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文化苦旅》读书笔记600字
《道士塔》是《文化苦旅》中的第一篇文章,我认为这一篇极其经典。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收集的《文化苦旅》的读书笔记600字,欢迎大家阅读!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600字
你漫步徜徉的地方,总是古代文人和文化留下较深脚印的所在。可能有些地方我们不曾亲临,透过您对当地人、历史、自然的浑沌交融,历史的沧桑感和人生的沧桑感就会遍步全身,那些历史好像亲身经历过,从而紧随着的感动,叹息。网游名称 比如说,我们飘过汨罗江,总会在百感交集中挤出一声久远的口胃叹。既羡慕沉睡在江底的闲散,有恨楚国忠臣的轻生;既有感于物换星移的短促,又庆幸楚国的精神没有随流水而长逝;既叹息淘淘江水的无情,又因身为炎黄子孙而骄傲……这众多的感慨,全是正因楚臣遇到了汨罗,就看到了汨罗,就想到了它的主人,感受到他的爱国精神与浪漫诗篇。
又如,我们去参观长城。长城,之因此能成为我国的象征,就是正因它一向肩负起了保卫国家的职责。走在长城上,似乎能清晰地感觉到无数英灵在抗击匈奴时的凶猛,倒下前转过头给熟悉的大地投去的目光以及那亘古不变的黑色眼睛。“不到长城非好汉”这一口号的提出,大概也是来自一个简单的愿望;把中华民族的精神历代相存。而不懂得这一切,长城,中国的长城,只但是是一条长长的土堆而已。
文化之旅,在旅行中品位文化,升华文化。我们都有这样的感觉,没有历史事件与人物,你即使来到有任何好处的景观也只是会有:“自然的力量多大啊!”或者“古人的智慧多高啊!”之类单纯的赞叹,而永远也不会有更深层次的感慨。旅游的更高层次,就是要领悟我们祖先的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数千年的传统精神。
正如他在自序里说的:“报纸上说我写书写得简单潇洒,其实完全不是如此。那是一种很给自己过不去的劳累活,一提笔就感觉到年岁陡增。不管是春温秋肃,还是大喜悦大悲愤,最后总得要闭一闭眼睛,平一平心跳,回归于历史的冷漠,理性的严峻。”这本书写得的确不简单,那惨白的洞窟展示着不堪回首的历史,一个个文化遗址都是对“荣耀”与“耻辱”的诠释。中国也不是往日的以“泱泱大国”自居的时代了。因此,让我们欣然理解苦旅,选取苦旅,在苦旅中探寻,铭记我们该记住的,试让敦煌的悲鸣停止吧!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
《道士塔》是《文化苦旅》中的第一篇文章,我认为这一篇极其经典。
我并没有去过莫高窟,以前是很想去的,滚滚黄沙,大漠孤烟,却有敦煌壁画,亦真亦幻。可现在我真的觉得自己没有资格去那里。我不配,我不能去真正的领悟古人对宗教的热忱,不能真正的感受到现代研究者的辛劳和付出,不能更深地领会那个时候一个民族深重的危机并不只是外国的侵略,清政府的软弱无能。去了跟没去有什么区别?只不过是再次加快了这些色彩脱落的速度,何况我要怎样去看那个早被搬空了的藏经洞?所以就不要去了。
敦煌本该失中华最值得骄傲的,比之长城它多了绚烂,比之皇宫它多了内涵,可最后它却是中华之伤。
在第二节里,余秋雨一开始并没有写他自己的感受,而是两段的叙述,他写王道士怎样将洞壁上的“唐代笑容”、“宋代衣冠”刷白。他写王道士怎样将塑雕“婀娜的体态变成碎片,柔美的浅笑变成了泥巴。”余秋雨的笔触很轻,只是略加了些修饰,读来却痛入骨髓。我自认为不是易动感情的人,别人可以看到哭的故事,我最多也只是皱眉或者面无表情。可能这次是真正的感受到了笔者压抑在文字下的心情,并且被他带动了。我想他写的时候一定是在苦笑吧?苦是痛苦,笑是惨笑。
之后的一段有一种亦真亦幻的感觉:
我几乎不会言动,眼前只晃动着那些刷把和铁锤。“住手!”我在心底痛苦地呼喊,只见王道士转过脸来,满眼困惑不解。是啊,他在整理他的宅院,闲人何必喧哗?我甚至想向他跪下,低声求他:“请等一等,等一等……”但是等什么呢?我脑中一片惨白。
读到这里我的脑中也开始了一片惨白,可这也只是悲剧的开始。有时候会想一想,事情到了什么程度才可以说是悲剧?莎士比亚写出了《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他们只是一小部分人的悲哀,就已经是悲剧了。可是一个民族的悲哀又该怎样诉说?还有什么比失去自己国家文化更为悲伤事情?一个民族的悠久的文化都没有了,这个民族怎能不消亡?
