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节是哪一天纪念谁

丹梅0分享

寒食节是哪一天纪念谁?寒食节的源头,应为远古时期人类的火崇拜。古人的生活离不开火,但是,火又往往给人类造成极大的灾害,于是古人便认为火有神灵,要祀火。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寒食节是哪一天纪念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寒食节是哪一天纪念谁

寒食节是哪一天纪念谁

寒食节,又称熟食节、禁烟节、冷节。它的日期,是距冬至一百零五日,也就是清明前一天或两天。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寒食节是为了纪念谁,希望能帮到大家!

寒食节是清明寒食,为缅怀晋国大夫介之推介休绵山——清明(寒食)节的发源地 在我国悠久的民俗文化中,因纪念历史人物的节日只有两个:一是五月端午,为纪念楚国大夫屈原;一是清明寒食,为缅怀晋国大夫介之推。对此,叶剑英元帅有过精辟论述:“以寒食寄托哀思,为了怕引火再烧了绵山。这大概和五月端午屈子死难日乘龙舟往汩罗江丢粽子一样,一来为了纪念屈原,一来也怕鱼类再糟蹋屈子的躯体。这是无权的人民群众怀念他们所热爱的历史人物的最好方法。”同一时期的两位贤哲,一南一北,双星辉映;一水一火,赴义成仁;一江一山,永载史册。寒食节起源,可追溯到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晋文公上绵山悼念介之推。当时,晋国公子重耳为逃避郦姬迫-害而流-亡国外,行至五鹿,在最困难的时候,随臣介之推“割股奉君”。

十九年后,重耳返国为君,成为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重赏当年随他流-亡的功臣时,唯独忘了介之推。介之推认为自己顺应天命辅君复国,不愿再同那些邀功争赏之人同朝为伍,便携老母隐居到介休绵山。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便亲自来到绵山寻而不获。文公无奈,听人之计,放火烧山,本想逼他出来,但直到大火熄灭后,才发现介之推母子被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为了悼念介之推,文公下诏,在介之推忌日,禁烟寒食。第二年寒食节的次日,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那棵被烧死的老柳树竟然死而复活。他触景生情,想起介之推割股奉君时对他的希望“我不求任何封赏,只愿你做一个清明的国君!”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把这一天定为“清明节”。以上故事,在先秦时期《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庄子·盗拓篇》、屈原《离骚·惜往日》、《吕氏春秋·介立》及西汉司马迁《史记·晋世家》、刘向《说苑》等历史名著中都有记载。后来,介之推隐居被焚的绵上成为介休县的来历,《左传》云:“晋侯求之不获,以绵上为之田,曰‘以志吾过,且旌善人’”。

司马迁《史记》说得更明白:“于是文公环绵上山中而封之,以为介推田,号曰‘介山’。”秦始皇统一全国划分郡县时,将介之推隐居之邑命名为“界休”县。按《辞源》注: “界”的本义为“边界”;“介,作界”。而“休”,《说文解字》注曰:“息止也,从人依木”。可见“界休”与“介休”本为同义,都有以绵山一带为子推封田“疆界”或“边界”之义,且含有敬仰子推安息的意思。秦时“界休”县,隶太原郡,两汉沿袭,《汉书·地理记》、《后汉书·郡国志》都有明确记载。到了晋代,自称为“左传癖”的'著名学者杜预在其《春秋左氏传集解》中注:“西河介休县南,有地名绵上。”从那时起,“界休”改为“介休”,介之推隐居在介休绵山成为定论。后来北魏郦道元《水经注》、唐代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宋代地理志《太平寰宇记》以及历代《山西通志》、《汾州府志》、《介休县志》,都有详细而准确的记载。关于寒食节起源于介休绵山介之推被焚的确切记载,最早当为西汉末年桓谭《新论》卷11《离事》中说“太原郡隆冬不火食五日,虽病不敢触犯。为介之推,故也。”显然,西汉时期,为纪念介之推而禁火寒食的习俗已扩大到太原一郡甚至更大的地域了。稍后《后汉书·周举传》记载更为明确:“太原一郡,旧俗以介之推焚骸,有龙忌之禁,至其亡月,咸言神灵不乐举火,由是士民每冬中,辄一月寒食。”这里不仅说明了寒食是因“介之推焚罕的“旧俗”,而且寒食时间延长到一月。

三国时魏武帝(曹操)在《明罚令》中云:“闻太原、上党、西河、雁门冬至后百五日,皆绝火寒食,云为介之推。且北方沍寒之地,老少羸弱,将有不堪之患。令到,人不得寒食。犯者家长半岁刑,主吏百日刑,令长夺一月俸。”文中不仅提到寒食范围已由太原一郡扩大到三晋各地,而且时间增加到“冬至后百五日皆绝火寒食”,可见三国时期寒食习俗愈演愈烈。到了两晋南北朝以后,记述寒食习俗是为纪念在介休绵山被焚的介之推的文章随处可见。周斐《汝南生贤传》曰:“太原旧俗,以介之推烧死,至其亡时,民为绝火食,老少多死。”东晋陆翙《邺中记》载记确切:“冬至后一百五日,为介之推断火,冷食三日。”《晋书·石勒传》、《十六国春秋》皆有记载:“石勒时,雹起西河介山,大如鸡子,平地三尺,洿千余里,树木摧折,禾稼荡然。勒问徐光,光曰:‘去年禁寒食,介推帝乡之神,历代所遵,或者以为未宜替,故有此灾矣。’勒下书曰:‘寒食既并州之旧风,朕生其俗,不能异也。’尚书其促检旧典,定议以闻。”北魏太和二年(496)二月,魏孝文帝下诏禁止国人绝火寒食,诏曰:“除介山之邑听为寒食,自余禁断。”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载:“昔介之推怨晋文公赏从亡之劳不及己,乃隐于介休绵山中。”“介之推抱树而死,百姓哀之,忌日为之断火,煮醴而食,名曰寒食。”南宋周密《癸辛杂识》记载:“绵山火禁,升平时禁七日,丧乱以来犹三日。”元代陈元靓《岁时广记》记载:“介之推三月五日为火所禁,国人哀之,每岁春暮不举火。”

