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中考历史知识点

李金0分享

中考历史知识点都有哪些呢?历史,简称史,一般指人类社会历史。它是记录和解释一系列人类活动历史事件的学科,大部分时间也是对当前时代的映射。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2023届中考历史知识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23届中考历史知识点

中考历史知识点

一、列强侵略概述

1、鸦片战争:1840.6—1842.8 ,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0—1860.10 ,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 程度进一步加深。

3、19世纪中后期的边疆危机 (19世纪70年代以后)

4、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 ,签订《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 ,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6、日本法西斯侵华战争:

①1931—1937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局部侵华战争。

②1937—1945年,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7、美国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1945—1949) 发动侵朝战争,入侵台湾海峡。

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根本原因是:外国列强的侵略、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和综合国力的衰弱。

二、列强侵略阶段特征

第一个阶段从19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 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和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为了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工业原料,资本主义发展成就最突出的英、法、美等国开始侵略中国。这一时期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剧变,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第二阶段从19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 资本主义国家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开始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帝国主义为争夺殖民地和世界霸权,扩大资本输出,加紧分割中国。这时期有更多的国家加入了侵略者的行列。先后出现了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及英、俄对中国边疆地区的侵略等历史事件。列强侵略的加剧,使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政治上,中国社会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三阶段从20世纪初到1945年。 由于经济危机的打击,世界法西斯势力猖獗,日本加紧推行“大陆政策”。1931年日本发动了“九一八”事变,1937年又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这是近代列强对中国发动的规模最大的侵略战争。

第四阶段从1945年到建国初期。

美国在二战后,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为建立世界霸权,支持蒋介石打内战。并通过侵朝战争威胁我国安全。

中考历史重要的复习知识点

一、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归类

1、割地:

①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

②俄国通过《瑷珲条约》《北京条约》等割去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

③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去台湾、澎湖列岛等。

2、赔款:

①《南京条约》赔款2100万元。 ②《马关条约》赔款2亿两白银

③《辛丑条约》赔款4.5亿两白银

3、开埠通商:

①《南京条约》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口通商权。

②《马关条约》开放沙市、重庆(最西端)、苏州、杭州为商埠。

4、攫取中国的特权:

①《南京条约》:规定了协定关税权。

②《马关条约》:日本首先取得开设工厂的特权。

③《辛丑条约》:列强取得对中国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的完全控制权

5、有突出特征的条约

①《南京条约》: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②《瑷珲条约》:割地最多。

③《马关条约》:最能体现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输出的特点

④《辛丑条约》:赔款最多;体现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二、列强侵华罪行

1、两次洗劫北京:

①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并焚烧圆明园。

②八国联军侵华期间,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2、镇压中国人民革命:

①成立“洋枪队”(华尔),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②组成八国联军,镇压义和团运动;

3、制造大屠杀:

①甲午中日战争期间,1894年日本制造了旅顺大屠杀;

②抗日战争期间,1937年日本制造了南京大屠杀。

4、制造事变:

1931年九一八事变(沈阳);1937年七七事变(北京卢沟桥);1937年八一三事变。

中考历史最全知识点总结

一、陈胜、吴广起义

陈胜、吴广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它沉重打击了秦朝的残暴统治。

二、张骞通西域

公元前138年,汉武帝为了联合西域的大月氏夹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

公元前60年,西汉王朝在西域设臵西域都护府,这是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统辖的开始。

三、丝绸之路

从长安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地区、通往中亚、西亚,直到欧洲。

沿着丝绸之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毛皮、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丝绸之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四、秦兼并六国和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

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史实

政治上: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在中央设太尉、丞相、御史大夫,在地方,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二级行政机构,把全国分为分为36郡,郡下设县。

思想上:焚书坑儒(小字部分)

经济、文化上:车同轨(统一车辆形制,规定所有车辆两个轮子的距离是六尺),书同文(统一小篆为标准文字,后推行隶书),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钱)、度量衡。

军事上:修万里长城

作用:以后历代王朝基本沿用秦朝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

五、汉武帝大一统的主要史实

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的主要措施:

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政治上:采纳大臣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削弱封国势力。加强监察制度。在中央设司隶校尉,在地方在13个州部设刺史。

军事上:出击匈奴,解除匈奴的威胁。与少数民族地区的交往: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对外交往:开拓了丝绸之路。

作用: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大一统帝国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初中历史应该怎么学?

