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教学课件最新通用
高三的语文教学课件有哪些呢?教学课件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系统地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调整教学进度,从而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高三语文教学课件,欢迎大家来阅读。
高三语文教学课件篇1
教学目标
1、研读全文,体会作者至诚至真的情感。
2、学习用至诚的语言打动别人。
教学重点
1、分析内容、结构,把握陈述的层次
2、分析语言上的特色,体会情之深,语之切,理之透。
教学难点
在吟诵中解读作者所陈之情和陈情的艺术。
第一课时
一、导入: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游必有方”就是要有远大的志向,要去做有价值的事情,这样才对得起父母的期盼,离家的艰辛。
“人孰能不老,百事当以孝为先!”所谓孝顺,就是说为人子女应该对父母长辈能够时时嘘寒问暖,父母年老体弱,应该多抽出闲暇时间陪伴左右。《论语》中对“孝”的强调,注重的是情感与精神的慰藉,而非物质的满足。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几千年来,“孝”一直是整个民族精神的支柱。孝不单单是让人可以老有所终,老有所养,孝更是对每个人自身责任感,家庭责任感乃至社会责任感的一种要求和约束。
人言读《出师表》不哭者不忠,读《陈情表》不哭者不孝。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可见李密的《陈情表》具有相当强烈的感人力量。
“表”是一种奏章,用于臣下向君主陈请谢贺。“陈”是陈述的意思。
二、读课文,回答问题(文中找)。
1、作者为何上表陈情?——除臣洗马,辞不就职。(不想到晋朝为官)
2、为什么不想到晋为官?——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3、为什么祖孙如此情深似海,可以使李密放弃高官厚禄不愿废离?
——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扶养。
穿插介绍李密生平(作者详细介绍见课文):
李密自幼丧父,母改嫁,赖祖母刘氏抚养无人。李密侍奉祖母甚孝,以“孝”名于乡里。李密为人刚正,其才气在当时也是出类拔萃的,年轻时曾仕蜀汉,表现出相当高的外交才能。晋武帝为稳定局势,打起了“以孝治天下”的旗号。为此李密曾被地方推荐为“孝廉”和“秀才”,但他因侍奉祖母而未去应召。后来晋武帝征召他为太子洗马,催逼甚紧,于是写下了《陈情表》这篇表文,再次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为理由婉言辞谢。
4、进一步发问:李密在文中明确表明不想到晋为官吗?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忠”与“孝”的矛盾,也许是每个朝代的文人都会遭遇的困境。事实上,李密之所以拒绝出仕,不仅仅是为了祖母,还有自己避祸的因素。李密对蜀汉还念念于怀,更何况司马氏是以屠杀篡夺取得天下,内部矛盾重重。李密以一亡国之臣,对出仕新朝就不能不有所顾虑,而暂存观望之心了。不幸的是他的这种想法,被晋武帝多少察觉到了,因此“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那个时代是一个人人自危的年代,多少有一点本事的人,都遭遇了惨死的结局。问题就在于,在那样一个君臣猜忌、相互不信任的年代,你就算陈述的是真情,也是会遭到人们的怀疑的。于是,作者反复表明心迹,申述自己的苦衷。我是不矜名节的,我的本意也是愿意做官的,实在是为了尽孝。
高三语文教学课件篇2
【教学目的】
1、掌握文中的文言词语,积累相关文化常识。
2、学习本文结构思路的缜密、严谨和语言表达的委婉、畅达。
3、体会文章深挚朴实的感情色彩,理解“忠”“孝”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1、把握本文陈述的层次及语言上的特色,体会情之深,理之透
2、在较短时间内把握文意且背诵全文;对“忠”“孝”的理解。
【教学方法】
以诵读、点拨为主,辅以讨论和练习。
【教学手段】
多媒体展示部分提示语句以及结构框架,为加强理解、识记之用。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千百年来,人们常以忠则《出师》,孝则《陈情》相提并论,今天我们走近李密的《陈情表》,看李密是如何陈情,说服晋武帝的。
二、题解
《陈情表》:
陈——陈述、表述;
情——隐情、苦衷;
表——奏章,古代文体,属奏议类,臣民对君主有所陈述请求时所用。
三、作者简介
李密(224—287),一名虔,字令伯,犍为武阳(今四川省彭山县东)人。父早亡,母改嫁,由祖母刘氏亲自抚养。为人正直,颇有才干。曾仕蜀汉为郎,蜀亡以后,晋武帝司马炎为了巩固新政权,笼络蜀汉旧臣人心,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他上表陈情,以祖母年老无人供养,辞不从命。祖母死后,出任太子洗马,官至汉中太守。后被谗免官,死于家中。
四、研习课文
1、要求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默读全文,然后分组讨论:
疑难文句:学生画出自己不能理解的句子,小组讨论解决。
提醒学生注意“鲜”“期”“强”“洗”“有”等读音变化的字,以及“闵凶”“见背”“祚薄”“儿息”“逋慢”“盘桓”“希冀”等词语的解释。
2、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速读全文,由题目展开思考:为什么要“陈”?“陈”什么?如何“陈”?
