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专项训练及解析
不管是中考语文还是高考语文,作文都是受人关注的,同时也是试卷中分值的一个项目。你了解多少解题技巧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考作文专项训练及解析,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中考作文专项训练
材料作文
(一)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王羲之学“书”,在广裹平原中感受“横”的舒展,在深山古藤上感受“竖”的坚韧。观察、体验,他的书法已不再是简单的笔画与结构。
孔子学琴,在反复弹奏中思考乐曲的奥妙,在乐声中领悟曲作者高尚的追求。思考、领悟,他的思想在音乐中升华。
李时珍学医,在质疑声中研读前人书典,在遍尝百草中验证真伪。质疑、实践,他的仁心已超越医术本身。……
学习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学习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学习是充满智慧的!
以上材料引起你哪些回忆?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拟问题,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和校名。
【试题解读】
一篇作文,立意为先,这篇作文该如何立意呢?
首先,我们看材料整体。三则材料都强调了勤奋好学成就人生理想:王羲之好学成为东晋的有名的书法集;孔子学琴达到三月不知肉味的境界;李时珍好学成就了中国医药史上的《本草纲目》。由此我们可以从材料中得出勤奋好学成就人生,或提炼出学习是智慧的人生等中心。写作内容方面材料所列举一些人物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人物,这些人物的身上不但体现了刻苦学习精神,也体现了不畏艰难追求人生的理想目标的精神,所以考生也可以写从他们三位人物的学习上得到启发和感悟。
其次,对待材料的态度。这三则材料是鼓励人们勤奋好学登上自己的高峰的,强调了积极向上的人生的态度,所以毋庸置疑立意是要从正面人手。有同学以“学习”为题,大谈“学习好坏无所谓,只要自己问心无愧”等,则远离了题意。
最后,文题要求中提到“诗歌、戏剧除外,文体不限”,这给了写作者选择文体的自由。如果你侧重描述好学的滋味和感受,则比较适宜于写成记叙性的文体;如果你侧重阐述学习的方法和途径,则比较适宜于写成议论性的文体。但不管你采用哪种文体,都要做到构思新、立意巧,力求写出自己的独特之处。
(二)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华西都市报》消息,年关将近,在内江某柠檬加工厂里,仍有许多工人在忙碌。工人说:“我们的老板非常‘仁厚’,他信守承诺,卖了自家住房,给我们100多名民工及时兑现工资。我们也不能不仗义,不能在老板需要我们赶工期时请假回家。”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立题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或抄袭;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与自己有关的真实人名、校名和地名。
【试题解读】
一、认真剖析材料。材料精短,含意颇丰,命题人可谓精挑细选。材料是一则短消息,阅读时可抓住“年关”“忙碌”“仁厚”“信守承诺”“兑现”“仗义”等关键词语,来分析材料渗透的内涵。这段材料的总体意思是说,快要过年了,而许多工人却没有请假回家,原因是感激老板的兑现工资,是老板的仁义、厚道、诚信和无私挽留了他们。这位老板的形象是一个闪光的形象,他所具有的诸多优秀品质,是当今社会需要大力弘扬的。而民工们的知恩图报,则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朴素的美德。由此可揣摩出命题者深远的命题用意,那就是要展现和发扬人性中最美的品质,让美的人性复归社会。
二、深入挖掘主题。这是一段含意相当丰富的材料,可以从多种角度来提炼主题。老板哪怕是卖了自家住房,也要给100多名民工兑现工资,看得出,这位老板是善良的、有责任心的,而不是那种昧了良心、不负责任的黑心老板,于是写作时可从“善良”“良心”“良知”“责任”等角度立意。老板因为信守承诺,赢得民工的拥护,从“诚信”“承诺”“诺言”等角度立意也不错。民工感激老板及时兑现工资,因而以实际行动回报老板,从“感激”“感恩”“回报”“知恩图报”等角度立意,也与材料内涵吻合。只要紧扣原材料,选准一个切入角度,就能够挖掘出深刻的主题。
