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上册语文课件教案

梓炫0分享

高一语文上册教案设计需要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高一上册语文课件教案,希望可以提供给大家进行参考和借鉴。

高一上册语文课件教案

高一上册语文课件教案篇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积累文中的文言词句并进行归类整理。

2、正确分析鉴赏荆轲这个人物形象。

二、过程和方法

1、课前认真预习,反复诵读课文;

2、查找资料,研究分析古人对荆轲的各种评价;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荆轲不畏强权,勇敢坚忍的精神

2、用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评价荆轲刺秦的历史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词语

2、学习在矛盾冲突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教学难点】

用正确的历史观、价值观评价荆轲刺秦的历史

【教学方法】

朗读法、合作探究法、串讲 法

【课文分析】

《荆轲刺秦王》是篇文言课文,记叙的是荆轲刺秦王的历史故事,人物形象刻画非常成功。司马迁撰写《史记刺客列传》时,几乎照录全文。文章记叙了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刻画了一个为了捍卫自己的国家安全,不惜牺牲自己性命的英雄——荆轲的形象。文章对荆轲行刺前的精心准备做了较详细的叙述,对行刺的过程作了栩栩如生的描绘,读来惊心动魄,荡气回肠。

【教学设想】

1.记叙荆轲刺秦王的历史故事,人物形象刻画非常成功。拟从人物形象分析的角度确定教学思路,设计导读提问,同时对文章剪裁、记叙与描写的综合运用作适当提示。

2.在疏通词句和讲读的基础上,开展评述或辩论。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骆宾王的《易水送别》诗:

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

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

问:诗中的壮士是指谁?分析诗的意思,引出故事——荆轲刺秦王。(板书课题)

简介荆卿

荆轲,春秋战国时代有名的四大刺客之一。祖先是齐国人,后迁居卫国,原叫庄坷,到了燕国以后,才叫荆轲,他喜欢读书击剑,结交名人勇士。课文中提到的击筑的高渐离,就是朋友之一。燕太子为了刺秦王,先找智勇双全的燕国处土田光。田光觉得自己老了,无法完成太子丹的重托,便向太子丹推荐了荆轲。田光为了激励荆轲,便自 杀了。荆轲接受了任务,太子丹高兴万分,马上封荆轲为上卿,精心奉侍……以后,就是课文记叙的情况。

二、解题:

1、关于《战国策》

《战国策》是西汉学者刘向所整理、校订的一部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是一部国别体的史书。该书记载了战国时期二百三四十年间各国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一些活动,着重记录了谋臣的策略和言论,语言流畅,记人、记事形象生动。全书共三十三篇,十二策。

《战国策》的内容,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述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权、勇于斗争的行为。

《战国策》的作者在记叙历史事件时,过分夸张渲染谋臣策士的作用,有时为了突出纵横游说之士在历史事件中的决定作用,甚至编造一些情节,不免违背历史的真实。

《战国策》长于议论和叙事,文笔流畅,生动活泼,在我国散文具有重要的地位。

2、简介课文故事发生的背景:

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的公元前227年,即秦统一全国的大势已定,弱小的燕国也危在旦夕.(出示战国形势图)燕太子丹为了抵抗强秦的大举进攻,同时也为了报自己在秦国做人质的“见陵”之仇,就想派勇士去劫持秦王,“使悉反诸侯之地”;如不成,则刺杀秦王嬴政,使其国内大乱,然后联合诸侯共同破秦.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的事败后,秦大举攻燕,于公元前222年灭燕,燕国被灭了,然而,荆轲刺秦王的故事由于其悲壮动人而传诵千古。

三、整体感知:

1、放配乐朗诵,疏通字词、句读方面的问题。

2、学生复述文章的故事情节。

提示:按文章结构来复述。学生在听读之后把握文章的基本叙述思路,根据文章的主要情节,为文章划分大致的结构。

3、《荆轲刺秦王》的结构

第一部分——开端(从“秦将王翦破赵”到“愿足下更虑之”):行刺的缘起

第二部分——发展(从“荆轲知太子不忍”到“终已不顾”):行刺的准备

第三部分——高 潮(从“既至秦”到“必得契约以报太子”):廷刺秦王

第四部分——结局(最后一段):荆轲被斩

4、学生根据课文下的注解,仔细阅读课文,了解课文详细内容。

四、课后思考:

1、荆轲和太子丹是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2、荆轲刺秦王为什么失败了?

3、你是如何认识荆轲刺秦王这件事情的?