(1)为什么要“陈”?
明确“陈”的原因:除臣洗马,辞不就职(或:不想到晋朝为官)。
(2)“陈”什么?
明确:文中李密陈述的自己对祖母的'孝情,对晋武帝的忠情,还有自己内心当中因身世凄苦,因不能做到忠孝两全而产生的苦情、为难之情。
(3)如何“陈”?
但我们需要知道的是,李密陈情的对象不是一般的读者,而是靠杀戮和阴谋夺得政权,为人阴险多疑的晋武帝司马炎,那李密要如何去表达才能既不招祸,又达到自己的目的呢?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李密是如何来陈述他的“情”的:
①历述自己的悲惨遭遇,,祖孙更相为命
②叙写感激朝廷,进退两难的处境愿乞终养
③提出孝之大理,表明自己不矜名节不能就职
④解决忠孝两全矛盾:提出先尽孝、后尽忠
在李密这一番以“孝”为中心,环环相扣,入情入理的陈情之后,标榜以孝治国的晋武帝,就不得不答应李密的陈情了,所以我们就看到了这样一篇精心构思的文章,以情动人,以理喻人,合情合理,环环相扣,不仅打动了晋武帝,也打动了我们每一个人。
(解说:引导学生理解本文层层深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表达技巧)
3、小结:
《陈情表》的动人之处就在于它陈孝情情真意切。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十七八岁的年纪始终关注的永远是友情,深深憧憬的往往是爱情,最易忽略的却常常是亲情、孝情。希望李密对祖母的乌鸟深情能让我们有所感悟,有所行动。在我们学习闲暇的时候,想想父母在背后默默的付出,不要忘了他们在我们身上寄予的殷切希望
五、课外拓展延伸
1、阅读材料
(1)古代二十四孝的故事
(2)20__年最美孝心少年事迹
2、各抒己见
(1)看完以上两则事例,你有什么感想?(略)
(2)我们应该怎样孝顺父母呢?
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我们很多人总是把它挂在嘴边,说说而已,请同学们想想,我们应该怎样去孝顺父母呢?
①孝顺从现在做起
“子欲养亲不在”,同学们,珍惜这仅有的时光孝敬自己的父母吧
②孝顺从小事做起
每天主动给妈妈倒水,捶背;母亲节给妈妈买朵花、少顶嘴。父母是最容易得到满足的,就像歌里唱的那样:“常回家看看,帮爸妈刷刷筷子洗洗碗”,足以让老人家得到安慰。
③孝顺从心灵做起
“每月给父母寄点钱花花,就尽到孝心了”这是一些人的“常规做法”,如果只注重物的供养,那么人与动物的区别又体现在哪里呢?
