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改进方法
作文的学习贯穿整个初中教育阶段,对初中生提高语文分数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初中课堂中,教师要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教学,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下面给您带来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改进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某个事物产生兴趣,就会主动去探究和学习。因此,要想提高作文教学质量,教师首先要做的是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途径很多,创设情境便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角色扮演、利用多媒体、朗读、演讲等形式来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紫藤萝瀑布》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紫藤萝的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学生十分投入,且了解到了紫藤萝的习性和特点。放映结束,教师可以顺势让学生结合所看内容,展开想象,描述一下自己心中紫藤萝的样子。学生兴致勃勃,写出来的句子优美动人。如“初夏时节,紫藤花开得最为旺盛,近看像一串串珍珠,远看像一串串葡萄,晶莹剔透。就连地上也铺满了紫藤花瓣,像一条淡紫色的地毯,美丽极了!”再如,学习《秋天的怀念》时,作者用朴实的文字写出了母爱的伟大。在讲解完课文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用心体会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引发情感共鸣。之后,教师可以布置微写作任务,让学生说说父母平时怎么表达对自己的爱,或者写一些自己与父母一起做过的趣事等。基于前期的情感铺垫,学生有强烈的表达欲望,能很快进入写作状态,且写出来的内容真实动人,很有感染力。
读写结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阅读与写作本应是相互促进的“一体两翼”。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然而,目前大多数教师没有意识到读写一体的重要性,致使写作训练与阅读教学严重脱节。为了改善这一局面,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有序推进阅读与写作同步进行,从而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基于此,在微写作训练中,教师可以合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通过仿写、改写、扩写等形式,在深化理解文本内容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比如《春》这篇文章运用了大量的拟人手法,将春天比作“刚落地的娃娃、小姑娘、健壮的青年……”,形象生动,很有感染力。教师可以从中选取部分内容,让学生进行仿写练习。如“太阳的脸红起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这两个句子运用了拟人的手法,根据太阳、小草在春天时的特点赋予其脸红、钻的人物动作,为原本单调的场景注入了生机与活力。通过仿写,学生学会了灵活地运用拟人手法,并体会到其在写作中的作用。再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其中讲到了一个“美女蛇”的故事,作者童年时也因为对“美女蛇”的惧怕而不敢轻易走进百草园的长草丛里。教师可以选择这一情节布置微写作任务,如“如果你是作者,在听到美女蛇故事后夜晚做了一个与之相关的梦,那么梦里你是如何遇到美女蛇的?”提出这个问题后让学生展开想象,改写文本内容,将自己想到的内容写成一段文字。这种以阅读为基点的微写作,以读带写,读写结合,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生活素材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生认识周围事物主要通过观察,这也是积累作文素材最有效的方法。教师要充分挖掘社会生活的教学资源,为自己的语文作文教学拓展渠道。在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时,要去创设条件,让学生去实践,从而积累生活中的作文素材。告诉学生要抓住机遇,关注生活中发生的事,为自己的写作积累素材。比如,教师在布置学生写《家乡的变化》这篇作文时,可以要求学生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去观察自己的家乡。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一组去了解家乡的经济发展状况;二组去拜访家乡的老人,并向他们询问这几年来家乡的发展状况;三组去逛商店或者文化古迹,亲身感受家乡的变化。这样,学生在写作文时不会觉得无话可说,写出来的作文读起来也不会乏味。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进而有效积累生活中的作文素材。
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引导学生有效积累实践活动中的生活体验。学生主要通过生活体验来学习知识、积累作文材料。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体验生活的喜怒哀乐、 酸甜苦辣。学生平时生活比较枯燥,这样的生活难免会使学生的视野受到局限,因此,语文教师应积极组织开展语文课外活动。比如,可以组织他们积极参加演讲比赛、故事会、诗歌朗诵会等等。这样,不仅能够陶冶情操,还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进而为学生积累作文素材。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改进方法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