高一上册语文课件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准确富有感情的背诵。

2.品味诗歌的意境,培养学生高雅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

准确富有感情的背诵全诗。

教学难点

品味诗歌优美的意境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播放歌曲《在水一方》,情景导入本课。

2.简介《诗经》。

二.朗读——感知大意

1.学生自由朗读全诗,圈点生字。

2.抽学生朗读本诗,师生共同评价。

3.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语速、语调。

4.学生自由朗读本诗,把握语速、感情基调。

5.抽学生朗读本诗,师生共同评价对语速、语调的把握。

6.引导学生说说本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7.各组推荐代表在班内展示朗读,评出优胜组。

8.全体学生齐读。

三.研读——感悟意境

1.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本诗,结合注视,组内理解大意。教师巡视,答疑解难。

2.引导学生思考:景物描写和“重章叠句”的作用。

3.学生感悟意境。

高一上册语文课件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山水田园诗人陶渊明。

2.通过朗读、想象、联想体会诗的意境美,体味诗人的感情。

3.了解诗中人、景、情、理融为一体的写法,体会本诗的意境。

教学重点:

了解诗中人、景、情、理融为一体的写法,体会本诗的意境。

教学难点

了解诗的意境美,体味诗人的感情。

课前准备:

学生查找有关陶渊明的生平及其作品,体会他那种不愿屈己从俗、决然舍去的高尚节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学习了《沁园春·长沙》,了解了一些词的知识,也知道了唐诗宋词元曲这种说法。唐代以前很多题材的诗歌,唐代的时候才登上它的高峰。比如边塞诗、山水诗、送别诗,惟独有一个非常特殊的现象,就是田园诗。它是由东晋的陶渊明开创的,并且由陶渊明把它推上了它的顶峰。梁·钟嵘说陶渊明是:“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那么,陶渊明是怎样的一个诗人,他的人生经历、他所处的环境对他的田园诗的创作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我们请同学们交流一下检索到的有关资料、信息。

陶渊明生平陶潜,东晋大诗人,一名渊明,字元亮,私谥靖节。今江西九江人。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曾任官,他的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但到陶渊明时,家境衰落。在家族中,他既钦敬曾祖的'积极进取,又特别赞赏外祖的冲淡自然。思想中融入了儒道两种精神。前期(41岁以前),他渴望进取,渴望干一番事业,做过江州祭酒,刘裕幕下镇军参军、彭泽令,起主导作用的是儒家精神;但由于儒道思想的矛盾性,又时官时隐,举棋不定。后期(41岁以后),陶渊明因时局动荡,仕途险恶,以及官 场政治腐 败,门阀制度森严,庶族寒门出身的人,不可能突破门阀士族对高 官权位的垄断,高傲的脾气使他不愿迎合官 场中钻营取巧的一套,“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终于辞官归田园,躬耕陇亩,不再出仕,回家乡当隐士去了,与官 场彻底决裂。《饮酒》诗一组二十首,就是归隐之初写的,大抵表述醉中的乐趣和对人生的感想。本篇是其中最有名的一首。

陶渊明的诗作有两类题材:

描绘自然景色及其在农村生活的情景,寄寓了对官 场与世俗社会的厌倦,表露出洁身自好不愿屈身逢迎的志趣。

如《咏荆轲》、《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等篇,寄寓抱负,颇多悲愤慷慨之音。

二、通过反复朗读,体味诗人的感情和诗的意境美。

1.散读课文

2.教师学生共同讨论朗读时对语调、语气和节奏的处理

这是一首田园诗,表达的是诗人悠然自得、宁静淡泊的心境,所以,语调、语气和节奏都应是舒缓的。这是五言诗,朗读时按二/三结构。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写诗人虽然居住在污浊的人世间,却洁身自好不受尘俗的烦扰。起句应读的平静些,转折句也可处理为平静的读法,但体现出得意感。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何能尔”设问,尔,代前句,写出了反常,与众不同,故应读重音。

“心远地自偏”此句为全篇之骨,要读出一份自豪,体现出淡然而全足的精神状态。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在读这两句之前,应有个停顿。因为这首诗的意境可分两层,前四句为一层,写诗人摆脱尘俗烦扰后的感受,表现了诗人鄙弃官 场,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后六句为一层,写南山的美好晚景和诗人从中获得的无限乐趣。

这两句是颇有意境的诗句,要读出你的想象和联想来,要读出“见”字的“悠然”、怡然自得来。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在南山那美好的黄昏景色中,飞鸟结伴飞返山林,万物自由自在,适性而动,正像诗人摆脱官 场束缚,悠然自在。朗读时应想象林中美景,想象相与归巢的鸟儿的自在快乐。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结句应一字一顿,而且要有余音,似乎自己已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物我两忘。

3.散读课文

4.听录音范读

5.跟读

6.散读课文

三、通过想象、联想,体会诗的意境美,体味诗人的心情。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是景、情、理交融于一体的名句,富有意境。请学生展开想象和联想体会这份意境美。

(学生可以有各自的想象联想,只要与诗句的淡然悠闲、物我合一的意境即可)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人在庭园中随意地采摘菊花,时俯时仰,“采菊东篱下”是一俯,“悠然见南山”是一仰,在“采菊东篱下”这不经意之间抬起头来,目光恰与南山(庐山)相会。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合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从而标志出诗人悠然、淡泊,超脱于尘杂之外的情愫,意境宁静清远。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山林中的雾霭在夕阳之下紫气升腾,若有若无,缭绕于峰际;成群的鸟儿相伴飞返回巢,归隐山林。这就是自然的平静与完美,它不会像世俗中的人那样焦虑不安,那样拼命追求生命以外的东西。诗人好像完全融化在自然之中了,生命在那一刻达到了完美的境界。景中流露出了诗人归隐后怡然自得的情怀,意境体宁静恬淡。

