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政治讲评课教案
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大多数学生,同时注意培养优秀生和提高后进生,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初一政治讲评课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一政治讲评课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正确认识公平意识是道德的重要内容,以公平为基础的合作才是良好的合作,树立公平合作意识的重要意义。
能力目标:进行公平互惠的社会合作的实践能力,关于公平问题的辨证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增强积极维护社会公平的责任意识,自觉树立互惠公平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重点在于关于公平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使学生理解公平合作对于社会共同生活的重要性,理解公平合作意味着同时分担利益和负担,最重要的是树立公平互惠的合作意识。
★教学难点
关于公平合作意识和社会不公平问题。
★教学过程
一、行为实践导入
“是否公平大家谈”
判断下面的情况是否公平,并说明理由。
1、班上只能选一名“优秀班干部”,并且这次的名额关系到初三中考能否加分,经全班同学无记名投票后,万兵和李超得票数相等,最后班主任决定万兵当选,因为他的成绩好。
2、期终语文考试,章卫的试卷被老师少给了5分,可语文老师说凡是6分以下的误差一律不改。
3、班级公开竞选班长,刘大海和钱小龙是两位候选人,钱小龙竞选前许诺如果他当班长,就请全班同学吃饭,最终钱小龙以微弱优势当选。
4、一次初三年级篮球赛,裁判误判一球,初三1班的参赛人员要求改判,裁判没有理睬,初三1班篮球队拒绝继续比赛,篮球赛不欢而散。
通过这个实践活动,希望大家更清楚的认识到公平是相对而言的,没有所谓的绝对公平的存在。理解公平,我们要善于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对待公平,我们更要有宽广的胸怀和理智的行为。为追求理想的公平,我们更需要进行不懈的努力。
二、小组合作讨论
(一)活动一:理智面对不公平
目的:通过这次的合作讨论,让学生知道面对不公平的现象我们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第一,用合法手段去解决问题,以谋求限度的公平;第二,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理性地反思自己的价值观念;第三,同破坏公平的行为做斗争,对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
要求:1、6人组成一个小组,推选1名组长和记录员。
2、请每位同学谈谈自己曾经遇到的不公平情形及当时的真实感受。记录员做好小组成员发言的书面记录。
3、小组成员交流自己的看法,一起讨论问题,遇到不公平情形时我们应该怎样做?记录员记录小组成员列举的对待不公平的方法和策略,尤其是大家共同认可的对策。
4、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推举1名代表在班上交流小组的主要观点。
5、由同学代表进行本次主题讨论的小结、点评。
引导:理智面对不公平现象,我们可以有很多对策,可以从法律援助的角度,可以从心理调节的角度,可以从伦理道德的角度,等等;我们要积极消除不公平现象,自觉维护社会公平,我们中学生需要从身边事做起,从小事做起。请大家设想一起,我们可以做哪些具体的事情?我们也可以把思索的范围再扩大一些,思考一下你生活的社区存在不公平的现象么?你认为应该怎样处理?
