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年级政治寒假作业本
在高中阶段中,学习新知识的同时还要复习以前的旧知识,肯定会累,所以要注意劳逸结合。只有充沛的精力才能迎接新的挑战,才会有事半功倍的学习。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关于高二年级政治寒假作业本的内容,欢迎阅读,内容仅供参考!
高二年级政治寒假作业本
一.选择题
1.2012年10月7日上午,广州地铁4号线爆发了一场令人痛心的抢座战。涉事双方分别为一名年约七旬的阿伯和一名20多岁的男青年。面对当前社会上的道德缺失现象,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表现在()
①公民道德建设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②公民道德建设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③公民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
④加强道德建设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析】③是公民道德的含义,与题干无关。
【答案】B
2.一位游客因在狮城最繁华的商业中心乱扔烟蒂,受到了新加坡实施劳改兼罚款惩治条例以来最严厉的惩罚:劳改8小时,罚款1000新元。初读这则新闻,真想替这位游客喊冤,可细细想来,又觉得有道理。这启示我们,在公民道德建设中()
①一切外国的东西都可以为我所用②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③博采众长,为我所用④我们应将道德规范全部纳入法治轨道
A.①②B.②④
C.①③D.②③
【解析】①④说法错误,我们应该借鉴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的文明成果,德治和法治是有区别的,不能将道德规范全部纳入法治轨道;②③符合题意。
【答案】D
3.强调,深入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必须自觉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统一,坚持继承光荣传统和弘扬时代精神相统一。从道德建设角度讲,上述材料充分体现了()
A.继承优良传统
B.大力弘扬时代精神
C.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同时,大力弘扬时代精神
D.坚持法律和道德相结合
【解析】本题要从讲话的本意看其意图,既要继承优良传统,又要弘扬时代精神。A、B两项没有体现出二者关系,D项虽然正确,但与题干不符,故选C项。
【答案】C
4.规范有序的公共秩序,是成功举办大型运动会的保障。为了2015年第__届世界青年奥运会的成功举行,南京市深入进行法律、法规和社会道德宣传教育,在广场、车站、赛场、剧院等重点公共场所大力推行文明行为守则,着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这是因为()
①道德素质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道德水平是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②培养高尚的道德,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③要继承传统道德
④要以开放的心态对待外域文化
A.①③B.①②
C.①④D.②④
【解析】③④说法正确,但与材料无关,①②正确且符合题意。
【答案】B
5.荣辱观是人们对荣与辱的根本观点和态度,受一定社会的风尚、习俗和传统的影响。下列观点,属于荣辱观的是()
A.人生的真正价值是个人对社会的贡献
B.理想是人生的指路灯
C.浪费粮食可耻
D.珍惜同学友谊
【解析】本题考查对荣辱观概念的理解。荣辱观是人们对什么是光荣、什么是耻辱的看法,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属于人生观、价值观的表现。
【答案】C
6.小明同学的父母非常自私,小明从小就受其父母的影响。玉树地震发生后,全班同学组织向灾区捐款,小明没有捐款,反而讥笑其他同学傻。对小明的上述行为,认识正确的是()
①小明长期受父母的影响,形成了自私自利的道德品质,表现出错误的荣辱观
②小明知道什么是光荣的,什么是可耻的,但是不想捐款
③小明的行为是不道德的行为
④小明的行为是违法行为
A.①②③B.②③
C.①③D.②④
【解析】小明受父母的影响,形成错误的荣辱观,做出不道德的行为,①③符合题意;②④说法错误。
【答案】C
7.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以集体主义为原则,这样做的目的是()
A.反对一切形式的个人利益
B.维护个人所属的小团体或单位的特殊利益
C.在现实中追求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和谐发展
D.在任何情况下,只要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发生矛盾,就必然要个人作出牺牲
【解析】A、B、D三项说法错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必须以集体主义为原则,最终目的是在现实中追求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程度的和谐发展。
【答案】C
8.“我们并不反对谋取个人利益,但反对离开国家利益、集体利益而一味地强调个人利益。”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①正当的个人利益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②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总是存在着矛盾③个人利益都应加以保护④要反对把个人利益放在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之上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解析】个人利益并非都是正当利益,我们应保护正当的个人利益,而不是保护一切个人利益。故选①不选③;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是辩证统一的,故②错误;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相比更具有根本性的特点,占首要的地位,因此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答案】C
二.非选择题
9.贵州小伙子王洪到温州找工作,发现有人落水,他马上把挎包往地上一丢,脱下裤子和上衣,跳进又脏又臭的温州小南门河,努力将落水的女子拉上岸,接着又从水下捞起了一名男子。这时候,王洪才想起自己的包和衣服,谁知就在他见义勇为救人的十几分钟时间里,裤子里的钱包却不翼而飞了。“钱包里有800多元现金,还有身份证”。一边是见义勇为舍己救人的场面,一边却将罪恶的黑手伸向别人的钱包,两个存在着巨大道德反差的行为就这样“完美”地统一在一幅画面中。
运用相关知识说明应如何看待材料中的现象?