首先,明确学习步骤

还是要做好预习、听讲、复习这三个步骤,虽然是千篇一律的建议,但是要真正完成,还是需要持之以恒的。课前认真预习可以让学生对新课里要讲到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等有一个大概地了解。另外,学生可以在预习的时候找出自己不懂的问题,然后在课堂上认真听老师进行解疑。上课认真听讲,这是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关键。在听讲时还应学会记录一些重点内容,将这些记录在自己的笔记本上。如重复多次的内容,课本中一些思考题的答案等等。

第二,整理历史线索

初中历史学习方法中用记忆来获取历史知识时学好历史的第一步,众所周知,想要把知识记在脑中,记忆是首要的,其次就是理解和运用,所以要学会把握记忆方法。在学习历史,可以先去理解课本上的某个历史事件,然后再去背诵其接下来的人物、概念、过程和时间等。在记忆复杂的年代地点人物和事件时可以尝试一些新的方法,例如整理出一条线索,找出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弄清每件史实的前因后果。

第三,学会归纳比较

从初一到初三的历史知识信息量非常大,中考涉及面又广,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快速、准确地记住这些历史知识呢?在初中历史学习方法中,为了突破记忆难关,首先我们要反复记忆,持之以恒。人的记忆是有一定周期性的,学习后出现遗忘是一种正常现象,为了避免遗忘,我们要不断变换角度,进行思考性的记忆。然后学会归纳比较,总结分析,加强对所学重难点知识的理解。最后提纲挈领,把握全局,即清晰地把握课本内容的连接、线索和事件范围,从宏观上把握课本内容。

历史知识浩瀚庞杂,要把其浓缩、概括、提炼成简明扼要、要点明确的知识点、知识链才能有效地掌握教材。

1.抽取要点。即正确选用课本中的关键字词或章、节、目标题,或者用自己的语言精炼准确地表达出来,形成知识要点。比如苏维埃政府实行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可提炼成①收企业;②征余粮;③禁商贸;④配物品;⑤强劳动。

2.时间作序。即以时间为序来组织知识。如1997年高考第47题“结合有关社会背景,概述1949年以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衰过程。简要说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旧中国的历史地位。”此题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过程按时间顺序勾勒答题题纲:①鸦片战争前资本主义萌芽;②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③甲午战争后初步发展;④辛亥革命后迅速发展;⑤20世纪30—40年代陷入困境。

3.逻辑划块。即按照有关知识的逻辑关系进行分块概括。如中国古代各时期文化发展的原因,可以分析以下方面:

①政治清明、社会安定;

②经济发展、社会繁荣;

③民族融合和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④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发展等。

第四,勤加练习巩固

为了验证知识掌握的熟悉程度,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以及运用历史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过程,要适当地进行练习,检测自己对知识的把握程度。

在进行练习的过程中,重要的一是通过练习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二是学会对知识的实际运用;三是将知识系统化和条理化;四是及时发现学习上的问题,查漏补缺。在练习的方法上,要学会审题,特别是明确题干的含义及要求;要熟悉各种题型的特点和规则,按照要求进行解题;要把握答题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历史学习方法和技巧

1、紧抓听课效率

想要让知识“串成链,形成网”就必须要提高课堂的听课效率,这是最实际,也是最实用的,我们文科和理科不同,很多聪明的理科生不听课是可以照样考好的,但是一个历史生如果不听课他一定什么成绩都别想拿到。 听课也有听课的方法,我认为课前预习是很重要的,你可以在预习的过程中把你理解的这一课的知识框架和系统大致构建出来,充分去领会书上每一个部分、每一个框题是为了说明什么;然后在听课的过程中就可以有的放矢地在原有的基础上调整你的思路和框架,形成一份完整的听课笔记,课后再和参考书上的知识重点、知识框架进行对比补充,拓展自己的思路。

2、跟紧老师思路

每一个历史老师对历史应该都有自己深刻的理解,无论如何他们也是从高考走来的,多年从事历史教学,一定有独到的经验。你可以主动地和老师交流你对历史问题的观点,从老师的回应中吸取有教益的东西。

3、要学会“阅读”

要学好历史,就要学会快速阅读教材,才能取得课堂的主动权。同学们在上课时跟着老师给你启示,寻找知识的纵横联系、前因后果等,同时大家也要养成圈点批注,做简要读书笔记等良好的阅读习惯。

4、提高分析能力

1.比较分析能力:包括历史纵向(时间)比较和历史横向(空间)比较,训练历史现象的归纳和演绎能力。

2.材料提炼能力:建立在严谨的审题习惯之上,要求快速确定材料信息中的关键词,并进行概括和转化。

3.组织答案能力:确定论述中的关键动词、对象(名词)、性质(修饰词),用通顺、规范的历史语言,对归纳、理解、加工处理后的信息进行书写,力求层次清晰,逻辑严谨(标点符号、另起一行等技巧)。

这三种能力是答历史题必备能力,因此,在平时的学习中要有针对性的练习。

    862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