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生作文 > 按题材分 > 读书笔记 >

万历十五年六年级学生读书笔记800字

2022-07-21 08:45:06
|小妹2

  《万历十五年》这是一本非常有意思的明朝历史书。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收集的万历十五年六年级学生读书笔记800字,欢迎大家阅读!      

  万历十五年六年级学生读书笔记800字

  万历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等一批历史人物在黄的笔下重新闪现出灵光,掩卷而思,我们也不得不考虑人在官场,特别是中国社会应该如何适应。

  读这本书,使我想到一句夏新公司总裁李晓忠会议上的话:“如果你现在对共产党不满意,则更要入党,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改变她!”诚然,对中国社会也是如此,如果你想改变中国社会,则首先要适应这个社会上的规则,也只有这样你才能够改变社会。

  但在万历时期,却没有人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万历帝采取了消极的做法,使得朝内矛盾增加;张居正采用高压策略,令压力在其去世后瞬间爆发;申时行总结经验,却采取中庸之道,基本一事无成;海瑞用其独有的性格,在精神上可以照耀千年,却无法与现实接轨;戚继光虽心有国家,外在表现却是组建私家军队——“戚家军”,这在任何朝代都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综合以上,我说充分认识到“目的”与“途径”各有所重,可以说,目的重要,达成目的的手段更加决定了努力是否成功。很多人都可能想为国家出力,但如果途径不对,则目的无法达成。

  中国毕竟不具有一个直来直去的文化,大家讲“面子”,重“含蓄”,所以做事的手段就更显重要。在西方,“沟通”同样是一门科学,而在中国“沟通”却更重技巧。即然是技巧,作为当事人就要有识破别人真实目的的能力。

  万历皇帝在别人指责张居正之时没能认清这些人的真面目,所以酿成后来的一系列问题与错误。所以这要求我们任何一个人都要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一个人做一件事他真正的目的是什么?其达成的效果是什么?这都非常重要!

  正如唐朝魏征所讲,一个连亲情都不顾,边儿子都可杀的人是不值得信赖的。所以,一个人做事情如果违反了大原则,其心术则肯定是有问题的。

  当然,我们也不提倡海瑞似的作风,因为人毕竟是人,有“阴”、“阳”两面,即私俗与奉献精神并存,所以在制度完善的情况下,高薪养廉肯定比低薪要好的多。

  所以,今后一定要记住,要改变社会,首先要适应社会;要改变一个人,也要首先与这个人建立良好关系。同时,要认清一个人,首先看其言行,但最主要是重视其言行背后的真实目的及即得利益者到底是谁。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范文精选

  第一章,万历皇帝

  万历皇帝,8岁登基,身边一个生母,一个养母,均为皇太后,一个先生:张居正,一个大伴(宦官):冯保

  明朝的官宦薪酬都十分微薄,在京的高级官员为了维持高水平甚至奢侈的生活必须通过收取下级官员的供奉。

  张居正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帮助万历铲除了恃位傲物的先帝钦点首辅高拱,同时也在1575-1582的万历登基前十年帮助了万历完成了发展不错的十年,应该说这一切张居正居功至伟,但这样强势的干预也为以后的下场埋下了伏笔。

  明朝有一项不同于历朝的措施,之国:成年的皇室男性就需要离开京城,去往自己的封地,其目的自然是为了维护皇权的唯一和稳定,因此万历自幼并无亲叔伯的照顾和辅佐。这个制度的目的明显是为了保护皇子甚至是皇太子,但削弱了皇权集团的力量,使得京城中的皇帝、皇太子变成了唯一的皇权集团代表。也为文官集团更好的把握朝政提供了很多方便。

  大学士制度之前的用意为秘书之类的文官,因明太祖朱元璋为了防止文臣权力过大,不允许设置丞相,大学士的设置本意只是为了辅助皇帝处理政务,并不具备直接处理政务的权力,但由于政务过多过于繁杂,皇帝一人无法全部亲历亲为,所以很多事情都依靠文渊阁来处理甚至直接回复。加之一些明朝出现过若干位喜欢炼丹、游戏人生等等的不靠谱的皇帝,故将本来有皇帝决断的事情交给了文渊阁,这样的传统传承下来无疑似的文渊阁越做越大。另一方面,文渊阁尤其首辅从小便负有教育皇子的责任,故于师生关系而言,文渊阁在皇帝面前的话语权也相当重。综上所述,大学士的文渊阁承担了很大一部分朝政职责,文渊阁首辅则近乎承担了丞相职责。故以阁臣代行相职之制。