不要把孝顺父母当作一种责任,“有父母可以孝敬是儿女的福气”——孝顺父母是我们一生的最伟大的事业。
3.观看公益广告《妈妈洗脚》
六、总结
珍惜眼前所拥有的
为父母尽一份孝心
为父母尽一份孝心。
这孝心,
也许是一声轻轻的问候,
也许是一张灿烂的笑脸,
也许是一碗热气腾腾的素面,
也许只是一次次短暂的陪伴。
七、布置作业
1、背诵《陈情表》。
2、结合现实,写写你学完这篇文章的感受。
附板书:
陈---陈述,表述
情---隐情、苦衷
表—奏章
身世孤苦
(孝情)祖母病笃尽孝日短
祖母情深
先尽孝后尽忠
沐浴清化
(忠情)孝治天下尽忠日长
蒙受国恩
高三语文教学课件篇3
【教学目标】
1、朗读全文,领悟作者蕴含在其中的思想感情。
2、精思揣摩,欣赏作者于语言表达上的精致细腻与优美。
3、比较、探究作者在艺术技巧上的准确运用以及良好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反复诵读,领悟作者蕴含于其间的深情,感受伟大的朴素情怀。
难点:通过比较、探究等方式精研作者在语言运用上的精巧细致。
【媒体准备】
用电脑编辑制作相应的课件(用WORD或POWERPOINT编辑)、配套的课文朗诵带。
【课时安排】
1课时。
【预习要求】
1、反复诵读文章,整体把握文意,体会作者蕴含在其中的深情。
2、为生字词注音释义。
3、查找相关资料,了解作者茨威格的生平简历。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参考方案〗角度:从本课写作对象特点的角度来设计导语。
语言的魅力不在于多,而在其精当与简约。有时,最美的语言就是无言。
陕西武则天坟墓的乾陵前竖着一块碑。
几乎所有的帝王无不在生前身后极尽美化粉饰之能事。宏伟的帝陵,奢华的装饰,无尽的宝藏,溢美的赞辞,在尽享人间的美好之后,他们还想把荣耀带进另一个世界,同时也把虚伪与粉饰留给了人间。
作为一代英主的武则天自然也不忘给自己竖一块碑,巨大的碑。
《世间最美的坟墓》基础训练
1.作者将托翁墓与拿破仑、歌德、莎士比亚的坟墓进行比较,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试指出下面分析恰当的一项
[ ]
A.可以显示出这三人与托尔斯泰思想品格的差异,从而表现出托尔斯泰的真正伟大。
B.从坟墓的迥然不同的风格,可以反衬出托尔斯泰墓的“逼人的朴素”。
C.后三者也都闻名世界,只有让伟人与伟人相比较,才能使人体会到这幽暗小土丘的“宏伟”。
D.前文虽提到托尔斯泰墓与其他伟人墓不同,但较笼统,以这三人的墓为例,读者才能得到具体而深刻的印象。
2.结合全文,说说文中“特殊的日子”指的是什么?选出准确的一项
[ ]
A.指作者到俄国旅行的日子
B.指托尔斯泰诞辰100周年的日子
C.指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日子
D.指托尔斯泰去逝的日子
3.下面各句的括号内所标出的修辞格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排比)
B.这个比谁都感到被自己声名所累的伟人,就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一般不留名姓地被人埋葬了。(比喻)
C.看上去都不像树林中的这个只有风儿低吟,甚至全无人语声,庄严肃穆,感人至深的无名墓冢那样能剧烈震撼每一个人内心深藏着的感情。(拟人)
D.夏天,风儿在俯临这座无名者之墓的树木之间飒飒响着,和暖的阳光在坟头嬉戏。(拟人)
参考答案
1.A 2.B 3.B
《世间最美的坟墓》同步练习
世间最美的坟墓·点将过关
①后事就这样办了,完全按照托尔斯泰的愿望。②他的坟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③它只是树林中的一个小小长方形土丘,上面开满鲜花,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④这个比谁都感到被自己声名所累的伟人,就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一般不留名姓地被人埋葬了。⑤谁都可以踏进他最后的安息地,围在四周的稀疏的木栅栏是不关闭的——保护列夫·托尔斯泰得以安息的没有任何别的东西,唯有人们的敬意,而通常,人们总是怀着好奇,去破坏伟人墓地的宁静。⑥这里,逼人的朴素禁锢住任何一种观赏的闲情,并且不容许大声说话。
1.上文第③句连用了四个“没有”,分析其用意正确的一项是
[ ]
A.具体地描写了托尔斯泰墓地的朴素之美。
B.说明了托尔斯泰墓的简陋和寒伧。
C.表明托尔斯泰墓与其他名人墓的不同。
D.真实而具体地写出了托尔斯泰淡泊功名利欲的思想。
2.上文第⑤句的含意是
[ ]
A.说明托尔斯泰墓是一个教育后人的好地方。
B.表明每一个想拜谒托尔斯泰墓的人都可以随意出入墓地。
C.表明每一个对托尔斯泰充满敬意的人都可以拜谒他的坟墓。
D.说明许多怀着好奇心去托尔斯泰墓的人破坏了伟大墓地肃穆、宁静的气氛。
3.本段文字的中心句是________。
4.本段文字主要运用的表达方式有
[ ]
A.记叙 B.描写
C.议论 D.抒情
参考答案
1.A
2.C
3.他的坟墓成了世间最美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最感人的坟墓
4.BC
高三语文教学课件篇4
教学目的
1、欣赏诗中运用比喻,形象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
2、了解运用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
