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新编语文教学教案
教案是教师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依据,是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重要保障。课件,也称课时计划,教师经过备课,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方案,由于学科和教材的性质﹑教学目的和课的类型不同,教案不必有固定的形式。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案1
《虽有嘉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礼记》、《学记》相关知识,理解重点文言词语,熟读并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
对照注释翻译课文;了解类比说理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明白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1、能对照注释翻译课文;
2、了解类比说理的方法,明白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巧引入。
1、“四书”、“五经”是国学之瑰宝,是智慧之源泉。“四书”、“五经”分别是哪几部典籍?
2、导语。
半部《论语》治天下,一帧《礼记》誉千秋。或许同学们对《礼记》不甚了解,但《礼记》中的名言却常常在我们的耳畔回响:“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告诉我们要勤于钻研;“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启迪我们要做好规划,有的放矢;“苟利国家,不求富贵”教育我们要有为国为民的情怀……可见,《礼记》影响之深广。
今天,就让我们亲近《礼记》,领悟为学之道。
二、知作品。
1、生汇报搜集到的有关《礼记》的资料。
《礼记》,又名《小戴礼记》,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著作的选集。相传为西汉戴圣编撰。它与《周礼》、《礼仪》合称“三礼”。
汉代把孔子定的典籍称为“经”,把孔子的弟子对“经”的解说称为“传”或“记”,《礼记》因此而得名,即对“礼”的解释。
《礼记》的内容分为两大类:一是关于礼乐的一般理论文章,二是关于礼乐制度的文章。
2、了解《学记》。
《虽有嘉肴》节选自《学记》。《学记》是中国教育史上第一篇系统性的教育学论文。据郭沫若考证,《学记》作者为孟子的弟子乐正克。《学记》对教育作用、教育目的、学校制度、教育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以至师生关系、教师问题等方面,都做了比较系统而精辟的概括和理论的阐述。
3、知道题目《虽有嘉肴》的由来。
三、齐诵读
1、生读课文,给难字注音,划分朗读节奏。
2、出示课件,认读,把握节奏。
(1)、读准字音
嘉肴( ) 弗食 ( )
自强( ) 教学相长( )
兑命( ) 学学半 ( )( )
(2)、把握节奏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3、师范读、领读。
4、齐读。
四、释文意。
1、生对照注释试译文章。
2、出示重点字词,理解。
3、指名试译,点拨。
4、同桌互译,参看译文。
参考译文:
虽然有美味的肉食,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其味道的甘美;虽然有最好的道理,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好处。所以,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不懂的地方。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知道了自己不懂的地方,然后才能勉励自己。所以“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尚书·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这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5、关注特殊词句。
通假字 《兑命》曰
古今异义
(1)虽有至道
(2)不能知其旨也
(3)教然后知困
(4)教学相长也
词类活用
(1)不知其旨也
(2)不知其善也
一词多义:学 其
五、析文章。
1、鼓励学生质疑。
2、阐释重点问题。
预设:
(1)文章开头写“虽有嘉肴“有何作用?
从“佳肴”写起,是为了用“佳肴”与“至道”作类比,指出学习的重要性。
这种说理的方法叫做“类比说理”。
(2)、有人说由“说”过渡到“教”不自然,逻辑不严密,你是怎样认为的?
(3)、引用《兑命》有何作用?
3、理文脉。
先是以类比强调要学习,要实践,接下来指出“学”与“教”的作用(知不足和知困),再由此进一步讨论其效果(自反和自强),最后得出结论。文气贯通,层层递进。
六、明主旨。
1、若用一个词语概括文章,你会选哪个词?它是何意?
2、读完文章,你有何体会?