  总的来说,明朝几乎所有的政治制度都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皇权的统一、唯一、稳定。农民起义的政权对于各种可能对其造成政权稳定造成威胁的力量都怀有宁可错杀一千,绝不放过一个的敌意。本书我们能看到,明太祖为了防范外戚、本族皇亲、武装力量等等所有势力都做了非常详细的设计。本文后面所论述的几个人物、事件、历史等等都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以这样的思想根基设计的政权系统暴露出来的很多问题。

  明朝的宦官具有非常大的权力,自开国皇帝朱元璋起,就有代表皇帝到各地考察的先例(郑和)。宦官们甚至可以直接参与到辅佐皇帝批文等管理国家的行政活动中。因此出现了“秉笔太监”,直接或间接的参与奏章的批复工作。

  总的来说,明朝的宦官无论是从工作性质上,朝廷地位上,享受待遇上都有类似官员一般的方式和水平,细节体现在内部的“内书堂”,衣着,称呼等等。

  张居正主政期间:改革土地,税赋,改变文官机构的作风。张居正能够如此独断专行的进行改革,侧面也说明当时的中央集权有多么严重。但是从改革的方向上来说,都是对这个迂腐的封建王朝是一股清流,一股能使国家强大的良药。

  可在良好的机制和制度建立之前,为了追求效率而选择绕过体制和方法则很可能需要承受这之后导致的结果,比如道德的追讨。由此我们其实可以说,一个过于先进的改革者在面对一个非常落后的体制的时候,往往显得杯水车薪,无从发力,即使做了一些改变,也很容易最后被一并推翻和指责。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统治的一个特点就是:道德和法律的双重统治,法律来源于道德,道德统治凌驾于法律之上,所以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张居正(1582年溘然长逝):

  1. 离职丁忧未果,坏了礼法

  2. 伙同大伴,把控朝政和小皇帝万历

  3. 权倾朝野,与其集团外的众多官员决裂并对立

  4. 企图用世俗的行政效率来代替伟大的精神,如丁忧等等

  5. 改革过于激进,未能完全落实的必然在其死后遭到反弹,如耕地测量

  6. 改革的具体方法往往出于个人权威,并非利用程序的力量

  7. 在改革的进程中,更多的针对事情进行了改革,而并非制度和办法,导致事情容易反复

  8. 严以律他,宽以待己。在个人生活等方面给他人留下口舌之处。

  少皇帝全面清算张居正的根本原因:从皇权集团来说,为了摆脱后张居正时代,其政治集团的控制,从而实现对朝政和国家的大权独揽。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维护皇帝的权威,既然做就要做到底,对错不重要。这一点与之前张居正做出的贡献,小皇帝在其生前对其的信任和尊重,以及张居正生前的政治决策的正确性并无冲突。从文官集团来说,张随出自文官集团,可其行事作风等却不像一个典型的文官,其所提出的改革甚至会触动原有的文官地位和利益。

  天子也只是一种封建统治制度下的必然产物,明朝的文官集团、宦官集团都非常的强大,多种势力相互影响和博弈下的结果,就是导致国家的发展变得十分诡异的曲折。

  明朝采取严格的中央集权,不提倡先进的经济发展模式,反而为了维护王权稳定,保护落后的经济。

  欧美资本主义的特征:商业资本是工业资本的先驱,前者的更好发展是为了后者的发展做好准备。而中国在明朝却失去了前期的良好准备时期。

  作者写此书的目的是为了展示16世纪,中国社会的传统历史背景,和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形态,总的来说就是反映了人们的思想和现实发展的情况,以至于后面开始接受中外之间的冲突阶段,为后续的中国历史进程埋下了伏笔。