【解析】本题借两种截然相反的行为考查有关道德的知识,可从道德的含义、树立正确道德观的必要性等方面分析。
【答案】①道德是人类特有的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一定的道德观念或道德体系一经形成,就成为影响人民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②材料中截然相反的两种行为,启示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有助于塑造完美的人格,有助于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高尚的道德是人生幸福和成功的重要支柱。
10.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历久弥新的传统美德。如公而忘私、国而忘家的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仁者爱人等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的美德等。
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当前社会生活中出现了一系列道德缺失现象: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随意破坏公物、在公共场所大小便;在旅游场所乱写乱刻,攀折花草树木;部分官员的腐化渎职问题等等,使人们对社会的道德问题产生了疑问:中国怎么了?
据此,有些人认为,解决道德缺失问题,就需要在中华五千多年文明中找答案。请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认识?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公民道德建设的问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在回答时要注意观点的合理性和局限性。
【答案】①中华传统美德,具有无穷的感染力和永恒的生命力,始终是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解决道德缺失问题,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必须继承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
②解决公民道德缺失问题还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把继承优良传统和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③解决道德缺失问题,还要借鉴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成功经验和先进文明成果。
④解决道德缺失问题,要从我国的具体国情出发,在学习古代传统道德问题上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在学习世界各国道德建设的经验时,必须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11.有一种观点认为,把为人民服务作为党的宗旨,作为对全体党员的要求是毫无疑义的,但作为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向广大公民提出这样的要求,是不是太高了、有些脱离实际了?
运用《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的知识对这一观点作出评价。
【解析】对于这一观点的评价,一方面要指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为什么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另一方面要分析为人民服务不仅是对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要求,而且是对广大群众的要求的原因。
【答案】①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特征。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道德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基础之上,体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道德。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私有制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
②为人民服务有共同的要求,又有不同的表现。它不仅是对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的要求,也是对广大群众的要求。每个公民不论职业如何、能力大小,都能够在本职岗位,通过不同形式做到为人民服务。
③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体现了先进性要求与广泛性要求的有机结合,符合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实际,指明了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方向,为全体公民提供了奋斗目标,规范着人们的道德行为,提升着人们的道德素质。
12.孔子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在孔子的思想中,兼容并蓄的文化观、和而不同的交际观、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观,都是中国的历史和民族文化基因。走近先哲,聆听古训,能让我们以身践道,实现自我的社会人格。
联系材料,运用公民道德与伦理常识回答,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准?
【解析】本题借孔子的思想考查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途径,要运用教材知识,从继承优良传统、弘扬时代精神、博采众长、参与实践四个方面分析。
【答案】①要继承优良传统。孔子思想中蕴含的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华,始终是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加强道德建设,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准,必须继承这份宝贵的财富。
②要弘扬时代精神。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把继承优良传统与弘扬时代精神结合起来。
③要博采众长,为我所用。要认真研究和借鉴世界各国的文明成果,在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道德建设成功经验的过程中,还必须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方针。
④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
高二政治寒假作业及答案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关于哲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②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③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④所有的哲学都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2.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命运。要改变命运,就要先改变行为;要改变行为,先要改变思想,解放思想。这是因为
A.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B.世界观和方法论互相转化
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D.世界观和方法论都有相对独立性
3.恩格斯说“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这主要体现了
A.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B.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C.哲学揭示一般规律,具体科学揭示个别规律
