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救治资源是否意味放开

和杰0分享

增加救治资源是否意味放开?官方解读现在来了!快抓紧点击查看!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增加救治资源是否意味放开,以供参考,欢迎大家收藏并分享哟!

增加救治资源是否意味放开

增加救治资源是否意味放开?

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提出:“加强医疗资源建设。制定分级分类诊疗方案、不同临床严重程度感染者入院标准、各类医疗机构发生疫情和医务人员感染处置方案,做好医务人员全员培训。做好住院床位和重症床位准备,增加救治资源。”

如何加强医疗资源建设、落实分级分类诊疗?日前,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专家进行了解读。

问:加强医疗资源建设,需要补齐哪些短板?

答:一是加强定点医院建设。我们要求各地指定综合能力强、救治水平高的医院作为定点医院。定点医院要根据当地的人口规模,配足配齐救治床位,同时对于重症的监护单元也就是ICU要加强建设,而且要求ICU床位要达到床位总数的10%。通过定点医院的建设和提高救治能力,满足第九版诊疗方案中所规定的普通型、重症、危重症等患者的救治,最大限度保障救治水平和质量。

二是加强方舱医院建设。我们要求各地要按照“平急结合”的原则,依托现有的一些大型场馆,比如会展中心、体育场馆等,提前做好方舱医院的准备,比如电线、物资、信息系统、相关基本设施的准备,同时还要准备医疗医护力量,一旦发生聚集性疫情,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启动方舱医院,尽快收治患者。按照第九版诊疗方案,方舱医院收治的患者主要是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感染者。建设方舱医院,可以最大限度减少对日常医疗资源的占用,统筹新冠疫情患者救治与日常医疗服务保障工作。

三是加强发热门诊建设。发热门诊是发热患者进入门诊之后甄别是否感染新冠病毒的重要场所。我们要求二级以上医院要设置发热门诊,做到应设尽设、应开尽开,而且要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一旦发现可疑的患者要尽快甄别,若是阳性感染者,要迅速转到定点医院或者方舱医院进行救治,真正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

问:做好住院床位和重症床位准备,增加救治资源,是否意味着不久的将来会全面放开?

答:我国是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并且老龄人口众多,需要关心的脆弱人群基数也比较大。我国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差异比较大,医疗卫生服务资源总量相对不足。目前,每千人口的医疗床位达到6.7张,每10万人口的重症医疗床位不到4张,与发达国家之间还有不小差距。所以,在应对新冠疫情过程中,我们一直强调要加强能力建设,加强各方面的资源储备,包括人力、床位、药物、疫苗,这是一个综合性的防控安排。

提高重症资源、医疗床位的配置,不仅可以用于新冠疫情防控,也可以用于其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要进一步提升在重大疫情方面的早期预警能力、风险研判能力、流行病学调查能力和临床医疗救治能力,尤其是重症救治能力。今后我们将按照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走小步、不停步,根据病毒变异特点和临床治疗实践,以及防控能力的改善和提升,因时因势优化完善和调整防控举措,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

问:如何加快提高疫苗加强免疫接种覆盖率,特别是老年人群覆盖率?

答: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新冠病毒疫苗在防重症、防死亡方面效果明显,对防感染也是有效的。我国80岁以上老年人的全程接种率为65.7%,80岁以上老年人加强针接种人数仅占80岁以上老年人总数的40%。所以,提高老年人的全程接种率和加强针接种率非常必要和迫切。下一步,我们将制定加快推进疫苗接种的方案,指导各地继续采取多样化的便民服务措施,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

在家日常防护怎么做?

1.尽量减少外出活动。减少走亲访友和聚餐,尽量在家休息。减少到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活动,尤其是相对封闭、空气流通差的场所,例如公共浴池、温泉、影院、网吧、KTV、商场、车站、机场、码头和展览馆等。

2.做好个人防护和手卫生。家庭置备体温计、口罩、家用消毒用品等物品。未接触过疑似或确诊患者且外观完好、无异味或脏污的口罩,回家后可放置于居室通风干燥处,以备下次使用。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3.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居室整洁,勤开窗,经常通风,定时消毒。平衡膳食,均衡营养,适度运动,充分休息。不随地吐痰,口鼻分泌物用纸巾包好,弃置于有盖垃圾箱内。

4.主动做好个人与家庭成员的健康监测,自觉发热时要主动测量体温。家中有小孩的,要早晚摸小孩的额头,如有发热要为其测量体温。

5.若出现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结膜炎、肌肉酸痛等可疑症状,应及时到医疗机构就诊。

外出活动注意哪些?

1.日常生活与工作出行人员,外出前往超市、餐馆等公共场所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要佩戴口罩,尽量减少与他人的近距离接触。

2.出现可疑症状需到医疗机构就诊时,应佩戴口罩,可选用医用外科口罩,尽量避免乘坐地铁、公交车等交通工具,避免前往人群密集的场所。就诊时应主动告知医务人员相关疾病流行地区的旅行居住史,以及与他人接触情况,配合医疗卫生机构调查。

3.远距离出行人员,需事先了解目的地是否为疾病流行地区。如必须前往疾病流行地区,应事先配备口罩、便携式免洗洗手液、体温计等必要物品。旅行途中,尽量减少与他人的近距离接触。从疾病流行地区返回,应尽快到所在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进行登记并进行医学观察,医学观察期限为离开疾病流行地区后14天。

    545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