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来主义沪教版高二下册语文教案
《拿来主义》 发表于1934年6月4日,作者鲁迅。内容中阐明了应该批判继承和借鉴文化遗产及外来文化的论点。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拿来主义沪教版高二下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拿来主义》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鲁迅在对待文化遗产问题上的态度,理解“拿来主义”的内涵。
2、了解类比、比喻论证的用法和作用。
3、鉴赏和品味本文幽默的语言风格。
【教学重点】:
1、理解“拿来主义”的内涵。
2、鉴赏和品味本文犀利、幽默、讽刺的语言。
【教学难点】:
了解类比、比喻论证的方法及其运用。
【教学设想】:
都说中学生有三怕:一怕写作文,二怕周树人,三怕文言文。鲁迅先生的这篇杂文对他们来说是有难度,所以要难文简上,突出中心。要找准文章的切入点,降低难度,才能做到提纲挈领,牵一发而动全身。
【教学方法】:
采用研读讨论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在整体把握的基础之上,圈点勾画疑难句子并思考、品味、探讨、鉴赏。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论语》曾有这样的语录“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善于向别人学习,且要辩证吸收。鲁迅将这种思想行为在一定的背景下上升为一种思想动向——拿来主义。
二、文体及背景简介:
杂文,是直接而迅速的反映社会事变或社会倾向的文艺性论文。以短小精悍、活泼锋利为主要特点。最基本的表达方式是形象化说理。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有关社会生活、文化动态、政治事件的杂感、杂谈、随笔都可以归入这一类。
这是鲁迅先生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所写的一篇关于继承文化遗产问题的杂文。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在对革命根据地进行军事围剿的同时实行反革命的文化围剿,各种错误思潮也随之泛滥,一些封建遗老遗少叫嚷复古主义,卖国求荣的“全盘西化”论甚嚣尘上,左翼文艺队伍中对要不要继承文化遗产的问题也思想混乱,颇多分歧。面对如此背景,鲁迅先生写下了这篇杂文,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批判地继承文化遗产的原理和方法,旗帜鲜明地提倡“拿来主义”,反对“闭关主义”和“送去主义”,主张从文化遗产中吸取精华、剔除糟粕。这与毛泽东同志后来提倡的“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
《且介亭杂文》缘起:有一段时间,鲁迅先生住在上海闸北帝国主义越界筑路的区域,这个地区有“半租界”之称。鲁迅先生因此将“租界”二字各取一半,成“且介”,以表愤懑。“且介亭”暗示这些杂文是在上海半租界的亭子间里写的,形象地讽刺了国民党统治下半殖民半封建的黑暗现实。
三、阅读课文,初步感知:
字音
自诩( xǔ ) 磕( kē)头 残羹( ɡēnɡ )冷炙(zhì) 冠冕(miǎn)
犀(xī )利 吝啬(lìn )(sè ) 脑髓(sǔi) 孱(càn)头
蹩(bié )进 国粹( cuì )
四、研读第一部分:
1、本文中作者提到了几个“主义”?作者对此的态度分别是什么?
明确:①闭关主义 ②送去主义 ③送来主义 ④拿来主义。
(1)、分析“闭关主义”
实质——明清以来奉行的闭关自守的政策
做法——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后果——大门被枪炮打破(鸦片战争)
否定了闭关主义。
(2)、分析“送去主义”
实质——国民政府的卖国政策
做法——只是送出去
后果——亡国灭种,祸延子孙
问:“到现在,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作者这样说有依据吗?
明确:有。“先是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听说不远还要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以催进‘象征主义’”。
第3段是难点,它的论证过程比较复杂,本段用了类比的方法。类比如下:
尼采 中国
自诩是太阳 自诩地大物博
光热无穷 煤矿丰富
只是给予,不想取得 只送去,不拿来
他发疯而死 亡国灭种
通过与尼采的类比,作者指出“送去主义”的危害——“当佳节大典之际”,我们的子孙“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也就是必沦为乞丐。
否定送去主义
(3)、分析“送来主义”
实质——帝国主义向中国倾销剩余物资进行文化经济侵略的政策
做法——英国鸦片,德国废枪炮,法国香粉,美国电影,日本小东西
后果——大受其害,对外国文化的一概排斥
问:这种“送来”的本质是什么呢?