3、认识封建社会造成琵琶女悲凉身世和诗人失意谪居的黑暗现实。
要点:
了解有关文学常识和背景,朗读整体把握,积累部分字词
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了解有关文学常识和背景
1、简介作者,教师补充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中唐时期现实主义的伟大诗人。青年时期家境贫困,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读书时期特别刻苦以至于舌上生疮。少年就以诗成,曾以《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到京城拜望大诗人顾况,深得赞赏。29岁中进士,官至翰林学士、左拾遗、刑部尚书。白居易是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揭露现实黑暗,反映劳动人民痛苦的诗篇,即被称为的“讽喻诗”。白居易的诗通俗好懂,传说“白傅作诗,老妇皆懂”。生活在由盛转衰的中唐时期。青年时因战乱曾四处漂泊,对社会生活及人民疾苦有较多的接触和了解。有“兼济天下”、“为民请命”的理想和信念,屡次上书针砭时弊。写下了《新乐府》、《秦中吟》为代表的“讽喻诗”,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痛苦生活,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腐朽和罪恶。长篇叙事诗有《琵琶行》、《长恨歌》。他积极提倡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强调和继承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反对“嘲风月,弄花草”,作品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琵琶行》教学杂谈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笔者在教研中发现,有许多教师还没能转变教学观念,在教学过程中自觉不自觉的沿用“工具说”的教学模式。以《琵琶行》为例,许多教师仍是仅以作者对音乐的描写作为重点来处理。
白居易的《琵琶行》是广为传诵的名篇,多次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诗中写琵琶女飘零憔悴沦落天涯的生平遭遇,并依此引发出自己遭谗受贬政治失意的满腹怨愤,表现了对琵琶女不幸命运的深切同情,抒写了自己天涯沦落之恨。长诗对琵琶女的演奏技艺作了出色的描写,把抽象的音乐写得生动可感,令人击节称赏、津津乐道。如果在教学中仅把重点放在对音乐描写分析上,比喻运用如何形象、动词如何准确、对比如何突出、效果如何明显等,是否又回到工具价值取向上去了。语文课程标准要求“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要解读其“丰富的人文内涵”。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笔者认为学习《琵琶行》,在重视对音乐描写的同时,还要重视琵琶女的生平遭遇和作者与琵琶女的感情共鸣。对音乐描写分析和作者与琵琶女的感情共鸣点已多有论述,这儿重点对琵琶女可悲可叹的命运作一解读。琵琶女的经历可分为得意和失意两个时期,这两个时期有很大的不同。
首先,从出场来看,诗人在邀请她时“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乍一看是一个不善于交际的女子,非常难请。她年轻时是否会这样呢?当时是长安有名的倡女,“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多才多艺,貌美如仙,一定以宠为荣,乐于见人。现在不愿见人,是因为自己心情不好,并且自己已经从良,在这样的夜晚,不愿与素不相识的陌生人见面,何况诗人邀见她也只是因为“举酒欲饮无管弦”,是为了他们自己饮酒助兴。
其次,从弹奏的技艺与效果来看,少年时的她弹奏技艺已经很高超,“十三学得琵琶成,名属教坊第一部”,“曲罢曾教善才服”,“一曲红绡不知数”,十三岁时就已学有所成,弹奏技艺能让琵琶师心悦诚服,弹奏一首曲子收到的贵重物品不计其数。但是五陵年少并不是因为欣赏她的弹奏技艺,而是为了她“妆成每被秋娘妒”的容颜。随着年龄的增大,弹奏技艺越来越精,但“暮去朝来颜色故”,容颜渐渐衰老,这时五陵年少又去另觅新欢,不再宠她,自己“门前冷落鞍马稀”,即使拥有“未成曲调先有情”技艺,也无人欣赏。与诗人相遇,弹奏了两首曲子,弹者与听者陶醉在“仙乐”中,感情产生共鸣,“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等互相了解之后,感情彼此沟通,找到真正的知音,这时的弹者与听者情感均达到高潮,“满座重闻皆掩泣,江州司马青衫湿”,读者也无不为之动容。
再次,从生活状况与思想状态来看,年轻时“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珍贵的妆饰品被打碎,贵重的服饰被沾上酒污都全不在意,“春风秋月等闲度,今年欢笑复明年”时光在不知不觉中很快就过去了,是何等的快乐、得意!后来容颜衰老,门前冷落,只好“委身为贾人妇”,可是“商人重利轻别离”,把自己留在偏僻的浔阳江边独守空船,陪伴自己的只有孤寂的月亮、缥缈的月光和寒冷的江水,感觉自己“平生不得志”,心中有无限的酸楚,孤独寂寞的夜晚在梦中每每想起往日快乐的时光,禁不住啼哭,以泪洗面,又是何等的伤感、失意!