  从本书的这一章节我们能看到明朝不同于其他封建王朝的政权特点,万历皇帝8岁登基,首辅张居正在把持朝政时做出了不少积极的改变,然而朝野上下对于这样的改变并不关心,而更看重张本人的德行操守。随着皇帝的长大,一部分地位稳固的文官集团与张居正的决裂,扳倒张居正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了。明朝在多股力量交织下开始了万历时代。我们看到了张居正改革的失败,文官集团的强大,明朝政治的复杂,管理难度之大,万历皇帝也开始逐渐掌握主动权并满怀一腔报复。

  本书的前三章都离不开张居正和他的影响,应该说他是一位很有实干精神的改革家,他用他位高权重的优势改变了一些明朝当时的局面,可是最后失败了,总的来说,失败是由于明朝的封建体制惯性太大,张居正像一个拉着橡皮绳带着国家一起奔跑的人,一旦他倒下了,他和他带领的改革也就都会被拉回原点。本书的主要篇幅也就是从不同层面,尽可能更多的还原当时的史实,从这些进程中总结出改革失败、国家的发展的曲折甚至是倒退的原因。

  第二章,申时行(张居正的继位者,首辅)

  本朝沿袭了历朝代对礼仪工作的重视,通过对礼仪工作的重视,进一步在朝廷、社会各个阶层和全体国民心中强调阶级的距离和独立感,皇权的至高无上感。从心理学上也算是一种不停的心理暗示。尤其是面对一些庄严、美观并被赋予了一定意义的仪式而言。有人说,中国人没有信仰,其实中国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都有着不同的信仰,在封建社会中,对权力和等级的敬畏就是一种信仰,深深地刻在骨子里。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都是一种虚伪的政治宣传,最终希望达到的还是个人的权利和阶级目的。平权这样的概念都是舶来品。

  明朝的文官集团强大,同时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武官集团的衰弱,戚继光这样的抗倭英雄团体实属特例,其根本原因是顺应了文官治下的各种规则而又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所以明朝的武力值非常之低。崇文不尚武。举例如明朝很多的战役和战斗都是文官指挥军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文官全面压制并替代了武官,如最著名的文天祥。文官集团对于皇帝集团的制衡应该说从皇帝小时候的教育就开始了,用儒家等一套的教育体系让皇帝接受并需要倚靠文官系统才能很好的管理国家。

  文官产生的制度,考核的制度,文官在朝廷中的分工和地位等等都使得文官之间逐渐吸引,形成了一个众多小集团再集合的大集团,求和最重要,至于真正的政策是否有利于国家,是很难被高度集中的中央政权所察觉到的。当然,从整个文官集团的大局面上来说,之所以能团结起来,根本原因还是文官集团有共同的利益,如限制王权,维护自己对朝廷的控制力量。而礼法和道德则是他们约束君王最好的利剑之一。当然这样大的文官集团并不是铁板一般,其内部也存在着各种小集团之间的相互争斗,这在历朝历代也是屡见不鲜的。

  经过前任的辉煌和登极一时,再到被全面清算和推翻,申时行得到的信任和自己的定位自然较之前任,大有不同。谨慎,克制,保守,和事佬都成为了他的代名词。这一点也让他作为平衡文官集团和皇帝之间的枢纽的时候显得非常的失职,表面上似乎维持了一定局面上的和谐,却不能让各方力量一起推动国家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从这一点上来说,他是失败的。从文官集团的内部来说,申也没有很好的领导并统一整个文官集团,作者评价申为了力求局面上的和谐而放弃了自己的政治理想。

  作者认为,文官集团具有双重身份,一重是表面上的人民的公仆,另一重是朝廷和国家的主人。

  申时行时代的政治可以说是后张居正时代,皇帝伙同文官集团一起清算张居正并推翻了很多他之前做出的改革,申也在尽力撇清之前和张的关系,同时也在试图修复文官集团之间的矛盾。社会和国家也在张居正“过于激进”的改革后,慢慢出现了一点点的“回弹”。

  张居正另一失败地方在于严以律他,宽以待己。给他人留下了口舌之处。

  申时行在稳定文官集团内部和修复大学士与皇帝之间关系的过程中采用的是闭眼不察和过分宽恕的态度。简单来说,就是利用自己位极人臣的权力去出卖国家的利益换的这两个利益集团的和谐。比如该进谏皇帝的不谏,该处罚考核下属的不做。最后从结果上来看,收效甚微。