明确:倾销商品和文化侵略。
否定送来主义
2、小结:
闭关主义,实行不通。
送去主义,沦为乞丐。
送来主义,大受其害。
所以,我们要——自己来拿。
由此看来,1—7段论证的是什么问题?——明确:论证为什么要“拿来”。
只是“送去”,有往而无来——有悖于交往原则,
(破) 只是“送去”,必沦为乞丐——要正视历史逻辑
听凭“送来”,大受其祸害——应吸取现实教训
错误的做法(破)
(立) 正确的做法(立)
先破后立
1—7段论证的是为什么要“拿来”,照此思路,那么,8—10节论证的是怎么拿来。
四、分析拿来主义:
1、“大宅子”比喻什么?对待“大宅子”的态度和方法,文章摆出了哪几种?
明确:“大宅子”比喻文化遗产。
三种人 想法 行动 实质 共同点
孱头 怕给污染 徘徊不敢走进 拒绝继承(逃避主义) 不
混蛋 保存清白 放火烧光 盲目排斥(虚无主义) 挑
废物 羡慕 欣欣然蹩进 全盘接受(投降主义) 选
显然,作者对这三类人是持批判否定的态度。本段末句中的“全不”,足见作者的态度。
2、真正的拿来主义者应当是怎样的呢?
——“占有,挑选”。先占有,后挑选。占有是为了挑选。占有重要,挑选更重要。作者又通过大量比喻,具体形象地分析了文化遗产中的成分,列举了相应的几种正确的做法。
喻体事物 态度 本体事物 态度
鱼翅 吃掉 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部分 吸收(使用)
鸦片 送药房供治病 精华和糟粕并存的部分 趋利避害(使用)
烟枪烟灯 毁掉大部分 文化遗产中的旧形式 作为史料反面教材(存放)
姨太太 各自走散 腐朽淫糜的东西 剔除(毁灭)
所有这些比喻,就将怎样“挑选”说的既清楚透彻,又具体形象。
3、拿来主义究竟怎么“占有,挑选”?根据上面的分析,用精练的语言加以概括。
明确: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即批判地继承。这种态度和方法同样适合于本国的文化遗产。
肯定拿来主义
4、阅读第10段,想一想这段的五句话分别能回答什么问题?
总之,我们要拿来。——对待文化遗产,我们应该怎么办?
我们要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怎样“拿来”?
那么,主人是新主人,宅子也就会成为新宅子。——“拿来”有何意义?
然而首先要这人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怎样才能“拿来”?
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拿来”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五、鉴赏语言特色:
鲁迅的杂文“嘻笑怒骂皆成文章”,语言风格:犀利、幽默、讽刺。
请学生找出文中有关例句,具体体味。
1、 例:还有几位“大师”捧着几张古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捧”刻画恭敬的媚态,
“几张”显得相当贫乏,却一路张扬,见得多么寒伧可怜,可鄙可笑。 2、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反语。媚外求荣又出新的花招,愈演愈烈,讽刺强烈。
3、一者见得丰富,二者见得大度。
“丰富”“大度”应加双引号,反语讽刺其不自量力。
4、学生质疑,讨论、进一步品味先生用词的犀利、讽刺的效果。
六、认识论证艺术:
1、比喻论证(8、9段)------用有相似点的事物打比方。
2、类比论证(第3段)------用同类事物相比较。
3、对比论证(8、9段)------用性质相反事物作比较。
七、归纳文章主旨:
文章批判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卖国主义政策和一些人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关于批判继承文化遗产的基本原理,指出了正确的继承和借鉴乃是建设民族新文化的必不可少的的条件。
八、思考:
如何看待我国每年引进外国大片这一现象。
《拿来主义》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共同来理一理作者的写作思路。请同学们朗读第一自然段。
生:朗读。
师:文章一开头就谈“闭关主义”,请问同学们“闭关主义”的具体做法是什么?
生:“自己不去,别人也不许来。” (板书:闭关主义)
师:“闭关主义”的这一做法造成了什么恶果?
生:封闭、落后。
(放映鸦片战争片断)
师:“落后就要挨打”,于是“给枪炮打破了大门之后”,又有什么作法呢?(板书:落后挨打)
生:搞“送去主义”。(板书:送去主义)
师:对!请问搞“送去主义”都送去些什么?