这四句,人和自然融为一体,相得益彰,构成了一个恬静优游的情景。

四、艺术特色鉴赏

说理、抒情、写景交融一体。

一、二句叙事,概括写出诗人生活环境,第二句揭示的情境对于第一句是极少的例外,所以用一“而”字作坚决地转折。自然引出后面两句。三、四两句议论,以自设宾主的设问方式揭示出心志淡远是在“人境”中独享安闲的缘由。

前面四句在事理情中融情,透露出诗人恬淡的心境。五至八句细致的描写采菊的过程,并以所见写心境,景中寓情。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两句,既是写景又是抒情,将诗人淡泊的心境和优美的环境水乳交融,历来被评为“静穆”、“淡远”,为后世所称道。“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是写景,但从写景中流露出了诗人归隐后怡然自得的情怀,将情融于景中。诗的最后两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是直接抒情,“忘言”中渗透出诗人对隐居生活的由衷喜爱。同时又蕴涵了丰富的人生哲理。整首诗无不是景中含情,情中见理,余音绕梁,回味悠长。

小结:

这首诗歌是非常好的一首诗歌,它的好就在感情非常真率,一切都自然,特别是“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心远地自偏”对我们今天也不无启发,就是我们今天生活在一个非常现代化的、非常喧闹的这样一个社会当中,我们已经不可能像陶渊明时代那样隐居到山林里面去。我们在这个非常热闹的现实当中,只要我们每个人他的心远离了一些名利、一些物质的追求、远离了一些世俗的官 场,那么我们住的地方也会变得偏僻起来,我们的心情也会变得宁静起来。我们也会克服一些浮躁的情绪,这样使自己变得非常的宁静,这个对于我们自己人生的修养,对于我们社会的安宁都是很有好处的。

陶渊明的诗文我们接触不多,同学们可以去找些来读读。

高一上册语文课件教案篇4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的有关知识以及在中国文学的地位。

2、掌握基本的文言知识,提高文言阅读的能力。

3、整体把握文章结构,理清思路,根据文意背诵课文。

4、赏析人物形象和写作技巧,学习古人在国难当头时,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方法

1、朗读法。自始至终以朗读为教学的手段和依据,运用多种形式朗读,教师诵读、学生自读、学生领读等,力求做到熟读成诵。

2、问题导读法。教学过程中,以设置问题的方式,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同时,把握文章内容,掌握学习的重点、难点。力求以问带讲,以答带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使其善于动脑,敢于发言。

三、教学重点

1、重点理解“贰、军、辞、鄙、陪、敢、济、肆、阙、与”10个词语。

2、学习古人在国难当头时,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教学难点

领会和学习烛之武的劝说艺术。

五、教学时间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1.导入

联系初中所学《曹刿论战》,学生介绍《左传》,教师补充材料,《左传》的有关知识以及在中国文学的地位。

2.整体把握

(1)解题:理解题意,你会想到那些信息?

(2)介绍时代背景:本文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主要是记述公元前630年郑国烛之武利用秦、晋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前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但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以及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3.课堂教学

第一步,初读课文,疏通字词。

①选一名学生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再选一名学生评论优缺点,概括你所听懂的故事。

齐读课文。

②学生自读课文,读清节奏,读清句读。对照注释,结合上下文疏通文意,圈画词句疑难点。提出疑难字词。

第二步,内容研读(在学生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设计问题串连全文,并适时的采用不同形式让学生诵读文章。学生在思考的同时加强讨论与交流,把握课文内容。)

(1)学生齐读第一段,思考:烛之武在什么情况下“退秦师”的?为什么攻郑?

提示:秦 晋围郑,郑国危如累卵。联系时代背景,这一段25个字介绍了哪些内容?找出重点词:贰、军、于

(2)一学生领读第二段,找出重点词句如“辞”“之”“然郑亡,子亦有不利已”。

讨论:烛之武是怎样出场的?这一段对表现人物以及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提示:此段为侧面烘托人物形象。佚之狐的推荐,道出了烛之武卓越超群的外交才能,使主人公未出场时,就引起了读者极大的关注。

(3)由男生齐读第三段。

本段字词较多,要求翻译课文,解决字词障碍。如“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鄙、陪、敢、济、肆、阙

全体同学考虑:烛之武是如何说服秦伯退兵的?

提示:说辞仅125个字,却不卑不亢,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地道出了秦、晋联盟的虚伪,亡郑对秦的不利,晋国的贪得无厌和背信弃义,委婉曲折,面面俱到,从地理到历史,步步深入主题,句句打动对方,不愧是一段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

(智)退:利用矛盾,施攻心术,动之以利,晓之以理。

(勇)退:烛之武关键时刻深明大义,不计得失,舍小存大,顾全大局,挺身而出,夜缒而出,知难而上,义无反顾。

(巧)退:既有运筹帷幄、了然于胸之计谋,又有巧舍如簧、字字千均之言辞。

可看出烛之武是一个怎样的人?A.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B.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C.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4)学生齐读第四段,解决字词如“与”“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讨论:晋侯在秦军撤退时为什么不乘机袭击秦军?本段对故事情节的发展有何作用?