学是第一位的,不学,则无法获得知识,也无法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就没有完善自己的机会。
“教学相长”还意味着学习中的互动和交流。有时候,可以采用教的方式学习。比如,尝试把自己的理解讲给同桌听,看看他的反应。如果他能明白,可能表明你确实理解透彻了;如果他仍有疑惑,可能表明你的理解中存在漏洞或缺陷,这时候就可以“知困”而“自强”。
3、明确主旨。
本文论述了学习要重视实践的重要性,要求把明白了的道理付诸行动,通过行动来证明道理是否正确,即实践出真知。另一方面,论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
4、背诵全文。
七、妙拓展。
1、口语交际。
某班成立了帮扶小组,老师安排晓雨指导若冰的语文学习,可晓雨说这样影响自己的学习,不同意。假如你是晓雨的同学,你准备怎样劝说她?(请用上《虽有嘉肴》中出现的成语或句子)
2、积累《学记》中的名句。
(1)学习过程五步骤: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2)学者有四失: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
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案2
《斑羚飞渡》
教材分析:
《斑羚飞渡》是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的第二篇课文,体裁是动物小说。文章通过描绘一群斑羚飞渡悬崖的场面,热情赞扬了它们可贵的种族精神和整体精神。这篇课文在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既是学生迅速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载体,又体现了本单元 “关注动物世界”的学习重点。课文体现了较强的时代气息,紧密联系社会实践,关注动物世界,关注自然,关注人类本身,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境保护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以及和谐意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清字形,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2)整体把握内容,理解斑羚飞度的壮举。
(3)能简单复述故事情节。
2.过程与方法:在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中,领会文章的深刻主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悟斑羚在危难中所表现出的智慧、勇气和自我牺牲的精神。
(2)联系生活,初步思考和认识人与动物的关系,培养珍视生命、关爱动物的观念。
教学重点: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斑羚在灾难中的个体生命的尊严与意义。
教学难点:人与动物中,人类究竟充当什么角色。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学准备:CAI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故事导入
1.课件播放故事视频:蚂蚁脱险
故事梗概:在一次森林大火中,蚂蚁家族不得不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迁徙,面对熊熊燃烧的大火,大大小小的蚂蚁迅速抱成一个球体,为了那一线生的希望,它们冲向火海。随着一阵噼噼啪啪的声响,最外层的蚂蚁被火吞噬了,烧焦了,然而这蕴含着生命的团体,仍向前滚动着,噼啪声越来越响,蚂蚁团越来越小,最后滚出火海的蚂蚁只剩下一小团儿……
2.导语:在神奇的自然界中,动物常常会有一些出人意料的的举动。今天,我们要认识动物世界的新朋友——斑羚。
(课件播放斑羚图片及资料)。
生性温顺的斑羚在面临种族灭绝的时刻,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呢?
(板书课题:斑羚飞渡)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配乐欣赏课文《斑羚飞渡》,勾画出生字词语。
2.生字词语练读。
(课件展示课后读写词语)
3.快速回忆课文内容,然后抢答:
(1)读完全文,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2)回顾课文,印象给你最深的是什么?
(3)用简洁的语言概述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4. 学生再次浏览课文,按照情节的四个环节理清思路。
(1)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简要复述内容。
(2)请各自用四字词语概括四个部分。(尽量用原文词语)
参考答案:进退维谷——出现彩虹——斑羚飞渡——走向彩虹
三、悟读精彩,走进审美
1.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充满感情的朗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说说为什么受感动。
2.在斑羚们陷入进退维谷的绝境时,它们的首领镰刀头羊发挥了关键作用。那么它有什么行动?在它身上我们又发现它有哪些美德呢?
提示:第1个问可以以短语形式归纳,第2个问可以套用人物形象分析用语。
3. 请一学生饱含感情地读斑羚飞渡的情节,其他同学闭上眼睛,想象画面。
4. 课件展示斑羚飞渡的场景动画,请学生注意在观看过程中留心彩虹出现的次数和时间,并且思考:彩虹每次出现都有什么作用?
5. 小组合作探究:彩虹出现了多少次?都有什么作用?