纵观琵琶女的经历,非常不幸。究其原因,是因为当时的社会现实造成的,
处于封建社会底层的琵琶女,虽然自己多才多艺,貌美如仙,五陵年少争着送给她各种财物,只是因为她的姿色,等她容颜不在,这些人也不再宠她,可见五陵年少是把她当作一个供自己消遣的“玩物”来对待的,足见其命运的可悲。自己只好嫁给一个商人,但商人看重的是钱财,而不是夫妻间的感情,自己的感情无处寄托,感觉比较凄苦,可是她仍一味的回味自己少小时所谓的“快乐”“幸福”,以致自己更是愁上加愁,苦上加苦。客观的说,琵琶女的不幸也有其自身原因,自己有家(从“弟走从军阿姨死”可见其是有家的)不归,以在风月场上飘摇为乐,后来还不能认清这一悲惨现实,着实令人可叹。
以上对琵琶女的可悲可叹的命运作了剖析,这也正是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丰富的人文内涵”所要求的,在学习中应作为一个重点。
高三语文教学课件篇5
一、设计说明
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作为书法作品,历来为人推崇,被尊为“墨皇”,有“天下第一行书”之誉。其实,作为入选教材的文章,它也是文辞优美,识见高远,脍炙人口。如何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妥善处理好“文”“言”关系,打破传统机械的先“言”后“文”教学模式,的.确值得探讨研究。笔者以“文言相融相生”为教学理念指导,试图将“因言释文”和“因文悟言”相结合,另辟一条文言教学蹊径。
二、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写景言情时关键词语(重点文言词语)的作用及影响。(“因言释文”)
2.在了解兰亭宴会的基础上,理解作者感情由乐转悲的原因及在深沉的感叹中暗含的人生哲理。(“因文悟言”)
3.了解课文骈散并行而以散为主的行文笔法。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素有“书圣”美誉的王羲之不仅擅长书法,也擅长诗文。书法作品《兰亭集序》被后世评论者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出示临摹图),只可惜我们看到的是临摹本,据说其真迹已随唐太宗葬入昭陵。但是,作为散文佳作的《兰亭集序》脍炙人口,流传至今,《兰亭集序》可谓 “文质双绝”。下面,我们就来一同欣赏这篇文章。
(二)审读课题
提问:“兰亭集序”这一标题如何断句?(或问:这是一种什么文体?从文中哪几句话能看出来?)
