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玉米种植栽培时间是什么时候

小龙0分享

玉米在南方如何种植?南方玉米什么时候种植?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南方玉米种植时间,一起来看看。

南方玉米种植时间

南方玉米能种两季,就长江流域来说,春播的玉米一般3月底4月初播,7月上中旬可以采摘。7月底8月播,10月中下旬可以采摘。

河南:种玉米时间在五月份,收获小麦之后,收玉米在中秋节前后,也就9月底。

山东:因为春玉米播种时间早,生育期长,所以产量高。山东地区一般4月初种春玉米,8月末收获。

东北:播种时间在谷雨(4月20日左右)之后、5月10日之前这段时间,收获大体在10月1日以后、10月20日之前。

南方:南方玉米能种两季,就长江流域来说,春播的玉米一般3月底4月初播,7月上中旬可以采摘。

河北:玉米分春玉米和秋玉米,春玉米四月下旬五月上旬播种,八月下旬可收获;秋玉米最迟不能迟于7月中旬播种,10月中下旬收获。

安徽:一般春天的第一场雨来临之后,就是种春玉米的最好时间。但现在为了防止病虫灾害,提倡春玉米应适当提早播种,一般应当提前到4月中旬以前播种。

湖南:一般春玉米4月上中旬播种,8月上中旬收获。夏玉米5月下旬至6月上旬播种,9月中下旬成熟。

南方玉米种植方法

首先是要选好良种:春玉米要选择生育期在112天以上,根系发达、株型紧凑、叶片上冲、生长健壮、抗逆性强、单果穗、大粒型的良种,比如像农大108、沈试29、唐抗8号等.播前要精选种子,去掉小粒、病粒、秕粒的种子,晒种2—3天,这样能够增强种子的吸水能力,提早出苗,提高种子纯度,降低子孙苗,提高幼苗的整齐度.

二是要提倡种子包衣:没有包衣的种子,要用50克甲按铃,加一支“必多收”拌20公斤玉米种,这样可以达到防治地下害虫和提早出苗的效果.

三是选择最佳播种期:春玉米要求墒足5月初,春白地经秋耕,冬灌后,早春应该耙轧保墒,高产田在墒情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适当晚播,时间在5月5号—15号.一般田播期为4月25号—5月5号左右.四是增施肥料:要增施磷、钾肥,调整好氮磷钾的比例.亩产1200斤玉米,每亩可施二铵20公斤,尿素25公斤,硫酸钾15公斤,实现全面施肥,氮磷钾的比例为1:0.7:0.5.五是要掌握种植形式和密度:春播玉米提倡等行距平播,农大108,沈试29,唐抗8的行距是1.8尺,株距0.95尺,每亩留苗3500株.高油115的行距为2尺,株距1尺,每亩留苗3000株.六是播种技术:有条件的村子,应提倡机播或双耧播种,播量为每亩两公斤,要注意种、肥分离,肥料施放在种子下方3—4公分的地方,以防止烧苗,同时还可以促进种子根下扎.没有条件的可以用小铧子开沟,手工撒籽,播量为每亩2.5—3公斤.

秋玉米由于生育期间,气温由高向低逐渐降低,全生育期缩短,个体生长量变小,为了获得较高产量,根据秋玉米生育特点,采取如下技术措施,适宜南方种植.

1、播期:7月上旬至8月中旬

2、密度:烟地套种,宽行1.0米,窄行30—40厘米,株距20厘米,每塘宜单株,4—5片叶时定苗,每亩4800—5000株.

(1)要求亩施农家肥1500公斤,普钙50公斤作基肥.

(2)4、5片中期,每亩用硝铵10—15公斤作提苗肥,结合浅垦根.

(3)进入大喇叭期,(13—14片叶),每亩用复合肥50公斤或硝铵30—40公斤,硫酸钾10—15公斤,施穗肥,并结合高培土壤根.

4、及时防治病虫害.

5、适时集收 玉米粒粒变硬,荒叶变黄,苞叶干枯,是最佳收获时期.