  总的来说,这一章是以申时行为主角,介绍了清算和推翻张居正的一段历史。在全盘推翻张居正和他的影响之后,国家并没有任何的进步或者类似的气息,实质上只是一个文官集团伙同皇帝打败了另一个而已。维持了原来落后的秩序和规则。作为继任者的申时行,看到了前者的例子,看到了文官集团的力量和皇权集团的权威,深知平衡和连接好两方力量十分重要,而他采取的办法是妥协,有时候可能牺牲一部分自身利益的妥协以取得表面上的和谐,这也是他最看重的地方。但其实,这两个权力集团的矛盾是根本性的,无法真正调和,一旦依靠某一个或几个人去把控是很难的,这一点,张居正没做好,申时行就更做不好了。

  本章又真正的展现了文官集团的强大力量,这一股在传统道德指导下的强大力量在小农经济的指导思想下并没有带领国家发展经济、强大国防、改变体制,更多的时候做的是维持古代道德的原状。

  任何一个国家都应该被多种力量推着一起前进,因此平衡和利用好这几种力量至关重要。而平衡和协调这两种强大的力量单独靠一两个强权人物是低效的、不长久的。最可靠的还是制度和法律,这也是明朝最为欠缺的精神。

  第三章,世间已无张居正

  张居正以及他的影响被完全清除之后,经过申时行调节和过渡后,并没有真正的调和皇权和文官之间的矛盾,而是在一段时间掩盖了这种矛盾的。并且任凭一些重大问题放任自流,比如皇储之位问题。作者在书中论及此矛盾时只关注于道德和法律的层面,其实这个矛盾最核心的还是关乎到自己所代表的一方的根本利益,比如保证己方支持的皇子上位,其最终目的都是实现在朝政上的话语权。更重要的是维护封建道德信仰,比如立皇长子为太子,因为文官集团只有维护好这一整套道德信仰标准才能真正的保证自己的统治阶级。

  所以说,文官集团的公心和皇帝个人的私欲之间、文官集团的私欲和皇帝的天下之心之间都是存在很难调和的矛盾的。而在面对这样的矛盾时,没有一个有效的制度制约彼此的边界,没有一个得力的助手去制衡双方是很难使得这样的矛盾不冲突的。而随着张居正时代的结束,这样的矛盾就变得异常明显且无法调和了,立太子一事只是一个导火索而已,所以不能将这件事情放大到足够决定皇帝与文官集团对立的高度。用作者的话叫“宪法危机”,即没有一个制度性的东西去约束各方的权力和保护各方的利益。也没有一个制度性的东西去解决当矛盾公开化之后的局面。这样两个掌握国家几乎全部权力团体之间的内耗带给国家的无疑是毁灭性的打击。这也就导致了万历皇帝在肃清张居正的影响以后,和文官集团因立太子之事产生矛盾后导致的对抗的尴尬局面。

  我们在这里不应该把这样内耗的局面归结于任何一方,应该说多方都有提升的地方。皇帝没有调整好自己的私欲和道德之间矛盾,文官集团没有找到更合适的办法说服甚至逼迫万历,申时行作为百官首辅,皇帝和百官中间的纽带并没有尽到该有的职效。但是我们不能将这样的局面归结于任何一方或者一个具体的人,应该归结的就是明朝缺乏一个有力的法典、制度去管控各方,去解决矛盾。从而导致了国家内部的巨耗。所以当一个强权人物张居正,利用他的手腕和权力对国家进行了一些改革之后,一旦当他退出历史舞台,他所作的那些改变和管理就都恢复原样了。

  这里插一句,明朝的文官集团具有如此大的力量能够和皇帝的矛盾公开化,一方面是此矛盾历史自已有之,正如万历皇帝说的“讪君卖直”,另一方面该矛盾在明朝发展到顶峰是因为其文官集团的异常团结,再深层次的原因则因追溯到其时代背景,如崇文不尚武,与其文官集团的发展历程和选拔制度都不无关系的,更重要的是共同信奉一套传统的思想体系。从现实角度考虑,即使某小官因为坚持文官立场而被革职,等到哪天风向一转,再将其召回并重用,而如果一开始就没战好文官立场,则最后可能会被整体文官集团排斥到体系之外。因此,在明朝的一个政治特点就是,文官集团已经到了可以和皇帝集团据理力争甚至毫不示弱的阶段,皇帝最有力的武器是天命之子的权威,文官集团的则是一套复杂精密的封建道德体系。