三、精心援引素材。有考生误以为作文试题提供的材料,就是他写作时的唯一素材,甚至原文照搬凑字数。显然,这样的素材已缺乏新颖性了。原材料只是给考生一个审题立意的方向,考生可在透析材料、寻找主题的基础上,精心挑选与材料内涵、所确定的主题密切相关的素材来表现,就会有所创新,也不偏离主题。
四、巧妙拟定题目。考生可根据所确定的主题,或所选择的材料,来拟定相应的题目。如根据“诚信”主题,可拟出“诚信的魅力”“诚信让我感动”等题目;根据地沟油、“瘦肉精”猪肉、染色馒头等材料,可拟出“你良心能安吗”“神圣的责任”等题目。
五、合理安排结构一般的三段式结构太普通,分作四五个小段就比较合理。采用拟小标题、分片段等形式,使文章结构显得灵活。文题下外加凝练的题记,也可丰富文章的结构。
中考语文作文专项
中考作文的注意事项:
1、老生常谈,一定要注意书写,不是要求写得多好,但是不能有大面积涂改,要清晰明了,让阅卷老师看清楚。讲真的,在中高考这种大型批卷现场,字儿写得差,即便是锦绣文章也不会有老师有耐心去品读。
2、在临考前,再去创新作文的可能性不大,比起重新写新作,不如琢磨下如何把之前的作文熟悉一下,修葺一下(这就是王老师一个劲地跟大家说的,作文也是要收集整理的,如果之前把写过的作文都有修改归档,现在会省劲儿很多)。
3、考场上“写熟不写生”,发下卷子来,先看一下作文题目,仔细分析一下,看看可以写哪些素材,之前有没有写过的作文可以套用。
而审题能力本质上考察的还是孩子的阅读分析能力。比如,2017年的作文题目《醒来》,如果仅仅是将其定位为表层含义——早上起床醒来,那就窄了,必然难出彩。要想写好这个题目,要求考生能够将题目进行深度剖解,“醒来”除了表层含义还可以指什么?如果能够引申到精神上的觉醒,就会发现有太多素材可以写了。从什么样的梦中醒来,醒来了有什么样的领悟,分析到这一步,就会发现中学阶段写的“成长类”“感悟类”“亲情类”作文中是有素材可应对的。
所以,看完作文题目之后,别急着动笔,先分析题目,写出能够想到的关键词,把文章整体架构略微理清楚了,再开始写作。
4、鉴于大部分同学都是拿着准备好的素材去套考场的题目,那如何让阅卷老师觉得你这不是套题,而是专为本次考试而写的呢,这就需要不断地点题,个人建议至少三次点题,开头、中间、结尾。
很多同学在点题的过程中特别的刻板,直接拿原题目硬生生地点,比如《共度好时光》,直接写“这就是我们共同度过的好时光啊!”,《醒来》则是“我终于醒来了”,既生硬又无文采。在这里王老师给大家分享一个点题的方法——近义词扩展法。
何谓“近义词扩展法”,简言之就是把题目中的部分词用近义词进行替换(可保留部分关键词),然后再把句子扩展起来。比如《共度好时光》,可这样点题“任时光匆匆而过,我依然记得那个你我共同度过的下午,温柔的阳光,拂过身旁的微风,你我的笑靥”(真不愿意讲这种雕虫小技,但,确实挺实用的)。
5、你的作文一定要有加分项。
中考作文的考试分为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大部分同学只要不跑题,语言通顺,没有错别字、标点错误,基本上都能达到基础等级。而能否达到发展等级才是作文拉分的关键。
发展等级共包含如下方面要求:
(1)素材丰富、新鲜、见解新颖。
(2)有文采。用词贴切,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表现力。
(3)有创新。构思新巧,想象有独到之处,表达有创意,有个性色彩。
作为一枚教了近十年的老师,必须坦诚地讲,很少指望同学们考场上能写出新颖的,让老师眼前一亮的文章,大部分都属于看到开头,就能猜到结尾的(毕竟中学生的人生阅历就摆在那儿,你经历的啥是比你年长的阅卷老师没经历过的呢),对于“素材”和“创新”这方面,阅卷老师看得都比较淡,只要别写太俗的素材就好了(比如夏天送伞冬天送棉袄这类)。而作为考生最能提升自己分值的则非“文采”这项莫属。
诚然“文采”这事儿和天赋有关,但是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天赋异禀,以及中考作文也不是筛选作家的考试,所以我们可以“照猫画虎”一下。
简单总结几个阅卷老师在批作文的时候会注意到的加分项:
(1)一定要有景物描写。无论是写人还是记事,都可以用景物描写来交代故事发展背景。景物描写的作用我们已经在前面的现代文阅读中讲过了,我们同学可以通过借景来抒情,古语有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所以景物描写绝对不可以少,在此各位同学不妨提前准备几段景物描写,快乐时的情境,怎样的景物描写可以衬托心情的悲伤,关于夜晚的描写,关于晴空的描写。而且一定要注意方法,不要只是单纯地去写看到的景物,可以调动感官去写景,你看到的,你听到的,你嗅到的,都可以入文。