王道士完全不能明白,这天早晨,他打开了一扇轰动世界的门户。一门永久性的学问,将靠着这个洞穴建立。无数才华横溢的学者,将为这个洞穴耗尽终生。中国的荣耀和耻辱,将由这个洞穴吞吐。
有时候真的很高兴中国并不是没有不懂书,不重书之人。很是庆幸文化遗产没被搬空,还剩下了一些。但是王道士既不懂书又不重书,他用这些书交换来了一些银两,一个山洞的经卷,只是换了些银两!我却根本不可能去恨他,他什么也不懂。所以将这些恨转给了斯坦因他们,可惜我没有深厚的学识,我不能像余秋雨说的那样拦下他们的车,比比学问的高低。我不想听他们说些什么:我们无力研究。只是想请他们停下车:什么都成,就是不能这么悄悄地运走祖先给我们的遗赠。斯坦因他们的行为是强盗的行为。强盗又要如何研究敦煌文化?
余秋雨比我想的要深。这是一定的。
拦下了又能怎样?
我不经又叹息了,要是车队果真被我拦下来了,然后怎么办呢?我只得送缴当时的京城,运费姑且不计。但当时,洞窟文献不是却也有一笔送京的吗?其情景是,没装木箱,只用席子乱捆,沿途官员伸手进去就取走一把,在哪儿歇脚又得留下几捆,结果,到京城时宜零零落落,不成样子。
偌大的中国,竟存不下几卷经文!比之于被官员大量糟践的情景,我有时甚至想狠心说一句:宁肯存放在伦敦博物馆里!这句话中就说得不太舒心。被我拦住的车队,究竟应该驶向哪里?这里也难,那里也难,我只能让他停住在沙漠里然后大哭一场。
我好恨!
我也好恨。可仍然是我有什么资格去恨?我恨了又能怎样?最多证明,我是个很有良知的中国人,我在那个时代又能做出什么?凭我的性格估计会想一想,然后让斯坦因他们走,带着这些书卷走,我唯一能做的、可能做的就是让他们走,我求他们帮这个民族保护这些书。记得在看《后天》的时候,唯一一个让我记忆深刻的一幕就是老图书管理员抱着那一本古板的《圣经》,他并不是要神灵保护,我更加得不信神,我只是希望这些书保存下来,不管是在谁的手里,只要他们能保存下来,民族气节在这个时候都没有用,一个民族都要灭亡了,
谈什么民族气节?
