新路子,使当地牧民生产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改革先锋”等称号。

6月29日上午,“七一勋章”颁授仪式上,身着一袭蓝色蒙古族长袍的,正是被称为“草原之子”的廷·巴特尔。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阿巴嘎旗洪格尔高勒镇萨如拉图雅嘎查党支部原书记,廷·巴特尔扎根牧区,在近50年的时间里,凭着“让牧民过上好日子”的信念,探索出保护生态、发展经济、促进增收新路子,使当地牧民生产生活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廷·巴特尔始终认为,自己“是一名牧民”,无论获得多少荣誉,这一点都不会改变,“这是我的职业荣耀”。

从19岁起,廷·巴特尔就扎根在阿巴嘎旗洪格尔高勒镇萨如拉图雅嘎查。那里是一片总面积达四百三十多平方公里的草原,地处有着“黄色野马”之称的浑善达克沙地西北部。

上世纪80年代,针对萨如拉图雅嘎查过牧、草场退化、土地沙化日益严重的问题,廷·巴特尔提出“围封轮牧”。

1986年,廷·巴特尔卖掉自家的60只羊,圈起300多亩草场休养生息。第二年,300多亩草场打了九马车草,相当于其他牧民1000亩草场的打草量。牧民们亲眼看到了“围封轮牧”的好处,纷纷进行封育和划区轮牧。

1993年,廷·巴特尔当选萨如拉图雅嘎查党支部书记。他针对当地的生态问题,提出了“蹄腿理论”,倡导牧民少养羊、多养牛,并引进西门塔尔优质乳肉兼用牛与本地牛杂交,培育高产优质母牛。嘎查党支部扶持的20多户贫困牧民现在已全部脱贫。

近50年的时间,廷·巴特尔扎根牧区,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探索出既保护草原生态、又让牧民增收的路子,把生态“从白色变回绿色”。同时,也将萨如拉图雅这个“贫困村”变成了“富裕村”。

《榜样6》感人事迹观后感【篇4】

祁发宝临危不乱,组织官兵与数倍于己的敌人展开殊死搏斗,最终增援队伍赶到,将来犯者彻底击溃,

祁发宝所在团不这条成文的“规定”,是新时期中国军队“官兵一致、生死与共”的生动写照。“边防斗争中,各级指挥员与官兵同住地窝子、同爬执勤点、同吃大锅菜、同站深夜哨、同背给养物资,平时铆在一线、战时带头冲锋,凝聚起以命相托的生死情谊和团结战斗的强大力量。”

一个英雄的集体,必然是团结的集体。在惊心动魄的边防战斗中,“团长顶在最前面阻挡外军,营长救团长、战士救营长、班长救战士。”一名指挥员动情地说。正是因为我军官兵上下同欲、生死相依,凝聚起强大的战斗力量,最终赢得以少胜多的重大胜利。

英雄勇敢无畏,只因责任在肩。一线官兵常说,我们身后就是祖国,当国家受到侵犯时,唯一的选择就是冲锋向前。正是这些战斗英雄的光辉形象,弘扬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他们是年轻的一代人的代表和典范。他们正是新时代的正能量。

英雄已走,精神永存!边防官兵用无限忠诚,用青春和热血,抒发火热的卫国戍边情怀,托举神圣的卫国戍边使命!或许这就是他们的初心。向英雄学习,在英雄守护的和平中,我们更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出相应的贡献。

《榜样6》感人事迹观后感【篇5】

20世纪60年代中期,在钱学森的支持下,航天二院二部成立了红外激光工程组。陈定昌提出了以激光雷达为核心的5项创新项目,都被列为重大项目。因为激光雷达在国际上刚刚起步,事关重大,钱学森亲自主持这项工作,于是七机部、中国科学院等3家单位联合攻关,由陈定昌担任小组负责人。为了项目早日能够实验,陈定昌一天跑五六家单位,就好像有使不完的劲。有一天他们找到中科院长春光机所所长王大珩时,这位老光学专家提出了4个基本原理的问题。一年半后,在陈定昌的组织下,试验得到了满意的结果。这项工作使陈定昌深深感到:科学就是要创新,要不畏艰难,才能有所作为。

好的项目不仅可以带动一系列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发展,而且更重要的是使一批年轻人才脱颖而出。从参与雷达项目到搞大总体工作,陈定昌的眼界更开阔了,他不断提出一些有远见的观点,得到了领导和专家们的认可。他提出武器发展要从前瞻顶层思路考虑,要从武器装备体系对抗角度考虑,应该发展化学激光武器,应该开展精确制导的研究,抓毫米波技术等等。

他的创新和前瞻性思想是出了名的,了解他的人几乎异口同声地这样评价他。上个世纪70年代末他担任二部工程组组长时,首开先河,与八机部签订了研制合同。以合同制方式承担任务,这在七机部的历__从未有过。这一举动既推动了技术进步,又培养了队伍,得到了当时上级领导的好评。二部还用这个项目获得的经济效益建了房子,缓解了一部分职工的住房困难。