(2)一定要有人物描写。中考作文什么最能凸显同学写作水平的什么?当然是描写啊,说得描写者得天下也不夸张啊。想想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为何如此动人,当然是那段脍炙人口的动作描写啊,假如换成了“父亲爬过栅栏给我买橘子”还会有那样感动人心的力量吗?所以人物描写,肖像,语言,心里,神态,动作描写一定要记得用啊。
(3)一定要用修辞。很多同学都很惆怅,怎么才能让文章有文采啊?答案很简单,用修辞。其实简单的比喻和拟人就可以写出特别加分的句子。
举作家迟子建笔下一段写风的例子:“风不是一股,而是很多。在我眼里,它们有粗有细,有强有弱。菜园的风,就是细弱的风,它们吹拂着肥瘦不均的菜叶时,阔大的叶片只是微微动着,摇摆得并不热闹。所以白菜叶上的黑瓢虫不至于被晃得落下来,在豆角花上嬉戏的蝴蝶更是安然无恙。而瘦的菜叶,也不过耸着身子晃悠几下。可是你看半空的那些风,它们可就强大得多。乌云被吹得一抖一抖的,脸色越来越青。狂风还使乌云的脸出现许多裂纹,它分明就要哭泣的样子。那些义无返顾撞向墙角的风,由于被碰了头,觉得没了面子,便不再回头,干脆忍气吞声地自消自散了。至于那些奔跑着的花花绿绿的鸡,你看它们羽毛上的风吧,它是那么的柔和、轻易,那羽毛被风掀得一瓣一瓣地张开,仿佛花儿伸着舌头在说话。”
如果让咱们同学写,顶多就写个“刮风了”,可是迟子建却把刮风写得如此具体、形象、有画面感。为何如此?答案很简单,就是大幅度使用修辞。所以如果在阅卷过程中,你的文章能有这样句子出现,那么一定会抓住阅卷老师的眼睛,你的作文分数还用担心吗?试着把你作文中的句子升级加工一下吧。
6、关于作文字数问题:中考作文稿纸会有600,800,1000字数提示,各位同学请尽量将作文字数控制在700字到800字左右,过少过多都不好。
以上是王晓老师和大家分享的一些关于中考作文的小经验,希望能给大家一点启发。
不过,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关于语文
写作方面,实在不想让大家这样临时抱佛脚(所以写这篇推送时心里很矛盾)。写作能力的培养是需要阅读、写作、观察多方面持续下功夫的,很难速成,而且没有培养出写作能力的孩子,到了高考会面临更大的问题。后续王晓老师还会就语文作文这方面再和大家进行讨论分享,如果有什么问题和建议,也欢迎你的交流。
祝各位都能旗开得胜,考个好成绩。
中考作文写作技巧半命题作文写作技巧:“三步五条”
1:审题(明确题意)
2:选材,确定中心
3:列好提纲,确定详略
2在以上基础上注意以下五条:
1:题目(新颖,命题作文例外)
2:开头和结尾相互照应。(龙头凤尾)
3:用词妥当,修辞正确。(力求语言的准确生动)
4:条理清晰,合乎逻辑。(让人读着顺畅,有一气呵成之势)
5:巧设布局,详略得当。
半命题作文
题型解析
半命题作文就是命题时限定题目部分内容,学生根据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再进行写作的作文命题形式。其灵活度介于话题作文与命题作文之间,既有所限制又不失开放性,能较为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写作水平。
纵观近年来全国中考,半命题作文作为一种传统的命题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在四种常见的作文类型中,半命题作文是最不容忽视的,也应是我们备考练习的重点内容。
下面是归纳的几种常见命题形式:
一是前空型。如“_____是我致胜的魔杖”、“_____的种子在我心中种下”、“____的岁月”、“____刷新着我的生活”等。
二是后空型。如“因为有____”、“错过_____”、“追寻那渐远的____”等。
三是中空型。这类题型要联系前后内容,确定写作的方向。如“有_____陪伴的日子”、“留一份____给你”、“藏在____里的精彩”等。
四是“两空”型。这种命题要运用一定的联想和想象,把空缺之处补充完整。如“因为_____我更_____”、“为____画上____”等。
解决策略
半命题作文写作,关键在于高明补题、精心构思。如果思维闭塞、缺乏创新,都是按照同样的思路去命题,则容易出现“千人一面”、千“空”一“词”的雷同题目现象。
如何把半命题变为有利于自己发挥特长的命题,可以说是一种技巧和艺术。因此,要掌握半命题作文的补题技巧,写作时才会做到游刃有余、收放自如。
第一步
仔细斟酌 补好题目
1.准确理解,辨清题意
写好半命题作文,最重要的是拟好题目。我们应对题目认真审度,理解每个词语或句子的意思。如“我读_____”,从句子成分来分析,明显地缺少了宾语,加上宾语这就行了吗?不行。还要抓住至关重要的关键词。