在这个活动的进行中,讨论重点放在第三个环节,交流重点放在第五个环节。这个活动是希望学生能结合知、情、意、行综合看待处理公平问题,自觉培养对待公平问题的理智感,并培养自己的主人翁意识。在讲到伦理道德时,可穿插讲解道德价值观。
(二)活动二、自觉树立公平合作意识尝试当一次政协委员,谈你对一个议案的想法以及对党的-大报告的感想,并结合当前实际情况谈谈你是如何看待当今中国社会倡导的共同富裕与实际存在的两极分化现象。
材料:议案:萧灼基:特困补贴亟待提高 应开征高消费特别税
萧灼基委员(经济界委员 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副主任)呼吁,“当前迫切需要提高农村贫困人员的补助标准”,建议从每人每年平均627元提高到1000元,并今后按照农村每人年均收入增长幅度相应增加补助金额,提高对特殊困难户的特殊补贴,特别是对长期伤病人员进行特殊关爱。
萧灼基委员提出要对一些高消费行为征收特别消费税,例如购置豪华住宅、轿车、名贵消费品、化妆品、高档宴会、高档休闲娱乐以及饲养宠物等,“要根据具体情况征收特别消费税,作为扶贫扶困专项基金”。
-大报告:“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规范分配秩序,合理调节少数垄断性行业的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我国现行的收入分配方式:宪法规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家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
目的:通过这次的合作讨论,让学生知道社会需要合作,以公平为基础的合作才是良好的合作,同时,我们需要自觉承担自己的责任,树立公平合作的意识。
要求:1、6人组成一个小组,推选1名组长和记录员。
2、请每位同学谈谈自己对议案和报告的看法。记录员做好小组成员发言的书面记录。
3、小组成员交流自己的看法,一起讨论问题,如何看待当今中国社会倡导的共同富裕与实际存在的两极分化现象,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好的建议和想法。记录员记录小组成员的建议,尤其是大家共同认可的想法和提议。
4、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推举1名代表在班上交流小组的主要观点。
5、由同学代表进行本次主题讨论的小结、点评。
这个活动,第一层次是要解决共同富裕、平均主义和社会公平之间的关系,第二层次是要解决效率、公平与合作的关系,最后是要培养学生树立公平合作的意识,自觉承担自己的责任。
三、模拟演练小结
班级要举行一次学农活动,在这次活动中要评比出小组,请你为班级制定一套公平合作的评比制度。
初一政治讲评课教案2
在责任中长大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让学生懂得做人必须负责任,不能逃避和推卸自己应负的责任。责任意识是完美人格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作为一个成长中的中学生必须具有的一种心理品质,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原则之一。
2.充分认识到行为与后果的一致性,能够自省自律,养成对自己行为负责的良好品质。做好自己应做的事,懂得关心和爱护他人。培养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做一个有益于他人,有益于社会的人。
3.理解由于个人对社会的依赖关系,决定了个人对社会负有责任;懂得人在少年阶段的基本责任
4.懂得如何培养责任感,锻炼和增强自己的负责任的能力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欣赏歌曲:不想长大
什么时候我们才算长大呢?
-------脸上开始长青春痘了
-------上高中了
-------学会吸烟喝酒了
-------大学毕业了
-------成家立业了
当我们现在很多人个子长高了,独立意识增强了的时候,我们总喜欢说:我长大了!这些是长大成人的标志吗?
长大——自然人的成长发育
成人——社会人的成熟 (具有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
结论: 为什么人不想长大?——长大意味着责任
责任可以逃避吗?————责任是成人的标志,公民的义务
师:具有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是成人的基本标志,你挑过什么样的“担子”?请填写下表p89页
师:民间有两句话,一句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另一句是“长大不成人”对这句话你是如何理解的?