1984年,陈定昌出任二院二部主任,他全面规划和未雨绸缪的意识更强了,他提出的“三个空域”、“四个基本型”的思想一直沿用至今。他经常与同事谈论航天器发展,当年他提出的地空导弹主战型发展规划的设想,已被现实验证是富有先见之明的。他提出的某型号设想,航天几位老总听过汇报并实地考察后一锤定音:可以搞。

进行前瞻性、前沿性的研究,关系到行业的生存发展。1990年至1996年,陈定昌出任二院院长,这是他责任__重的几年。1996年他担任了国家高技术(863计划)某主题首席科学家之后,带领一批人员开始进行“九五”规划的研究制订。他带领大家提出了用系统集成技术带动关键技术攻关的思路,也就是说在关键技术攻关中要体现高技术集成。为了制订发展战略报告,他们12易其稿,陈定昌与年轻人一起,几个昼夜不合眼。1997年的一天下午,原国防科工委科技委领导到场了,陈定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复杂的东西简单明了地呈现出来,他们评价说:“陈首席一口气讲了3个小时,没休息一分钟,我们听明白了,我们支持。”

863计划的实施要集中优势力量,组成“国家队”。为了走好竞争研制这步棋,陈定昌带领有关人员到全国各地四五十家单位调研,一些知名的高校和科研单位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实际应用证明,搞高技术集成确实带动了这一领域的快速发展。1999年9月,他们的研制项目获得了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熟悉陈定昌的人,对他的印象集中在几点上:其一是喜爱广泛收集国外相关领域各种资料,紧密跟踪国内外新知识、新技术发展,捕捉新信息速度之快,对趋势之敏感,令人敬服。其二是喜爱对获取的信息进行真伪和优劣的鉴别,对事物判断准确,善于抓住重点。其三是喜爱超前思维,物理概念强,善于做顶层策划。这些特长在工作中被他发挥得淋漓尽致。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刚刚成立的几年里,担任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的陈定昌和科技委的专家们一起,带领相关人员,饱蘸心血,完成了集团公司下达的发展战略规划制定等多项重大任务。

从二部主任到二院院长,工作中,他跟大家一起摸爬滚打,不搞特殊化;生活中,他平易近人,没有_架子。了解他的人无不这样评价他:陈院长是生活上不会享受,金钱上不去伸手的人。作为专业组组长,出国的机会是家常便饭。但陈定昌从来都是工作确实需要才会去。与他一起出国的年轻人开玩笑说:“跟陈院长出国挺没意思,他是带着任务跑,几乎不去看风景、逛商场。”每次奖金分配,陈院长与其他人拿一样多,年轻人感叹:“跟着这样的领导干,对我们成长有好处。”

和陈定昌一起出差不寂寞,因为他常常调动自己的“知识百宝箱”,让对方享受聊天的乐趣。一次在火车上,陈定昌聊的“生物电子学”,竟然把同事们的困劲儿给聊没了。还是同行一位老专家的“今天到此,且听老陈明日分解”一句话,打断了他的“陈氏评书”。

提起人才,陈定昌特别有感触。因为在国家的重视和航天各级领导的努力下,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他们__担心的人才青黄不接的状况,已经一去不复返了。1984年,陈定昌刚担任二院二部主任时,对人才队伍进行摸底,发现二部五大核心专业只有16名技术骨干,且都只是高级工程师,没有一个研究员。经举荐,这16名高工很快被评为研究员。担任院长后,他结合国家有关人才培养政策,与院党委书记牵头制定了二院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培养计划,有22名__青年人才脱而出,如今他们都已成为专业领域的骨干。

谈起工作,陈定昌的“话匣子”关不上,可提起家庭,他的话不多。相濡以沫的老伴非常体谅陈定昌,全力担起了家庭的担子。当年烧蜂窝煤,面对一整车煤,陈定昌的老伴一个人一趟趟地把煤从一楼搬到五楼。这种生活小事老伴做得太多了。其实陈定昌是个细心人,对妻子的支持他深深地记在了心底。

时光给现年68岁的陈定昌烙下了深深的印记。他在武器系统总体、防空导弹和制导雷达领域干了一辈子,40多年的风风雨雨,在他人生中沉淀下来__丰富的是什么呢?他用一生的追求映衬出四个沉甸甸的字———“航天情结”。这份情结,正是他对航天事业的一份挚爱、一份执著。


2021《榜样6》感人事迹观后感相关文章:

2021《榜样6》观后感个人感想(精选7篇)

《榜样6》观后感2021最新【10篇】

2021《榜样6》观后感心得体会5篇

2021榜样6观后感心得体会(通用20篇)

CCTV1《榜样6》观后感(10篇)

2021央视《榜样6》观后感大全(12篇)

2021《榜样6》直播观后感心得体会10篇

2021央视《榜样6》观后感心得最新5篇

2021央视《榜样6》心得体会感悟(精选7篇)

2021央视《榜样6》观看心得体会【10篇】

    259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