南方玉米种植生产技术

一、备足良种,合理布局

大面积生产上,以紧凑型玉米“成单14”和大穗型玉米“登海11”、“鄂玉10号”为主,搭配“华玉4号”、“川单21”、“农大3138”等组合。菜用玉米以“中糯1号”、“渝糯7号”为主,搭配“渝糯1号”及本地品种。高蛋白玉米以示范“黔单10号”为主。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登海11”生长势强,植株较高,株型紧凑,要发挥优势,尽量安排在中上肥力的地块。为提高种植效益,增加农民收入,菜玉米宜种植在城镇郊区及三江沿岸易淹地;高蛋白玉米要集中连片种植,以确保其品质。品种组合尽量避免单一化,每个社应选用2—3个组合。同时,要搞好品种组合轮换,避免引起种性退化、病虫危害加重而导致玉米单产下降。

二、强化种子消毒要求

由于种源复杂且存种量大,在播种前,一是注意晒种,以加强种子活力,提高发芽率;二是严格进行种子消毒处理,以防止外来病虫害的进入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机率。

三、立足抗灾,适时早播。

1、普通玉米应当在3月上旬日均气温稳定通过10—12℃后,及时播种,使玉米扬花期避开6月中旬的“梅雨”危害和7月下旬、8月上旬的高温伏旱威胁,特别是易旱地的及时播种,可减轻高温逼熟对玉米千粒重的影响,达到高产目的。根据我市寒潮来得早,高温伏旱提前的气候特点,玉米的最适播期是3月5—12日,不超过3月15日。龙多台地易旱区播期宜早不宜迟,在3月8日前播种;山区玉米播期可适当推迟,但不宜超过3月15日;生长期较长的中迟熟品种,分别提早3—5天播种。地膜覆盖栽培,龙多台地宜在3月5日前播种;深丘和山区宜在3月10日前播种;三江沿岸,由于春季气温回升快,夏天洪水侵袭多,为保证在洪水常发期到来之前有可靠的产量,应在2月中下旬播种。菜玉米宜在2月上旬播种。

2、大力推广玉米地膜覆盖栽培生产技术,该技术具有增温、保水保肥、防草、提早成熟等诸多特点。在鲜食玉米生产上应用,不仅能提高产量,对提早和延长上市时间也有极显著效果;在普通玉米生产上应用,特别适合易旱区和山区,增产效应非常显著(具体操作见专项技术资料)

四、规范肥球育苗技术,培育玉米壮苗。

地膜覆盖,肥球育苗减轻了适期早播遭遇寒潮天气的危害,也解决了幼苗培育的营养供求矛盾。只有采用规范的肥球育苗技术,才能培育出壮苗来。肥球育苗在我市虽已普及多年,但生产上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育苗地面积不足;二是营养土配制不合理,选土过沙过粘,磷钾肥用量不足,有的用肥过量导致烧苗;三是肥球制作太小,起不到营养肥球应该发挥的作用;四是移栽叶龄过大过小,或炼苗不够,形成抗逆力极差的徒长苗。因此,肥球育苗就出现了部分老弱苗,表现为“肥球小,捏得紧,土质粘,出根差,苗子弱,成活慢”,在生产上应加以克服,使之达到规范化肥球育苗标准。要备足苗床地,配制好营养土,粘沙适中,水分饱和,鸭蛋大小,松紧适度才有利于玉米苗正常生长。要加强苗床管理,适当增加用种,培育预备苗5—10%,保证适时、足量栽够玉米壮苗,2.5—3.5叶带肥球起苗移栽,抓好移栽质量,为玉米高产打好基础。要特别重视克服近年来点播回潮现象,巩固和扩大肥球育苗移栽面积。

五、提倡使用玉米种衣剂

玉米种衣剂具有促根、壮苗、齐苗,有效防治玉米苗期蚜虫、地下害虫和黑穗病等多种病虫害的功能,有利提高产量。具体用法是:播种前将种衣剂充分搅动均匀(袋装种衣剂要先将种衣剂袋适度搓揉,使袋内种衣剂分散均匀),按药种比1:50—60将种衣剂与种子同时倒入干净干燥的容器内,混合搅拌均匀(20毫升种衣剂拌玉米种子1千克),待干燥后即可使用。