提示:主要考虑到“仁”“知”“武”的道理。

4.精读课文,体会课文叙事特点

(1)伏笔与照应:这篇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为下文烛之武“夜缒而出”,出使并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2)波澜起伏:这篇课文充满了波澜,显得生动活泼。如,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挽狂澜于既倒,谁知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曰”,打起了退堂鼓,使郑国的希望又趋渺茫。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再如,秦国退兵后,子犯建议攻打秦军,秦、晋关系顿时又紧张起来。晋公讲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平息了一场虚惊。课文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3)详略得当:这篇课文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是怎样说退秦师的,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在烛之武“夜缒而出”的前后,郑国君臣和百姓是怎样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国君臣又是以怎样的场面和骄横态度接待这位即将亡国的使臣,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从而做到繁简得当,层次井然。

5.自主、合作,深入探究

(1)大军兵临城下,郑国危如累卵。受命于危难之际的烛之武,不费一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却使秦 晋盟散约毁,两支人马自动撤离。烛之武成功地劝说了秦君,凭一己之力,解救了郑国,其劝说的艺术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提示:主要从烛之武的劝说艺术进行分析总结。烛之武的一段说辞,晓之以利害,动之以感情,言辞巧妙。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尊重他人,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对方的利害得失等。

(2)人们评在价烛之武时,有的说他是一个“志士”,有的称赞他是一个“勇士”,有人指出他首先是一个“辩士”,也有人说他具备这三种人的特点。请发表一下你的看法。

6.作业

(1)尽量背诵。

(2)归纳文中词性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现象。

(3)我国古代学者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曾高度评价口才的作用:“一言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烛之武退秦师再次印证了“舌头”在战争中的巨大作用──外交是第二战场。对此,你感受如何?请联系你所了解的史料写一段文字,不少于300字,题目自拟。提示:可以结合史料从“口才”的作用等角度入手,阐述自己对“口才”的认识。具体史料可以联想到毛遂义正词严,说服楚王与赵国缔约;蔺相如用三寸之舌,捍卫了赵王的尊严;诸葛亮舌战群儒等。

高一上册语文课件教案篇5

一、学生课前预习

1、阅览相关材料

收集关于赤壁的历史、关于赋的相关知识。

2、熟读课文,利用工具书解决字词,并归纳文章的字词。

二、作者和解题:

以苏轼图片导入,由小组学生介绍苏轼的相关经历,教师明确:

黄州的苏轼:苏轼人生中最无用世机会的三处贬所:黄州、惠州、儋州。赤壁赋的写作正是苏轼遭受人生第一次挫折时。简单的介绍苏轼躬耕东坡、黄州夜醉及两赋一词。

三、第一环节:

听录音或看多媒体课件,提醒学生注意字音的准确,语句节奏的缓急和节奏的变化。

教师点明五段文字的五次换韵。

四、第二环节:

以诵读为纽带,落实以下几个步骤:

1、正音读—识文字—通义训—察语气—明文法—断句读—辨辞采—别文体

请四位学生分别朗读,其余同学根据注解疏通文意,找出骈句,用心读。

2、学生提出疑问,教师提示重要知识,举例:

词类活用——使动用法:舞幽壑之潜蛟

意动用法:侣鱼虾而友麋鹿

名词作动词: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句式——定语后置:客有吹洞箫者

宾语前置:何为其然也

五、第三环节:理清文章的思路

教师点拨:

第一节——月夜泛舟的陶醉

第二节——悲凉箫声的伤感

第三节——人生失意的悲情

第四节——随缘而安的态度

第五节——忘情尘世的洒脱

落实教学目标。

六、第四环节:

学生按四组展开讨论:

1、文章写了怎样的景?

2、文章写了怎样的情?

3、文章写了怎样的理?

七、课堂演练,强化双基(略)

八、布置作业:安排下节课的讨论话题:

(1)搜集苏轼相关作品(词赋)中有“月亮”的句子,欣赏本文中的“水月”的意象,体会苏轼对自然的态度。

(2)分析主客的形象,体悟主客问答中的理性思想。

高一上册语文课件教案篇6

教学重点

1.体会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风格

2.了解李白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苦闷和激愤之情

3.把握全诗的感情基调

教学难点

1.把握全诗由悲而欢而激愤而狂放的感情基调

2.鉴赏全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杜甫有一首诗为《饮中八仙歌》,内容如下:

李白一斗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提问:读过诗后,你能通过这四句诗感受到李白的形象吗?

明确:诗酒同李白结了不解之缘,李白自己曾说过“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兴酣落笔摇五岳”。杜甫描写李白的几句诗,笑出了李白的嗜好和诗才。李白嗜酒,醉中往往在“长安市上酒家眠”。李白醉后,豪气纵横,狂放不羁,即使天子召见,也不是那么毕恭毕敬,诚惶诚恐,而是自豪地说:“臣是酒中仙!”而这首《将进酒》正是李白所作的一首劝酒歌。

二、写作背景介绍

本诗约作于天宝十一载(752年)李白“赐金还山”之后。他当时与友人岑勋在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尝登高饮宴,这首诗可能是三人饮酒宴上的祝酒辞。

三、分析鉴赏

提问:李白的诗歌风格一向是豪迈不羁的',你认为这首诗和他的一贯风格有区别吗?