明确:“兰亭/集序”还是“兰亭集/序”?A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B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C 故列叙时人。
《兰亭集序》知识点全面归纳
【文学常识】
《兰亭集序》选自《_________》,王羲之,字_________,_________(朝代)琅玡临沂(现山东省临沂县)人,是中国古代杰出的_______家,有“_________”之称,世称“_______”。
【通假字】
1、悟言一室之内 “悟”通“晤”,会面
2、趣舍万殊 “趣”通“取”
【古今异义】
1、列坐其次
古义:其,代词,指曲水。次,旁边、水边。如:列坐其次。
今义:① 次第较后;第二。 ② 次要的地位。
2、亦将有感于斯文
古:这些文章 今:常用义为文雅,又指文化或文人
3、或取诸怀抱
古:胸怀抱负。 今: ①抱在怀里; ② 胸前; ③ 心里存着; ④ 打算。
4、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
古义:把……作为。 今义:认为。
5、所以游目骋怀
古义:①表凭借,用来。 ②……的原因。如:所以兴怀。
今义: ①表因果关系的连词;②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
6、俯仰一世
古义:形容时间短暂。 今义:低头抬头
高三语文教学课件篇6
一、教学目标
1.识记文章中的关键文言词语并理解特殊句式的用法,掌握文章大意并梳理文章思路。
2.学生通过朗读法和小组讨论,学习本文的中心论点和修辞手法,掌握论证技巧。
3.学生体会孟子的仁政和民贵君轻的思想及其对于治国安邦的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朗读法和小组讨论法,学习本文的中心论点和修辞手法,掌握论证技巧。
教学难点:学生体会孟子的仁政和民贵君轻的思想及其对于治国安邦的意义。
三、教学方法
朗读法、讲授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提问学生其中名句仍然在耳畔回荡:“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以及“得道多助,失道寡助”,这也成为后世广泛引用的名言警句,即使是在今天,它仍然有很强的生命力。这些孟子的仁政和民贵君轻的思想不仅对当时,而且对后世影响极大。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孟子的又一表明他仁政思想的文章《寡人之于国也》。(板书:寡人之于国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文章并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解决文言字词的意义和用法。如:“之”字的取独用法、“凶”“加”等字的意思和用法。
2.学生再读文章,梳理文章的内容层次。
明确:点明主题——“民不加多,为何?”孟子针对疑问,巧用比喻进行答疑,解决“民不加多”的疑问。再次,解决“民加多”主要包括:农粮生产、水产养殖和林木种植。最后,根本措施:施行仁政和王道。而君王应有的态度是“王无罪岁”。(板书:民不加多?)
(三)深入研读,重点感悟
1.孟子在说明梁惠王与邻国政策无本质区别时,为什么不直接说明,而是“以战喻”?
明确:(1)梁惠王好战,对于战争十分熟悉,这样说,具有启发性,便于接受;(2)运用比喻论证,且十分恰当和贴切,使话语和论证充满逻辑,文字的生动和从容,体现孟子的机智和风趣。(板书:比喻论证:战喻)
2.请同学们思考,以现代眼光审视孟子的“王道”思想具有哪些内涵?(板书:王道)
明确:
(1)解决温饱问题,有粮吃,有房住,不饥不寒,养生丧死无憾。
(2)进行思想教化,兴办教育,敬老爱幼,文明之花盛放。
(3)严于律己,多多自我反思,不怪罪客观条件。现代生活的意义:启示我们要维持生态平衡,增强环保意识,解决经济快速发展而来的日趋严重的环境恶化、生态失衡问题。
3.本文论辩艺术的技巧有什么?(板书:论证技巧)
明确:
(1)恰当地运用比喻、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如“五十步笑百步”喻意深刻。排偶句式的运用,可突出思想,深化感情,增强气势。对偶的手法使句式在整齐中具有参差之美,增强了语言的音乐性。
(2)层次分明,结构严谨。由“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到“斯天下之民至焉”,层层递进,由浅入深,环环相扣。
(3)口语化,生动多趣。辩论说理讲求方式方法,循循善诱,争取主动,易于接受。(板书:修辞:排、偶)
(四)拓展延伸
补充说明有关于孟子的思想主张和治国策略。
明确:
(1)“民贵君轻”的安邦之策;
(2)提出和荀子不同的“性善论”;
(3)延续了孔子的“仁政”思想;
(4)不同于庄子的“恣肆_”的浪漫主义,孟子风格是阐论明理的现实主义。
(五)小结作业
小结:通过回顾文章的条理和思路,并结合深入研究部分提出的三个问题,巩固知识要点。
作业:请同学想一想,你如果是梁惠王的谋臣,将会用什么方法使帝王明白治国策略的欠妥之处呢?(要求:字数不限,要有条理,符合实际情况。)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文言文教学要注重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在理解基本内容后,剖析深层思想和现实意义。因此教师要以读为主线,安排朗读和诵读,带领学生翻译文本并理解文意。本文凝结了孟子的论辩技术和治国安邦之策,因此,要结合孟子所处时代进行教学。
高三语文教学课件篇7
一、教材、学情分析
