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文言文解题方法

明君0分享

今天,大牙老师整理了五大文言文学习方法,掌握整个高中都可受用,建议打印出来仔细研读,不懂的地方多问问同学和老师,文言文作为语文试卷的一大板块,占分比例可不小哦。以下就是小编整理的语文文言文解题方法总结,一起来看看吧!

语文文言文解题方法总结

一、整体把握,不究细处。先粗读文章,了解文章讲的是什么事件(几件事、事与事之间的联系),涉及的人物(几个人,人与人之间是什么关系)、作者对人物与事件是怎样的态度,做到心里有数,对于不理解的词暂且先不作深究。

二、细读理解,审题析文。尽可能仔细搜索文中信息,关注文后的注释、题干的表述、选择题的选项,尤其是选择题的选项,综合阅读一下对理解原文大有裨益。根据题目找到文中相关阐述,先易后难。

三、细细品味,重点突破。怎样来突破难点呢?

■整体把握上下联系因为句子在语段中是互、互补、互释的关系。如2007年高考文言辨析“文武之道一也”一句,如果只从字面上去看,很可能翻译为“古代文士和武将的成功道路只有一条”。但是细细把握文章,全文谈的是文以处世之才为标准,武以料敌之智为标准,文才武将对国家的作用,而“道”并非是成功的道路,还可以解释为规律,这样,全句应解释为“文、武的规律是一致的”。

■积累实词迁移课外首先,我们要大量积累课内的实词虚词,学好课内的文言文,这是本,是关键,也能使我们面对陌生的文言文,能够进行知识的迁移。

■借助字形推测意义汉字大部分是形声字,形旁表意,声旁表读音,从字的形旁就可以推测字义。如2007年文言文第一语段中的“赡于文辞”的“赡”,我们了解的是“赡养”之意,但在文中翻不通,不可能“用文辞来自赡养自己”,联系上文“博涉书记”,再看“赡”字,由“贝”字旁组成,与财富的多少有关,这样就可以推断出“富于文辞”。

■借助语境、引申义推测如07高考中翻译“不矜小节”句中的“矜”字意义,我们的教材中有“怜悯”之意,“凡在故老,犹蒙矜育”《陈情表》;有“夸耀,自夸”之意,如“虫翘然矜鸣,似报主知”《促织》;有“戟柄”之意,“锄?棘矜,非?于钩戟长铩也”《过秦论》,但都讲不通,但我们通过语境,了解到下文“默语无常,时人或谓之狂生”,不注重小节,而被别人称为“狂生”,由此可以推断,此处的“矜”应解释为“注重”。

■利用成语俗语推测成语绝大多数都来源于古诗文,其中许多虚词的含义与用法和文言文中完全相同。根据这一特点,利用自己熟悉的成语来推断文言虚词含义,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办法。如“急急乎唯进修是求”中“是”的意义和用法,就可根据我们熟悉的成语“唯命是从”“唯利是图”来推断,应该是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利用文言句法推测文言中排比句、对偶句较多,其中位置对称的词语一般词相同,词义则相近或者相对相反。如“无苗时采则实而沉,有苗时采则虚而浮”,“实”与“虚”相对,“沉”与“浮”相对,意思就显得明白了。

阅读文言文的关键,一句话,抓好课本,扎实基础。

文言文归纳要点总结

1. 整体阅读,总体把握,依据文体特点抓重点。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阅读是基础。阅读时要始终带着如下几方面的问题思考:

(1) 文章写了一些什么人的一些什么事;

(2) 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如何;

(3) 文章说了一些什么道理;

(4) 是以什么作为说理依据的。

具体说,对记叙性文字,要理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前因后果;一般的传记文,要弄清作者记了哪几件事,表现了人物的哪些性格特点和精神风貌。议论性文字要理清论点、论据及论证方法等。说明性文字要理清说明对象、说明内容和说明方法。只有整体阅读,总体把握,才能高屋建瓴地驾驭阅读材料,才能准确、完整地去分析、评价人物和事件。

2. 抓中心句、找关键句,理清文章的层次读一篇文章时,应当特别关注中心句、关键句,这样便于快速把握文意。

中心句、关键句的位置,常在文章(或段落)的开头或结尾处,如《六国论》的中心句“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在文章的开头;《过秦论》中“仁义不施,攻守之势异也”这个中心句在文末。再则,文章的层次结构,是文章的骨架和脉络,它具体展现作者记叙、描写、说明、议论的思路。

而作者的思路是通过层与层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反映出来的。分析的方法可按时间顺序归纳,也可按地点的转移归纳,可按时空结合归纳,可按材料性质或类别归纳。这些方法视具体的文章而定。

3. 在把握要点和中心的基础上,分析判断细节围绕文意,仔细判断各选项中的有关细节,才能明辨各项表述的正确与否。

要注意细节中是否存在着诸如人物的张冠李戴、事件的前后倒置、事件杂糅、层次混乱、强加因果、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故意曲解、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常见错误。

4. 充分利用各种信息,加深对文章内容及主旨的理解。

归纳、概括时,要注意充分利用文章的题目、文中或文后的注释、文章出处、作者情况等信息,结合学过的有关知识作综合分析,从而多方面理解文章的内容。

5. 回文查对,将选项中现代文叙述文字与文言原文对应文字比照判断。

要坚持把选项中诸如事情的发展、因果,人物行为的程度、实效等方面内容,细细从原文词句中查出核对;努力培养能把题目中用现代汉语叙述的内容,一一迅速地从原文中找出对应内容的能力。分析、评价选项叙述与文中用词造句的细微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

多句式解读技巧

定语后置

在古汉语中将定语移置在中心词之后的现象。定语后置一般有三种情况:

(1)中心词+定语+者 中心词+之+定语+者

楚人有涉江者。(《察今》)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石钟山记》)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2)中心词+之+形容词(定语)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涉江》)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3)中心词+数量词(定语)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

3. 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

例如: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覆之以掌。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烛之武退秦师》〈左传〉虽董之以严刑,振(震)之以威怒 《谏太宗十思疏》魏征孰与君少长?——与君孰少长? 《鸿门宴》〈史记〉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劝学》〈荀子〉

4.主语后置: (主谓倒装 )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

例如:

甚矣,汝之不惠(慧)。 《愚公移山》〈列子〉快哉此风!(宋玉《风赋》)“美哉,我少年中国。

固定句式

1."……孰与……"、"……何如……"

这两种说法都是询问比较的结果,用法相同。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你们看廉将军和秦王相比,谁更厉害?)

吾孰与城北徐公美?(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谁更美?)

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长安和太阳相比,哪一个离得更远?)

"孰与"、"何如"还可以用来询问利害得失,或表示抉择取舍。

2.日食饮得无衰乎?——得无,该不会,表揣测的疑问词

《触龙说赵太后》〈战国策〉

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得无,该不会,

表揣测的疑问词《促织》蒲松龄

3.求,无乃尔是过与(同“欤”,语气词)——无乃…与?恐怕…吧《季氏将伐颛臾》〈论语〉

4.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何(以)…为,表反问的句式,为什么要…呢《季氏将伐颛臾》〈论语〉


    682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