6.小组汇报,教师指导归纳总结。
7. 生死一跳即将开始,一老一少,一死一生,起跳前的一刹那,他们会展开怎样的一场对话?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设计演练。
8.找出与你此刻的心情产生共鸣的句子,读一读,品一品。
9.总结精神:用“我看到了一群 的斑羚”说话。
10.飞渡过程仅仅几秒钟就可以完成,而作者却把这一场面详细展开,写的扣人心弦。飞渡过程中哪些语句写得好?好在哪里?如果让你来写这一场面,你还会有什么创新?找一找,谈一谈。
四、体验生活,反思文本
1.当镰刀头羊的身影消失在彩虹深处时,斑羚陷入绝境后的种族拯救过程也就全部结束了,作者为什么用如此笔力描绘这样的一个故事呢?作者沈石溪曾经这样说过:动物小说折射的是人类社会。下面就请同学们来观看一段录象,然后说说你从中领悟到了什么?
(课件播放“ 5.12 ”汶川大地震中最感人的母爱情景《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 )
2.斑羚飞渡这一悲剧是谁造成的? 由此,你想到了什么?
(课件展示人破坏动物,破坏自然的资料)
学生说感受……
3.请以学习课文的体会和感受用 “关爱亲情,就是 ”和“珍爱生命,就是 ”的句式来说说生活中你将如何去践行。
老师示范:“关爱亲情,就是 ”。
学生自主深情述说:“珍爱生命,就是 ”。
把学生现场创作的践行宣言,开头与结尾加上“朋友,请珍爱生命。”,然后让学生和着音乐(《一个真实的故事》),读自己创作的散文诗。
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案3
《在沙漠中心》
第一课时
航空奠基者:美国的莱特兄弟俩于1902年设计出了他们的第一架飞机
在20世纪初,飞机的制造技术还不完善,同时,天气预报也不准确,信息技术也不发达,对于较早一代的飞行员来说,每一次驾驶飞机上天都是一次惊心动魄的考验。
圣埃克絮佩里是法国最早的飞行员之一,是撒哈拉航线的飞行员。在1935年的一次飞行中,飞机坠毁在利比亚沙漠。
(一) 作家作品
圣埃克絮佩里是法国文学占有崇高地位的作家,但他的一生主要是在航空线上度过的。1943年潜回北非,参加法国抵抗运动,至驾驶侦察飞机殉难为止,他的一生是飞行员的生涯。他的小说特点是围绕他本人的航空经历,描述了当时法国飞行员的惊险豪迈的生活。代表作有《夜航》《人类的大地》《空军飞行员》《小王子》等)。《人类的大地》是一本由八篇文章组成的散文集,本文就是节选自其中的一篇。
(二) 整体感知 文章思路梳理
• 一、(1--7)在沙漠里濒临死亡痛苦挣扎的情景和心理活动。
• 二、(8--19)将自己埋在沙子里宁静的心理活动。
• 三、(20--21)回归现实,继续走下去。
1、那同学们读完之后有什么感受呢?好好思考一下。
1) 感受到作者遇险后碰到了一系列困难,很惊险。
2) 感受到感受到了沙漠的可怕。
3) 遇险后,作者展开了一系列自救活动。
4) 感受到作者的内心有过一系列的斗争。
5) 感受到遇险后,作者有了一系列心理活动,并贯穿全文。
6) 感受到“我”强烈的求生欲望,以及“我”对责任、事业、生命的思索
2、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
文章写了“我”濒临死亡的处境以及面对死亡从痛苦绝望到坚定顽强的心理活动过程。
3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记叙自己的遇险经历的:
记叙顺序:时间 遇险——脱险——探险 线索:心里的变化
(三)课文研读
1.找出第一部分中描写沙漠环境的句子,体会这些句子的作用是什么
2.既然是一场遇险,那么肯定遭遇到了很多痛苦。下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并在文中找出“我”在沙漠中心遭遇到了哪些痛苦与煎熬?