明确:这首诗有豪放之情,但又不只于豪放之情。这首诗中诗人的感情变化极快。

(参见人教社《教师教学用书》152页)

提问:你能简单总结一下这首诗感情的起伏变化吗?

明确:诗的开头悲叹人生短促,转眼即是百年。接着因悲寻欢,想要痛饮一场。然后转入正题,联系自己遭遇,借酒抒发愤世嫉俗之情。结尾变得狂放,要将这种种复杂的心绪统一为“万古愁”,一同消除、忘却。

四、写作特点

提问:本诗你读来有何感觉?

明确:略

提问:以往我们学习的古诗多以七言为主,那么这首诗有什么特点呢?

明确:通篇以七言为主,而以三、五、十言句“破”之,参差错落。且诗句以散行为主,又以短小的对仗语点染、节奏疾徐多变,奔放而流畅。

五、学生诵读全诗

六、作业

课后练习第二题。

高一上册语文课件教案篇7

一、导入新课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读着这气势磅礴的诗句,我们便会想到王勃为这首诗所作的流传千古的《滕王阁序》。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解题

1.写作背景

《唐摭言·卷五》说:“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都督阎公不之信。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已宿构矣。及以纸笔巡让宾,勃不辞让。公大怒,拂衣而起,专令人伺其下笔。第一报云:‘南昌故郡,洪都新府’,公曰:‘是亦老生常谈。’又报云‘星分翼轸,地接衡庐’,公闻之,沉吟不言。又报云‘落霞与孤鹜齐飞,长天共秋水一色’,公矍然而起,曰:‘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遂亟请宴所,极欢而罢。”

2.关于作者

王勃(649—675)字子安,绛州龙门人,祖父是隋朝学者王通。王勃六岁即写文章,十四岁便科举中第。沛王李贤闻其名声,邀请他作王府修撰,后因一篇游戏文章触怒了唐高宗,被逐出沛王府。后又因杀官奴而犯罪,父亲也受连累贬为交趾令。公元675年王勃前往交趾省亲,途经南昌正赶上当地都督在滕王阁上设宴。王勃在宴会上赋诗并写下了这篇的《滕王阁序》。随后前往交趾途中溺水惊悸而死。本文遂成为他的“绝唱”

三、研习课文

1.对照注释,查阅工具书,疏通文句,做到读音准确,断句恰当。

本文有四字句、六字句、七字句等,其中四字句只有一种情况,即二二式,如:

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

六字句的情况大致有四种,如:

腾蛟起凤,孟学士/之词宗;紫电清霜,王将军/之武库。

临/帝子之长洲,得/天人之旧馆。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纡其骇瞩。

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七字句的情况则更复杂一些,如: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

都督阎公/之雅望,棨戢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蟾帷暂住。

2.整体把握全文框架。全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段:扣“洪府”,地势雄伟、物产珍异、

人才杰出、宾主尊贵。

第二、三段:扣“秋日登阁”,楼阁壮丽、山川胜景,

秋景特色,流光溢彩

第四、五段:扣“饯”,宴会胜况,人生遇合

借古勉今,穷且益坚

第六、七段:扣“别”,自叙遭际,谢主引宾

3.学生集体齐读全文,要求做到读音准确、节奏和谐。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练习背诵2-5段。

深入理解全文,体味文章的语言美。

高一上册语文课件教案篇8

教学目标

1.了解韩愈关于尊师重道的论述和本文的思想意义。

2.学习借鉴本文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实词“传、师、从”,虚词“以、也、则、于、乎、所以”等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区别古今异义词语。

4.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从师的风尚,但是唐朝时候,人们却以从师为耻。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说:“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韩愈倡言师道,触犯流俗、勇气可嘉。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的文章《师说》。

二、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文学家、哲学家、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三、解题

“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先叙后议,也可夹叙夹议。“说”与“论”相比要随便些。像《捕蛇者说》《马说》都属“说”一类文体。“说”,古义为陈述和解说,因而对这类文体,都可按“解说……的道理”来理解。《师说》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四、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学生自读课文,查字词典疏通文字,并根据注解初步弄清文章的含义。教师巡回指导。

(2)请学生统计本课的生难字词,并注音解释,可将有关的内容整理在笔记本上,教师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将自己整理的内容写出,然后全班同学一起订正、补充。

2.具体研习,突出重点难点。

(1)请学生自由翻译课文,要放声翻译,提倡讨论。

(2)学生相互讨论,将自己的疑难问题提出,以求教于周围同学,最后全班统一讨论,请同学向全班学生和老师询疑问难,教师或引导学生回答,或亲自回答。

(3)学生朗读课文。

(4)教师范读课文。

(说明:本课主要任务是在理解写作背景、熟悉作家的基础之上把握文意,以学生自学为主,培养其独立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诵读也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通过诵读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文章的思想内容与艺术风格。)

