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生作文 > 按题材分 > 读书笔记 >

关于《动机与人格》九年级读书笔记范文五篇

2019-10-29 08:48:57
|廷峰2

  《动机与人格》是美国心理学家、伦理学家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创作的心理学著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动机与人格》九年级读书笔记范文五篇相关模板,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动机与人格》九年级读书笔记范文五篇(一)

  看完马斯洛的《动机与人格》一书,我对于其着重论述的自我实现者颇感兴趣,进而陷入思索,试图将其理论与东方的文化作一下比对,看看两者能否融合贯通起来,且共同点与差异又在哪里,这些问题背后的答案着实让人兴奋!

  根据马斯洛对自我实现者特征的描述,我试着对东方历史上以及现如今的著名人物作一番粗放性的筛选,看看有哪些人的人格类型吻合这些自我实现者的特征。

  而筛选的结果诸如尧、舜、孔子、管仲、包拯、王守仁、周恩来、稻田和夫等人的人格特征都符合了马斯洛对自我实现者的特征的描述。

  由此试想,东方儒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圣(人)贤,不就是马斯洛所描述的自我实现者吗?一个被马斯洛称之为真正健康的人、全面得到发展的人,实现了人的最高级需求的人。

  深入透析后我们会发现中西方的文化其实是互为交融、相互联系着的。

  让我尤为深刻的观点还有一个: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者的这部分极少数的人是真正的健康人,而绝大多数人是病态的、发展不健全的,正是由于这一点,因此,社会才呈现出一副病态的样子,而人与人之间也在不休止地上演着矛盾、争执、冲突、怨恨、痛苦、悲剧… …

  另外让人感到兴奋的一点是,不管是东方的儒家学说,还是西方马斯洛学说,都明确的认为,通过自身的努力,每个人都可能达到自我实现者的高度——在这个高度的个体,体验着作为健康自由人的所有的美好与幸福。

  关于《动机与人格》九年级读书笔记范文五篇(二)

  "正是由于马斯洛的存在,做人才被看成是一件有希望的好事情。在这个纷乱动荡的世界里,他看到了光明与前途,他把这一切与我们一起分享。"毋庸置疑,在心理学研究的舞台上,马斯洛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他是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发起者和理论家,突出的贡献即为“需求层次论”,即《动机与人格》中体现的人类动机理论。以下即为我对本书的主要理解和思考。

  首先,马斯洛“需求层次论”的核心是人通过“自我实现”,满足多层次的需要系统,达到“高峰体验”,重新找回被技术排斥的人的价值,实现完美人格。他认为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多种动机和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当人的低层次需求被满足之后,会转而寻求实现更高层次的需要。其中自我实现的需要是超越性的,追求真、善、美,将最终导向完美人格的塑造,高峰体验代表了人的这种最佳状态。同时,在本书附录中他还强调心理学还是一门较为积极乐观的学科,并提供了一些心理研究的方法(如整体分析等)。

  在第一、二章,马斯洛主要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了科学(家)的特点,以及传统科学以方法中心的态度来解释科学的局限性(危险)。为了避免认识世界的单一化,每个人同样需要容忍和接受个体的差异;方法中心导致一种科学上的正统,进一步对科学范围加以限制,阻止新技术的发展。

  第三、四章便进入正题,介绍人类动机理论。存在几个背景:首先,受到促动的是一个完整的个人并非个人的某个部分;其次,一个行动或者有意识的愿望有多个连续而复杂的动机;再者,动机理论不仅包括有机体本身,而且包括具体某人的环境和文化;最后,并非所有行为或反应都是有动机的。马斯洛的整体动机理论强调基本的需要满足后,又有新的(更高级的)需要出现了,顺序为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自尊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基本需要满足的先决条件包含公平、正义、公平、诚实、秩序等。并且他还发展了奥尔波特的“动机的机能自主”,达到目的的手段可能最终成为满足本身,那时,虽然它们与最初的起源具有历史的联系,但人们可能最终会需要它们本身。

