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后室外消毒用什么喷

宋佳1152分享

发生了洪水,如何自救呢?受到洪水威胁,如果时间充裕,应按照预定路线,有组织地向山坡、高地等处转移;在措手不及,那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洪水后室外消毒用什么喷推荐,欢迎参阅。

洪水后室外消毒用什么喷

洪水后室外消毒用什么喷

1、地面、墙面、门窗:采用含有效氯1000mg/L~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水溶液喷洒。泥土墙吸液量为150ml/m2~300ml/ m2,水泥墙、木板墙、石灰墙为100ml/ m2。地面喷药量为200ml/ m2~300ml/ m2,先由外向内喷洒一次,再由内向外喷洒一次。作用时间不少于1 小时。

2、餐(饮)具:首选蒸煮15 分钟~30 分钟;在无燃料条件时,也可用含有效氯250mg/L~500mg/L 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分钟,然后用洁净水冲洗。

3、瓜果、蔬菜:用100mg/L 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 分钟,然后用洁净水冲洗。

4、衣服、被套、毛巾:可煮沸消毒15 分钟,白色织物可250mg/L~500mg/L 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浸泡30 分钟,然后用清水漂洗。棉絮、毛毯等可反复暴晒消毒。

5、家具、玩具、门把手、脸盆:可用含有效氯250mg/L~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擦拭,作用30 分钟,再用清水擦拭。

6、饮用水:井水加漂白粉4g/ m3,浑浊湖水加漂白粉12g/ m3,浑浊池塘水加漂白粉18g/ m3,作用30 分钟后,余氯应达到0.7mg/L。

7、粪便、呕吐物:处理稀薄的粪便和呕吐物,每1000ml 可加漂白粉50g,作用2 小时;干便加入2 倍量的漂白粉水溶液上清,搅拌均匀,作用2 小时。

8、垃圾:可燃烧的尽量焚烧,不能焚烧的可喷洒10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溶液,作用60 分钟。

9、厕所、化粪池:化粪池可按粪便量的1/10 加漂白粉,搅匀作用12 小时~24 小时。

10、畜舍:用漂白粉水溶液上清按照200ml/m2的用量喷雾,作用2 小时;如疑有炭疽菌污染,则可用漂白粉水溶液上清喷雾,作用4 小时。

洪灾过后如何保护自己

1.避免接触洪水:暴雨洪涝后,避免接触洪水,特别是不要在洪水中游泳或嬉戏,以防被洪水冲走或感染疾病。

2.饮用干净水源:洪涝后可能会造成供水污染,为了防止感染水源相关疾病,要确保饮用的水源是经过消毒或煮沸的干净水。

3.做好个人卫生:洪涝后环境可能很脏乱,要注意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食用不洁净的食物。

4.防止蚊虫叮咬:洪涝后,蚊虫滋生增多,要采取措施防止蚊虫叮咬,例如使用蚊帐和蚊香等。

5.避免静水区:避免进入积水区,特别是不要在不清洁的积水中玩耍或涉水。

6.注意饮食健康:暴雨洪涝后,要注意饮食健康,避免食用变质的食物,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保持身体免疫力。

7.注意心理健康:洪涝灾害可能带来很大的心理压力,要注意关注自己和家人的心理健康,及时寻求心理支持和帮助。

8.做好防护措施:在清理洪涝后的家园或周围环境时,要做好防护措施,例如戴口罩、手套等,避免受到伤害或感染。

9.勤通风:暴雨洪涝后,家中可能潮湿,要勤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防止霉菌滋生。

10.保持身体温暖:暴雨洪涝后,天气可能较凉,要注意保持身体温暖,避免感冒等疾病。

洪水是怎样形成的?