高一上册语文课件教案篇9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左传》的有关知识以及在中国文学的地位。

2、掌握基本的文言知识,提高文言阅读的能力。

3、整体把握文章结构,理清思路,根据文意背诵课文。

4、赏析人物形象和写作技巧,学习古人在国难当头时,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方法

1、朗读法。自始至终以朗读为教学的手段和依据,运用多种形式朗读,教师诵读、学生自读、学生领读等,力求做到熟读成诵。

2、问题导读法。教学过程中,以设置问题的方式,让学生在回答问题的同时,把握文章内容,掌握学习的重点、难点。力求以问带讲,以答带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思维,使其善于动脑,敢于发言。

三、教学重点

1、重点理解“贰、军、辞、鄙、陪、敢、济、肆、阙、与”10个词语。

2、学习古人在国难当头时,不计个人得失、顾全大局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教学难点

领会和学习烛之武的劝说艺术。

五、教学时间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1.导入

联系初中所学《曹刿论战》,学生介绍《左传》,教师补充材料,《左传》的有关知识以及在中国文学的地位。

2.整体把握

(1)解题:理解题意,你会想到那些信息?

(2)介绍时代背景:本文选自《左传》僖公三十年。主要是记述公元前630年郑国烛之武利用秦、晋矛盾,向秦伯分析了当前的形势,采取分化瓦解的办法,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秦伯不但撤走了围郑的秦军,反而派兵保卫郑国,迫使晋国不得不撤兵,从而消除了郑国的危机。烛之武临危受命,不避艰险,只身说服秦君,解除国难,表现了他深明大义和捍卫国家主权的使命感,以及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3.课堂教学

第一步,初读课文,疏通字词。

(1)选一名学生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读。再选一名学生评论优缺点,概括你所听懂的故事。

齐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读清节奏,读清句读。对照注释,结合上下文疏通文意,圈画词句疑难点。提出疑难字词。

第二步,内容研读(在学生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设计问题串连全文,并适时的采用不同形式让学生诵读文章。学生在思考的同时加强讨论与交流,把握课文内容。)

(1)学生齐读第一段,思考:烛之武在什么情况下“退秦师”的?为什么攻郑?

提示:__围郑,郑国危如累卵。联系时代背景,这一段25个字介绍了哪些内容?找出重点词:贰、军、于

(2)一学生领读第二段,找出重点词句如“辞”“之”“然郑亡,子亦有不利已”。

讨论:烛之武是怎样出场的?这一段对表现人物以及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提示:此段为侧面烘托人物形象。佚之狐的推荐,道出了烛之武卓越超群的外交才能,使主人公未出场时,就引起了读者极大的关注。

(3)由男生齐读第三段。

本段字词较多,要求翻译课文,解决字词障碍。如“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鄙、陪、敢、济、肆、阙

全体同学考虑:烛之武是如何说服秦伯退兵的?

提示:说辞仅125个字,却不卑不亢,既不刺激对方,又不失本国尊严地道出了秦、晋联盟的虚伪,亡郑对秦的不利,晋国的贪得无厌和背信弃义,委婉曲折,面面俱到,从地理到历史,步步深入主题,句句打动对方,不愧是一段非常漂亮的外交辞令。

(智)退:利用矛盾,施攻心术,动之以利,晓之以理。

(勇)退:烛之武关键时刻深明大义,不计得失,舍小存大,顾全大局,挺身而出,夜缒而出,知难而上,义无反顾。

(巧)退:既有运筹帷幄、了然于胸之计谋,又有巧舍如簧、字字千均之言辞。

可看出烛之武是一个怎样的人?A.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B.知难而上,义无返顾的勇士。C.口若悬河,巧言善辩的辩士。

(4)学生齐读第四段,解决字词如“与”“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讨论:晋侯在秦军撤退时为什么不乘机袭击秦军?本段对故事情节的发展有何作用?

提示:主要考虑到“仁”“知”“武”的道理。

4.精读课文,体会课文叙事特点

(1)伏笔与照应:这篇课文虽短,但在叙述故事时,却能够处处注意伏笔与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说是“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说明秦、郑并没有多大的矛盾冲突。“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为下文烛之武“夜缒而出”,出使并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秦、晋围郑”,“国危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和“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又照应了上文秦、晋虽是联合行动,但貌合神离,既没有驻扎在一起,彼此的行动也不需要通知对方,这就为秦、郑联盟提供了条件。

(2)波澜起伏:这篇课文充满了波澜,显得生动活泼。如,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不禁让人捏着一把汗,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线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挽狂澜于既倒,谁知他却因长期得不到重用而“辞曰”,打起了退堂鼓,使郑国的希望又趋渺茫。郑伯的自责,也增添了文章的戏剧性。再如,秦国退兵后,子犯建议攻打秦军,秦、晋关系顿时又紧张起来。晋公讲了一番“仁”“知”“武”的大道理,才平息了一场虚惊。课文有张有弛,曲折有致,增加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3)详略得当:这篇课文主要是表现烛之武是怎样说退秦师的,所以重点放在烛之武的说辞上。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只作简略交代。在烛之武“夜缒而出”的前后,郑国君臣和百姓是怎样焦急地等待烛之武的消息,秦国君臣又是以怎样的场面和骄横态度接待这位即将亡国的使臣,作者都一字未提,而是集中笔墨塑造烛之武的形象,从而做到繁简得当,层次井然。

5.自主、合作,深入探究

(1)大军兵临城下,郑国危如累卵。受命于危难之际的烛之武,不费一兵一卒,不动一刀一枪,却使__盟散约毁,两支人马自动撤离。烛之武成功地劝说了秦君,凭一己之力,解救了郑国,其劝说的艺术给我们怎样的启示?

