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鸟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
作者用诗化含蓄的语言为我们展现了十年动乱的残酷、荒谬,摧毁了少年一切美好的生活的社会现实。《白色鸟》是一篇散文化小说,即不以塑造人物、编织故事为重,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白色鸟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白色鸟》教案
[教学目的]
1.体会小说当中充满诗情画意的描写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2.了解那十年给人民正常生活所造成的冲击,形成对的正确认识。
3.体会小说当中对童年生活的描写,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小说所描写的优美的生活场景和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以及轻松的氛围中所反映出来的深刻的社会主题。
[教学时数] 总计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二、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主题。
1、小说当中的白皙的少年是哪儿的人?它从小跟着谁长大的?它和外婆的关系怎么样?你是从哪些内容中看出来的?
白皙的少年来自城里;他从小是跟着外婆长大的;外婆非常喜欢他。这从文中“‘城里人没得用’”、“白皙的少年也就极喜欢外婆炒的喷喷香的马齿苋干菜”、“他是外婆带大的,童年浪漫如月船,泊在了外婆的臂弯里,臂弯宁静又温暖”、“平日的下午,外婆一定逼他睡午觉,一定不许他出来玩”等内容可以看出来。
2、引导学生理解“却忽然有一天,外婆就打起包袱到乡下来了。”的原因。
外婆的生活受到了不明因素的冲击,不然的话,哪一个城里人会愿意专门从城里到乡下来住呢?
3、仔细阅读第43自然段,看看外婆的举动有何反常,这种反常预示着什么,在此处你能感觉到吗?
平时,“外婆一定逼他睡午觉,一定不许他出来玩”,但是今天,有一个好大的声音隔了田塍喊外婆,外婆就叫来了他的朋友“一起去玩,远远地到河边上去玩”,而且“随便”地玩,“‘没断黑不要回来’”……这种反常,预示着今天下午在外婆的身上要发生一件事情,而且这件事情外婆还不愿意让白皙的少年知道。
4、那么这件事情到底是什么呢?
引导阅读课文“忽然传来了锣声……今天下午开斗争会”几段。得出结论:今天下午的斗争会的斗争对象,就是外婆。外婆不愿让自己心爱外孙看到这种难堪的场面,不愿让自己心爱的外孙的生活受到冲击,所以专门叫来了黝黑了少年陪外孙“远远地到河边上去玩”,“‘没断黑不要回来’”。因此,这篇小说反映的时代背景我们就清楚了。外婆之所以从城里到乡下来住,也就是在躲避这场政治风暴的袭击。可是宁静的乡村也没能使她逃过这场荒谬的政治狂热给她带来的灾难。
5、帮助学生理解这篇小说表达主题的独特方式。
这篇小说通过两少年在河边尽情的嬉戏,对美丽的大自然、天真纯朴的少年、自由快乐的小鸟等如诗如画的描写,反映了十年“”给人的正常生活所带来的灾难性的影响和它的荒谬。
三、体会文中对纯美自然的描写及由此营造出来的诗情画意的氛围。
1、小说中乡村的自然风光,干净、朴实。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对大自然风光的描写,体会环境的美。
“河堤上或红或黄的野花开遍了,一盏一盏如歌的灿烂”,河水“粼粼闪闪”,“小鱼小虾蹦蹦跳跳”,“卵石好洁净”;蝉声“抑扬”,野蜂“嗡嗡营营”;“绿色的岸”,“远远淡青的山”;岸边水草“葳蕤”,芦苇“汪汪的绿着”;水鸟“雪白雪白的”,甲虫在软泥上爬。一幅多么美丽的乡间田野图!在这样的大自然中,一切多么纯洁、透彻,与少年率真的心相互辉映,让人感到一种净化的美,质朴的真。
2、这篇小说营造出一种诗一般的氛围和意境。让学生齐读、朗读、默读下列内容,细心体会从中所流露出来的诗情画意。
(1)“在那黑点移动过的地方,迤逦了两行深深浅浅歪歪趔趔的足印,酒盅似的,盈满了阳光,盈满了从堤上飘过来的野花的芳香”。
(2)“间或一页白帆,日历一样翻过去了,在陡然剩下的寂谬里,细浪于是轻轻腾起,湿浸浸的舔着天空舔着岸”。
(3)、文中对芦苇的描写、对水鸟的描写、对少年的描写。
归纳:这些优美的画面,营构了全文的诗情画意,表达了少年天真烂漫的纯真和如梦如幼的感觉。
四、复述课文内容,复习巩固。
[作业练习]
1、本文生字词听写积累。
2、课外阅读积累
《白色鸟》课堂实录
师:今天上课,我们首先讨论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话题,板书(童年)
生:哦,童年
师:对,说到童年,我看大家的脸上都洋溢着兴奋喜悦的笑容,大家有话与老师说吗?
