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之武退秦师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

梦荧0分享

《烛之武退秦师》是记述行人辞令的散文。该文形象鲜明,语言优美,层次分明、组织严密,说理透彻、逻辑有力,以下是小编准备的一些烛之武退秦师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仅供参考。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及翻译注释赏析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⑴围郑,以其无礼于晋⑵,且贰于楚⑶也。晋军函陵⑷,秦军氾(fàn)南⑸。

佚(yì)之狐⑹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⑺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⑻曰:“臣之壮也⑼,犹⑽不如人;今老矣,____为也已⑾。”公曰:“吾不能早用⑿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⒀。然⒁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⒂

夜缒(zhuì)⒃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⒄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⒅。越国以鄙远⒆,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⒇?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li)(21)之往来,共(gōng)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22),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23),君之所知也。夫(fú)晋,何厌(24)之有?既东封郑(25),又欲肆其西封(26),若[1]不阙(quē)(27)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秦伯说(yuè),与郑人盟。使杞子、逢(páng)孙、杨孙戍(shù)之,乃还(huán)。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28)人之力而敝之,不仁(29);失其所与,不知(zhì)(30);以乱易整,不武(31)。吾其还也(32)。”亦去之。

烛之武退秦师注释

⑴晋侯、秦伯:指晋文公和秦穆公,春秋时期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⑵以其无礼于晋:指晋文公即位前________经过郑国时,没有受到应有的礼遇。倒装句,于晋无礼。以,因为,连词。

⑶且贰于楚: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且,并且。贰,从属二主。于,对,介词。

⑷晋军函陵:晋军驻扎在函陵。军,名词作动词,驻军。函陵,郑国地名,在今河南新郑北。

⑸氾(fán)南:古代东氾水的南面,在今河南中牟南。

⑹佚(yì)之狐:郑国大夫。

⑺若:假如。使:派。见:进见。

⑻辞:推辞。

⑼臣之壮也:我壮年的时候。

⑽犹:尚且。

⑾____为也已:不能干什么了。为,做。已,同“矣”,语气词,了。

⑿用:任用。

⒀是寡人之过也:这是我的过错。是,这。过,过错。

⒁然:然而。

⒂许之:答应这件事。许,答应。

⒃缒(zhuì):用绳子拴着从城墙上往下吊。

⒄既:已经。亡郑:使郑亡。

⒅敢以烦执事: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这是客气的说法。执事,执行事务的人,对对方的敬称。

⒆越国以鄙(bǐ)远:越过别国而把远地(郑国)当作边邑。越,越过。鄙,边邑。这里作动词。

⒇焉用亡郑以陪邻:怎么要用灭掉郑国来给邻国(晋国)增加(土地)呢?焉,哪里,怎么。以:来。陪:增加。邻之厚,君之薄也:邻国的____雄厚了,您秦国的____也就相对削弱了。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____性。

(21)行李:也作“行吏”,外交使节。共(gōng),通“供”,供给。

(22)尝为晋君赐矣:曾经给予晋君恩惠(指秦穆公曾派兵护送晋惠公回国)。尝,曾经。为,给予。赐,恩惠。为...赐:施恩。许:答应。

(23)朝济而夕设版焉:(晋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筑城防御。济,渡河。设版,指筑墙。版,筑土墙用的夹板。

(24)厌:通“餍”,满足。

(25)东封郑:在东边让__为晋国的边境。封,疆界。这里作用动词。

(26)肆其西封:扩展它______疆界。指晋国灭郑以后,必将图谋秦国。肆,延伸,扩张。封:疆界。

(27)阙:使...减损。盟:结盟。戍:守卫。还:撤军回国。

(28)因:依靠。敝:损害。

(29)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依靠别人的力量,又返回来损害他,这是不人道的。

(30)失其所与,不知: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与,结交,亲附。知:通“智”,明智。

(31)以乱易整,不武: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是不符合武德的。易,代替。武,指使用武力是所应遵守得到一准则。不武,不符合武德。