  第五章讨论心理学理论中基本需要满足的作用,如高级需要一般在低级基本需要的满足后出现,且人们会对已满足的需求产生轻视。一个健康者的机体需要被满足,摆脱束缚,即拥有了心理上的自由。

  第六章介绍基本需要的似本能性质:新的(更高级的)欲望是另一种本能,它在本质上是似本能的,即在强弱程度上由机体结构和作用所决定的。第七章高级需要与低级需要:论述被称为“高级的”与“低级的”需要之间存在前真正心理上以及作用上的差异,证实规定了价值的不同等级。第八章为精神病病因与威胁理论,第九章讨论研究破环性是否是似本能,他提出基本需要受到阻碍后人就感受到威胁,应该将此作为反应性的行为来加以接受。

  关于《动机与人格》九年级读书笔记范文五篇(三)

  看完马斯洛的《动机与人格》一书,我对于其着重论述的自我实现者颇感兴趣,进而陷入思索,试图将其理论与东方的文化作一下比对,看看两者能否融合贯通起来,且共同点与差异又在哪里,这些问题背后的答案着实让人兴奋!

  根据马斯洛对自我实现者特征的描述,我试着对东方历史上以及现如今的著名人物作一番粗放性的筛选,看看有哪些人的人格类型吻合这些自我实现者的特征。

  而筛选的结果诸如尧、舜、孔子、管仲、包拯、王守仁、周恩来、稻田和夫等人的人格特征都符合了马斯洛对自我实现者的特征的描述。

  由此试想,东方儒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圣(人)贤,不就是马斯洛所描述的自我实现者吗?一个被马斯洛称之为真正健康的人、全面得到发展的人,实现了人的最高级需求的人。

  深入透析后我们会发现中西方的文化其实是互为交融、相互联系着的。

  让我尤为深刻的观点还有一个:马斯洛认为自我实现者的这部分极少数的人是真正的健康人,而绝大多数人是病态的、发展不健全的,正是由于这一点,因此,社会才呈现出一副病态的样子,而人与人之间也在不休止地上演着矛盾、争执、冲突、怨恨、痛苦、悲剧… …

  另外让人感到兴奋的一点是,不管是东方的儒家学说,还是西方马斯洛学说,都明确的认为,通过自身的努力,每个人都可能达到自我实现者的高度——在这个高度的个体,体验着作为健康自由人的所有的美好与幸福。

  关于《动机与人格》九年级读书笔记范文五篇(四)

  《动机与人格》是“人本心理学之父”、 当代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之一——马斯洛最重要的著作之一,此书奠定了马斯洛的学术地位。此书中他提出了许多精彩的理论,包括人本心理学科学观的理论、需要层次论、自我实现理论、元动机理论、心理治疗理论、高峰体验理论等。

  需要层次论是马斯洛心理学中影响最大的理论之一,至今仍在多个学科领域和实际工作中发挥着巨大的影响力。

  作者总结了16年的研究成果,并对其进行了整体的、动态的和文化的整合,从而提出一种多重动机和多层次需要的学说。作者认为任何动机均由多种因素组成,并不是单一的,满足了某一需要之后,立即会有新的动机。每种动机又都有最深层的原因,这种原因往往是无意识的。心理学要研究健康的人,以致最后达到自我实现的人。完备的自我实现者,虽属少数,但毕竟存在。这种人超越国界,是道德情操最高的人;一般人达不到如此高级的水平,但只要顺应人性的需要层次发展,大体上能成为健康人。神经官能症患者就因为他的自我实现通路堵塞了。

  他呼吁要进行社会改革和变革,他说,这种完整的人生哲学是新的时代精神的一个侧面,它可以应用于人类知识的全部领域,人类工作的一切行业和社会、教育、法律的一切机构。评论家认为,这部著作有一贯的乐观主义,信赖未来的人性和真正价值,它的缺点是主观唯心论,甚至连作者也承认关于完善的自我实现理论近于乌托邦。

