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
教师的语文课件是很重要的。一个完整的说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说教学目标、说教学内容、 还要注意指出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精选篇1)
本课节选自《海的女儿》的开头部分,主要介绍了故事的背景、人物和情节的开端,故事性并不强,因此从情节出发开展教学的路走不通。所以我决定另辟蹊径——从氛围和人物形象出发,教学本课。
一、激情导入
以丹麦首都入海口的一座标志性建筑——小人鱼雕像导入,既能吸引学生,让他们领略到异国风情,又能体会到安徒生童话的美妙,以及在世界上的地位、影响力,从而促使学生更多地了解安徒生童话,激发阅读童话的兴趣。
二、整体感知
引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文,把握相关信息,如故事的主要内容、划分段落层次、初步的感悟等。这样一方面梳理了课文的思路,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学生自读能力的训练,培养了他们归纳、感知、表达的能力。
三、重点研讨
按照两个大的板块(景物、人物),结合具体的句子,分析课文、品读课文。这个环节要求学生快中有慢,慢中有细,细中有品,能说出小人鱼的人物形象,能体会课文语言文字的优美性和童话的梦幻感,深入了解安徒生童话的风格。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精选篇2)
《海的女儿》是一则童话故事。这篇课文讲述了海的女儿,小人鱼第一次浮出海面救了一位英俊的王子,并且深深地爱上了王子,为了能够得到王子的爱,不惜勇敢追求,最后化成泡沫的故事。
课前我以童话故事导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同学一起交流安徒生的资料,拉近学生与笔者的距离,让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由于课文篇幅比较长,课文内容浅显易懂,并且学生现在已经读六年级了,有了一定的预习能力了,所以上课伊始我采用开火车的方式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发现学生回家做了充分的预习,都能做的流利地朗读课文。所以,在学生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我让学生先粗略地交流一下自己的读书所获即对课文有了哪些了解。我打破了以往的方式让学生在浏览课文或者默读课文,而是播放课件让学生结合课件一起回顾课文的几个重要片段,说一说哪个片段,环节最打动自己,说一说自己从中体会到了什么?也可以回到课文中有感情地朗读文中感人的语句,进而帮助学生感受小人鱼的善良、勇敢、执著。这样既抓住了重点,又就节省了时间。通过小组讨论课文的学文提示中的问题:小人鱼经历了那么多的痛苦最后她成功了吗?故事的结局让你感悟到了什么?深刻感悟小人鱼的美好品质。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从童话故事中品悟人物的品质或者蕴含的道理。接下来的环节我也没有像以往一样让学生再对一篇课外的文章,而是以小组的形式交流自己读过的童话故事,并交流从中受到的启示。这样可以增加学生课堂的.阅读量。我还制作了课件,让学生根据课件的图片猜一猜童话故事的名字,检阅学生的阅读量进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最后为学生推荐安徒生不用时期的不同代表作品。
本节课从备课到授课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最令我满意的环节是比一比谁知道的童话故事多,学生结合课件猜童话故事的名字,有的同学真是几乎都能猜对,而有的同学几乎一无所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当然本节课也有不足之处,如让学生先在小组讲故事,再推选代表在全班交流的时候,有的同学语言不够精炼,概括能力不够强,耽误了一些时间,没能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交流展示中。今后我要重点培养学生概括表达的能力,力求语文课堂尽善尽美。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精选篇3)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故事性强,语言朴素,能够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易于阅读和理解。
1、自主学习
本课我着重指导学生运用在前几课学到的读书方法,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不逐段讲读,不把略读课文上成精读课文,以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2、直面文本,理解文本。
让学生直面文本,充分读书,积极交流,与作者进行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以构建理解的桥梁。在敞开心扉的对话中,可以实现人格对等的精神交流,实现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欣赏和评判,实现学生个性的自我超越。
3、用心体会童话人物的情感。
感言于心,并化为语言,语文阅读教学在学生心灵的对话中就会充满活力,学生能更好地将自己置身于童话故事中,更深刻地感受人物情感。
一堂课下来,我发现,我的教学目标基本上实现了,学生也比较配合。但是,课堂教学是动态的,生成的,由于在教学时间的分配上存在一定的偏差,学生在读课文时读得不够透彻,不够深入。另外内容的衔接也还不够紧凑。这些都是需要改进的地方。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精选篇4)
《海的女儿》是个经典童话,童话对小学生来说有着巨大的吸引力。《海的女儿》是一个美得让人心碎的故事。心爱的人近在咫尺,却又远在天涯。小人鱼本可以理所当然地赢回属于自己的爱恋,却又不得不为了他人的幸福而牺牲自己,她令人心伤的远逝成为人类心灵净化的经典。每一次读《海的女儿》,都是一次心灵的净化;这一次讲《海的女儿》,却是我心灵的锤炼。
1.教学效果(思效)。
孩子们对这个故事很感兴趣,文本的语言比较通俗易懂,孩子们很容易就能理解文章的内容。我决定采用正反两方辩论的方式展开教学,让孩子们在激烈的辩论中完成对本课深层含义的挖掘。于是,我精心设计了这样的环节:小人鱼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承受了那么多的痛苦可最后却变成了泡沫,你认为她是成功的吗?没想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班级辩论的气氛浓郁。有的说,她是幸福的,因为她敢于追求自己的爱情。还有的说,我认为她是不幸的,她为了王子牺牲了那么多,王子却娶了别人。有的说,我认为她是幸福的,虽然王子没娶她,但是文中说王子已经越来越喜欢小人鱼了,这个是最重要的。竟然还有人说,爱就是付出,小人鱼虽然变成了泡沫,可王子的幸福就是她的幸福。教室里热闹极了,下课的铃声已响,可孩子们丝毫没有停止的想法。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地抒发着自己对幸福的理解。
2.教学收获(思得)。
这堂课比较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注重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使之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课堂上,听孩子辩论,我微笑着,频频点头。让我欣喜的是,我的宝贝们真的长大了,小人鱼带给他们的喜怒哀乐,也是他们对自己的生活得失的理解,他们悄悄地从小人鱼的身上学到了爱与付出、慈悲与善良。让孩子变得有思想、有见解,不正是我们的教学目标之一吗?