D.哲学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4.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的哲学是
A.唯心主义B.可知论C.不可知论D.二元论
5.“存在即被感知”和“理生万物、理主动静”这两类哲学观点因对意识的不同理解而分属不同的基本形态。要正确区分这两种形态,必须理解
A.物质与物质具体形态的区别
B.思维与存在的区别
C.物质与意识的区别
D.主观精神与客观精神的区别
6.“无中生有”、“指鹿为马”是我们生活中常用的成语,它们共同体现的观点是
A.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D.唯物主义的观点
7.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B.物质与运动的关系问题
C.具体科学和哲学的关系问题D.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
8.“正像在18世纪的法国一样,在19世纪的德国,哲学革命也作了政治崩溃的前导。”这句话说明
A.哲学推动时代步伐,决定历史进程
B.任何哲学都对社会变革起积极作用
C.反映本时代历史任务和客观要求的哲学对社会变革起巨大作用
D.德国古典哲学的产生,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
9.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
A.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
B.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
C.自然界中可以直接感知的事物
D.世界上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总称
10.“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郑板桥的这句话蕴涵的道理是
A.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B.意识活动具有客观实在性
C.意识活动具有生动形象性
D.意识活动具有主观随意性
11.网络游戏中有许多关于神仙、妖魔鬼怪的描述,其往往具有人的性格、人的情感和人的喜怒哀乐。这表明
①神灵世界的内容源于现实世界②人可以凭空想象出根本不存在的东西③一切观念性的东西都根源于现实世界④意识根源于客观世界而又歪曲地反映客观世界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2.“少年安得长少年,海波尚变为桑田。”唐代诗人李贺的诗句体现了
A.运动是永恒的、绝对的和有条件的
B.运动是物质的特性
C.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
D.运动是静止的特殊状态
13.一直以来,人体干细胞被认为是单向地从不成熟细胞发展为专门的成熟细胞,生长过程不可逆转。然而科学家最新研究发现,成熟的、专门的细胞可以重新编程,成为未成熟的细胞,进而发育成人体的所有组织,这有望为人类提供诊断和治疗疾病的新方法。上述材料表明
①人们对细胞生长规律的认识是不断深化、发展的②人们可以认识和改变细胞生长规律,使之造福人类③只有认识规律,才能根据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利用规律④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是医学研究事业成功的前提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4.2015年初,引发人们广泛关注的电影《狼图腾》与纪录片《穹顶之下》内容虽然迥异,但主题都是处理人和自然的关系。围绕这一主题我们应深刻把握
①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②尊重客观规律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前提③自然生态与人类发展的矛盾不可协调④人存在于自然系统之中并给予重大影响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15.如果看不出“149162536496481”这组数字间的意义联系,就很难记住,如果看出了它们之间的意义结构:1,4,9,16,25,36,49,64,81,即“从1到9的整数的平方”,那就容易记了。这启示我们()
A.规律具有条件性B.要善于改造客观规律
C.真理是具体的D.要尊重和利用规律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40分)。
16.(20分)材料一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事物是由人的各种感觉构成的。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和产物。
材料二我国北宋哲学家张载提出了以“气”为核心的宇宙结构说。他认为,“气”是人和万物产生的体系和最初始基。“气”包含了阴阳二气的对立依存、相反相成和升降互变的关系,在这种关系的交互运动中产生了人和万物。
(1)材料一中两位哲学家的观点分别属于什么哲学观点?二者有什么共同点?(12分)
(2)材料二集中体现了什么观点?这一观点有何局限性?(8分)
17.(20分)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使用键盘书写,用惯了电脑的人手写汉字的能力会下降。针对汉字书写危机,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活动主宣传语: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节目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引起一轮查字典、手写热、练书法的浪潮。
结合材料,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的知识,分析央视科教频道推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原因。
【答案】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答案BCABDADCBAACBDD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40分)。
16.(20分)(1)贝克莱的观点是把人的主观精神当成世界的本原,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4分);黑格尔的观点是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本原,属于客观唯心主义观点(4分)。两者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意识,意识决定物质,都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4分)。
(2)材料二体现了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4分)。局限性: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4分)。
17.(20分)(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5分)央视科教频道的汉字听写大会是针对当前汉字书写危机的现实问题推出的。(5分)
(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5分)活动的宣传语“书写的文明传递,民族的未雨绸缪”正确地认识到了汉字书写危机,引起了社会关注和汉字书写浪潮。(5分)
高二政治寒假作业本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我国许多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如“刻舟求剑”“塞翁失马”“守株待兔”等,都包含了古人对生活的感悟和思考,都体现了深刻的哲学道理。这从侧面反映了哲学
A.源于寓言故事
B.产生于哲学家的头脑
C.源于民间传说
D.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2.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但并非人人都是哲学家。哲学和一般人的世界观的区别是
A.前者是科学的,后者不一定科学
B.前者是自觉形成的系统化理论化的体系,后者是自发形成的缺乏理论论证的零散的观点
C.前者能指导实践,后者对实践不起作用
D.前者是人人都有的,后者要经过学习才能掌握