推进新课
师生合作探究:
〈博士当乞丐放弃的是公民的责任〉(解决难点问题:成长带来责任。)
活动一:〈博士当乞丐放弃的是公民的责任〉
天下奇事,博士行乞。不知内情的人会以为这是行为艺术,又或是社会对人才的浪费。可惜,毕业于南京某大学的陈博士,却是出于“不想为生活所累,只想过一种最简单的生活”而选择当乞丐。 当然,他有选择过乞讨生活的自由,但是,看着一个原本应该而且也能够为自己、为家庭、为社会作出贡献并承担责任的博士先生,选择了牺牲尊严博人同情的流离生活,我以为,所放弃的不是别的,而是公民责任。
要建设现代社会,每一个合法公民都应当担负起相应的责任,我没有批评过卖肉的北大毕业生陆步轩,也没有批评过卖蛋的复旦毕业生顾澄勇,更没有批评过当“垃圾王”的同济大学研究生高志军,相反,对北师大教授摆小摊为儿子治病从内心里赞誉,因为他们的行为发生,各自有各自的缘由,各自有各自的理想,也在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履行着他们的公民责任。这一切,都和当乞丐的陈博士有着本质的不同,因为他已经逾越了自食其力的伦理底线。 师:指导学生对这故事进行讨论。让学生思考问题, 分别分析,这事是什么性质,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师:举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不负责任的事例,指出这些不负责任的行为的错误。
活动二:(课件展示)《公民的责任》
在“非典”(sars)肆虐的日子里,每一位坚守岗位的医护工作者都经历了从未有过的沉重、痛苦、压抑和无奈。死亡每一分、每一秒都在威胁着他们的宝贵生命,可是他们没有退缩,他们反而勇往直前英勇抗击着“非典”(sars)病魔。他们也有家庭,他们的亲人同样在“非典”(sars)病魔的威胁之下。他们或是好父亲、好母亲,或是好丈夫、好妻子,或是好儿子、好女儿,他们也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那就是保护自己的家人免于“非典”(sars)的威胁。但是,祖国更需要他们,那些不幸罹患“非典”(sars)的病人更需要他们,他们不得不抛下自己的家人,投入到抗击“非典”(sars)的战役中。他们的努力没有白费,他们以自己的生命保全了国家利益,保护了人民的幸福不受侵害。 “非典”(sars)对于我们而言并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我们在这样的一种危机中不能明确作为一个公民所应该肩负的责任。在这一场危机中,我们更应该挺身而出,肩负起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履行的责任。
师:医生、护士在“非典”中的表现,说明他们有什么意识?
师:责任意识有时是你必须履行的义务,是没有商量余地的。同时它也是一个公民道德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美人格的一部分。是道义上的责任。 走进生活(目的是学会运用所学道理)
活动三:课件展示《不要放弃公民的责任》
我们从来不知道火车票的价格中包含有2%强制保险,如果不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助理研究员黄金荣先生准备和铁老大打一场官司,我们怕还一直蒙在鼓里。 厉害,一百块钱的票多收两元,一个黄金周有三千多万人次乘火车出行,就算一张票只多收两元,三千万人次就多收六千万,更何况平均起来,一张票肯定不只多收两元,粗略一估算,一个黄金周就可以多出上亿的进帐 ,这一年得多收多少?
打官司是一个公民的责任意识和法制意识的体现。大多数人打官司是一个公民的责任意识和法制意识的体现。大多数人都在抱怨社会不公,牢骚满腹,但是大多数人也都在不公之下退缩和逃避,有的找关系托门路终于成为不公平现状的得利者,有的盘算一下打官司的成本太高,收益太少,划不来。有的想,我不是勇者,见义勇为的事自有别人愿意做,由他们做好了。还有的想,体制有问题,政府有问题,该向体制开刀,向政府部门问责,至于我们个人,螳臂当车,有什么用。在这样的人心之下,黄金荣打官司的勇气就更显得难能可贵了。在很多时候,我们放弃了公民责任,理由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可能是合情合理的在他们责怪政府有关部门不负责任的同时,他们也放弃了他们的责任。 活动过程:
第一步,指导学生细读材料
第二步,让学生以“黄金荣要不要打官司”作为辩题,请学生从正反两方面做辨论。 第三步,让学生认识到应该对自己的行为后果负责,要勇于承担对他人、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
第四步:教师总结
以辩论的形式来解决如何承担对他人、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责任。使本课的重点得到很好的解决。当然,在辩论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教给他们辩论的技巧,并给弱势的一方及时的鼓劲,使辩论能够有序并且激烈地进行下去。
反思生活:
师:说责任对我们来说是负担也有人说责任是我们成人的动力,你是怎么认为的?
生:阅读感悟,引伸拓展:
课件展示《有关责任的名言》有关责任的名言
责任感常常会纠正人的狭隘性。当我们徘徊于迷途的时候,它会成为可靠的向导。
一切责任的第一条:"不要成为懦夫."