提示:主要从烛之武的劝说艺术进行分析总结。烛之武的一段说辞,晓之以利害,动之以感情,言辞巧妙。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尊重他人,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对方的利害得失等。

(2)人们评在价烛之武时,有的说他是一个“志士”,有的称赞他是一个“勇士”,有人指出他首先是一个“辩士”,也有人说他具备这三种人的特点。请发表一下你的看法。

高一上册语文课件教案篇10

[教学目标]

一、认识居里夫人执著的科学精神和高尚的人格力量。

二、探讨成功与荣誉问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通过比较分析,体会作者浸润作品之中的强烈情感。

[教学重点]

《居里夫人传》是一篇人物传记。学习这篇课文,要抓住人物传记的特点,即历史性和文学性在作品中的高度统一。具体而言,一方面通过阅读作品,了解居里夫人的历史真实,即她的生平事迹、科学贡献,认识到居里夫人的伟大之处,同时又要体会作者浸润其中的强烈情感,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据此,确定重点如下:

一、从具体事件的分析中,认识居里夫人执著的科学精神和高尚的人格力量。

二、通过比较分析,体会作者的情感内涵。

[教学难点]

一、从具体事件的分析中,认识居里夫人的精神和品格。

二、通过品味语言,体会其中蕴涵的感情。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1.了解居里夫人的生平事迹、伟大贡献以及别人对她的评价。

2.通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二、导入新课

爱因斯坦曾这样评价过的女科学家居里夫人:在所有的人物中,她是惟一不被荣誉所腐蚀的人。她说:“我们不应该虚度一生。我们必须有恒心,尤其要有自信心。”她在艰苦条件下坚持不懈地进行学习和科学研究的事迹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居里夫人传》,进一步了解这位把一生都献给了科学事业的伟大女性。

三、介绍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即玛丽居里,是一位波兰籍的法国科学家。她与丈夫比埃尔183;居里都是放射性的早期研究者,他们发现了放射性元素镭和钋,并因此与法国物理学家亨利?伯克勒尔分享了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居里夫人继续研究了镭在化学和医学上的应用,并且因分离出纯的金属镭而又获得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居里夫人把一生都献给了科学事业,由于长期工作在高放射性的环境中,她于1934年死于白血病。

居里夫人的大半生都是清贫的,提取镭的艰苦过程是在简陋的条件下完成的。她和居里一起拒绝为他们的任何发现申请专利,为的是让每个人都能自由地利用他们的发现。他们把诺贝尔奖金和其他奖金都用到了以后的科学研究中。

四、关于《居里夫人传》

《居里夫人传》的作者是居里夫人的次女艾芙?居里。在书中,作者用自己的笔和心记录了母亲在科学道路上不畏艰难、孜孜以求的光辉一生,表现了母亲的高尚品质。她在《居里夫人传?前言》里这样概括母亲的高尚品质:“坚定不移的性格;智力方面锲而不舍的努力;只知贡献一切而不知谋取或接受任何利益的自我牺牲精神;尤其是成功不骄傲、灾祸不能屈的非常纯洁的灵魂:这些就是玛丽?居里生来所具有的品质,比她的工作或丰富多彩的生活更为难能可贵,我希望读者在人生暂时的荣枯浮沉中,能随时加以辨识。”

在阅读课文时,应注意体会这一点。

五、整体把握文章内容

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课文写的是居里夫人在经历了艰苦卓绝的工作取得研究成果并获得诺贝尔物理奖以后,面对荣誉和未来的生活态度与内心状态。

六、再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要求:全文按自然分节,共5大段。请同学们概括出每段的内容要点。

提示概括要点的方法:

(1)找关键语句,如总起句、总结句、主旨句、关键词等。

(2)无关键语句的,找出全段围绕其阐述的内容加以概括。

讨论、归纳:

第1段:荣誉给居里夫妇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成为阻止他们前进的力量。

(有一关健句:第17页第一自然段第一句话。“荣誉降临大人物身上,用它的全部重量牵制他们,力图阻止他们向前进。”)

当荣誉降临到居里夫妇身上时,千百万人把注意力集中到他们身上,可是人们关注的并不是他们事业的进展情况,他们的私生活和工作的实验室才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居里夫妇的生活,成了时髦酒馆里的谈话资料”,他们的工作情景也被编成讽刺剧在剧院里上演。这一切严重干扰了他们,夺取了他们的“沉思和宁静”,所以作者说荣誉是“用它的全部重量牵制他们,力图阻止他们向前进”。