3.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谈到,读康德、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等人的哲学思想,“加深了对世界和人生的认识”。这一评价强调了哲学是
A.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B.启迪人类智慧的综合科学
C.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D.对具体科学的概括和升华
4.苏格拉底曾经和美诺一起讨论什么是“美德”。美诺分别讲了男人、女人、老人和青年人的美德各是什么。苏格拉底认为,这只是具体的美德,而不是哲学的美德。苏格拉底认为应该从对具体美德的概括中抽象出美德的共性。这表明哲学
①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正确概括和总结
②是人们对于具体领域的根本观点
③研究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
④通过理性思考,从个性中归纳出共性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③
5.现实生活中,哲学往往被一些人忽视,而事实证明一个轻视理论思维的民族是不会有光明的未来的。这是因为
A.哲学的任务是揭示具体事物发展的规律
B.哲学可以使人们正确辨识事物,永不犯错
C.哲学是与客观实际完全吻合的理性思维
D.哲学能为实践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6.爱因斯坦谈到自己发现相对论时说:“对于发现这个中心点所需要的批判思想,就我的情况来说,特别是由于阅读了戴维•休谟和恩斯特•马赫的哲学著作而得到决定性的进展。”这句话表明
A.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B.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指导思想和一般方法
C.哲学决定了爱因斯坦的科学研究进程
D.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7.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其意是指
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B.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
C.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总和D.哲学是世界观,各门具体科学是方法论
8.心理学上有一种“自我实现的预言”的说法:当你为未知的未来下了一个预言,因为你相信事情会如同预料的情况发展,所以你采取了加强的措施,更加强这个预言的实现,最后的结果会如同你自己的预言一样,呈现在你眼前。这种观点体现了
A.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B.方法论决定世界观
C.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D.预言最终都能实现
9.下列成语中正确反映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的是
A.掩耳盗铃
B.望梅止渴
C.画饼充饥
D.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10.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说:“我注意过,即便是那些声称‘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而且我们无力改变’的人,在过马路之前都会左右看。”由此可见
①声称者的“言”体现了其客观唯心主义的世界观
②声称者的“行”体现了唯物主义的方法论
③世界观与方法论是脱节的
④唯心主义在理论上是没有意义的,在实践上是有危害的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①③
11.下列说法中能体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根本分歧的是
A.“上帝造人”与“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B.“人不能两次同时踏进同一条河流”与“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C.“天地合而万物生”与“人的理性为万物立法”
D.“理生万物,理主动静”与“我思故我在”
12.古代欧洲,有过这样一首诗:那时候,上面的青天还没有称呼,下面的大地也没有名字,其阿玛诗(即海洋)是大家的生母,万物都和水连在一起。这首诗体现了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B.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观点
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13.在《自然辩证法》一文中,恩格斯指出,文艺复兴驱散了“中世纪的黑暗”,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西方学者在论及文艺复兴的意义时,普遍将它作为西方社会近代化的开端。这充分体现了
①正确反映时代要求和任务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②社会变革推动了人类思想的解放
③哲学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来变革社会
④反映自己时代的客观要求和历史趋势的哲学是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A.①③B.②③C.③④D.①②
14.马克思主义哲学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历史发展、科学发展和哲学发展合乎规律的必然产物。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
A.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
B.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C.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D.德国古典哲学
15.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是指
A.万事万物的特性
B.具体物质形态的总和
C.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D.自然界的物质性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的总和
16.英国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在《伟大设计》中表示“宇宙并非上帝所造,现代科学可以解释宇宙的起源”。这句话的哲学寓意是
①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②人类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③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属性④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17.龙是中华民族的特征,对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是一种符号、一种意蕴、一种血肉相连的情感。龙的形象自古以来就有“角似鹿、头似驼、眼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的说法。这表明
①观念的东西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②一切观念都是对现实的模仿③意识是人脑特有的机能④任何观念都可以从现实世界中找到其物质“原型”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④
18.“正能量”是当前网络上的热词,指的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是一种可传递的能量,让我们的心态更加积极更加阳光。正能量越多,社会才会充满希望。从哲学的角度,传递“正能量”