高尚、伟大的代价就是责任
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任的乐趣。
每一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信心:人所能负的责任,我必能负;人所不能负的责任,我亦能负。如此,你才能磨炼自己,求得更高的知识而进入更高的境界。
教学小结及作业的布置:
由于本节课主要是以活动的形式展示学习的内容,所以课堂小结更须注重同学们讨论及在辩论过程中的表现,特别是表扬一些表现突出者,同时鼓励其他同学在今后的学习中能更主动地参与。
而作业的布置则依照本节课的安排:
1.请结合自己实际说说作为青少年学生的责任。
2.对照自身的实际,如何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初一政治讲评课教案3
一、课标要求2.1理解维护社会公平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树立公平合作意识。”按照课程标准的相应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应该达到如下基本要求:懂得社会是一个合作系统,合作既带来利益也产生负担,合作需要公平,公平互惠的合作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个人的发展,树立公平合作意识。
本框题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思想品德课程标准“三、我与集体国家社会的关系”中(二)承担社会责任“规定的目标之一:知道公平有利于社会稳定,树立公平意识。”对应的内容标准是:“
二、教材的地位要求
本框题是人教版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九课的第一个框题,通过前面三个单元的学习,学生们初步了解了权利与义务的基本内涵,本单元重在树立学生公平意识,培养学生正义感,所以这一单元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自然延伸和合理提升,同时又是本册书的落脚点,从本课内容上看,它解决了什么是公平及为什么要维护社会公平,为下一课学习怎样维护公平奠定基础,对巩固和提升八年级思想品德课程的学习成果非常重要。
三、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努力培养合理真切的社会公平感和对待社会生活中不公平现象的理智感。
过程与方法:采用寓言故事导入,运用多媒体教学与情景及案例教学相结合,制作课件给学生全新的、栩栩如生的视听感觉,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热情,让学生多思考、会交流、有体验、有提高。
知识与能力:正确认识公平问题以及公平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关系。对社会稳定,个人发展需要公平的理解能力,对公平与不公平现象的独立判断能力,增强积极维护社会公平的责任意识,做一个追求公平的现代人。
四、教学重难点:由于许多学生对公平及公平的重要性等问题缺乏理性的思考和清晰的认识,不利于树立公平意识,因此确立本课教学重点是关于公平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使学生懂得社会公平归于社会稳定和个体发展的重要性。
难点:如何理解公平的含义和正确看待种种不公平现象。
、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对知识的掌握。、活动探究法: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并培养自学能力。、案例分析法
五、教学方法:
1
2
3
六、教学过程(见课堂互动卡):
(一)、预习导学:让学生阅读教材,明确本课题要探讨的主要内容,关于公平以及公平的重要性。
(二)、学习研讨:
活动一:利用多媒体播放
活动二:众说纷纭话公平:让学生体会不同个体对公平的不同理解,从而引发学生自身对公平定义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赏析图画,分析公平是如何产生的?评判公平与不公平现象?
活动三: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探讨身边有哪些不公平的事情?任其发展会有什么影响?