3.不足之处(思失)。
课堂上没有用眼神或者语言对学生的发言做出鼓励性评价,即使有一些,语言评价、身体激励也不够丰富多彩。课上太严肃,师生之间不够融洽和亲密,缺乏相互交流、鼓励和信任,还需在发展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上下功夫,使学生尽早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4.改进措施(思改)。
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克服自己的缺点、弥补自己的不足,要注重个人业务学习的提高,多读教育学方面的书籍,完善自己的教学工作,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成为学生欢迎的教师。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精选篇5)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感受童话的奇妙想象以及感受人物的真善美。整堂课下来,学生们通过寻找打动自己的地方很快得出小人鱼善良勇敢为爱牺牲自己的人物形象,因此在后来新编结局的环节中都能通过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希望给小人鱼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学生能够感知并认同这样的形象是这节课中比较好的一点。但在课文的结尾故事以悲剧的形式呈现,与学生们希望的美好结局出现矛盾。我抓住这一矛盾的产生,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安徒生安排悲剧的用意是为了更加突出小人鱼的人物形象,从而更好的把握语文要素中提到的感受人物的真善美。
本节课我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能够找到打动自己的地方以及说出打动自己的理由。四年级学生对故事已经有一定的概括能力,通过概括能够更好的理解故事中人物的精神品质。在上课过程中我首先引导学生找到打动自己的地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在这一部分中,我通过课堂作业本的引导,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但是在上课的过程中,学生一下子不能准确的概括出小人鱼做的事情,而是直接说了打动自己的理由,所以在引导的过程中我还需要更明确。
一堂课下来,我清楚的感受到了学生眼中的童话人物的美好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都说不同的年龄段读《海的女儿》都有不同的感悟,常读常新,这一次在整个备课和上课的过程中,再一次深入《海的女儿》我也收获颇丰。从学生和自己的视角都体悟到童话的神奇和力量。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精选篇6)
《爬山虎的脚》这篇课文讲了爬山虎的叶子、爬山虎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怎样用“脚”爬的,启发人们留心细致地观察周围的事物。了解作者是怎样用生动、准确的语言写出爬山虎叶子和脚的特点,通过对词句的理解了解爬山虎脚的特点,是本课的重点。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是阅读本课的难点。
在阅读教学开始时,我提问:关于爬山虎的脚,你们想知道什么?这样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 望,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讲爬山虎叶子的这段,我主要是让学生在读中去领悟叶子的美,通过朗读把叶子的美读出来。我让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采用老师引导、学生主导的方式从文中找出爬山虎脚的特点。接着默读爬山虎向上爬的段落,边读边思考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在学生精读课文后,再和孩子们一起表演爬山虎向上爬的动作,最后议论把“一脚一脚”换成“一步一步”行不行?通过讨论,学生不但理解了“一脚一脚”的意思,而且还让学生真正明白了爬山虎究竟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进一步体会到了作者用词的准确和观察的细致。
另外,在讲爬山虎的叶子和脚,以及怎样爬的时候,顺带提及到作者怎样观察植物的,在教学中让学生发现写的秘密。并布置《观察日记之生豆芽》,这样比平时上作文课时,单独来讲怎样观察植物,怎样写植物要容易多,学生也不会觉得枯燥无味。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精选篇7)
一、把学习的主动权始终还给学生
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激发他们的兴趣,我以趣味谜语、亲切谈话、课题质疑的形式激发他们探究渴望能的欲 望。请小老师带读生字,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可以和小伙伴一起学习,给他们充分读、思考的时间,都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二、还语文课堂以朗朗的读书声
阅读教学要以读文本,要让书声成为课堂的主旋律。课始,学生初读,扫除生字障碍,理清了课文脉络。接着让学生选择最感兴趣的段落去读去思考和感悟。在理解叶子的动态美和静态美后,配乐和画美读,在读中培养了语感,在读中受到了情感的熏陶。在渗透爬山虎脚的攀登精神后,让学生再读,学生就会感受文字富于生命气息,获得了情感的体验。
三、让信息技术与语文教学有机结合
本教学比较好地实现了信息技术和理解内容的结合。如果课件出示过早,那些直观形象的画面容易代替学生的思维,代替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我在教学适宜时机运用多媒体,提高了教学效率。
1、再现美景,激发情感。在学生充分通过语言文字品味爬山虎叶子的美丽之后,为了进一步激发情感,在音乐声中边请学生欣赏爬满山坡、墙头、岩石的情景,边请学生有表情、有节奏地朗读,使形象与情感融合,获得美的熏陶。