  马斯洛认为,人类动机生活组织的主要原则是基本需要按优势或力量的强弱排列等级,优势需要一经满足,相对弱势的需要便会出现。但这并不是说:“一个需要必须百分之百地得到满足,下面的需要才会出现”,只是说在这个优势层次序列中,各类需要满足的百分比逐渐减小。此外,不同需要的满足具有不同作用,高级需要的满足会使人产生幸福感或内部生活的丰富感。如果低级需要和高级需要都得到满足,人们往往认为高级需要的满足具有更大价值。在一定意义上讲,需要的层次越高,其社会价值也越大,越少自私。求知和理解是用来解决问题,克服障碍,从而获得基本需要满足的工具。为全面正确理解这一理论,马斯洛还强调行为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动机不过是其中一种决定因素,而动机也往往是由几个或全部基本需要同时决定的。

  另外,在书26页中马斯洛提到“欲望是一种概念的引申。也就是说,动机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必须是人类的终极目的、欲望或密要的研究。”在这里,欲望也就是动机的引申,动机即是人类的终极目的。我们说,只强调行为内在动力的动机观点把动机问题过于简单化。这些内在动力若不与行为目标相联系,它只能是盲目的、单薄的,从而不能构成人们行为的主要动机。人们只有在对外在的刺激物、目标、诱因等感兴趣的情况下,才会调动其内在的力量,努力去实现它。行为与动机的关系需要好好研究研究,任何行为的背后都有动机,即目的。

  动机越强烈,潜能就会挖掘的越深。前几天在网上看到的贫苦大学生鹏钢,为什么能去拉板车,为什么能刻苦学习,考上大学,就是因为他有一个强烈的动机,只有考上大学才能摆脱苦日子,是这种强烈的动机激发了他的潜能。很多人才都是这样造就的,所以说苦难对人有时候是财富,关键是你怎么来看待苦难,怎样利用困难。我们的民族是个智慧的民族,早在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前,我们智慧的祖辈们就有了关于积极面对苦难的励志名言,流传至今,如“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等。多少年来,这些警示名言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为着自己那单纯而坚定的信念和目标,在苦难中成长、成功,但是目标本身远比通向这些目标的条条道路更具普遍性,因为这些道路是由特定的文化局部决定的。以自尊心为例,在一个社会里,一个人靠成为好猎手来满足自尊心,而在另一个社会里,却要靠当一个伟大的医生。因此,如果我们从根本上考虑问题,或许可以这样认为,这个人想要成为好猎手的欲望与那个人想要成为好医生的欲望有着同样的原动力和根本目的。

  ……

  马斯洛的学说在世界各地引起了强烈反响,读了这本书,虽然对一些专业术语还是不太理解,但通过这本书,更让我感觉到了心理学是一门多么有趣的学科,对于我们的专业成长来说,心理学更是一位良师益友。

  关于《动机与人格》九年级读书笔记范文五篇(五)

  第7章,心理病理的起源。作者分析了是什么导致了心理疾病的产生,受挫折、冲突、威胁等对心理病理的影响。

  1.并不是所有的剥夺都会导致心理疾病,只有对个体的生活目标、防御系统、自尊心、自我实现以及基本需要一个的一种威胁性的剥夺,才会产生一般性挫折的后果,进而可能影响心理健康。而对于非基本需要的剥夺,则不会引起心理疾病。

  2.冲突(矛盾)也未必都导致心理疾病,只有威胁性的冲突往往才是治病的。威胁性的冲突通常是个体在选择的过程中,必须放弃必需的目标,做出选择后威胁感一直存在。

  3.另外,威胁对不同个体也是因人而异的。以后创伤性的境况可以具有心理威胁性,但也不一定如此。与普通大众或神经质的成人比,心理健康的成人总体来说更少受到外在境遇的威胁。健康成人在幼年免受威胁或者成功克服威胁,故随着年月推移,其对威胁越来越有免疫力。比如在一生中充分被人爱,感受到自己值得被爱的人,失去爱可能并不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4.另外,某些严重的疾病也可能导致心理疾患。

