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大学生成“最缺觉一代”是真的吗?原因是什么?
近日,《2019年中国睡眠指数报告》在深圳发布,报告显示:70后最爱睡前看书,80后最爱失眠,90后睡得最晚。不同代际之间的睡眠状况也各不相同,越年轻睡眠越紊乱,越年长睡眠越有规律。《2018年中国90后年轻人睡眠指数研究》中相关数据同样可以佐证——90后睡眠时间平均为7.5小时,低于健康睡眠时间,六成以上觉得睡眠时间不足。
作为95后的大学生一代,更是成了缺觉的主力军。“熬夜一时爽,一直熬夜一直爽”“夜太美,尽管再危险,总有人黑着眼眶熬着夜”,成了大学生们时下对熬夜的自我调侃。
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辅导员李行曾在学生中做过调研,“七成以上学生睡眠不足7小时”。他了解到主要是两大类原因:部分学生因为课业和社团工作熬夜;而更多的同学熄灯后在用手机或平板电脑刷微博、看短视频、网络聊天或玩手机游戏。
明知道熬夜不好,却很难改变。熬夜的大学生们“总是在熬夜的愉悦感和白天的负罪感之间徘徊”。白天上课犯困、皮肤变差、长黑眼圈、掉头发、体质变弱,诸多问题在很多熬夜的大学生身上逐一显现。
改变不了熬夜的习惯,更重要的原因是“自控力不强”。“改变熬夜习惯的方法很多,但都很难坚持。”这是熬夜大学生们普遍的无奈之处。尽管熬夜让体质变差,很多大学生还是不会选择主动锻炼,因为“没有时间”或是“很难坚持”。
为了督促大学生“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操场”,很多高校常年开展早跑或校园跑行动,由各院系学生干部或在手机运动类App上进行考勤。对于强制性的校园跑,大学生们的观点分为正反两派。支持者认为学校不强制,学生很难坚持锻炼,值得推广;反对的则认为不想锻炼,强制也没用,学生会想各种方法逃避。
还有很多大学生认为,他们每天往返于宿舍、食堂、教室和图书馆之间大概能走1万步左右,“达到了每天运动和锻炼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一部分大学生意识到长期熬夜对身体的不利影响,开始有规律地进行体育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