(32)吾其还也:我们还是回去吧。其,表商量或希望的语气,还是。

(33)去之:离开郑国。

(34)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夫,fú,音同“服”;微,没有。

烛之武退秦师翻译

(僖公三十年)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文公无礼,并且郑国同时依附于楚国与晋国。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了!假如让烛之武去见秦伯,(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见到了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越过邻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邦晋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 (然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怎么会满足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将从哪里得到(他所奢求的土地)呢?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秦伯非常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遣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于是秦国就撤军了。

晋大夫子犯请求出兵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个人(秦伯)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的局面)代替整齐(的局面),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就离开了郑国。

烛之武退秦师赏析

一、两起两收的对称美

纵览全篇,首先会感到行文布局谋篇的对称美,。全文共计五个自然段,根据事件进程可以划分为三个层次,一二自然段为第一层(略写),第三自然段为第二层(详写),四五自然段为第三层(略写),整体呈现“二一二”的结构布局。第一自然段写“攻”:秦晋联合,大军围郑,来势汹汹,锐不可挡;郑国岌岌可危,朝夕难保。第二自然段述“守”:国难当头,命悬一线,郑国君臣惊慌失措,一筹莫展,烛之武临危受命,勇赴国难。这两个自然段分别从矛盾冲突的双方入手,写“攻”述“守”,秦晋联合而郑国孤危。中间一段是全文主脑部分,详叙烛之武游说秦伯、离间秦晋,晓之以弊,诱之以利,娓娓道来,步步进逼,说得秦伯心悦诚服,从而改弦易辙。末尾两段分别从秦晋双方落笔,先写秦方背晋盟郑,班师回朝;再写晋方审时度势,因孤立无援只好撤兵后退。前面是秦晋联合而郑国孤危,结尾是秦晋背约,秦郑结盟而孤立晋国。两段起,两段收,首尾简洁,中间饱满,呼应对称,精警圆美。

二、离合变幻的对称美

秦晋联盟,貌合神离,松散虚幻,缺乏坚实的结盟基础和统一的指挥调度,这从第一自然段的简洁叙事可以看得出来。秦晋围郑的原因有二,一是郑“无礼于晋”,二是郑“贰于楚”。二者全属晋郑宿怨而与秦无关,秦军不过是作为盟友援军被牵扯进来,为秦晋所用而已。“晋军函陵,秦军汜南,”围攻郑国,秦晋驻军又分列两处,且相距遥远。从空间上来讲,这也就为下文烛之武的离间秦晋及秦郑的秘密接触不易为晋人及时掌握提供了可能,也从侧面说明秦晋围郑缺乏周密的军事部署和统一的指挥调度,很有可能是利令智昏,各有所图。至于主体部分写到烛之武离间成功更是证明了秦晋结盟的脆弱松散,不堪一击。相反,郑国君臣内部力量的整合配置就大不相同。当强敌压境,国势孤危之时,势单力薄的郑国虽然有内部矛盾(烛之武的英雄末路、壮志未酬与郑伯的有眼无珠、埋没人才之间的冲突),但君臣之间却能够捐弃前嫌,团结协力,同仇敌忾,共赴国难,这种“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的凝聚力是强大秦晋所缺乏的。强国结盟的貌合神离、脆弱松散与郑国内部君臣的同心协力、一致对外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正是在这种对比冲突中,文章更有力地凸现了主人公烛之武的超群才干和惊世智慧。

《烛之武退秦师》练习题

一、基础检测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 )

A.秦军汜(fàn)南 佚(yì)之狐 夜缒(Chuì)而出

B.越国以鄙(bǐ)远 君之薄(bó)也 共(gōng)其乏困

C.朝济(jì)而夕设版焉 秦伯说(yu?) 失其所与(yǔ)

D.若不阙(ju?)秦,将焉取之? 使杞子、逢(páng)孙、杨孙戍之

2.选出音、形、义有误的一组 ( )