  作者认为明朝经常存在的一个司法、行政上的困境是总用道德约束去解决现实问题,而非用法典和制度。

  万历皇帝与文官集团之间的矛盾的现实因素一方面也是万历无法成为古代传统道德中要求的仁君成为全体臣民的道德楷模。

  明朝一方面在开国之初就抑制商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打击大地主大家族,使得国家形成了一个以中小地主和自耕农的社会形态。

  不得不说,农民起义的朱元璋作为明太祖,非常后怕自己的传奇在自己子孙后的时代续写,所以设置了极其高度的中央集权,用一系列保护措施来确保皇帝权力的稳定,然后这样的中央集权也极大得影响了整个行政系统的公平和效率,比如各级的地方官的考核权全部上移,上级对于下级并无直接的辖制的权力,而中央对于地方官的治理水平的了解难度极大,这就造成了在基层官员的任用和考核上出现了极大的漏洞。而农民起义的政权在建立的第一时间就将敌意针对了官僚阶级,与宋朝的高薪养廉完全不同的是,明朝的很多京官的薪水也仅仅维持生活,所以大面积收取下级或者地方官员的“常例”就形成了一个很普遍的现象。

  君主专制和文官制度是相辅相成的,君主需要文官来管理国家,主持朝政,文官需要君主来赋予名义和权威。

  总的来说,这一章说明了皇权集团和文官集团的矛盾公开化。两者之间的矛盾尖锐又缺少制度调和,因此最后的内耗只能耽误了国家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进步。张居正的改革并无后续结果,明朝还是在小农经济的框架内继续着原先的状态。行政系统的高度集权导致了低效率和各种错误。

  第四章,活着的祖宗(预筑皇陵,深层含义则是万历尸位素餐)

  这一章对于申时行在位首辅期间的一些事件进行了回顾,让申引以为豪的治理黄河的潘季驯就是他力排众议极力推荐给皇帝的,黄河治理的结果也证明了决定的正确性。后因其过去与张居正过密,申下台后仍旧被排斥罢官。这样的一个事件也非常像张居正过去的改革,只能凭一己之力维持短暂的繁荣,一旦个人的威严不再,事情就又回到了原来的地方。

  文章在这一章对万历皇帝初掌大权的英气彭发和后期的萎靡不振做了很好的对比,一开始万历为民求雨甘愿忍受祭天仪式的各种痛苦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后来的万历却开始少问朝政预筑皇陵。

  皇帝作为古代封建王朝集极权为一身的人物,其励精图治则国家蒸蒸日上,其尸位素餐,则国家发展受限,其荒淫无道,则举国上下势如水火。所以,万历最后这样的转变值得历史深思,而这样的转变给国家和老百姓带来的灾难更值得深思。

  第五章,海瑞

  海瑞不同于其他文官集团的代表就是,遵循道德的指导作用的同时,更看重法制的力量,并且身体力行做一个严格的执法者。

  他身上对文官集团的特点也进行了很好的继承,他重视道德的指导力量,他对于国家和朝廷有一种甘愿牺牲自己的精神,誓死不渝的维护自己所抱有的信仰,这样的精神在文官集团看来是为人臣子最高的职业操守和个人追求,但在万历看来,叫讪君卖直。其实两种说法并无绝对对错,至于日后万历与文官集团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以至于影响国家的时候,双方应该都有责任,在这对矛盾无法短时消除的时候,没有很好的管控局势。

  他对于个人的道德规范要求甚高,期待自己成为所辖民众的道德模范和精神偶像。他是个悲剧人物,悲剧最大的地方是自己心中坚持的法制与正义没有一个系统性的体制来推行和保护,只能靠自己的坚持去推行,势必最后祸及自己。奏疏嘉庆皇帝昏庸未死已属侥幸。其中对土地所有权的干预就是一例。