活动四:由学生身边的事情扩展到农民工王斌余的案例,结合农民工被拖欠工钱的社会现状,思考:(
活动五:分析海尔成功的案例,思考(
(三)、课堂小结、当堂训练
1
2
①某地方政府每年重奖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
②某银行在招聘职员时规定了身高条件
③国家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助学贷款
④国家规定:对外地农民工子女免收借读费
(四)、拓展延伸:(本框题与时政内容的紧密结合) -在党的-大报告中强调指出:
flash《三个和尚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三个和尚为什么没水喝?从而导入本课题。1)王斌余杀人的原因是什么?(2)结合材料谈谈,失去公平有什么严重的后果?明确失去公平的严重后果的知识点。1)海尔成功的原因是什么?(2)结合材料谈谈,社会公平对个人发展有何作用?由学生身边的事情拓展到公司的前景,再到社会的发展,由具体到抽象,从而水到渠成地“亮剑”,明确公平对社会稳定和个人发展的重要性。、请为三个和尚设计一个公平、合理的方案,解决他们的矛盾。、活学活用:以下事件中哪些体现公平?为什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过程的长期历史任务,是在发展的基础上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的历史过程和社会结果。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贯主张,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
你能不能列举出党和国家为维护社会公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采取了哪些措施?(提示:针对地区发展不平衡、个人收入差距悬殊、农村学生上学难等问题。)
“新课堂”思品学科“师生教学互动”卡
月_____日 星期______ 班级:_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___
课题:公平是社会稳定的“天平”、什么是公平?公平是如何产生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人对公平有着怎样的理解?、公平的意义何在?(或者说社会稳定和发展为什么需要公平?)、请你为三个和尚设计一个公平、合理的方案,解决他们的矛盾。、活学活用:以下事件中哪些体现公平?
一、教学目标:
正确认识公平问题以及公平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关系。对社会稳定、个人发展需要公平的理解能力,对公平与不公平现象的独立判断能力,对公平的社会性和相对性特征的理解能力,努力培养合理真切的社会公平感和对待社会生活中不公平现象的理智感。
二、学习重难点:
重点:关于公平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引导,使学生懂得社会公平归于社会稳定和个体发展的重要性。
难点:如何理解公平的含义和正确看待种种不公平现象。
三、学习过程:
(一)、预习导学:
1
2
3
(二)、学习研讨:
活动一:观赏三个和尚的故事,你有何感想?
活动二:众说纷纭话公平:公平是什么?
赏析图画,分析公平是如何产生的?评判公平与不公平现象?
活动三:小组合作:你身边有哪些不公平的事情?任其发展会有什么影响?
活动四:材料分析:王斌余的案例,结合农民工被拖欠工钱的社会现状,思考社会失去公平会产生哪些后果?
活动五:分析海尔成功的案例,思考其获得成功的原因,探讨公平对社会稳定以及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本课小结:
(三)、当堂训练
1
2
①某地方政府每年重奖突出贡献的科技人才
②某银行在招聘职员时规定了身高条件
③国家为贫困大学生提供助学贷款
④国家规定:对外地农民工子女免收借读费
(四)、拓展延伸:-大报告中关于社会公平的内容
你能不能列举出党和国家为维护社会公平,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采取了哪些措施?(提示:针对地区发展不平衡、个人收入差距悬殊、农村学生上学难等问题)
(五)、你的收获:
初一政治讲评课教案4
一、说教学理念
我们先看几组信息:
中国健康教育研究所心理健康咨询中心设有一条心理咨询热线,他们曾进行过一次统计,在9个月打进热线的2700人中,146人曾尝试自杀或想自杀,其中80%是中小学生。
为什么一朵朵青春的生命之花,就这样在风中接连飘落?我想,一方面是有的学生学业负担过重,超出其承受范围;更主要的是未成年学生正处于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他们对这“生命”的问题开始有了朦胧的思考但往往因不能正确认识而出现这样那样的偏差。他们往往对“自尊”看得很重,相反对生命的本质却异常地漠视,不懂得尊重、敬畏、珍爱生命。
这给我们教育者以启示:我们的教育还有着浓重的应试教育痕迹,看重学生的学习成绩,缺少对学生的生命观教育,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因此,本课的理念就是:以人为本,注重对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二、说教材分析
1、地位与作用