六、合理密植

根据品种组合特性及各品种的栽培技术特点,卡住密植规格,实行定距移栽,特别是紧凑型玉米,只有适当密植,才能进一步发挥其增产优势。紧凑型的“成单14”、“黔单10号”等品种要求亩植3500—4000株,大面积栽足3500株,高产田块达到4000株。2米中厢带植双行玉米,单株定向密植的,退窝定距应控制在17—20cm,栽双株的,退窝定距应控制在35—40cm。紧凑大穗型的亩植3400—3800株,大面积栽足3400株,高产田块达到3800株以上。

七、平衡施肥,推广复合肥

玉米植株高大,需肥量较高,肥力不足是影响玉米产量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要提高玉米产量,必须增加投入,增施肥料,特别是氮、磷、钾的配方施用。在生产实践上,复合肥的效果更为明显。因此,应大力推广使用复合肥。在施肥过程中,注意一是施足底肥,亩施有机肥2000kg,35%玉米专用复合肥40kg(或过钙40kg,氯化钾10kg),硫酸锌1kg或复合锌肥1.5kg(不能用“铁锌肥”)。二是施好苗肥和拔节肥,苗肥亩用清粪水3000kg,兑尿素5kg(或碳铵14kg)淋施,当玉米苗在6—7片全展叶时,收小麦前及时穿林追施拔节肥,亩用清粪水3000kg兑尿素10kg或碳铵25kg淋施;高蛋白玉米在5叶1心前及时追施第一次追肥。三是在玉米全展叶10—12叶、出现小喇叭口、开始发出龙爪根时(平坝浅丘一般是5月20—25日),及时重施攻苞肥,亩用人畜粪水3000kg兑尿素20—25kg或碳铵50—60kg,离玉米植株基脚20—25cm处开窝施后覆土。四是看苗补施粒肥。实践证明,及时追肥特别是追施攻苞肥,对我市玉米产量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及时施足攻苞肥,有利于玉米果穗分化及大穗的形成,实现玉米高产的目的。

八、防治病虫草害,抓好配套管理。

1、抓好病虫防治工作,确保玉米稳产高产。播种期用敌克松50倍液拌种,防治大、小斑病;苗床期防治鼠、雀危害,及时查苗补缺;大田苗期防治螟虫、粘虫、蓟马,消灭枯心苗;中后期防治蚜虫、螟虫、粘虫和纹枯病,特别是对纹枯病和大小斑病的及时防治,是玉米稳产增产的保障,应吸取历年教训,切实加强玉米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2、抓好麦收前后的管理,早中耕,早追肥,培育整齐健壮的高产群体。

3、抓好人工去雄、辅助授粉技术的普及推广,重点是把握时间和注意效果,特别是在灾害性气候条件下采用辅助授粉的效果更加显著,要把技术落实到位。

4、采用化学调控措施,抗灾避灾夺高产:

——在玉米1%植株抽雄时,每亩用40%“乙稀利”水剂500倍液30kg喷施植株上部叶片,可促使植株矮化健壮,防止倒伏,提早成熟4—7天,有明显增产作用。

——使用“丰产素”促进玉米早熟增产,亩用1.4%的“丰产素”5000倍液40kg,在玉米抽雄始期均匀喷施植株上部叶片,可改善其品质和增加产量。

——使用“健壮素”壮株抗倒促早熟,亩用玉米“健壮素”0.06%—0.08%溶液40kg喷施抽雄始期的植株上部叶片,抑制节间伸长,促进茎杆矮壮,根系发达,增加产量。

——易旱地示范推广“旱地龙”,提高玉米抗旱能力,增加玉米产量。用“旱地龙”浸种,可使玉米苗齐、苗壮;苗期干旱时喷施叶片,叶片蒸腾作用减弱,水分蒸发减少,可达到抗旱保苗的目的,使玉米植株正常生长,从而提高玉米产量。