洪水(flood) 由暴雨、急骤融冰化雪、风暴潮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江河湖海水量迅速增加或水位迅猛上涨的水流现象,常淹没堤岸滩涂,甚至漫堤泛滥成灾。

洪水一词最早见于我国《尚书·尧典》。相传虞夏时期(大约在公元前20世纪)黄河流域连续出现特大洪水,该书记载:"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下民其咎"。滔天的洪水淹没了广大平原,包围了丘陵和山岗,大水经年不退,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描述洪水的要素包括洪峰流量(水位)、洪峰流量(水位)出现时间、洪水总量及洪水过程线。当流域内发生暴雨或融雪产生径流时,都依其远近先后汇集于河道的出口断面处。当近处的径流到达时,河水流量开始增加,水位相应上涨,这时称洪水起涨。及至大部分高强度的地表径流汇集到出口断面时,河水流量增至最大值称为洪峰流量,其相应的最高水位,称为洪峰水位。

到暴雨停止以后的一定时间,流域地表径流及存蓄在地面、表土及河网中的水量均已流出出口断面时,河水流量及水位回落至原来状态。洪水从起涨至峰顶到回落的整个过程连接的曲线,称为洪水过程线,其流出的总水量称洪水总量。

形成洪水除了地形、降雨量大之外还要降雨强度也要大才有可能形成洪水. (注意:降雨量不同于降雨强度)降雨强度是位时段内的降雨量。以毫米/分或毫米/时计。我国气象部门一般采用的降雨强度标准为:小雨:12小时内雨量小于0.2-5毫米,或24小时内雨量小于10毫米;中雨:12小时内雨量为5-15毫米,或24小时内雨量为10.1-25毫米;大雨:12小时内雨量为15.1-30毫米,或24小时内雨量为25.1-50毫米。 当降雨强度和降雨量很大时,大量雨水迅速汇入河中,使河中水量猛增、水位急剧上涨,即形成洪水。

几种洪水的形成方式

洪水是指特大的径流而言。这种径流往往因河槽不能容纳而泛滥成灾。根据洪水形成的水源和发生时间,一般可将洪水分为春季融雪洪水和暴雨洪水两类。

一般洪水:重现期小于10年。

较大洪水:重现期10~20年。

大洪水:重现期20~50年。

特大洪水:重现期超过50年。

雨洪水:在中低纬度地带,洪水的发生多由雨形成。大江大河的流域面积大,且有河网、湖泊和水库的调蓄,不同场次的 雨在不同支流所形成的洪峰,汇集到干流时,各支流的洪水过程往往相互叠加,组成历时较长涨落较平缓的洪峰。小河的流域面积和河网的调蓄能力较小,一次雨就形成一次涨落迅猛的洪峰,雨洪水可分为两大类,暴洪是突如其来的湍流,它沿着河流奔流,摧毁所有事物,暴洪具有致命的破坏力,另一种是缓慢上涨的大洪水

山洪:山区溪沟,由于地面和河床坡降都较陡,降雨后产流、汇流都较快,形成急剧涨落的洪峰。

泥石流:雨引起山坡或岸壁的崩坍,大量泥石连同水流下泄而形成。

融雪洪水:在高纬度严寒地区,冬季积雪较厚,春季气温大幅度升高时,积雪大量融化而形成。

冰凌洪水:中高纬度地区内,由较低纬度地区流向较高纬度地区的河流(河段),在冬春季节因上下游封冻期的差异或解冻期差异,可能形成冰塞或冰坝而引起。

溃坝洪水:水库失事时,存蓄的大量水体突然泄放,形成下游河段的水流急剧增涨甚至漫槽成为立波向下游推进的现象。冰川堵塞河道、壅高水位,然后突然溃决时,地震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巨大土体坍滑堵塞河流,使上游的水位急剧上涨,当堵塞坝体被水流冲开时,在下游地区也形成这类洪水。

湖泊洪水:由于河湖水量交换或湖面大风作用或两者同时作用,可发生湖泊洪水。吞吐流湖泊,当入湖洪水遭遇和受江河洪水严重顶托时常产生湖泊水位剧涨,因盛行风的作用,引起湖水运动而产生风生流,有时可达5~6m,如北美的苏必利尔湖、密歇根湖和休伦湖等。

天文潮:海水受引潮力作用,而产生的海洋水体的长周期波动现象。海面一次涨落过程中的最高位置称高潮,最低位置称低潮,相邻高低潮间的水位差称潮差。加拿大芬迪湾最大潮差达19.6m,中国杭州湾的澉浦最大潮差达8.9m。