《珍爱生命》是整个初中阶段思想品德科学习的开篇,奠基学习的基础。而第1课时《珍爱自己》在本课中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对于帮助学生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价值观有重要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生命的珍贵与神奇,知道如何珍爱自己的生命。培养和提高认识能力和学习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体验探究,引导交流,归纳总结;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生命的美好,体会生命的价值,珍爱自己的生命。
三维目标既体现了新课程标准,又符合八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3、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珍爱自己的生命。
因为这是正确的生命观的核心思想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在生活中应怎样珍爱自己的生命。
三、说教法、学法
1、教学方法
叶圣陶先生曾说:“教师当然讲,尤宜致力于导。导者,想方设法使学生自求得之。”因此,在本课中,我侧重于学生的自我体验,自我探究。根据本课内容,我设计了以下教法:
启发式教学法
讨论法
体验感知法
观察法
通过以上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通过对情景、现象、材料的分析,能形成自己的观点、看法,并进行简单的归纳。以此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归纳的综合能力,并落实到生活实践。同时调动学生的情绪和积极性,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法
指导学生用合作学习、讨论、自主探究等方法学习。这样有利加强学生的主动感知和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教法和学法的理论依据是: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布鲁纳、奥苏伯尔提出的发现式教育理论等。
四、说课前准备
要求学生在家提前查阅、了解“韩国演员崔真实”的相关新闻和资料。
使课堂教学能有的放矢,具有实效性。
五、说教学评价
从内容上主要采用语言评价,鼓励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从形式上,则将及时评价与延时评价相结合。使学生的优秀表现得到及时肯定,有所偏颇的观点、看法,在同学之间的思维碰撞中,得到纠正。教师再给予点评。
六、说教学流程
本节课我将分为三个环节:
新闻追踪:热点链接,吸引学生;新闻分析,突破重点。
心灵叩问:生活考场,反思自身;情感渗透,突破难点。
生命感言:情感升华,感悟生命;生命计划,指导实践。
下面我将具体阐述:
环节一:新闻追踪
学生观看“韩国演员崔真实”的视频片段,结合自己查阅、了解到的相关内容,就以下问题展开讨论:1、崔真实的死值得吗?2、崔真实表现的是对待生命的一种什么态度?3、你的感悟是什么?
学生积极思考,教师适时引导:对待生命的正确态度是什么?学生不难得出结论:珍爱自己的生命。
通过热点链接,及学生的课前准备,学生在讨论时,有话可说。特别是对崔真实的生命态度的分析,帮助学生对不珍爱生命的行为有更深的理解。这是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生命观的良好开端。为下面深入体会珍爱自己坐下铺垫。
播放影音文件《妈妈的一封信》,以生命运与成长的图片为背景,让学生感悟生命的珍贵于父母培养孩子的不容易。进而探究得出:生命是神奇而珍贵的:因其独特而珍贵;因其不可重复而珍贵;因其有限而珍贵。让学生认识到应该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生命,应该珍爱自己的生命。教师顺势提出问题:那怎样才是珍爱自己的生命呢?由此引入第二环节:心灵叩问。让学生通过问自己的心,达到行为反思的目的。
环节二:心灵叩问(强化体验,认识生活中应如何珍爱生命)
(1)请学生听《伐木工人的故事》并谈自己的感受,通过听故事,让学生懂得要珍爱生命,就要有永不放弃生命的希望。
引导学生思考第二层次:怎样理解永不放弃生的希望?指既不放弃自己生的希望,无论遇到多大挫折,都要顽强战胜,决不屈服,决不放弃。
不放弃自己的生命,前提自己要掌握一些求生的技能。
设计一组问题,是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极有可能遇到的紧急情况。让学生通过抢答的形式完成。
通过这一组抢答题,使学生能基本掌握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类似问题应怎样处理。将所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生活。并升华在遇到任何危急情况时,应珍惜自己的生命,决不放弃生的希望。
(2)珍爱生命的行为不仅体现在当生命遇到危险时,更多是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设计小环节:“生活大考验”。大屏幕上呈现几组日常生活场景,让学生抢答,在这些情况中,怎样做是不珍爱生命的行为,珍爱自己的生命又应怎样做?通过对正反两方面的思考,可以使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是否是珍爱生命的行为,并得到正确的方法指导。通过这一小测试,教师联系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适当地点评。鼓励学生爱自己,更多地是体现在日常的生活小事中。珍爱自己的生命,就应该肯定自己的生命,尊重自己的生命。
此部分最后一题,教师设计为:当身体有缺陷时,怎么办?引导学生思考即使身体有缺陷,也应爱自己,并努力使自己的生命更精彩。由此问,引入第三步:要珍爱自己的生命还应延伸生命的价值。