>>>下一页更多精彩“南方玉米栽培技术” 

p副标题e

南方玉米栽培技术

一、品种选择

良种是高产的基础,为了减少种植风险,本地宜选择生产期适中,品种特性对路的优良品种。适合本地种植的主要优质高产品种为:郑单958、金海5号、苏玉24号、江玉403等。

二、整地施肥

夏玉米播种后,因气温高,发芽出苗生长快,养份需求量大,基肥可采用耕翻或半免耕的方式,结合整地每亩施有机肥1500~2000kg,高浓度复合肥35~45kg,采用全层施肥法施肥。按埨宽2~2.5m开好田间一套沟。

三、适期播种

本地主要种植夏季玉米,适宜播种期为6月10~20日。在茬口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争取早播,充份利用温光资源,延长生育期,搭好高产架子。采用穴播方式播种,一般每亩用种量为2~2.5kg,按50~60cm*20~25cm的配置播种,每亩密度5500~6500穴。

四、播后管理

出苗后及早做好间、定苗工作,尽早间除丛苗,在5叶期一次性定苗。注意留苗均匀,去弱留强,去小留大,去病留健,定苗时可结合株间松土,消灭杂草。若遇缺株,两侧可留双苗。

早施苗肥,使基苗肥的氮素施用比例达到一生氮肥总量的50~60%,中期用肥占5~10%,后期要重施穗肥,占40%左右,如生长后期发现脱肥,可趁下雨时随水补施尿素5~10kg作粒肥。

拔节至抽雄这一阶段是玉米对水分较敏感时期,大喇叭口期是雌穗小花分化发育的关键时期,进入玉米需水临界期,应注意保持土壤湿润,必要时需进行沟灌。抽雄散粉至抽丝也是玉米对水分最敏感时期,如水分供应不足,会抑制花丝伸长,推迟抽丝,使雌穗不能正常受精结实。玉米开花到成熟需水量占全生育期的50%~55%,特别是抽穗开花期对水分反应敏感。此阶段玉米生理活动旺盛,干物质积累最多、最快,需要消耗大量的水分、养分。这时适时灌水,不但可以促进开花受精,减少秃顶缺粒,又可以促进大量气生根的生成,对提高玉米叶片光和强度,增加粒数、粒重,增强玉米抗倒伏能力,防止后期早衰都有重要作用。

五、病虫草防治

玉米主要害虫是玉米螟、灰飞虱、蚜虫等,主要病害为大、小斑病,应抓住适期做好用药防治工作。

1.玉米草害的防除:在点播后每亩用乙胺140mL封闭治草,之后搞好人工除草工作。

2.玉米虫害的防治:苗期主要防治灰飞虱、蚜虫等刺吸式害虫,每亩用稀定虫胺20mL或吡蚜酮20g加水喷雾防治。在喇叭口期防治玉米螟,每亩用苏云金杆菌可湿粉剂25g加金大棒1盒或阿维菌素50mL喷雾防治。玉米螟一般以高龄幼虫在寄主植物秸秆、穗轴或根花中越冬,应加强玉米秸秆管理,避免加重为害。

3.玉米病害的防治:主要病害为大、小斑病,防治措施为实行轮作;加强栽培管理,避免氮肥过多;田间早期发现病清除病残体;必要时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g或25%咪鲜胺乳油40-50mL加水喷雾防治。

六、适时晚收

玉米的成熟期可分为乳熟期、蜡熟期和完熟期三个时期。完熟期籽粒达到生理成熟,体积最大,干重最高。此时适时收获,可以获得最高的经济产量。

收获的果穗经晾晒后脱粒清选入库。一般籽粒水分要低于16%才可安全贮藏。贮藏库房应干燥通风,并经常检查,防止虫蛀、鼠害和霉变。

南方玉米种植知识

(一) 种子精选和处理

种子宜选用具有光泽、粒大、饱满、无虫蛀、无霉变和发芽率在90%以上的种子。播种前晒种2-3天。浸种可用冷水浸12-24小时,或“两开一凉”的温水浸12小时,浸种时每四小时换水一次。