生:童年非常好玩。
生:童年很值得回忆。
师:在童年,有哪些事情好玩?
生:捉螃蟹,游泳啊
生:我最爬山啦
师:呵呵,爬山最考验一个人的毅力了,看来你的毅力不错。
生:我最喜欢掏鸟蛋了。 (众笑)
师:看来同学们的童年过得的确有趣,可是,不同时代,孩子们的生活也一样吗?要是生活在“”那个时代,孩子们的童年仍然这么有趣吗?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何立伟的这篇小说—白色鸟(板书课题、作者)
师:刚才在早读时,同学们都预习了吧?
生,预习了,我都读了3遍呢。
师:看来你的速度很快哟,可是光讲速度还不行,还要真正了解这篇文章的内容。下面我就检查一下同学们的预习效果,知道文章写的是什么吗?
生:写的是小伙伴的游戏。
师:能用一句话概括吗?
生:写的是两个小伙伴在河边痛痛快快地玩耍。
师;非常好,你不光说了他们的活动,还把他们活动的特点也告诉我们了。同学们,这篇文章的体裁是?
生:小说。
师:那我们学小说需要学习什么?
生:学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吧。
师:对,可是小说有它自己的特点,知道吗?
生:三大要素
师:能详细点吗?
生;有故事情节、环境描写
师:环境描写有描写自然的,也有交待故事背景的。可是还差一个要素啊。
(没人回答了)
师:那说到《西游记》你会想起?(生:猪八戒、孙悟空)说到《鹿鼎记》你会想起?(生:韦小宝),呵呵,你们刚才回答的叫什么?
生:故事的人物
师:对,人物形象。那本文写的人物是?
生:两个小伙伴。
师:各有什么特征?
生:一个白皙一个黝黑。
师:刚才同学们说的是外貌特征,请再补充。
生:白皙那个穿西装,黝黑那个缺门牙。
师:不错,他们还有没有身份上的特征?
生:白皙那个是城里来的,黝黑那个是农村的。
师:看来同学们的预习很出色。刚才有同学说他们的游戏很痛快,非常有趣。那作者为了突出“痛快有趣”这个特征(板书:痛快有趣),是用哪些片断来体现的?你们说我来写。
生:白齿苋
师:白齿苋是一个活动片断吗?
生:是采白齿苋。
师:好,同学们就按照这种格式回答。第二个?
生依次回答:拔霸王草、打水漂、考问题、比赛划水、捉蛇、看鸟。
师:作者重点写的是哪个片断?
生:看鸟。
师:为什么?
生:因为鸟儿很白很漂亮,他们都喜欢。
师:好,看来同学们回答问题很积极哦。可是,我不知道你们在预习时有没有什么问题,说出来看看大家能不能解决。
(没人回答了)
师:看来同学们很团结,都不想把同学难住。
(众笑)
生:老师,“设若”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
师:大家看呢?
生:“假如”的意思吧,也可以说成是“倘若”。
师:解释得不错。同学们提问不光可以提字词方面的问题,也可以深入到课文的内容。
生:老师,课后作业有个问题,“课文标题是写白色鸟,怎么重点在写人呢”?