(3)图片观察,大屏幕展现一组图片。如:邰丽华,林秀贞,微尘(群体)等。教师用正面的事例感染学生,使之受到鼓舞。帮助学生形成正确地人生观、价值观: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内涵。他们的生命都是平凡的,甚至有的是有残缺的。但他们的人生却是不平凡的。他们自信的面对生活,尽自己微薄的力量帮助他人,使自己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这也是珍爱生命的体现。
通过“心灵叩问”环节中三个步骤的设计,使学生参与教学,有层次的逐渐体验到教学的重点应珍爱自己的生命,并归纳、总结出应怎样珍爱自己的生命这一主要教学目标和教学难点,并加强对其的认识和理解,使其能更好地运用于生活实践,由此突破教学难点。但,仅有认识是不够的,必须促进学生从认知向行为的转化。因此,进行第三环节:生命感言
第三环节:生命感言
1、让每位学生设计自己的生命写上自己对生命的感悟。
学生通过思考,酝酿,可以对本课主题进行总结,反思。设计属于自己的生命感言。
2、制定“珍爱生命”计划,以一月为限。在一个月内,自己将从哪些方面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月后,反思哪些做到了,哪些没有,并重新制定。
通过制定计划,让学生养成反思自身行为的习惯。用正确的生命观指导行为,将珍爱生命的理念,落实到生活实践中。
七 、收获平台
通过学生自己反思、归纳本课所学,所想,所思,所悟,能更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在学生谈自己的收获时,教师应对他们的所获所想给予适当的评价与引导,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让他们明白在课堂中学到知识是一种收获,学到做人的道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更是人生的一大收获。
教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学生通过学习,不仅了解知识,掌握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生命是可贵的。是应该珍惜,并努力使之更美好的。引导学生体会感受到,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色彩,有的绚丽,有的平凡,绚丽让我们品位绽放的热烈,平凡让我们品位朝阳与落日的从容。不管是绚丽还是平凡。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只有在自己有限的生命里,珍爱生命,延伸生命的价值,人生才会更精彩!
初一政治讲评课教案5
一、说教材
(一)教材简析
“法律规范经济行为”是八年级思想政治第三课的第二框题,本课第一框题主要从理论(法律、法制)的角度讲了宪法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规定,第三框题主要从实践的角度讲依法打击经济犯罪的几种类型。本框主要介绍我国经济活动中的各种规则以及经济活动的参与者要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它主要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说明如何规范经济行为在全课中具有承上启下、前后衔接的作用,学好本框对理解全课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使学生初步了解经济常识,对学生今后参与经济活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教学目标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全面发展”,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制定“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识记:我国规范经济活动的几个重要法律法规的名称。
理解:各种经济活动的参与者都要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能力目标
结合个人的所见所闻所为,对照有关法规,具有初步的正确判断多种经济活动的参与者是否依法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
思想觉悟目标
使学生懂得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离不开法律的道理,提高自己关于法律对经济建设起重要作用的认识,使学生懂得在经济活动中要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经济活动的参与者都要依法自己的行为。
确立依据:经济建设需要良好的经济秩序,经济活动的参与者依法自己的行为,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经济秩序,从而促进经济的快速有序发展。所以把它确定为重点。
教学难点:法律规定我国经济活动中的各种规则。
确立依据:概念抽象,学生的知识容量较少,思维能力不强,涉及经济活动的范围较小,所以把它确定为难点。
二、说学情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法律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在日常生活中,学生看电视、购买消费商品、参与经济活动、接触一些经济现象,并产生一定的思考,对经济活动有感性的认识,因此学生对学习本课内容感到需要和兴趣。但八年级学生没有直接参与经济建设工作,只参与一些简单的经济活动,分析判断能力不强,对理解经济活动的规则、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有一定的难度。