  5.对于自我实现者来说,超越性需要或存在的价值的危险可能对其具有威胁性。

  2018-02-27 《动机与人格》

  第8章,破坏性是本能的吗?这一章作者讨论了人类是否具有倾向于邪恶、破坏的本能。人的破坏行为、暴力行为其实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比如遗传因素、性格结构、环境影响、文化等。因此,不能说人的本能是恶的,人去作恶是为作恶而作恶,而是有背后深层次的多种原因。而且,人类的很多破坏性行为、暴力行为其实是种防御性行为,即威胁到了他自身的一些基本需求,导致其产生焦虑的敌对性。也即是,像我们传统文化中所说的人性本善,人性本恶这种说法都是有问题的,绝不能这么简单的非此即彼进行二分法。

  最后,章节最后,作者说,人是没有本能的,但看上去却的确有着类本能的残余、类本能的需要、内在的能力和潜力,而且这些微弱的类本能倾向是好的,值得人们期望的,是健康的而不是邪恶的。

  2018-03-01 《动机与人格》

  基本需要(安全、爱、归属关系、价值感、自尊)只能在人际关系中才能得到满足,因此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基本需要得到满足的媒介。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促使人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进而使人成为更加优秀的人类,最终达到自我实现的高级阶段。这些关系主要包括亲子关系、夫妻关系、朋友、同事等。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成为更好的人。

  心理治疗师要对患者进行治疗,首先就应该与患者建立一个恰当的人际关系,无论是支配-从属关系、平等关系还是淡漠放任关系,对不同的患者可能有不同的治疗效果。在日常生活中,被给予的关系、爱和尊敬这些都能起到治疗效果。另外,患者分析自我基本需要的缺失,进而主动需求这些需要的满足,也能更好的起到治疗效果。

  2018-03-02 《动机与人格》

  什么是良好的社会?把成为健全的、自我实现的人的最大可能性提供给社会成员的社会,它扶植、鼓励、奖励、产生最大限度的良好人类关系以及最小限度的不良人类关系。

  “每一个病情颇重的人都是主观地生活在一个病态社会之中。”社会有好有坏,病态社会会有健康健全的人,良好社会也有病态的人,社会不可能尽善尽美,但可以逐渐改善,再良好的社会也不可能完全排除病态,毕竟一个人感受到的威胁即使不是来自社会和他人,也有可能来自自然、死亡、疾病等,甚至也不能忘记人性自身即便不从天生的恶念中也会从无知、愚蠢、恐惧、笨拙中酿出罪恶来。

  前章中作者提到日常生活治疗、自我治疗、小组治疗等心理治疗方式,但随着病情加重,或许治疗就只能求助于专业治疗师了。因为病情严重的神经症患者已经无法利用普通人或社会提供给他的需求,因为他害怕它、不相信它、误解它,最终拒绝它。专业治疗师本身性格结构对治疗效果起至关重要作用,但会越来越变得不重要而让位于复杂专业的技术疗法。最后提到了顿悟疗法,通过自由联想、梦境解析、日常行为意义阐释以帮助患者获得对自己有意识顿悟。对顿悟还是不太明白……

  达到正常与健康的方法。作者首先列举了传统的所谓的“正常”。第一种是统计学上的,即如果大多数人都这么做的,或者说大多数存在的行为或现象,那么顺应这大多数就是正常。第二种是社会习俗上的,如果社会习俗是这样的,这样做就是正常的。第三种是是文化上的。适应是一个被动的而不是积极的过程,没有个性也能很快活的人是少见的。另外,没有能被医生发现的疾病也被称作正常。对于健康的人来说,理性和情感并不冲突,而是配合协作的。只有神经症患者才与自己不一致,他的理性才与他的情感相冲突。

  那么什么才是真正的正常(当前最科学、前沿的理解)?基本需要得以满足,天性可以自由发展,最终达到自我实现(成为他所顺理能够成为的人)。

  2018-03-03 《动机与人格》

  阐述了自我实现者的特点。自我实现者首先是基本需要都满足的人,这很大程度上是自我实现的前提。所谓自我实现就是实现自我,成为真正的自己,充分利用和开发了天资、能力、潜能等,他们是已经走到或正在走向自己力所能及的高度的人。注意不要将自我实现者混淆成一个完美的人,不可能有完美的人。自我实现者的特点简述如下:

  1.对现实感受更加准确、真切,对未来和未知的预测准确率更高。而相反的,神经症患者对现实是判断不清的,他们生活在自己主观的世界中,他们对现实世界的感知是不真切、不准确的。

  2.接受大自然的特性,接受脆弱、过失、弱点。他们也有罪恶感、羞耻感、沮丧、焦虑和防御心理。他们只是很少有不必要的或神经质的罪恶感等。

  3.行为更具有自发性,他们坦率、自然、很少做作,有自己的主见。他们还通常关心那些我们称之为哲学或伦理学的永恒话题和基本原理。

  4.能够超然独处而不感到焦虑和孤独。

  5.自己的发展和持续成长依赖于自己的潜力及潜在的资源。

  6.具有清新的鉴赏力,一些惯常的平淡生活的琐事也能使他们激动、兴奋和着迷。

  7.高峰体验更多。那是种极度的狂喜、失落于时间与空间之中的感受。

  8.对人类怀有一种很深的认同、同情和爱的情感。

  9.是最深刻意义上的民主的人,更加尊重差异和表现得谦虚。

  10.与少数接近或就是自我实现者有特别深刻的人际关系,而且吸引一些钦佩者、朋友或者信徒。

  11.在日常生活中很少表现出混乱、疑惑、自相矛盾或冲突。

  12.更有可能纯粹欣赏“做”的本身,而不仅仅关注“做”的目的。

  13.有一种富有思想性、哲理性的幽默感,而不是伤害他人、嘲笑他人弱点之类的幽默。

  14.具有独特的创造性。

  15.更少拘谨、更少受束缚、更少受限,更少被文化同化。从这方面来说,自我实现者有时候可能是反文化、反习俗、反法律的,他们吸收文化中好的,对不好的毫不犹豫地摒弃。

  16.二分法的消失。欲望和理性的冲突,心灵与肉体的冲突等在他们身上消失,结合为统一体。

  这一部分描述很多感觉是重复的同一个意义的东西,作者也坦承研究对象很少、研究方法也不够科学、也受到很多客观条件的限制,所以这不是很严谨的不是很科学的对自我实现者的研究很多都是作者的主观判断,但读了仍然觉得有很多启发。

  2018-03-04 《动机与人格》

  自我实现者的爱情。自我实现者的爱情中,允许最大限度的自发性、自由自在,在这种关系中,一个人完全没有必要警戒、隐瞒、谨言慎行、压抑、紧张,在心理上感受是赤裸裸的坦诚。对一方的充分尊重,认为对方是一个独立的存在,独立自主的个体,而不会去利用、控制、争夺地位等。

  对自我实现者的描述是作者依据对身边自我实现者以及几个著名历史人物的研究得出的,感觉这种人似乎我们的身边也有,只是没有那么百分百符合。

  2018-03-05 《动机与人格》

  自我实现者的创造性。

  作者首先谈了对创造性的看法:

  1.最富有才华的人类天才并不能与心理健康划等号,很多天才明显是心理不健康的,比如瓦格纳、梵高、拜伦等。心理健康与特殊才能并没有直接的相关。

  2.创造性并不是科学家、艺术家、理论家、发明家这些人才有,创造性普遍存在于每一个人身上,即使是做饭、扫地也存在创造性。

  自我实现的创造性源于对现实的更加真实的感知,而不是陷于概念、抽象、期望、信念这些虚拟世界之中。自我实现者能够更加自由的表达,不受钳制、不怕被奚落。自我实现者具有“第二次纯真”,即其天真的感知和表现与老练结合在一起。自我实现者不惧怕未知事物,内在没有非此即彼的冲突和矛盾。他们的创造是一种统一的“整合”,而不是偏激的一端。

  读得不太懂,似是而非的感觉。有些句子读几遍都很模糊,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缘故。

  2018-03-06 《动机与人格》

  作者对心理学提了很多自己的见解,最主要的观点是:

  1.人类心理学主要研究抑郁、暴力等病态的心理,而对沉着、宁静、勇敢、仁慈这些积极的健康的东西研究得很少;

  2.对于严重的心理问题研究得多,而对于失落、无聊、挫败、焦虑、紧张这些不算很病态的问题研究得少,而这些问题是相对健全的自我实现者的反面。

  3.只研究了挫折的致病作用,而对其“导致健康”的作用研究太少。

  4.应该将自我实现的失败看成是心理病理学的病理。即,未达到自我实现,则也可称作是病态的。

  作者谈了对科学的看法:

  1.科学的发展,最大的动机是人类的好奇心,即满足人类认知的需要。(这种需要未包含在五种需要层次理论中。)最后又说,任何科学家的研究工作往往都不只是为了满足一种单一的需要什么可能是因为爱、好奇心、尊重、挣钱等需要的综合。

  2.不能再将理性与动物性进行二元分开来看了,二者其实是协同配合的,而不是冲突的。“为科学而科学正如为艺术而艺术一样,都是病态的。”

  3.科学必须接受多元化,科学研究的分工也是理所应当的。在科学中,一元论是真正的危险,人很容易将自己的趣味、偏见和希望投射到整个宇宙上去。科学家之间,应当容忍和接受差异。

  4.从长远来看,专业过于狭隘的人成不了大事,因为这样,他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就不免有所损失。伟大的科学家通常都有广泛的兴趣,因为伟大科学家是一个健全整体的人。

  5.科学家要做得好,心理上应该是健康的。因为神经质的人往往歪曲现实,苛求现实。(这一点很有感触,正如之前读的叔本华的《人生的智慧》,明显感觉到这个老头有些偏激,当然这也丝毫不能否认他的才华和天才。看过叔本华的一些介绍,说他独处了很多年,作为一个人难道他就没有社交和情感的基本需要,当然不是。但是这种缺失可能也会导致其神经症,但神经症的人的敏锐或许又是常人所不可及的,这是不是可以叫做天才的缺陷。)

  2018-03-07 《动机与人格》

  作者批评了盛行的以方法为中心的科学研究,提倡应该以问题为中心。比如学位论文的课题本身无关紧要,只要表达得好即可,而没有去关心这个课题究竟有什么意义。人们通常以现有的技术可能性来限制了真正应该提出的具有相当意义的问题。

  另一个观点是,大多数人对事物的认知是片面化的和习惯化的,他们在认知一个事物之前就对其在心理进行了一个分类或者给其贴上标签,但这阻碍了对其进行更加全面而深刻的认知。他们认识一个新事物就会急于将其贴上标签分类到自己的已知范畴中,但这其实限制了他对于事物的真正认知。但是在自我实现者那里就很少出现这种情况,他们不害怕未知事物,因此不会像神经症患者那样急于将新事物分类贴标签主观的将其转化为自己熟悉的东西,因为这让他们感受到安全、稳定。急于给事物贴标签会极大限制创造性。

  2018-03-08 《动机与人格》

  全书完。

  最后部分主要阐述作者对心理学整体论方法的观点。即心理学研究不能像物理数学这些自然科学的研究那样,用一元、分离、原子论、细分的方法去研究。心理研究必须进行整体性研究。正如一个人的行为可能有许多种心理促动因素,而不是一对一的线性关系。当然,具体分析必须进行细分,但永远不要忘了细分出来的对象是属于整体的一部分。比如写作自己深感兴趣的论文,并不是由某一特别的事物引起的,而是整个人格的一种表达或创造,这整个人格反过来又是几乎所有它所经历过的事情的结果。

  书的末尾是另一个人对马斯洛的丰硕成果进行的描述。马斯洛创造的人本心理学,告诉我们人性可以达到的精彩程度和难以预料的深度。还介绍了,马斯洛理论对教育、政治、工作与管理、社会等的影响。

  “走向心理健康也就是走向精神的平静和社会的和谐”、“每个人都具有伟大的特质”。人的潜能很大,人的境界可以更高,每个人都可能成为更加健全的人。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996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