与人们的狂热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荣誉面前,居里夫妇并没有“以新的姿态出现”,而是一如平常地在实验室工作,并且由于部分镭的丢失延缓了工作使得“两个人都很沮丧”。他们只是希望人们能为制镭工作提供帮助。

第2段:荣誉不仅没有给工作带来任何帮助,反而浪费了大量宝贵的时间。这让他们十分痛苦。(有一关健句:本大段第一自然段。“他们的荣誉越大,他们的不安越甚。”)

在极大的荣誉面前,居里夫妇感到了极度的不安,“两个物理学家的确是失掉了内心的平静”,各种来信费去了居里夫人不少的时间。她在信中说:“永远是嘈杂不堪,人们正在尽力阻碍我们工作。……不接受任何访问——但是人们仍旧打搅我;我们的生活完全被敬仰和光荣毁坏了。”而工作所需的实验室和盼望巳久的经费却迟迟不来。

第3、4段:居里夫妇的天性使得他们采取了拒绝荣誉的态度。

(有一关健句:本大段第一句话。“除了热心工作和恐怕荒废时间之外,还有别的原因使居里夫妇厌恶荣誉。”)

居里夫妇天性超脱、纯朴,这使他们团结一致,逃避尊荣。

居里夫人一生逃避别人的赞羡,因为她的生活太忙,责任太多,不能浪费一分精力。

居里夫人只有在安静的实验室中和亲密的家庭环境中才能获得快乐。

第5段:在生活上,居里夫人平淡而随便;对待科学,她只重事不重人。

他们穿着随便,住渔家房舍,居里夫人的装束像农村妇女,会赤足坐在门口石级上抖掉鞋里的沙子,这一切让追踪的美国人目瞪口呆,因为这与想象中的居里夫人实在相差太远,而当他自作聪明地想“利用这个机会问出一些不平常的问题”时,居里夫人脸色严肃地说:“在科学上,我们应该注意事,不应该注意人。”这不仅表现了居里夫人对待科学的态度,也是她伟大人格的真实写照。

由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居里夫人荣辱不惊的高尚人格和对科学执著追求的精神。

七、进一步探讨:居里夫人拒绝荣誉的'原因是什么?请引用课文中你认为语言最生动、感情烈、含义最深邃的语句加以说明。

提示:①拒绝荣誉的原因:居里夫人具有崇高的信念和品格,她献身科学,淡泊名利。她从事科学研究不是为了荣誉,则得到荣誉之后,她 一生追求的工作和内心的平静都被破坏了,所以她要拒绝的是荣誉带来的烦恼和不安。

②具体例子可见教参第53页。

③鼓励各抒己见,言之有理即可。

八、补充阅读,进一步认识居里夫人高尚的精神品格

要求:阅读《居里夫人给外甥女的一封信》和爱因斯坦的《悼念玛丽?居里》(见课本第23、24页)

讨论、归纳:

在《居里夫人给外甥女的一封信》中,居里夫人说,蚕在短暂的一生中,“那样自愿地、坚持地工作着,真正地感动了我”。她以蚕自比,要在短促而脆弱的生命中,永远耐心地向一个极好的目标努力,不问原因,不问结果。这形象地表现了居里夫人执著追求、无私奉献的高尚品格。

见教参第62页。

九、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

1.引用了大量的事实材料

作者力求客观真实地讲述居里夫人的生活,在课文中引用了大量的私人信件和公开的采访报道,还生动地记述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事件,真实地表现了居里夫人的精神境界和高尚品格。

2.饱含了作者浓烈的主观情感

作为传主的女儿,作者对母亲伟大而艰辛的人生经历充满敬爱和感叹,这使得她在记述中饱含个人感情,这字里行间的浓烈情感需要我们仔细体味。例如:“玛丽只用一句话——一句她常常当作箴言说的话,一句比一部书更能表现她的性格、生活和使命的话——结束了这次会谈:‘在科学上,我们应该注意事,不应该注意人。’”居里夫人的这句名言的确最能代表她的科学精神,作者给这句话加上了两个修饰语,说明居里夫人就是坚持以这句话作为自己的科学职守,这是一个献身科学的人的箴言,所以作者饱含感情地说,就是一部书——就像自己倾心而写就的这本《居里夫人传》——都不如这句话能够这样深刻准确地昭示一个科学巨人的科学精神和科学人生。

此外,作者的这种感情有时也是比较复杂的,出于对母亲的同情和爱护,作者有时把人们善意的敬仰和热爱曲解为可笑的行为,对当时的采访报道也不乏讽刺意味。例如文中说:“这千百万人把他们的热心献给居里夫妇,却要换回极大的补偿!这两个学者已经赠给他们的利益(这种发现在知识上的价值,它治疗一种可怕的病症的力量)还不能满足他们。”对人们的热心和崇敬一概下这样的判断是有失公允的,这一点也应客观认识。

十、全文总结

本文用饱含深情的笔调,引用了大量真实材料,记述了居里夫妇在面对荣誉时的生活态度和内心状态,体现了他们高尚的人格力量和真正的科学精神。

    872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