三、说教法、学法
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本框题在教学中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主要采用指导阅读法、讲授法、讨论法,通过展示材料-→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归纳结论,并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进行。
教学是教和学的双边活动,教是为了不教,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对本框的学习主要通过阅读思考、讨论,结合教师归纳讲授掌握知识并提高分析判断能力。
四、教学程序
◎导入新课
我选择了多媒体展示以下资料:材料一:课本P44山西假酒中毒案。材料二:课本P39小天鹅公司重信誉。让学生思考并讨论:这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你的感受如何?教师归纳并导入新课:任何人从事经济活动都要遵守法律,只有如此,买卖才能生财,赢得人们的信任与称赞,你的行为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否则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由此引出新课--法律规范经济行为。
这样的新课导入:能使学生从感性材料中得到感性认识:经济行为需要法律的规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引导学习,解决目标
(一)法律规定我国经济活动中的各种规则
首先我提问:山西假酒中毒案中的王青华等人的行为是违法的,受害者应该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那么,依据那些法律判断经济行为是否合法?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判断经济活动主要根据民法通则、经济合同法、产品质量法、反不正当竞争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
投影:
1、规范我国经济活动的几部重要法律
民法通则
经济合同法
产品质量法
反不正当竞争法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投影:
2、法律规定我国经济活动的各种规则
平等
公平
诚实信用等
我利用材料二小天鹅公司重信誉,引入法律规定的经济活动规则,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等。
法律规定我国经济活动的各种规则是本课的难点,为了解决这个难点,我设计了一个分组讨论的活动。
讨论活动的内容:应该如何理解法律规定我国经济活动的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等各种规则(要求:依据材料一、材料二或自己的耳闻目睹,前后座同学分组讨论。)
教师点评,并依据教材内容进行必要的补充。我通过举一些现实经济活动中人们深恶痛绝的欺骗性交易行为的例子,即:“反面实例”。由同学们进行讨论、分析,总结出规范我国经济活动的各种规则是“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等。例如:当前市场上的“虚假广告”、各种形式的“打折狂潮”、“降价风暴”等。
通过这样的教学,使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二)法律规定经济活动的所有参与者必须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投影:
1、经济活动的参与者
生产者
销售者
消费者
结合材料一,引导学生分析、掌握参加经济活动的人们有三类:生产者、销售者、消费者。
2、经济活动参与者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
它是本课的重点,我采用以下方法突破。 在分析“生产者”、“销售者”时我首先出示山西假酒中毒案中的有关资料,让学生分析其中的生产者、销售者的违规之处及其危害,然后我根据上述材料,让学生说说生产者、销售者在经济活动中应当遵循哪些要求?学生回答后教师作简要说明,然后请学生根据教材上列出的其他要求,想想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类似的违法经营者,并谈谈体会。对“消费者”,我结合《消费者权益保障法》和3.15消费者权益保障日,说明消费者的权益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可请学生适当举例说明消费者受保护的一些例子。教师可作适当点拨。教师归纳小结。
◎课堂小结
再以幻灯出示时政:我们国家的强化产品质量管理,规范经济活动行为上又有重大举措,为我国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提供了更好的保障。而作为我们每一个公民,既要自觉遵守法律法规,规范自己的经济行为;同时也要敢于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敢于同各种经济犯罪现象作斗争。下一课我们将专门介绍如何依法打击各种经济犯罪。
附:板书设计
一、规范我国经济活动的几个重要法律名称
民法通则
合同法
产品质量法
反不正当竞争法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二、法律规定我国经济活动的各种规则
平等
公平
诚实信用等
三、经济活动的参与者
生产者
销售者
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