2、再现过程,突破难点。爬山虎脚的位置、样子、颜色以及它是怎么一步一步往上爬的?这是学生理解的难点。我在学生自己读、画、议的基础上,再适时机地出示爬山虎脚的位置、颜色、样子和它向上爬的过程,这些形象直观的画面,学生很容易地理解了难点,达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
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从中感受到要相信学生,把课堂交给学生,把读书权交给学生,把说话权给学生,把选择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充分的阅读、感悟、思考、质疑、解疑,这样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不再是在老师的牵引下被动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突破难点,在读懂内容基础上,进行相应写的训练,使课文中的观察和写作知识实现迁移,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精选篇8)
《爬山虎的脚》一课教学重点是了解爬山虎的脚的形状和特点以及它是怎样一脚一脚往上爬的。教学难点是它是怎样用“脚”爬的。如果,只是引导学生去读书,划出有关词句进行理解,学生会感到枯燥,缺乏主动性。我就采用李青老师的教法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了解爬山虎的脚的形状和特点,然后请学生以画的形式来汇报自己对爬山虎的的脚的了解,比一比谁画得又快又对。学生一方面很喜欢画画,另一方面又争强好胜,当然会激励着他们积极主动地去读书,去了解爬山虎的脚。有一部分学生急于求成,读书不细心也没关系,我又采取了评议画好的画的方法,来加以矫正。本来课前我觉得有个同学平时读书不细心,这次一定画不对,正好利用他来引导学生深入读书改画,并对那些读书不深入的同学加以教育。没想到,由于他课前已经找到爬山虎细细地观察过了,所以到黑板上一画完全正确,打了我一个措手不及。当时,我一紧张放过了这个很好的鼓励机会。请学生评完他的画,就到下面去找了几个画得不正确的,来引导学生读书评议改画。现在回想起来,当时应该请画得对的那个同学指着自己的画给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眼中的爬山虎的脚是什么样子的,并请他给大家讲讲自己为什么能画对,然后大加赞赏,号召大家像他一样善于观察,深入读书,这样既是对他本人的激励,又给学生树立了榜样,激励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更能深入的读书。
在理解爬山虎是怎样向上爬的时候,我则采取了读书表演汇报的形式,先让学生划出文中表示动作的词理解一下,并在下面试演一下,然后上来演给大家看,共同依据课本评议,改演。学生边读书边演示,不知不觉就在实践中突破了难点。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案人教版(精选篇9)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7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段落。
3、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月光下作者获得的无限乐趣。
重点难点:
1、指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和阿妈浓浓的亲情。
2、激起学生读的,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教具准备:
歌曲《月亮船》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入新课。
师:师生谈话导入
1、同学们,你和妈妈一起散过步吗?你们去过哪些地方?当你和妈妈在一起散步的时候,你有什么感受?
2、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一位小朋友和她的妈妈一起散步,再来感受一下吧。(板书课题:走月亮)
3、解题。(走月亮的习俗)
二、初读感知,自主学习。
1、教师配乐范读
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可以请教小老师,不明白的词语画下来大家一起交流。
3、指名读课文。
4、交流不明白的字词。
5、开火车读生字,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6、指导书写。“载”和“栽”“裁”对比记忆。
7、这篇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你又有怎样的感受?
三、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这节课,让我们再次随着作者一起和阿妈手牵着手漫步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月亮”吧。
二、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全班交流。
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把描写美好月夜的句子或段落画下来,认真读一读,并试着谈谈自己的感受。
(引导学生合理想象:①秋虫夜鸟此刻在做什么?②你能想象一下果园里的景色吗?③作者都嗅到了野花的香气,那她会看到怎样的景色呢?④引导学生想象第八自然段的两处省略号所蕴涵的内容。)
2、当作者看到这么美丽迷人的景色时,内心会有什么感受呢?
除了月夜下迷人的景色使小作者感到愉快、高兴,还有没有其他原因呢?让我们再来读一读,找一找。
(引导学生通过回想自己和妈妈一起漫步时的幸福心情,理解作者的感受,并有感情地朗读。)
3、我和阿妈走过了哪些地方?课文是怎样把这些景色串起来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三、朗读感悟,体会情感。
配乐,再读全文,用心和阿妈一起走月亮!
1、指名范读,师评价。
2、小组比赛读
3、学生评价
四、深化主题,拓展延伸
1、你有没有和家人在一起感受幸福的时刻?把你的感受在小组里讲一讲,然后全班交流。
2、其实亲情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细心观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会发现我们被浓浓的亲情包围着,是那样的温暖,那样的幸福、快乐。
五、课后作业
摘抄描写月夜美景的段落或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