A.汜(fán)南 缒(zhuì) 鄙(当作边邑)

B.佚(yì)狐 不知(知道) 共(gōng,供给)其乏困

C.瑕(xiá) 何厌(满足)之有 逢(páng)孙

D.阙(quē,损害) 行李(出使的人) 失其所与(结交)

3.找出没有通假字的一句。 ( )

A.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 B.秦伯说,与郑人盟。

C.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D.失其所与,不知。

4.下列句子,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

A.夜缒[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而出B.焉用亡郑以陪(增加)邻

C.共(供给)其乏困 D.夫晋,何厌(厌烦)之有

5.下列句子中,“以为”的用法与“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的.“以为”相同的一组是:( )

①吴广以为然 ②然得而腊之以为饵 ③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以为妙绝 ④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 ⑤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

A.①③ B.②④ C.③⑤ D.②⑤

6.解释下列各组句子中的加点词。

鄙 ①越国以鄙远 ( ) ②食肉者鄙 ( ) ③蜀之鄙有二僧 ( )

亡 ①郑既知亡矣 ( ) ②广故数言欲亡 ( ) ③亡羊补牢 ( )

7.为下列每组句子的加点词选择恰当的解释(把答案的序号写在句中的括号里)。

(1)师:①古代二千五百人为一师。泛指军队。②老师。③效法,学习。

A.师( )必退 B.三人行必有我师( )焉

C.齐师( )伐我 D.良师( )益友

(2)辞:①言辞。②告诉,致辞。③推辞、推托。④告别,离别。

A.辞( )曰:“臣之壮也??” B.旦辞( )爷娘去

C.义正辞( )严 D.义不容辞( )

8.下列四个句子,哪个句子的句式与其他三句不同? ( )

A以其无礼于晋。 B夫晋,何厌之有? C佚之狐言于郑伯。 D亡郑而有益于君。

二、完成下列各题。

9.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 )

A.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就冒昧地拿灭郑这件事麻烦您。

B.如果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那才敢拿灭郑这件事麻烦您。

C.您灭掉郑国对国君有好处,那就冒昧地拿灭郑这件事麻烦您。

D.您灭掉郑国对国君有好处,那才敢拿灭郑这件事麻烦您。

10.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 )

A.既然晋国在东边把郑国当作它的边境,又想往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侵损秦国,

金太阳新课标资源网 wx.jtyjy.com

将怎么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

B.既然晋国在东边把郑国当作它的边境,又想往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侵损秦国,将从哪里了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

C.晋国已经在东边把郑国当作它的边境,又想往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侵损秦国,将从哪里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

D.晋国已经在东边把郑国当作它的边境,又想往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侵损秦国,将怎

么取得它所贪求的土地呢?

11.烛之武怎样巧妙地离间秦、晋的关系?(用段中的句子回答)

答:

三、语段阅读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1.下列句子,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若使(派)烛之武见秦君 B.公从(听从,同意)之

C.臣之壮也,犹(好像)不如人 D.许(答应)之

2.下列句子,“言”的意思与“佚之狐言于郑伯曰”的“言”不相同的一项是:( )

A.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B.察纳雅言

C.广故数言欲亡 D.坐中数千人,皆言夫婿殊

3.下列句子,“之”用法与“臣之壮也”的“之”相同的一组是( ) ①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②公从之

③是寡人之过也 ④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

⑤投诸渤海之尾 ⑥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⑦水陆草木之花 ⑧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A.①⑥⑧ B.①③⑦ C.④⑥⑧ D.④⑤⑧

4.“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矣”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

A.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找您,是我的过错。

B.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找您,这是我的过错。

C.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

D.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救您,是我的过错。

5.D 6. 鄙:①以??为边邑

②庸俗浅陋

③边远的地方

亡:①灭亡

②逃跑

③丢失,失去。

7. (1) A① B② C① D②

(2) A③ B④ C① D③

8.A

1.C(尚且)


    87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