(干渴疲惫 孤立无援 环境恶劣 物资匮乏)
1) 因血液缺少水分而循环不畅,寒气逼人,干渴
2) 感到呼吸困难
3) 寒风越来越猛,吹得他团团转
4) 找不到任何水源,连露水也没有
5) 走了很远的路,却没有脱离困境
6) 身体虚弱并产生幻觉
7) 沙漠里白天炽热,夜晚寒风侵袭
3.面对这些痛苦与煎熬,“我”的心情是怎样的?请把反映作者心情的句子划出来。
1) 寒风就像平原上的骑兵向我直冲过来 (痛苦)
2) 我跑不动了,我再也没有力气了 (绝望)
3) 我感到,有一股图像的激流把我带到一个宁静的梦里:在大海深处,江河就平静了。
(平静)
4) 我没有一点儿遗憾;我奋斗过;我们应该继续走下去 (乐观)
3.作者为什么能从绝望、痛苦中转而变的平静、 乐观的呢?我们来分组朗读一下文章12~21段的内容,
在文章中找找答案。
A. 作者认为他的死亡是人的忍耐力所致,决不是他的错。
B. 如果能够回去,他会卷土重来。
C. 他的冒险是去寻找自己的真理,这就是对人类的责任感。
D. 他认为为人类的命运而死是死得其所,所以他不抱怨。
①我需要生活。在城市里,已经没有人的生活了。
明确:作者所谓的生活,并非一般意义的衣食住行,而是有着与生命、事业、责任、勇气、信念等相关的丰富内涵。
②我一点儿也不喜欢斗牛士,我喜欢的不是危险,我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那就是生命。
明确:痴迷飞行,并不是喜欢冒险,而是因为热爱生活。无畏死亡,并不是看轻生命,而是因为热爱生命。 ③通过飞机,人们可以离开城市和他们的会计师,可以重新找到农人的真谛。
我们期待黎明就像农人期待春天,我们期待中途站就像期待一片福地,我们在群星中寻找自己的真理我在工作中是幸福的。我觉得自己是中途站的农人。
明确:作者把自己所从事的事业与平凡的农人相提并论。飞机只是一个工具,它让作者从另一个视角审视自己和世界,无论是飞行员还是农人,他们的人生真谛是一样的,那就是默默耕耘,为人类的幸福、为人类能更快更高地飞行,而履行自己的职责。
小结:正因为这种责任感,使他在面对死神时,能显示出一种视死如归,能超然淡定地审视这一切,能把这当成生命的再次回归。
4.通过以上的赏析,我们看到作者在痛苦和绝望中,却变得平静、乐观,重新充满生的渴望。于是,他在最后对同伴说什么呀?
这句话中“上路”和“继续”最能体现作者求生的渴望,所以朗读时要重重地读,读出作者的那份坚韧。
5、用了什么方法来阐释“生活”的意义?
• 对比
• 1)、与农人做对比
• 2)、与芸芸众生做对比
• 3)、与斗牛士做对比
6.作者用大量的篇幅来表达自己面对死亡威胁时的感受,读着这篇内心独白式的文章,联系作者的生平,你认为作者是个怎样的人?
热爱生命、珍视生活,却又勇于为事业而牺牲;满怀激情、执着追求,诗意地生活;热爱人类,富有责任感。
7.作者为我们揭示的“探险”的真谛是什么?