第一单元均为写景状物散文,《故都的秋》凭借精巧独特的构思和优美隽永的语言,描绘秋声、秋色、秋味,抒写了自己清、静、悲凉的心境,抒发了对故都秋的深沉的眷恋之情。文字清新雅致,感情深挚动人,蕴涵了丰厚的文化底蕴。高一学生刚刚接触这类情景交融的长散文,他们那点不多的关于情景关系的知识储备,不足以支撑他们解读此类文章。因此,如何结合课文,真正理解以情驭景并避免解读过程中硬贴标签的现象,是个迫在眉睫的问题。另外,新课标要求知人论世,但由于时代久远,再加上年轻人的朝气蓬勃,他们的情感和阅历与文章都有较大的距离。所以,如何创设情境,拉近学生与时代的距离,是教学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同时,新课标强调多元解读,我们可以尝试就这文章学习如何从文化角度分析课文,而不仅仅是“知人论世”,从而树立多元解读的观念。
二、教学目标
1、感知作家独特的视角,分析并掌握故都秋景的特点。
2、培养朗读感悟、品味语言的能力,领悟本文“主观情”和“客观景”的自然融合。
3、感悟作者热爱、眷恋故都之秋的美好情感,陶冶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秋蝉、秋花、秋雨、秋枣等意象中蕴涵的情感;掌握文章运用对比、比喻等多种手法摹写故都秋的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眼中秋“清、静、悲凉”的原因。
四、教学工具
幻灯片、导学案。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秋天是一个多情的季节,秋天是一个伤感的季节,秋天也是一个收获的季节。自古文人,对秋天情有独钟。可是再热爱,能够愿意拿生命去换取的能有几个呢?郁达夫,就是其中一个。好,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郁达夫笔下的秋天,看一看究竟是什么样的秋天值得作者用生命去换取?
(二)导学案课前自学部分展示:(学生课堂展示)
熟读课文,回答问题。
(1)文章的文眼: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2)文章结构:课文可以分为3部分,每一部分包括哪些段落?分别写了哪些内容?
第一部分(1~2)总写:眷恋故都秋味。
第二部分(3~12)分写:具体描写故都秋景。
第三部分(13~14)总写:抒发眷恋之情。
(3)五字概括文中的每幅秋景图:庭院清秋图、秋槐落蕊图、秋蝉残鸣图、秋雨话凉图、秋日胜果图。
(三)课中探究:
1、以第一幅秋景图为例,体会作者是通过什么样的手法来表现“清,静,悲凉”?
(1)请个别同学朗诵第一幅秋景图对应的文字,其他同学勾画出本段的景物,形容词,动词。
(2)师问:为什么牵牛花的颜色以“蓝色或白色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先探讨颜色)
师问:蓝、白色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生答:宁静。
师问:如果你是一个孤独的旅行者,目之所见皆是这样的色彩,会是什么心情?
生答:凄清、悲凉。
(3)请问:日光能数吗?为什么作者是“细数”?大家从“数”读出了什么?(再探讨动词“数”)
生答:清闲。
加入古龙的《多情剑客无情剑》第三十九回有这么一段对话,和王安石的相关诗句帮助学生理解,学生领会到了“落寞”“悲凉”。
老师点拨并归纳:
秋味之“清”——从动词:静坐、泡、细数、静对。
从色彩:碧空、牵牛花的蓝色等。
秋味之“静”——驯鸽的飞声。
秋味之“悲凉”——“破屋”“破壁腰”“漏”“疏疏落落的秋草”。
老师归纳表现手法:寓情于景,以动衬静。
2、为什么郁达夫喜欢的秋是“清、静、悲凉”的?
请同学们结合导学案的知识链接部分的““作者介绍”和“写作背景”来思考。
明确:从客观方面来讲,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特征,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
从主观方面来讲,也有三个因素:
第一,跟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有关,这导致他思想苦闷;
第二,跟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有关。郁达夫早年(三岁)丧父,在日本十年的异地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
第三,跟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
因此,上述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就决定了作家会选择什么样的景来抒什么样的情。
3、文中有一句话,准确而又精彩地对比了南国之秋和北国之秋,找出并赏析。
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赏析:请同学们分析每一种美食的特点,然后思考作者运用这组对比和比喻的目的是什么?(学生分组讨论,课堂展示)
黄酒:浓烈白干:温和稀饭:清淡馍馍:厚实。
鲈鱼:鲜嫩大蟹:醇美黄犬:机巧骆驼:沉稳。
教师明确:运用四组比喻,以具体事物来说明,生动形象,饶有趣味。在对比中凸显了故都之秋的浓烈、敦实、深长、厚重,传达了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热爱之情。
4、本文是写景抒情散文,却在描绘了五幅秋景图之后,插入了一段议论。试分析第12自然段的内容和作用。
明确:内容:议论,论述了中国的文人学士和外国的诗人对秋的偏爱。
作用:从记叙到议论,这是从“形”到“神”的深化过程,这段议论,在前面记叙的基础上,从喻理的角度,进一步赞颂秋,赞颂北国之秋,于自然气息之外再添一重文化气息,与“故都”暗合,同时显出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开阔的行文思路。
(四)拓展延伸:
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在此文中是颂秋呢,还是悲秋?