①具有能动性,有助于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②具有创造性,能创造出独立于物质之外的精神③具有反作用,能对人体生理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④具有指导性,能够将人们的愿望变成现实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9.到目前为止,人们已经知道有三十多个婴儿是各种兽类哺育成长的,其中狼孩最多,他们虽然为人所生,但是由于他们生活在动物群体中,长期脱离社会实践,不可能参加任何社会活动,所以并没有形成人的意识。这表明
A.人脑并不是产生意识的生理基础B.意识并不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C.只有正常的大脑才能产生意识D.意识是人类社会的产物
20.中科院古脊椎所在甘肃省西河县新近系地层中发现中华乳齿象亚科成员的化石,这是中华乳齿象可能起源于东亚的新证。研究证明,这件材料的形态比榆社盆地中的中华乳齿象及日本的仙台中华乳齿象都要原始,是目前已知的形态最原始的中华乳齿象亚科成员。这表明
①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能够追溯过去②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能够创造一个理想世界③人们能够通过思维的眼睛,揭示事物的本质④人的认识具有无限性,是对事物本质的正确把握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1.“秋”在中国文人心中有着独特的内涵。“自古逢秋悲寂寥”,在“秋”的文化意识中,悲秋也可以算得上是普遍的意识了。“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秋”成了一种凄凉、伤感、悲苦的象征。但是,对“秋”的描写也总有些欢快的调子,如刘禹锡的“我言秋日胜春朝”。这些差异的存在说明
A.诗人的感受完全是主观的,不具有任何客观基础
B.诗句反映的是人的心理感受,而非认识对象的客观状况
C.美感是带有主观性的,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反映具有差别
D.意识有时候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22.下图既可以看成正在对视的两个人,也可以看成一个酒杯。这表明
A.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B.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的主体决定的
C.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而有选择的
D.人们的认识活动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23.有一副对联,上联“橘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下联是“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下列观点与这副对联所蕴含的哲理不一致的是
A.人生譬如滑雪,只有知道如何停止的人才知道如何加快速度
B.飞矢不动
C.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D.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24.英国哲学家毕尔生说:“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概念中运动。”我国唐代的和尚慧能也有相同的观点。《坛经》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毕尔生和慧能的观点都属于
A.离开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
B.离开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
C.把物质和运动结合起来的观点
D.神创论观点
25.巴西科研人员通过反复研究,在实验室中培育出具有特定DNA序列的蛛丝蛋白,进而制作出世界上首条人造蛛丝。这种人造蛛丝不仅具有弹性好、韧性大等优点,还能够生物降解,未来有望在纺织材料、医疗和飞机船舶制造等领域得到应用。人造蛛丝的成功研制说明
①人可以根据主观需要创造出新的具体的物质形态
②人能够通过实践将观念中的存在变成现实的存在
③发挥主观能动性是科学研究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
④离开了对规律的尊重主观能动性就不能发挥作用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0分)。
26.(1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古代社会,自然是人类的主宰,人们把自然神化,对自然顶礼膜拜,认为山有山神,河有河神,天旱求龙王降雨,遇事求神灵保佑。
材料二:近代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革命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机器轰鸣田野,卫星遨游太空,人们认为自然是人类征服的对象,人可以主宰自然。
材料三:但是,随着人类活动规模的扩大,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空洞、洪水肆虐、物种减少……正严重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人和自然应该和谐相处,人应该尊重自然,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1)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反映的哲学观点及其基本主张,并分析两种观点的共同点。(8分)
(2)分析材料三反映的哲学观点及其基本主张,材料三和材料一、二反映的哲学观点的根本分歧是什么?(5分)
27.(12分)2013年11月13日,人民网载文指出,__届__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开启了新一轮改革大幕,绘就了“五位一体”改革的壮丽图景。落实__届__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一项重要政治责任,应当把握好“变”与“不变”的关系。__届__全会的主题是深化改革。深化改革就是要啃硬骨头,这就需要“变”。“不变”就是坚守原则。正如__届__全会强调,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经验,必须长期坚持。
结合材料,运用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落实__届__全会精神为什么应当把握好“变”与“不变”的关系。
28.(10分)在7000米级海试的六次下潜试验中,“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三次下潜深度超过7000米,下潜深度达到7062米。这创造了我国载人深潜新纪录,实现了我国深海技术发展的重大跨越,标志着我国深海载人技术达到国际水平,使我国具备了在全球99.8%的海洋深处开展科学研究、资源勘探的能力。
有人认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海试成功,表明人能够摆脱规律的制约。请运用所学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29.(15分)材料一:2015年6月18日,在贵州召开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时强调,推进扶贫开发工作要做到精准扶贫。各级党委政府应摸清底数、找准“穷根”、明确靶向,因地制宜、对症下药、精准施策。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贫困人口精准脱贫,确保扶贫工作事半功倍。23年前,聚焦扶贫工作的著作《摆脱贫困》首次出版。该书强调,“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但能否实现‘先飞’、‘先富’,首先要看我们头脑里有无这种意识”,“贫困地区完全可能依靠自身的努力、政策、长处、优势在特定领域‘先飞’,以弥补贫困带来的劣势”。
材料二:当前,各级政府进行广泛探索,开展了大量工作,产业扶贫已成为共识。产业扶贫务必要遵循市场规律。一要处理好投入与产出的关系,以较小投入获取利益的化;二要打通产业链,做到生产、运输、销售有效对接;三要注重质量,树立品牌意识。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说明各级政府应如何推进扶贫开发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