• 探险是人类对自然的认识探索,也是人类对自我体能和智能的挑战,更是人类文明发达的内在动
力。探险是为了寻求真理,探险是履行自己的职责,探险是为了实现生命的价值,是热爱生命的表现。它不是为了寻求刺激,也不是年少冲动,而是对责任的承担。
心理描写的原则:
1、特定的环境。
2、在关键的情节、动作、表情出现时才伴随心理的变化。
3、写人物细微的感情波动和复杂的心理变化过程。
4、善于联想和想象,使用恰当的修辞。
心理描写的作用:
1、它有助于突出作品的主题思想。
2、有助于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揭示人物的身份和境遇。3、有助于展示故事情节的发展。
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案4
《登上地球之巅》
知识目标:
1. 丰富有关珠穆郎玛峰的有关知识
2. 了解人类征服珠峰的探险知识
能力目标:
1、速读课文,复述故事,提高学生概括课文的能力。
2、学习抓住特点进行生动的景物描写。
德育目标:学习探险队员表现出的强烈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崇高的奉献精神,激励学生探索自然奥妙的壮志豪情,培养敢于探险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 快速阅读并简洁概括课文内容
2. 体会文章景色描写的作用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预习;疏通文意,并查字典,掌握生字词的音、义,并搜集有关珠峰的知识
教师:1,投影仪、录音机、歌曲《珠穆郎玛》、自制投影的资料
2.有关雪域高原特别是喜马拉雅山和珠穆朗玛峰的图片。
和中国登山队登上珠峰的图片。
教学思路:先从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理清思路,后让学生合作探究,感受写景的妙处。然后延伸拓展,以认识和理解为主旨,对学生进行感情的熏陶。
教学课型:新授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方法:1、诵读法
2、讨论与点拨法。
3、延伸拓展法
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呈现有关雪域高原特别是喜马拉雅山和珠穆朗玛峰的图片和
中国登山队登上珠峰的图片,并播放歌曲《珠穆朗玛》。
欣赏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对这座山峰所了解的情况以及看了图片后的感受。
2、激趣引读:
教师:1960年5月,英勇的中国登山健儿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从珠穆朗玛峰北坡成功登顶,书写了世界登山的新纪录。
郭超人,北京大学新闻系毕业后奔赴西藏,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从事新闻工作。当时,他作为随登山队采访的一名记者,直接或间接了解到这次登山活动过程中的许多感人故事。登山成功后,郭超人以最快的速度写成长篇通讯报道《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并发表。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登山成功那一刹那的喜悦与幸福吧。
二、快速阅读,整体感知
1、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圈点勾画,积累字词并初步感知课文。
2、 检查学生预习情况。
投影;1注音
峰巅 砭骨 崔巍 滞留 窒息 匍匐
2释义
砭骨;刺入骨髓,形容使人感觉非常冷或疼痛非常剧烈。
履践;踩踏。 崔巍;形容山高大雄伟。
养精蓄锐;养,休养。蓄,积蓄。养息精神,积蓄力量。
齐心协力;众人一心,共同努力。
勇往直前;勇敢的一直往前进。
3、整体感知:学生快速阅读可课文,准确把握文章主要信息
①请几位同学用简洁的语言概述几名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经过。
指名学生回答,有不完整的地方鼓励其余学生补充,教师明确。
经过充分的准备,5月24日上午9时,登山队员王富洲、刘连满、屈银华和贡布向珠峰最后380米高度冲击。他们艰难地向前行进着。两个多小时后,的“第二台阶”挡住了他们的去路。他们沿着第三次行军侦察的路线,冒着严寒,花了五个多小时,用搭人梯的方式,爬上了不到7米高的“第二台阶”。这时,队员们又不得不面对另一个对手黑夜的挑战。他们借着雪夜的反光,一步一步地前进。由于前面用时过多,他们背上的氧气已经所剩不多了,他们现在又受到缺氧的严重威胁。反应烈的是刘连满,他每前进一步都非常困难了。为了争取时间,大家决定刘连满留下,其余三人以最快速度突击登顶。严重缺氧的刘连满躺在一块避风的大石块旁边休息,开始进入一种半昏迷状态。这时,他冒着生命危险,毅然决定把自己所剩不多的氧气留给登山的同志,并留下了一封感人的短信。与此同时,三位登山队员正搏斗在前进的道路上。他们匍匐在地上,借着星光和反照的雪光,辨认路途,艰难前进。到8830米时,三人的氧气已经全部用完,他们果断地抛掉背上的空氧气筒,开始了人类历从未有过的艰难而危险的无氧攀登。这样的攀登,其艰苦程度可想而知。他们四肢更加沉重了,行动更加迟缓了,有时攀过一米高的岩石,也要用半个多小时。但必胜的信念在支持着他们。凌晨,他们终于登上了珠穆朗玛峰,完成了人类历从北坡攀上世界峰的创举。
②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听了这个故事后你有什么感受呢 旨在让学生感受登山队员的英雄气概。
三、合作探究,揣摩运用
1、 围绕以下问题,请学生精读课文。
投影出示下列问题;
2文中刘连满的形象最为感人、难忘。在登山活动中他的哪些行动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从中表现了他的什么精神?