还好,还好。比之庆幸我没有活在那个时代,我更加庆幸这个民族活了下来,这个民族里有那么多优秀的人,他们可以忍辱负重(我一直认为忍辱负重闭努力刻苦更需要勇气和毅力),让世界承认,敦煌的灿烂在中国。
余秋雨《文化苦旅》读书笔记
1.培根说历史使人明智,也就是历史能告诉我们种种不可能,给每个人在时空坐标中点出那让人清醒又令人沮丧的一点。不知天高地厚的少年英气是以尚未悟得历史定位为前提的,一旦悟得,英气也就消了大半 。 ——《文化苦旅》序
2.完全可以把愤怒的洪水向他倾泻。但是,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最大的倾泻也只是对牛弹琴,换得一个漠然的表情。让他这具无知的躯体全然肩起这笔文化重债,连我们也会觉得无聊。——《道士塔》
3.这里没有重复,真正的快乐从不重复。——《莫高窟》
4.我真怕,怕这块土地上到处是善的堆垒,挤走了美的踪影。——《莫高窟》
5.向往峰巅,向往高度,结果峰巅只是一道刚能立足的狭地。不能横行,不能直走,只享一时俯视之乐,怎可长久驻足安坐?上已无路,下又艰难,我感到从未有过的孤独和惶恐。世间真正温煦的美色,都熨帖着大地,潜伏在深谷。君临万物的高度,到头来只构成自我嘲弄。——《沙原隐泉》
6.西出阳关的文人还是有的,只是大多成了谪官逐臣。——《阳关雪》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精选
说来惭愧,我平常看书很快,但这本书花了我近三个月的时间才勉强看完,说是勉强,是因为后三分之一是我跳着看的。余秋雨先生的文字很美,情感表达也十分到位,就像是精美的绣品,针线穿心。
但出于个人原因,看到后面就觉得有些套路得让我烦躁抓狂了。这对我来说就变成了一场“文字苦旅”。倘若不把那些冗长的句子反复咀嚼抽出内核,我就会看完上句忘下句,入眼不入心。
或许,让我产生些许抵触情绪的还有余秋雨先生在书中所呈现的视角,那种仰望历史,俯瞰苍生的视角,以至于在《风雨天一阁》中那句“你是哪一代的书生”给我硬生生地品出了“你就是那个被选中的人”的意味。
我仿佛看到他只身拾起中华民族的罪孽,向山水,向文化,向万物道歉后,转身对着我们又是一声叹息。这是一种很诡异的感觉。有点像那种被戳到了痛处但就是不允许你来说教的感觉。
但无论怎样,在文字之下,共鸣难消。
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到初三结束,每年暑假我都会外出旅游,莫高窟,月牙泉,苏州,周庄,西湖,上海等等在书中出现的地方我去过一部分。在旅途中我的确曾为历史的沧桑所震慑,为自身的渺小而怅然,为生命的伟大而落泪,但出于年龄太小以及知识浅薄等原因,心中的感情始终处于一种混沌难言的状态,模模糊糊地抓住过什么却始终散不开浓雾。所以在读这本书时散去浓雾的共鸣甚多。
不得不说,没有对文化的深刻思考和对历史的深刻感触是没有办法从深处建立起他们之间庞大且复杂的联系的。
余秋雨先生像一个朝圣者,通过对山水的人文思考,一步一叩地将文化苦旅展现。仿佛开篇的黄沙一直刮入了尾篇的墓地。因为后半部分读起来有些困难,我想大概地说一下书中前半部分的几个个人观点。
在《道士塔》中,尽管余秋雨先生说过不愿把愤怒的洪水向“王道士”倾泻,认为这只是对牛弹琴。但实际上他还是费了大量的墨水将恨意倾注于“王道士”身上。说起来也是又气又无奈的,因为面对这样一个无知道士,怪罪的拳头就像打在棉花上一样让人无力。但我认为,恨的高度不应该停留在个人层面,正如文中所说的,他只是个“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是那个时代到处可以遇见的一个中国平民”,那么可见这个千古罪名王道士一介贫民百姓是承担不起的。因此对于余秋雨先生在本篇中的矛盾说法我不太能理解。
不过在本篇后部分设想文物归处的叹息也是我在叹息的。几卷经书在中国仿佛无处可藏,这是何等的悲哀。