明确:赞秋,但全文的基调的确有些悲凉。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文章首尾多次将北国之秋与南国之秋作比,表达了他对北国之秋的无限眷恋。结尾的一段文字,作者愿意用生命作为代价来换得北国之秋的常在,对北国之秋的爱的情感达到了极点,对秋的讴歌与赞美之情挥洒得淋漓尽致,让我们感受到作者的深沉的爱。
高三语文教学课件篇8
一、教材简析:
1.整体课文分析
《赶海》是苏教版三年级的一课文,文章以倒叙的方式为我们回忆了“我”在童年时代跟舅舅赶海的“趣”事。
2.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借助具体语言,感受“我”童年赶海时的乐趣,激发热爱大海、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3.教学重点及难点:借助具体的语句体会赶海的乐趣,积累运用语气词,动词。
二、设计思路及理念:
《赶海》一文虽然文字轻松、语言活泼,但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如何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融入到课文描绘的情境中去,就成了我们最值得研讨的地方。因此,在执教这课文时,我紧扣“趣”字,设计问题:这么多有趣的事,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件?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营造出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另外,通过欣赏歌曲《大海啊,故乡》、图片展示形态各异、五彩缤纷的海星、海螺,拉近学生与大海的距离,让学生很快的融入到课文中。整节课的实施过程中,我引导学生们去读趣、找趣、品趣、说趣、演趣、写趣,使课堂气氛和谐,充满了生命活力,教师鼓励下的学生敢说、敢评、敢演、敢问,真正做到了师生互动、课堂灵动。
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板书:追浪花)
1.课前播放<大海啊,故乡>闭眼边欣赏边想象画面.
2.你脑海中浮现了什么样的画面?(学生发挥想象)
3.美妙的歌声仿佛又把我们带到蔚蓝的海边.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跟着小作者一起去赶海.(板书课题,齐读)
[设计理念]情境导入。鼓励孩子插上了翅膀在优美的旋律中想象大海的画面,唤起了学生对大海的向往,自然地引入课题“赶海”,这样做既丰富了学生思维,又为学习课文作了铺垫,同时也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二、初读课文——找“趣”
过渡:潮退了,告别了可爱的浪花,小作者又遇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呢?
1.打开课文,快速地读一读课文第三自然段
(总结,相机板书:抓海星捉螃蟹捏大虾)
2.默读你最感兴趣的事情,画出让你觉得有趣的字词,句子甚至是标点符号!然后再大声地读一读最喜欢的片段。
三、品读课文,体验“趣”
(一)、抓海星
1.引导学生读好“摸呀摸呀”。
以读代讲:你为什么把“摸呀摸呀”读那么慢啊?
这样摸会把小海星吓跑的.
2.想看看可爱的小海星吗?(出示图片)
3.指导感情读出喜爱之情。
鼓励性的评价:你笑着读这个”嘿”这句话,读得真棒
4.让我们学学他,边笑着读边加上你的动作,一起来感受下摸海星的乐趣!齐读
小结:这短短的一句话,我们从一个动作”摸呀摸呀”、一个语气词“嘿”、甚至一个不起眼的小感叹号都感受到了一幅生动有趣的画面。我们文中像这么有趣的画面还有很多呢,你还觉得哪件事特别有趣呢?
(二)、捉螃蟹
1.指名读觉得有趣的句子.
质疑:那个低着头的小伙伴在寻找什么?---捉螃蟹
2.同学们,螃蟹好捉吗?
从文中哪儿看出来这家伙一点儿都不好对付?---东逃西窜
3.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表演东逃西窜.
4.为什么要东逃西窜呢?----不愿意乖乖地被人捉住。
顺势理解“不甘束手就擒”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