师:好,这个问题提得很有研究价值,也是课文的一个重点,谁来解答?
生:课文重点是在写人,但是这两个孩子就像白色鸟那么纯洁天真,应该是象征吧。
生:白色鸟象征孩子们那种纯真灿烂的童年
师:象征?什么叫做象征手法?
生:象征就是用一个具体事物象征某种精神,含蓄表达作者的某种意思。
师:同意吗?赞成的同学请鼓掌(大多数同学使劲鼓掌)
师:刚才那2位同学回答得不得不让我们佩服,其实,我们以前也学过类似的文章,比如?
生:《白杨礼赞》
生:比如《驿路梨花》
师:呵呵,同学们反应很快呢。那还有问题吗?
生:老师,你刚才怎么不说外婆?
师:作者写外婆的语言太少,老师就不说了。
生:不,外婆把两个孩子赶出去,不让他们在家里睡午觉,里面肯定有原因。
师:那是什么原因?
生:不知道。
师:那我们找找看文中描写外婆的有几处,看看外婆是个怎样的人。
生:孩子喜欢外婆做的喷香的菜,说明外婆很爱他们。
生:外婆带着包袱就到乡里来了,说明她不喜欢城里的生活。
生:外婆把孩子们赶出去玩,说明她肯定有什么事情不想让孩子们知道。
师:知道是什么事情吗?(没人回答了)那同学们看看家里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
生:开斗争会了。
师:开斗争会是怎么回事?
生:就是打仗。
(众笑)
师:啊?我们应该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来说啊。
生:老师,我知道,时期开斗争会就是把人拿来斗争。
生:不知道是不是批斗会?
师:你知道批斗会?
生:是啊,历史上学的,“”时期把好多知识分子拿来批斗,冤枉了好多人呢。
师:这位同学思考问题很深入,我来补充补充吧。“”就是我们常听到的“十年浩劫”,发生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这个时期颠倒是非、混淆黑白,是我国历史上一块不忍触摸的伤疤。
师:了解了社会背景,我们就知道外婆异常表现的原因了。谁来说?
生:外婆打着包袱从城里来,城里一定在开批斗会,她想保护这些孩子。
师:保护什么?
生:她想让这些孩子不受到那种不好的影响。
师:由此可见外婆的用心--(生:良苦)。可是保护住了么?
生:没有,农村也在开批斗会,孩子们肯定会受到影响的。
师:由此可见,孩子们这种自由自在的玩耍,那可是在外婆的呵护之下才能拥有的啊,我想这些孩子的童年,一定含杂着孤独,这不能不说是当时那个社会的悲哀。同学们,老师也想把自己对文章的看法告诉给大家,当我读到这诗情画意的语言、想到用心良苦的外婆,我感受到自然之美和人性之光了,可是读到“开斗争会”,我长长地叹了口气。如果要用一个词语来形容我当时的心情,你们说应该是什么?
生:失望
生:气愤
生:悲哀,我为那个社会感到悲哀。
师:呵呵,你在模仿赵本山?(众笑)
师:可是悲哀气愤又能怎样?就连大人都无法躲避。社会小说的主要目的是反映社会现实,你猜猜作者想告诉我们什么?
生:作者想告诉我们要认清形势,千万不要重蹈覆辙。
生:作者想说千万不要让社会的悲哀伤害到孩子们。
师:看来同学们都很义愤填膺,可是,在任何时期,社会生活中都会有某些消极因素是我们无法避免的,所以我们唯一能做的是什么?
生:乐观一点吧。
生:开朗一些,我就经常无忧无虑的。千万不能把别人的错误拿来惩罚自己。
师:呵呵,开始引用名言了,不错。老师还有一个问题想问大家,你们喜欢这篇文章吗?把原因也说出来吧。
生:喜欢,因为孩子们的对话很搞笑。
师:搞笑?
生:不是,孩子们的对话有很多方言,有点像我们说的四川话,读起来感觉很真实。
师:恩,还有其他意见吗?