《洞庭一角》一篇中提到了“贬官文化”,将文人的贬官生活与其文学成就相连。余秋雨先生认为是贬官生活让文人们经历了失宠摔跤,苦闷不已,只好寄情山水,由此写下千古绝唱。山水名声两相帮衬,具著声名。
这是封建社会独有的文化现象,因为在那种社会背景下形成的心系天下,谋官谋职的社会风气是如今无法比拟的,读书人寒窗苦读几十载,只为谋得一官半职,立足朝野,死后留名。他们的字里行间都传达着自己对国家,对民生的关心,到头来让人难以分清谁是真的心系天下,谁又是在为了自己的虚荣心奋斗。不过可以肯定的是,这都是封建观念根深固蒂的侵蚀结果,仿佛人生在世,只有做官才是唯一选择,就算自己根本不是这块料。
放眼当下,高考与政治无太大联系,且其架势和当时的谋官风气相比也差了许多,但因为高考失误自杀,疯了的,错过亲人最后一面的多不胜数。这是一个生病的体制,或者说更像一味副作用极强的救命药。
然后,不少被贬的文人开始自诩隐士。
然而真正的隐士又有多少呢?又有多少人打着隐士的名号,落笔却又是一篇壮志难酬的钝痛文字呢?在《江南小镇》一篇中余秋雨先生提到了“大隐隐于市”的观点,认为回归山林的“隐士”始终是带着孤傲之气的,不够诚恳,相反,小镇街市的隐蔽不必故意折磨摧残生命,让生命熨烫在既清静又方便的角落,与山水柴盐相容,以此达到隐蔽的最高境界。
情难自抑的确是一件很动人的事,自己都察觉不到的渴望也是一件很痛心的事,但是相比之下我更佩服那些拿得起放得下或者那些明白自己就是不得志但仍坚持积极入世的文人。
说到这里我突然想起在前12年的应试教育中,一直有这样一碗鸡汤,它总是列举了无数成功人士,成功文人,扒出他们悲伤的往事,然后告诉我们——“只有经历苦难…才能…”。我不否认苦难的砥砺作用,但是对于那种貌似不给自己找很多苦受就不能成长的说法我不太能认同。
我们陷入苦难迎难而上从来都是不得已的选择,真正的成长不是去苦难然后无病生吟,而是被苦难然后选择去咬牙承受或与之搏斗。就像真正优秀的作品,永远都是真诚的,真实的,是发自内心的倾诉,然而,刻意地雕塑文字,编弄思维的作品就算红极一时却难成经典。
其实在整本书中,我最能理解的是每当余秋雨先生对山水对历史对文化产生朝圣心理的那种感觉。这至少对我来说是不可控的,虽然像余秋雨先生一样感触到泪流满面的事只发生过一次,但我记得每一次都会屏息的第一眼,记得每一次自己神经兮兮的仪式感。而这本书也的确让我有了再次踏上旅途的冲动。
因为疼痛所以深刻,因为漫长所以沉淀。
文化苦旅中的苦或许也是中华文明在千年来的苦难头中酝酿的甜。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
提起余秋雨,可能想说得太多,满腔话语积压于心底,随时都有迸发出去的可能。但我还是愿意只打开一个小口,让那话语如涓涓细流一样涌出,将自己再次滋润。
读余秋雨的第一篇散文,是他的《文化苦旅》的开篇之作——《道士塔》。当时,我第一遍读,愤恨;第二遍读,无奈;第三遍读,就只有压抑了。目睹的一个个惊人的流失数字,我的压抑与它共存。王元禄是个罪人,没有错。但是,将敦煌文化的大量流失、出卖之罪完全归咎于他——那样一个20世纪初中国随处可见的猥琐、短目之人,更像是嘲笑自己。因为,他的卑微,实在不配承受这罪。他意识不到这份文明的伟大与灿烂,他只知道一百卷经卷值一个铜板,一车古画值三块大洋;他只知道如果在飞天甜美、神秘的微笑上刷一点白石灰,墙壁就干净了;他只知道本以强盗身份来这里的斯坦因,是西方来东方“取经“的人。他的卑微,承受不起这罪!我的压抑与这些耻辱共存。正像余先生喊出的:“我好恨!”
终于,《莫高窟》紧随其后,让我稍稍欣慰,余先生用敦煌壁画上明快的、油彩一般的语言,从诞生曙光的时候起,描绘到飞天腾空撒花的唐初鼎盛之期。欣慰于毕竟我们厚重的土地,还以它三千年孕育出的魔力,留住、或是说吸引住了一部分文明,就算是文明的碎片,也能使后人从中拾取精华,沐浴灵魂。唐后,风格一次次改变,风沙一次次动摇这里,但是,风骨从未泯灭过。然后,飞天神秘的微笑朝向了日不落,这微笑后面是愤恨,是压抑,是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