寒食节与清明节的区别

寒食节和清明节的区别是习俗不同。清明节和寒食节是两个节日。寒食节在清明节的前一二日。它们两者历史都很久,并且经过了一个此消彼长的过程。清明节历史悠久,源自上古时代的春祭活动。古代一年中分春秋二祭,后来的春祭逐渐演变成我们中华民族最隆重盛大的祭祖大节。

当然,清明节的习俗,不光是祭祖这一项,除了礼敬祖先,慎终追远外,还有踏青郊游、愉悦身心的主题,“天人合一”传统理念在清明节中得到了生动体现。清明节在逐步演变发展过程中,逐步融合了寒食节的一些习俗。在民间的传说中,寒食节是为了纪念晋国的忠臣介子推,而特意设立的节日。

它的真正起源并非为纪念介子推,而是沿袭了上古的改火旧习,即《周礼》所谓“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寒食节这个节日,在最开始主要习俗就是禁烟火、吃冷食,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上坟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

寒食节习俗

1.禁烟冷食:寒食节古代也叫“禁烟节”,家家禁止生火,都吃冷食。但因国人追悯先贤之情执着,从东汉到南北朝屡禁屡兴,唐代皇家认可并参与。

2.拜扫祭祖:寒食节扫墓祭祖在南北朝到唐前被视为“野祭”。后演变为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庙、祭先贤;百姓上坟等。时一家或一族人同到先祖坟地,致祭、添土、挂纸钱,然后将子推燕、蛇盘兔撒于坟顶滚下,用柳枝或疙针穿起,置于房中高处,意沾先祖德泽。

3.寒食饮食:寒食食品包括寒食粥、寒食面、寒食浆、青精饭及饧等;寒食供品有面燕、蛇盘兔、枣饼、细稞、神餤等;饮料有春酒、新茶、清泉甘水等数十种之多。其中多数寓意深刻,如祭食蛇盘兔,俗有“蛇盘兔,必定富”之说,意为企盼民富国强;子推燕,取介休方言“念念”不忘介推高风亮节……

4.寒食插柳:柳为寒食节象征之物,原为怀念介之推追求政治清明之意。早在南北朝《荆楚岁时记》就有“江淮间寒食日家家折柳插门”的记载,安徽、苏州等地还盛行戴芥花,佩麦叶来代替柳枝。据各地史籍记载:“插柳于坟”、“折柳枝标于户”、“插于檐插柳寝灶间”、“亦戴之头或系衣带”、“瓶贮献于佛神”、“门皆插柳”,故民间有“清明(寒食)不戴柳,红颜成白首”之说。

5.寒食踏青:也叫踏春,盛兴于唐宋。宋·李之彦《东谷所见》载:“拜扫了事,而后与兄弟、妻子、亲戚、契交放情地游览,尽欢而归”。明代《帝王景物略》记京效踏青场景为:“岁(寒食)清明日,都人踏青,舆者,骑者,步者,游人以万计。”可谓盛极。

6.寒食秋千:秋千原为古代寒食节宫廷女子游乐项目。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载“天宝宫中至寒食节竟竖秋千,令宫嫔辈戏笑以为宴乐。帝呼为半仙之戏,都中士民因而呼之”,宋代宰相文彦博诗《寒食日过龙门》,诗中描写为 “桥边杨柳垂青线,林立秋千挂彩绳。”

7.寒食蹴球:盛行于唐,宋《文献通考》载:“蹴球,盖始于唐。植两修竹,高数丈,络网于上,为门以度球,球工分左右朋,以角胜负。”史载:唐德宗、宪宗、穆宗、敬宗都喜蹴球,《州府元龟》载:“唐德宗贞元十二年二月寒食节帝御麒殿之东亭,观武臣及勋戚子弟会球,兼赐宰臣宴馔。”宋代也有《太祖蹴鞠图》。

8.寒食咏诗:寒食节时,文人们或思乡念亲,或借景生情,感慨尤多,灵感顿生,诗兴大发,咏者甚多。据查,仅《全唐诗》就有唐玄宗、张说、杜甫、韩愈、柳宗元等名人名家诗词三百余首,宋金元词曲也有一百余首,成为我国诗歌艺术中一枝奇葩。此外,寒食节时期还有赐宴、赏花、斗鸡、镂鸡子、牵钩(拔河)、钻木取火、放风筝、斗百草、抛堶(瓦石器玩物)等许多活动,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古代的社会生活。


    690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