风潮:台风、温带气旋、冷峰的强风作用和气压骤变等强烈的天气系统引起的水面异常升降现象。它和相伴的狂风巨浪可引起水位涨,又称风潮增水。

海啸:是水下地震或火山爆发所引起的巨浪。

洪水的危害

洪水过后,多发疾病病因来源于宿主和环境两个方面,而环境却是人类生存其中各种因素的总和。洪涝灾害作为病因既破坏了环境,同时又直接损害宿主使灾民的生命安全和疾病的流行处于危险因素之中。因此,洪涝灾害对人类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作用也是复杂的和多方面的。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下洪水的危害。

(一)洪涝灾害导致人群的伤亡

洪涝灾害直接淹没引起死亡或因水灾冲击建筑物的倒坍致死、致伤,同时因灾饥荒或疾病引起灾民锇死或病死。这是洪涝灾害对人群的最直接的危害。但不同的灾度及抗灾水平引起的死亡或伤害程度是不同的,特别是社会因素对灾害引起的伤亡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要旧中国水灾历史中每次洪涝灾害都使大批灾民家破人亡。

1938年黄河决真正曾使1250万人受灾,使89万人丧生。

(二)洪涝灾害导致生态环境的改变,引起疾病的暴发和流行

洪涝灾害淹没了农田、村庄、破坏了人们的生活、生产秩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对传染病的传染源和传播途径产生影响,从而导致传染病的流行。

1.疫源地的影响

由于洪水淹没了某些传染病的疫源地,使啮齿类的动物及其它病原宿主分散、迁移和扩大,引起某些传染病的流行。钩端螺旋体病因洪水引起疫源地的扩散、多次暴发流行。如安徽省1971年水灾曾暴发钩体病10多万人。1975年河南驻马店也因水灾暴发钩体病360万例、1963年河北、1986年广东梅县和广西龙州的洪灾之后都有钩体病暴发流行。

出血热是受洪水影响很大的自然疫源性疾病。由于洪水的淹没,啮齿类动物园的种群发生变化,野鼠楼息地的改变引起疫源地的变化,多次出现水灾后的出血热暴发流行,如1983年湖北荆门有洪水发生出血热的暴发流行。1991年安徽水灾时出血热的老疫区淮河流域遭灾,扩大了疫源地,出血热的发病比上年增加了68.1%。

洪涝灾害对血吸虫的疫源地也有直接的影响,如因防汛抢险、堵口复堤的抗洪民工与疫水接触,常暴发急性血吸虫病。湖北省1991年水灾期间上堤抗洪民工约500万人与疫水接触,估计感染急性血吸虫病近万人,新增病例30万人以上。

2.传播途径的影响

洪涝灾害改变生态环境,扩大了病媒昆虫孳生地,各种病媒昆虫子密度增大,常致某些传染病的流行。疟疾是常见的灾后疾病。1991年安徽水灾暴发疟疾达340万例,河南汤阴地区水灾暴发疟疾流行的发病率高达25.8%。湖北1991年也因水灾使蚊子密度增加引起乙脑的流行。

洪涝灾害淹没粪池,畜厩、污染水源和食物,并因灾使苍蝇大量孳生,给肠道传染病流行提供了条件。过去水灾之后引起霍乱、伤寒和痢疾的暴发流行曾在我国流行病学历史上留下苦痛的记录。当今世界上发展中国家每遭水灾也常有肠道病的暴发流行。由于洪于毁坏食物资源,灾民饥不择食,也增加了食源性疾病的暴发因素。

(三)洪涝灾害导致人群移动引起疾病

由于洪水淹没或行洪、畜洪需要相起人专利号的大量移动。一方面是传染源的转移带到非疫区,另一方面是易感人群进入疫区,这种人群的移迁潜存着疾病的流行因素。如流感、麻疹和疟疾都可异这种移动引起流行。上些多发病如红眼睛、皮肤病等也可因人群密集和接触,增加传播机会。

    856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