3、 中12段引用扬赫斯班在《埃非勒士峰探险记》中的那句话的作用是什么?是否有些离题?
4、 文中的优美的写景句无疑是文笔的精华,请找出这些语句并体会其作用。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回点拨,点名小组代表阐发讨论意见,并归纳,明确。
2、请学生调动生活体验,充分发挥想象,仿照文中写景的语句,试着写几个表现夜色美的句子。
四、角色复述,理解人物
①学生选择角色,从不同方面有详有略地复述故事内容,表现人物性格。
②从中国年轻的登山队员身上你看到了哪些令你感动的优秀品质呢?
五、联想体验, 互动释疑
1、体验反思:
①假如你当时遇到了象刘连满的这样的问题,你会怎么办呢?
②课文中感人的情节很多,请找一找并结合你的实际,谈谈你的体会。
2、 互动释疑:四人小组提问释疑,全班交流解决。
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激发学生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初中七年级语文教案5
《马》
教师寄语:让我们珍视生命,关爱动物。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文章,理清文章的思路,揣摩作者对马的情感。
2. 体会对比手法的作用。
3. 品味文章中精彩句段,积累优美的词句。
基础知识
1.默读课文,查工具书,读准下列字音并能正确书写
剽悍 窥伺 羁绊疮痍 阔绰 项鬣
观瞻 妒忌 庇荫 犷野 眷恋 相觑 畸形 妍丽 颚 鞍辔 相得益彰
理解探究
3、本文写了人工驯养和天然野生的马,这两种生存状态中的马各有什么特性,你更欣赏哪一种?为什么?
4、本文在传神描摹马的形象中蕴含着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找出文中饱含作者情感倾向的语句。
5、这篇课文对马的描写细致逼真,使人为之倾心、赞叹。那么,你认为本文的描写笔触有什么特别之处?试结合具体语句说明。
合作释疑
6、我们常说:“马是人类最好的朋友”。从课文第1、2语段内容看,马和人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7、如何理解“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
8、第2段中,“这一切之侮辱马性,较之它们脚下的铁蹄还有过之无不及”中“这一切”指什么?为什么说它对于马的侮辱,要超过蹄铁?
9、课文第5段描绘野马的外形时,还写到了其他一些动物,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10、作者认为“天然要比人工更美丽些”,那么你如何看待生活中的化妆现象?
