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的农谚或俗语
小暑是相对大暑而言,古人认为小暑期间,还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故称为小暑,那么关于小暑的农谚有哪些呢,下面给大家分享小暑的农谚或俗语最新,欢迎阅读!
小暑的农谚或俗语
(1)小暑小禾黄。
寓意:小暑时节,天气炎热,田里的小禾苗都被晒黄了。
(2)小暑吃芒果。
寓意:小暑之时,有许多时令水果成熟,如芒果就可以供人们享用了。
(3)小暑温墩大暑热。
寓意:小暑时节,气温还没到达最高,只是温而不热,到了大暑那才叫真正的炎热。
(4)小暑过,一日热三分。
寓意:小暑过后,人们可以明显感觉到气温在一天天地上升。
(5)小暑南风,大暑早。
寓意:小暑时节,若是吹南风,那么到了大暑必定无雨,会出现大早。
(6)小暑打雷,大暑破好。
寓意:小暑这一天如果打雷,大暑时必定有大水冲决好堤。
(7)小暑惊东风,大暑惊红霞。
寓意:小暑吹东风,大暑傍晚红霞满天,这都是台风来临的征兆。
(8)六月初一,一雷压九台,无雷便是台。
寓意:民间常以六月初一是否打雷预卜当年是否有台风。
(9)六月六下雨,一百日见霜。
寓意:六月六日下雨,至当年秋冬会很冷。
(10)六月六,仙草水米笞目。
寓意:仙草水与米笞目是台湾夏天最佳消暑食品,到小暑时节我国台湾人都要用仙草水和米笞目来防暑。
关于小暑的俗语
小暑过,一日热三分
小暑南风,大暑旱
小暑打雷,大暑破圩
小暑惊东风,大暑惊红霞
六月初一,一雷压九台,无雷便是台
大暑小暑,有米懒煮
天旱防备雨涝,雨涝防备天旱。
既抗旱,又防涝,旱涝丰收两牢靠。
睡了一觉,由旱变涝。
小暑大暑,灌死老鼠。
六月年景如翻饼。
年年防涝,月月防盗。
防汛工作早张罗,水到不致荒手脚。
事先不挖沟,暴雨无处流。
暴雨下满湾,冲垮堤和堰。
雨前不疏沟,大雨沟外流。
沟水外漫,淹了农田。
预先不清淤,水到来不及。
河道淤浅,水来外漫。
沟旁没有树,水到堤难护。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人怕引诱,塘怕渗漏。
河堤再坚硬,老鼠能挖洞。
河道决口似瀑布,千人万人难挡住。
伏天热得狠,丰收才有准。
小暑吃什么传统食物好
1、黄瓜+煮鸡蛋
山东有的地方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鸡蛋,不吃别的食物。
2、吃三宝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的到来,意味着即将进入三伏天。此时,天气炎热,人体出汗多,消耗大,养生保健一定要注意补充体力,解热防暑。民间在这个时节素有吃三宝——黄鳝、蜜汁藕、绿豆芽的习俗。
3、食新(食辛)
小暑食新,是客家人的一种民俗活动。客家人,即广东、福建、江西、台湾等地原住民的主要组成部分。在小暑过后尝新米,客家人将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饭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后人人吃尝新酒等。据说“吃新”乃“吃辛”,是小暑节后第一个辛日。一般买少量新米与老米同煮,加上新上市的蔬菜等。所以,民间有“小暑吃黍,大暑吃谷”之说。
4、吃饺子
伏天民谚有“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还能种荞麦”,“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头伏吃饺子是传统习俗,伏日人们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谓之苦夏,而饺子在传统习俗里正是开胃解馋的食物。
5、吃面
伏日吃面习俗至少三国时期就已开始了。《魏氏春秋》:“伏日食汤饼,取巾拭汗,面色皎然”,这里的汤饼就是热汤面。《荆楚岁时记》中说:“六月伏日食汤饼,名为辟恶。”五月是恶月,六月亦沾恶月的边儿,故也应“辟恶”。
伏天还可吃过水面、炒面。所谓炒面是用锅将面粉炒干炒熟,然后用水加糖拌着吃,这种吃法汉代已有唐宋时更为普遍,不过那时是先炒熟麦粒,然后再磨面食之。唐代医学家苏恭说,炒面可解烦热,止泄,实大肠。
6、吃羊肉
徐州人入伏吃羊肉,称为“吃伏羊”,这种习俗可上溯到尧舜时期,在民间有“彭城伏羊一碗汤,不用__开药方”之说法。徐州人对吃伏羊的喜爱莫过于当地民谣“六月六接姑娘,新麦饼羊肉汤”。
7、吃莲藕
每逢小节气,暑民间有吃藕的习俗,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丰富的钙磷铁等和多种维生素,VC钾和膳食纤维比较多,具有清热养血除烦等功效,适合夏天食用鲜藕以小火煨烂,切片后加适量蜂蜜,可随意食用,有安神入睡之功效,可治血虚失眠。有清热凉血作用,可用来治疗热性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