  作者提出了,明朝这样的封建王朝的统治者多数为文官管理国家,这些人依靠熟读四书五经诗书礼仪等等道德伦常而获得了官职,势必无法改进法制和司法制度。

  本书中提到海瑞的意义,莫过于海瑞代表了时代和社会进步的方向,不仅仅局限于道德指导范围内,更坚信正义,并不惜以自身代价去换取社会的进步。但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却无异于螳臂当车。但从我个人看来,海瑞的失败是大环境的问题,可也与自己的方法不无关系。一味的强调牺牲,只能忽视了方法方式的意义。笔者希望用海瑞代替进步潮流,是这个国家改革的希望,而抑制海瑞的是那个封建时代的每一个人,这就说明了那个时代的落后和不愿前进。但是在海瑞如此激进的做法上,这样的证明又显得略微有些站不住脚。

  明朝是一个农民阶级起义而建立的帝国,其建立者也希望用各种方式保证该朝,平稳的持续的保持一个小农经济的农业社会的形态。作者举例明太祖末年,五千金吾卫的军饷都是指定的五千个纳税人直接将税米直接交到军士的家里。中央放弃了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主导权和责任。

  海瑞被罢官的直接原因是他大面积的干涉了当时的土地所有权及其交易问题,而这样的问题在当时所涉之面之广,堪称遍布全国。作者认为这个问题普遍存在的原因在于明朝缺乏有效的货币制度和商业法律。明朝当时的货币由于政府的钱币失败后,碎银成为了当时的硬通货,由于其面值、标准等等因素所限,故对农业经济甚至商业造成了釜底抽薪般的重大打击。从国家立法上来看,明朝对于交易等经济行为没有明确的制度保护,而民间借贷却在小范围之内行成了自身的权威性。可见农业贸易的基层需求,而由于没有货币和法律或制度,则导致了基层农业贸易的混乱,进而影响了一个封建王朝的农业经济的根本,而海瑞希望通过一己之力,甚至可以说是个人权力来解决这个问题,无异于螳臂当车。

  社会法制的不健全和法治精神的缺失,就使得基层社会是由耆老土绅来管理,其依据的标准自然是“四书”之类的道德准则。并没有着眼于公平和效率,而是更多的关注公序良俗云云。

  本章通过海瑞的悲剧也从法律层面和民间层面展示了明朝存在的很多重大问题,海瑞的悲剧有二:生活困顿、无法照顾好家人,甚至自己的死也颇为凄惨。其在政治上的报复并没有实现,即使段时间得到了成功也很快被推翻了。从海瑞的层面上,我们看到了很多的问题:农业社会的守旧发展停滞不前,司法进程中种种的传统困境,经济上的发展障碍~~~

  很多的问题从海瑞这个地方官的角度,让读者看到,此时的明朝就像一个积重难返的大船在谁都无法控制的方向上越走越远。

  第六章 戚继光—孤独的将领

  戚继光早年抗倭有功,可谓战功赫赫,但因深得张居正赏识,两者关系亲密,随着张居正被清算,戚继光也被人弹劾罢官,直至死后也无官方认可。戚继光的经历和遭遇也是一众有能力保卫国家,改进国家军事系统的将领的普遍困境。其所处的背景也是当时的大背景,反映了当时的武官集团和文官集团、皇权集团等多方之间的关系和地位,以至其造成对武官集团及国家军事系统的影响。

  正常的文官集团应该是共同辅佐皇权集团对国家进行统治,在大多数政治昌明的年代里,文武之间并不能产生普遍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而都是通过皇权集团或者皇权授权的某些高级文官对武官集团进行管理。但在明朝时,文官集团对于武官集团的管理的涉及面之广,程度之深当为中国封建王朝之最。比如文官集团直接管理军饷甚至指挥作战,文官直接负责军事人才的考核和任免,军事补给、交通等项自不消说都在文官的管辖范围之内。这样的例子从细节处证明,明朝对于军事武装的打压是全方面、多层次的。其权力设计的目的是为了避免武装力量雄霸一方的藩镇割据的局面形成。所以简而言之,明朝无力抵抗外族侵略势力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一开始的军事系统设计目的就是防内而已。

