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实验报告

世平21372分享

初中物理上课时老师与学生一起做实验,不但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还能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求知欲。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初二物理实验报告,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初二物理实验报告: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目的:练习用刻度尺和秒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距离速度时间符号:v=ts

实验器材:刻度尺、木斜面、小车、秒表、金属片。

初二物理实验报告

实验装置:实验步骤:

1、检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完好; 2、按上图组装器材;

3、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1,填入表格中;

4、用停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填入表格中;

5、根据测得的S1、t1,利用V1=S1/t1 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 6、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测出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 S2;

7、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时间t2,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V2; 8、记录数据表格。

实验数据:

初二物理实验报告

八年级物理《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报告

【提出问题】

(1)在前面做过了“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的实验,参考它的思路,怎样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2)如果给你额定电压分别为2.5V和3.8V的小灯泡各一只,你能测出它们的电功率吗?

(3)小灯泡上面如果标有额定功率,所标额定功率与通过P=UI测量出来的电功率在什么情况下它们是一致的,在什么情况下它们又是不一致的?

【设计实验】

1、实验原理:P=UI

2、实验设计的思路:由实验原理可知,要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只需用电压表与灯泡并联测出它工作时的电压U,用电流表与灯泡串联测出它工作时的电流I,即可通过公式P=UI计算出功率值。因为实验中要多次测量灯泡的功率,根据串联分压的原理,还要用一个变阻器与灯泡串联,来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同时也改变了通过灯泡的电流,从而达到改变小灯泡功率的目的。

3、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所需器材:电源、滑动变阻器、开关、小灯泡、导线、电流表、电压表

【进行实验】

1、如图连接电路,闭合开关前将变阻器值调到最大。(在额定电压分别为2.5V和3.8V的情况下,注意选择电流表和电压表的量程)

2、检查无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观察电压表的数值,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等于它的额定电压时,记录此时电流表的示数。

3、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等于它的额定电压的1.2倍时,记录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观察小灯泡发光情况与第一次有何不同。

4、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小于它的额定电压时,记录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观察小灯泡发光情况与前两次有何不同。

5、整理实验器材,填写实验报告。

八年级物理实验报告:平面镜成像

实验目的:

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实验方法:

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交流合作

实验过程

(一)提出问题:

我们生活中用的镜子是平面镜,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呢?像的位置有什么特点呢?像的大小有什么特点?

(二)猜想:

①平面镜所成的像可能在平面镜的(上/前/后);

②平面镜所成的像可能与物的大小;

③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可能。

(三)实验:

1.探究时为什么用半透明的玻璃板代替生活中的镜子?

2.实验中要求玻璃板如何放置?

3.标记:镜前物体A,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像A’,镜后物体B,平面镜一般用MN表示

方案:使B与A’重合,找到像的位置,确定像与物体等大

4.A与B为什么大小相同?

5.用刻度尺分别测出A,B到平面镜的距离,记录数据:


初二物理实验报告相关文章:

八年级物理重难点教学设计5篇

物理教师个人总结经验示例

广东八年级物理教案5篇

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让我们起航教案5篇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教案范文

关于八年级下册物理教学设计5篇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光的反射教案范文

八年级物理教案苏科版范本

关于初二物理理论课教学计划

义务教育八年级物理教案5篇

    10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