生:我也喜欢,因为我很喜欢白色鸟,可惜最后它飞走了。
师:恩,鸟儿飞走了,本该属于孩子们的宁静也飞走了。还有其他意见吗?
生:我也喜欢这篇文章,因为里面有很多优美的自然环境描写。
师:能把你喜欢的句子用表情朗读出来吗?知道老师的意思吗?
生:知道,就是读出感情噻。
师:聪明!!开始吧。
生读:河堤上的野花,一盏一盏如歌的灿烂。
师:你最喜欢那个词?也要说理由
生:一盏一盏,因为它写出了花开的那种动态。
生:如歌的灿烂,这个比喻很霸道,写出了花儿的灿烂和美丽。
师:我看你们才是真的搞笑呢。还有好句吗?
生读:芦苇汪汪的绿着,水鸟雪白雪白的,甲虫在软泥上爬。
生:我喜欢句子里面的形容词,因为它勾画了很美的一幅乡村自然美景,和“”这个环境不同。
师:这应该是一种什么写法?
生:对比吧,自然和社会的对比。
师:很好,可是老师也想听到不同的意见。有没有不喜欢这篇文章的同学?
生:我不喜欢,这篇文章好长,直到最后才告诉我故事的背景。
生反驳:这样才更好啊,设置悬念,表达含蓄。
生:我也不喜欢,因为我讨厌这样的生活,讨厌别人来影响我们。
师:好,不过讨厌也是无法解决问题的噻,只能乐观看待了。对了,上课前张老师问大家你们的童年和文中描写的童年一样吗?
生:不一样,我们现在无忧无虑的,比他们幸福一些。
师:所以我们更应该珍惜现在的日子。因为时间关系,老师很想在课堂上知道你们的童年是怎么度过的,究竟有多幸福,现在看来只能把你们的感受变成作文本上的文字了。知道老师的意思吗?
生:知道。
师:好,下课。
《白色鸟》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白色鸟》是省编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文章富有哲理、极有深度,根据学生特点、程度合理安排这个“度”是有效完成教学任务的关键。此文放置七年级上学期,目的不在于深刻地理解背景下,孩子的世界和大人们(外婆她们的)世界之间的反差,构织出的那个时代、那个社会的悲哀、以及整个个类的悲哀;也不是让学生掌握何立伟当时开创性的小说情节淡化的写作风格。从本册书的选文角度不难看出,这本教材注重孩子在成长中的各种精神命题,帮助他们认识自己和自己赖以生存的世界(包括精神世界)。
二、学情分析:
作为刚由小学升入初中的孩子,他心底还保留着多少与现实社会格格不入的美好情怀、幻想与生活乐趣。那么在教学中应把着眼点放在感知“白皙的少年”和“黝黑的少年”几乎游离于那个时代之外幸福玩乐的独特感悟;处在青春期的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对文学作品有一定的独特体验和看法,并且有表达个人观点的欲望,但是面对这样的背景,对他们比较生疏,又需要恰当适时的引导。
根据本单元的特点和学生的情况,我对本文做了以下的教学设计:
【知识与能力】
①理清小说的要素,概括小说主要事件和场景。
②了解白描手法。
③揣摩景物描写的妙处,品味课文的语言。
【情感与态度】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过程与方法】
概括小说主要事件和场景;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用心感受、体验、理解.揣摩景物描写,品味语言;明确白色鸟的象征意义;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体会小说营造的意境、氛围,概括小说主要事件和扬景,揣摩作品对于一黑一白两个小年的描绘。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2 体会小说当中充满诗情画意的描写对表达主题的作用。
3 小说独特的表达主题的方法。
4 了解十年“”给人民正常生活所造成的冲击,形成对十年“”的正确认识。
5、体会文章象征手法的应用,把握主题。
【教学重点】
1揣摩景物描写的妙处,品味课文的语言
2感受小说中一黑一白两个少年欢快的生活,美好、自由在在的童心。
白色鸟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