  但这样的军事管理制度也导致了明朝的战力衰微,以致于倭寇常常以几十人上百人的力量即敢登陆侵略。这样的军事地位也与当时明朝在世界范围内的文明发展水平严重不匹配的。

  加之中央政府的不作为,例如明朝户部只是一个大型的会计机构,只算帐目,不作统筹规划。各个地方按照户部的帐目直接将给养交给附近的指定的军事单位。

  作者又举了当时名将俞大猷提出的强大海军以抗倭的策略被排斥的例子来证明:戚继光的抗倭成功的前提是其没有触动整个军事管理体制,而是在战术和人员层面进行了调整。俞大猷这样的改进整个军事系统是威胁文官集团的管理地位的,自然得不到管理阶层的文官集团的支持。因此戚继光的管理上的成功并不能证明明朝的军事制度的改革和整体水平的普遍的、持久性的提升。但是戚继光晚年被清算则是明朝军事改革的倒退。

  戚继光后期历任福建总兵和蓟州总兵(以为当时最高军职,明朝规定武官不能拥有一省以上的兵权)一方面依赖其在抗倭战争中的出色指挥,另一方面也有赖于谭纶和张居正两个文官领导的赏识和提拔乃至保护。

  本章说的戚继光,是明朝难得的闪光点,可是这样的闪光很大程度上是明朝积弱的军事实力的对比,在面对日本这样弱小的国家侵略前期,居然无力抵抗。所以说戚继光是闪光点,不得不说是因为明朝的军事实力太弱罢了。而此时的泱泱大国,明朝,作为一个可以巡游全世界的超级大国,这样的军事实力实在难以匹配。是真的实力太弱么?这其中的原因和矛盾值得我们深思。而戚继光后续对于明朝军事系统的改革也不得不以失败告终。直接原因是戚继光早年的成功得到了张居正集团的支持,深层次的原因文官集团对于国家发展的阻碍,更深层次的原因莫过于国家管理体制上的重大问题。

  本章也可以说是从军事层面上反应了明朝的落后和积重难返。

  第七章 李贽—自相矛盾的哲学家

  李贽,生长于巨贾之家,自小家境殷实,但自李贽起,家道中落,其拼命取得进士及第,后来大多数岁月辗转于小官之列,薪酬低微,无其他赚钱门路,以致于自己两个小女儿因营养不良而夭折。50岁时得做知府,收取常例,情况略有好转。

  李贽的现实困境是明朝的官吏管理制度造成的(薪酬极低),其思想和哲学上的困境也反映了明朝哲学和思想界的迷茫。这中间掺杂着儒学的孔子的“仁”,孟子的“性善说”,又有朱熹的理学,王阳明的心学等等多种哲学思想,李贽在自己的研究中也未能形成一套完整的哲学系统。而在国家法律不够完备,法制精神缺失,国家治理很多时候不依靠法律,而需要用哲学、道德治理国家之时,这样复杂甚至冲突的、不完整的道德体系自然出现很多缺陷和漏洞。

  这一章则是在明朝思想和哲学界上的一些混乱和迷茫,明朝时期,中国作为一个世界的超级大国,文明等方面的发展是相当繁荣的,但是统治者或者思想家并没有梳理或统一当时的哲学和思想,这也就很难对当时的时代发展,国家进步产生积极的指导作用。这种思想界的迷茫和当时的社会发展也是不无关系的。

  作者在最后总结,在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很多的事情似乎有了结论性的结果,这样的结果是对于一个王朝而言就是积重难返的各种表现,这中间像张居正、潘季驯、戚继光、海瑞这样力图改变现状的人出现,但都无法和体制的力量相抗衡,或者说这是封建王朝无法避免的弊端。后面的几百年里,很多有实力的国家都纷纷开始了革命,摆脱帝制,争取自由和民主。而中国这艘五千年历史的巨轮也在时代的风浪中显得千疮百孔了。

  书的最后,作者谈了谈自己的“大历史观”,即以更长远的眼光看待历史、现在和未来。

  笔者很赞同用一个较大的时间尺度去看趋势,而用一个很小的尺度去分析细节和原因。因为每段历史总有一些惊人的相似之处,然而又各有各的不同。

  同时,笔者很不喜欢用今人之道德、法律、政治等标准去批判旧人,因为历史的局限性是我们每个人都逃脱不了的,但是即使是旧人失败的经验也足以让我们明白更多现在和未来的东西。这也就是历史最大的现实意义了吧。