课内精读
①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对这种动物的奴役或驯养已太普遍、太悠久了,以至于我们看到它们时,很少是处在自然状态中。它们在劳动中经常是披着鞍辔的;人家从来不接触它们的羁绊,自然是在休息的时候;如果人家偶尔让它们在牧场上自由地行走,它们也总是带着奴役的标志,并且还时常带着劳动与痛苦所给予的残酷痕迹……就是那些奴役状况最和婉的马,那些只为着摆阔绰、壮观瞻而喂养着、供奉着的马,那些不是为着装饰它们本身,却是为着满足主人的虚荣而戴上黄金链条的马,它们额上覆着妍丽的一撮毛,项鬣编成了细辫,满身盖着丝绸和锦毡,这一切之侮辱马性,较之它们脚下的蹄铁还有过之无不及。
②……你们试看那些繁殖在南美各地自由地生活着的马匹吧:它们行走着,它们奔驰着,它们腾跃着,既不受拘束,又没有节制;它们因不受羁勒而感觉自豪,它们避免和人打照面;它们不屑于受人照顾,它们能够自己寻找适当的食料;它们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地游荡、蹦跳,采食着四季皆春的气候不断提供的新鲜产品;它们既无一定的住所,除了晴明的天空外又别无任何庇荫,因此它们呼吸着新鲜的空气,这种空气,比我们压缩它们应占的空间而禁闭它们的那些圆顶宫殿里的空气,要纯洁得多,所以那些野马比大多数家马来得强壮、轻捷和道劲。它们有大自然赋予的美质,就是说,有充沛的精力和高贵的精神,而所有的家马则都只有人工所能赋予的东西,即技巧与妍媚而已。
11、比较上面两个文段,写了几种状态下的马?它们各有什么特性?
12、第②段中,哪些语句体现了野马的美质?用波浪线标出来。
13、如何理解“它的教育已丧失自由而开始,已接受束缚而告终”?它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4、若果你想成为马,你愿意成为那一种?为什么?
拓展延伸
天然要比人工更美丽些;在一个动物身上,动作的自由就构成美丽的天然。你们试看那些繁殖在南美各地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马匹吧:它们行走着,它们奔驰着,它们腾跃着,既不受拘束,又没有节制;它们因不受羁勒而感觉自豪,它们避免和人打照面;它们不屑于受人照顾,它们能够自己寻找适当的食料;它们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地游荡、蹦跳,采食着四季皆春的气候不断提供的新鲜产品;它们既无一定的住所,除了晴朗的天空外又别无任何庇荫,因此它们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这种空气,比我们压缩它们应占的空间而禁闭它们的那些圆顶宫殿里的空气,要纯洁得多,所以那些野马远比大多数家马来得强壮、轻捷和遒劲。它们有大自然赋予的美质,就是说,有充沛的精力和高贵的精神,而所有的家马则都只有人工所能赋予的东西,即技巧和妍媚而已。
15.这一段话热情赞美了自然状态下的马的________,而这种优点来自于________。
(在段中选择词语填空)
16.选段开头一句话暗示了这段话采用了________的写法,以________的马同________的马相比较。
17.这段话用排比的句式描写了自然状态下马的自由自在的生活。请概括叙述一下这时候马的生活情况。(40字以内)
18.从选段最后一句话的用语可看出,在赞美自然状态下的马的同时,作者也对人工饲养的马表达了一种复杂的感情。试说说这是一种怎样的感情。
29课参考答案
2、法国 博物学家 作家 《自然史》
3、人工驯养的马的主要特征是:勇毅,与主人共生死、共荣辱;驯良,服以主人的操纵,满足主人的愿望,无保留地贡献自己,甚至是生命。
天然野生的马的主要特征是:有大自然赋予的美质,即充沛的精力和高贵的精神,天性决不凶猛,只是豪迈而犷野,热爱和平;它们群居行动,团结和睦;它们相互之间没有妒忌,从不为一己之私争斗。它们的身体是大自然的杰作。