(二) 适时播种

春玉米一般以10厘米土温稳定在10-12℃为宜。套种玉米还必须掌握适宜的共生期,麦玉共生期一般不超过20天。

(三) 育苗移栽

1、 育苗移栽增产原因

(1)延长了玉米的营养生育期,节省种子。

(2)能培育出壮苗,能提高群体的整齐度。

2、 育苗方法

(1) 肥球保温育苗:营养土一般用30%左右的腐熟有机肥与70%左右的菜园土并按每100千克加过磷酸钙1千克后充分混合后压碎过筛,再加适当的水,直到手捏成团落地即散为止。制成球后,将肥球整齐地摆在苗床上,球与球之间用砂填补空隙,再播种盖膜保温。

(2) 营养块保温育苗:营养块育苗是在苗床上铺上营养土,然后浇水和成泥状(也可用河、塘、沟泥加上适量腐熟的有机肥混匀),然后耥平,再划成一定规格的方块,在营养块未干之前播种,盖膜,营养块厚以6-7厘米合理。

(3) 肥球育苗:出苗期间膜内最高温度控制在35℃以下,为培育壮苗,2叶期后,晴天中午前后应适当通风为宜。

3、 防止高温烧苗:采用营养块育苗的,玉米2片叶时,要移动营养块一次,防止根系穿钵;每移块一次,需用细砂填补与块之间的空隙。

(四) 合理密植与种植方式

1、 合理密植:当叶龄为3叶时及时移栽。株型紧凑、矮秆、生育期短的品种可适当密些,反之宜稀;育苗移栽的玉米,植株较矮壮,可比直播的适当密些。一般高秆大穗的平展型玉米,每亩密度2600-2800株,紧凑型玉米3000-4000株。

2、 种植方式:等行距和宽窄行栽培两种。如六尺开厢的,等行距为15寸,宽窄行行距为18+12寸的形式。

玉米的药用价值

利尿作用:玉米须水煎剂5g/kg、10g/kg灌胃,能明显增加清醒家兔给药后第1、2小时的尿量,且高剂量组作用强,作用比呋塞米弱但持久。水提取物1,5mg/kg静脉注射,4min后家兔出现第1次利尿作用,13~15min后出现较强的第2次利尿作用。

降压作用:玉米须水浸液、乙醇水浸液、乙醇浸液和煎剂,静注于麻醉犬、猫和兔都有降压作用。以其煎剂给麻醉犬静注(0.05~0.2g/kg)或灌目(2g/kg),使血压分别降低30%-73%和53%,历时2~5h和5~10h恢复。玉米须沸水透析液(1.37~22mg/kg)给正常麻醉犬静注时,产生剂量依赖性降压作用,15min起效,维持80min,同时伴明显心率降低。

利胆作用:玉米须有显著增加胆汁分泌和促进胆汁排泄的作用,能使胆汁内有机物和渣质减少,粘稠度、比重和胆红素含量降低。人口服玉米须制剂后15—30min出现胆囊反射性收缩,胆汁择出增加。

降血糖作用:玉米须的发酵制剂对家兔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水煎剂7,5g/kg、15g/kg、30g/kg灌胃,连续7d,对四氧嘧啶所致的小鼠糖尿病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对 葡萄糖、肾上腺素引起的小鼠高血糖也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

防止便秘,防止动脉硬化:玉米含有丰富的纤维素,不但可以刺激胃肠蠕动,防止便秘,还可以促进胆固醇的代谢,加速肠内毒素的排出。玉米胚榨出的玉米油含有大量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亚油酸占60%,可清除血液中有害的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

美肤护肤功效:玉米还含有丰富的 维生素B1、 B2、 B6等,对保护 神经传导和胃肠功能,预防脚气病、 心肌炎、维护皮肤健美有效。

降糖功效:玉米须有一定的 利胆、 利尿、降血糖的作用,民间多用以利尿和清热解毒。如慢性肾炎或肾病综合征患者,可用干燥玉米须50~60克,加10倍的水,文火煎开,每天分3次口服,对糖尿病患者降低血糖十分有益,只是作用迟缓,以经常饮用为宜。


猜你感兴趣:

1.

2.

3.

4.

5.

    788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