  这本书写的成功的地方就是对于历史的还原度非常之高,这也源于作者对于明代资料的广泛和深入的研究。本书在很多事情上面的细节,都以上帝视角展现在了读者面前。这让读者很容易得出结论,但留给读者的思考空间也就变得小了一点。

  总之,这是一本非常有意思的明朝历史书,我们可以从这本书里看到一个完整的明朝面貌,也可以看到很多封建王朝的样子。历史,无非是承前启后,借古观今的载体。

  最后,推荐大家一读。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500字

  “表面看来皇帝具有传统赋予的权威,他想要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而其实皇帝是在臣僚们以道德的名义为要挟下按照文官集团所确定的规范来行动。任何超越和违背此种规范的行为将被加以“昏庸无道”之罪名,万历皇帝就曾受到臣下如此的指斥。原来,“百官之所以绝对服从皇帝,即使不是有条件的,但也决不是无目的的。君主专制本来与文官制度是相辅相成的。”皇帝越过这个界限行事的不是没有譬如万历的叔祖正德皇帝就曾经“毫不费力地作弄了他的臣僚”正德皇帝有“超人的胆量、充分的好奇心、丰富的想象力。”他曾亲自训练老虎,差点就此死于非命;亲自操练兵马;率军作战,得胜回朝;自己给自己加封“威武大将军”称号……诸如此类自然引起了文臣们的惶惑以至愤慨,而其中真正的原因就在于“皇帝挖空了他们苦心构筑的政治体系”。万历皇帝“缺乏他叔祖的勇气、积极性和寻找快乐的情趣”,那就只能当“紫禁城中的一名囚徒”,那就是参加代表着道德的各种礼仪。苦闷之余,只有“用一些更为无聊的方法消磨时光”。一个喜欢活动的人物具备着充沛的精力,但又无法用之于作出积极的创造。”自此埋下历史悲剧的祸根。

  我们可以看到历史乃人性、社会责任、道德伦常、体系的文化语法规定等等交织而成。其间的复杂很难用一个维度讲得清楚。而且只有拉伸前后的历史岁月,方能看清楚一部分的历史走向。这也正是黄仁宇提出大历史观的一个原因。

  万历十五年读书笔记500字

  统治我们这个庞大帝国(明朝),专靠严刑峻法是不可能的,其秘诀在于运用伦理道德的力量使卑下者服从尊上,女人听男人的吩咐,而未受教育的愚民则以读书识字的人作为楷模。而这一切都需要朝廷以自身的行动为天下作出表率。[1]所以在当时,皇帝和他的大臣,经常以庄严美观的形式举行各式各样的礼仪。在这些仪式中,皇帝的许多行为都具有象征意义。而其他人都相信这种象征,决心以行动来使其成为现实。

  作为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万历也曾经在其两位母亲和首辅张居正的影响下立志励精图治,即使他已经厌倦了那些重复的事件和不变的礼仪,他仍然强打精神参加这些仪式,努力去实现“礼”使人们建立对礼的信任。他接受文官们给他设立的规范,即使这些阻碍着他的个性自由发展。他很难离开皇宫,更不用说是微服出巡,甚至是御驾亲征,尽管他可能有军事才能。然而,在张居正死后不久的反张运动让万历见识到文官的“阴阳”两面:表面满口仁义道德,(当然也有一些确实坚持原则的官员,例如海瑞,但这毕竟是少数。)暗中为自己牟利。例如张居正,他满口节俭,但事实上他的生活极其奢侈。他拥有许多珠宝玩好和书画名迹,还蓄养了许多绝色佳人。这让万历感到伤心和愤怒。要知道,他虽然贵为九五之尊,但是却没有钱赏赐给宫女,只能记录在册,等到以后有钱之后再兑现。从此之后,他对道德失去了信心,也没有兴趣再参与那些仪式了,再做出实现“礼”的表率了,他的消极怠工也促使了人们尤其是官员把自己阴的一面表现出来

  以前一直以为传统社会的皇帝可以为所欲为,呼风唤雨。看过《万历十五年》才根本改变了我的看法,皇帝不过是整套制度系统当中的一个角色,并且受整套系统的压抑和控制。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91235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