把握住了关键词语,也就掌握了正确理解题意的钥匙。
题目中的关键词语,有的明显,有的隐蔽,有的甚至是命题者故意设置的迷惑和干扰因素。上面例题中的“读”就是关键词语,重点扣住“读”的程度或过程,把最能反映特殊爱好而自己又沉醉其中的那个事物名称填上就行了。如《我读四大名著》《我读澜沧江的浪花》《我读妈妈那颗期盼的心》等等。
2.细处入手,以小见大
如果拟题过大,往往难以下笔。以“善待 ____”这一半命题作文为例,不少考生运用散文化的笔法,写《善待生活》《善待他人》《善待时间》《善待大自然》……显然,要在如此短的篇幅中,写深写透一个主题,写起来不易把握,更不易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要想使文章有深刻的立意,最好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来写,这样才能使文章内容充实,主题深刻。如选取生活中你最为心动的一个场景、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最受感动的一个细节,用自我独特的情感体验,去表现最动人的情感,这样的文章更容易得高分。
因此补题要避免雷同,要从小处切入,才能写得具体,写得生动。如以《善待地球》为题,可以选取有代表性的场景,抓住几个真实的、震撼人心的镜头,注意细节取胜,让人感受到地球被毁坏的惨状和大自然警钟长鸣的力量,挖掘出深刻的立意。
3.诗意命题,匠心独具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会在不经意时错过一些美好的、珍贵的、受益的东西。它可能是一位好友,一段真情,一片风景,一个物件,或者是一句真诚的劝说,一次难得的机遇,一声礼貌的道谢……而这一切错失的背后,应该都有一段刻骨铭心的故事与非同寻常的意义。请将你的故事与感悟写出来与大家分享。请以“曾经错过的____”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近几年来,诗意化的命题逐渐走进了中考作文,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但也因此增加了审题和构思的难度。考生要将诗意化命题的象征义、比喻义、引申义挖掘出来,使作文立意深刻含蓄。如上述命题,大多数考生补题为:一段友情、一次机遇、一个道歉等。如此补题易于构思行文,但均出自提示语中,造成雷同,毫无特色。我们不妨展开想象,化实为虚,补出新意。在文题的横线上补上:一轮明月、一米阳光、那个季节、那缕芬芳、暗香盈袖的日子、梦想拔节的日子……这些文题新颖生动,既富有诗意,又蕴有理趣,能激发读者美好的遐想。
第二步
理清思路 立意出新
不难看出,半命题作文的立意,实际上往往与作者的补题构思同步进行。考场作文立意水平的高下决定着作文的成败,而立意水平的高下又取决于作者平时的生活积淀和感悟人生、提炼思想的水平。下面谈谈半命题作文立意的三点要求:
1.准确。准确是前提,立意不准,全盘皆输。求准,首先就是要准确理解文题中的关键词语:也有人称之为“题眼”“题魂”。立意前须把握题中已有的修饰或限制性词语,准确理解已给文字的含义十分重要。同时,半命题作文如果有引语,往往以精辟优美、寓意深刻、情感浓郁的语句导人作文情境,或阐释,或举例,或提示,往往有着激发写作情思、界定选材范围的作用。
2.新颖。即对题中已有概念的理解要避开一般层面而取题意允许的新层面。例如“拒绝____”一题,一般考生在横线上补充上“自卑”“儒弱”“平庸”“自我封闭”等宾语,构成动宾短语,这类文章都含有自我审视和校正的色彩。有的考生却能避开这一般模式,机智地补出别具一格的题目,闪烁出与众不同的文学色彩、哲理色彩,如《拒绝再玩》《拒绝长大》《拒绝末日》等。在求新的同时,所补题目须利于我们选用自己熟悉的、有感情、有特色的题材,这样就能做到有材料可写,有情可抒发。
3.深刻。这不是指故作高深,而是指由表象进入本质,由感性进入理性。例如作文题“我多想____”,你若补“唱”,则文章未免肤浅;你若补“飞”,这比“唱”可能要好一些,但也流于一般。其实所补写的内容可实可虚,可近可远,你只要大胆发挥想象,尽可以游览于草木山水之间,徜徉于琴棋书画之中,关键在于你是否有较为丰富深刻的人生思考。例如有位考生拟题《我多想把你留住》,作者从运河水当年的清澈、宁静写到现在的浑浊、喧嚣,写到了人对大自然的毁坏,也感悟到世态沧桑和“水如人生”的哲理,平中见奇,于一般中见深刻。
第三步
明确要求 写出特色
有的半命题作文前有引语,要谨慎审视,提取关键词语和切题联想。在文题的后面,往往都有一个“要求”,常对诸如写作范围、角度、文体、字数等方面作了一些限定。审这些要求的方法与全命题作文的相同,此不赘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