4、布封在对马的描摹中倾注了深厚的感情:对 “在无垠的草原上”“自由自在地生活着的马匹”的由衷赞美,对“被人养育”“经过训练”“供人驱使”的马的深刻同情。
饱含作者情感倾向的语句,如:
①“它的教育以丧失自由而开始,以接受束缚而告终。”
②“天然要比人工更美丽些;在一个动物身上,动作的自由就构成美丽的天然。”
③“它们有大自然赋予的美质,就是说,有充沛的精力和高贵的精神,而所有的家马则都只有人工所能赋予的东西,即技巧与妍媚而已。”
5、布封是人文主义思想的继承者和宣传者,在他的作品中惯用人性化的笔触描摹动物。本文的马就被赋予了人性的光彩。它像英勇忠义的战士,又像驯服诚实的奴仆,像豪迈而犷野的游侠,又像典型高贵的绅士。
文章一开始写道:“它和人分担着疆场的劳苦,同享着战斗的光荣;它和它的主人一样,具有无畏的精神,它眼看着危急当前而慷慨以赴……”就流露写作意图是要把马当作人的同类来写。马在战场上本是被迫冲腾蹿跃的,但作者却说它是“喜爱”并“追求”兵器的撞击声;马是受人摆布约束的,但作者却指出它“知道克制”自己;马被驯服,却被说成是一种“教育”。驯马在作者笔下变成了具有文明意识的生物。同样,作者在说野马能够因为不受羁绊而“感觉自豪”,它们“不屑于”受人照顾,不愿意“作战”,过着“和平生活”。总之,凡能够用写人的语言的地方,作者都力避使用动物学的语言;即便是本来并无“意识”的本能动作,作者都写成具有人一般意志的自觉行为。
6、马在被人类长期驯养役使过程中确实赢得了人类“朋友”的称号,但这一切是以束缚马的自由,压抑马的天性为代价换来的,如用“衔铁”“马刺”“铁钉”残忍地禁锢;给马“戴上黄金链条”,把马的“项鬣编成了细辫”,“浑身盖着丝绸和锦毡”作为玩物。这时的马实际是外在一种十分悲惨的生存状态之下,这种情形下,只能说马是人类的朋友,人类却不是马的朋友。
7、“教育”一词是拟人化用法,指的是人类对马的驯养。“以丧失自由而开始”指马一出生就受到人的照顾,被人喂养,而不是自由自在地自己去寻找食物;“以接受束缚而告终”包含两层含义:
①指马被套上缰绳,披上鞍辔,戴上衔铁,钉上蹄铁;
②指马从思想上接受服从的观念,服从成为马的天性。文章用这句话概括了人类对马所做的一切,表达了作者对马的深刻同情,同时也寄托了作者的社会政治理想。
8、“这一切”是指马额上覆盖妍丽的毛、编成细辫的项鬣、盖满身体的丝绸和锦毡等一切视马为玩物、无视马的天性的装饰物品。因为蹄铁只能有限地束缚马的身体,而“这一切”,却使马失去人的伙伴的平等地位,沦为人类的奴隶和玩物,马之为马的特性丧失殆尽,精神的泯灭是最大的悲哀,所以是比蹄铁等身体上的束缚更为严重的。
9、这样写是为了把马的“匀称”“优美”的外形同其他形体有缺陷的动物作比较,突出马的高贵姿态。
10、结合现实生活,言之成理,谈出审美见解即可。
11、文段写了人工驯养的和天然野生的两种马。人工驯养的马的主要特征:带着受奴役的标志,过着屈辱的生活。天然野生的马的主要特征:有大自然赋予的美质,充满自由精神。
12、“自由自在地生活着”“既不受拘束,有没有节制”“不屑于受人照顾”“呼吸着自由清新的空气”“因不受羁勒而感觉自豪”“强壮、轻捷、和劲道”“有充沛的体力和高贵的精神”
13、包括两层含义:
(1)马被套上缰绳,披上鞍辔,戴上衔铁,钉上蹄铁
(2)马从思想上接受观念,服从成了马的天性。这句话概括了人类对马所做的一切,表达了作者对马的深切同情,同时也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
14、如果喜欢野马,因为他有大自然赋予的美质和高贵的精神:热爱和平自由,团结和睦。
15.美质 美丽的天然
16.对比 人工驯养 天然野生
17.自由自在,不受拘束、节制,不受羁勒,不屑于受人照顾,强壮、轻捷和遒劲,具有充沛精力和高贵精神。
18.既对马为人类作出的贡献牺牲感到敬佩感激,又对人工饲养的马的悲惨状况感到同情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