生1:先是送一批古董到巴黎。
生2:还有几位大师捧几张古画和新画哒到欧洲去。
生3:送梅兰芳博士到苏联去。(板书:先送——古画、还有——古董、还要送——活人)
师:为什么要送?
生:还不是给外国打怕了,害怕外国。
师:送的实质是什么?
生1:媚外、讨好。
生2:投降。(板书:实质:媚外、投降)
师:对!讨好外国,投靠外国。 师:鲁迅先生说,由送古董到送活人,这也算是一点进步,怎样理解“进步”一词?
生:反语。
师:对!这是写作手法,它的含义是什么?
生:“进步了”就是媚外、投降加剧了,加深了。
师:很好!一个劲儿地送去,对我们的子孙后代有没有危害?用课文原话说。
生:“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师:残羹冷炙是吃剩的饭菜,用这样的东西来奖赏子孙未免太过份了,因为只有什么人才能用残羹冷炙?
生:叫化子,要饭人。
师:你给叫化子的残羹冷炙是奖赏他么?
生1:同情他。
生2:打发他。
师:“同情”也好,“打发”也好,只能算是施舍。好!我们看看鲁迅先生是怎样解释这种“奖赏”的?
生:这种奖赏,不要误解为“抛来”,这是“抛给”的,说的冠冕些,可以称之为“送来”。
师:“抛来”“抛给”“送来”有什么区别?
生:“抛来”是随意的,“抛给”是有意的,“送来”是特意的。
师:讲得好,谁有新的见解?
生:“抛来”是受动的,“抛给”是主动的,“送来”是有目的的。
师:讲得很好!那么,我们再来看看外国有目的地送来了什么?
生:鸦片、废枪炮、香粉,电影、小东西。
(放映鸦片战争的片断)
师:刚才看了片断,帝国主义者送来这些东西的目的是什么?
生1:毒害中国人民。
生2:欺骗中国人民。
生3:用鸦片来换取中国的银两。(板书:危害:亡国、贻害子孙)
师:因此,这种送的实质是什么?
生1:毒害。
生2:欺骗。
生3:侵略。
生4:掠夺。
师:中国人民对这样“送来”的东西感到可怕、恐怖。因此,鲁迅先生提倡“拿来”,而且是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板书: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师:怎样理解“运用脑髓”?结合外国人“送来”的东西进行分析。
生:英国人送来了鸦片,鸦片要得要不得,我们就没有动脑筋去思考,以致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因此,我们对于任何东西要能独立思考,有自己的主见。
师:很好!我们又怎样理解“放出眼光”呢?
生:要有辨别能力,有鉴赏能力。
师:“自己来拿”又何理解?
生:既然是“自己来拿”,就可以分清东西的好坏,自己可以挑选吧!
师:大家理解得很透彻。
师:接下来鲁迅先生用了一个比喻来说明问题。请问一个穷青年得了一所大宅子,有什么心理?(板书:错误态度)
生:怕。
师:“怕”的表现?
生:徘徊不敢走进门。
师:鲁迅先生取了一个什么绰号?
生:孱头。(板书:怕——徘徊不敢走进门——孱头)
师:还有什么心理?表现如何?有什么绰号?
生:再一种就是“勃然大怒”,于是就放一把火把宅子烧掉,鲁迅先生称这样的人为“昏蛋”;另外一种心理就是“羡慕”,“接受一切”,“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鲁迅先生称这样的人为“废物”。(板书:怒——放一把火烧光、喜——蹩进卧室,大吸剩下的鸦片——废物)
师:刚才讲了,鲁迅先生在这里是打比方,那“大宅子”是比喻什么?
(学生沉默)
师:(引导)请看第一自然段,“别的且不说,单是学艺上的东西”中的“学艺”指什么?
生:泛指学术文艺。
师:对!是文化遗产。
师:以上几个方面通过比喻写了对待文化遗产的三种态度,即“怕”“怒”“羡慕”,这三种态度是否正确?
生:错误。
师:那有没有正确的?
生:有。占有,挑选。(板书:正确态度:占有、挑选)
师:好!请同学门朗读这一段。
生:朗读。
师:这里又拿了几样东西来打比方?分别说一说。
生1:鱼翅。
生2:鸦片。
生3:还有“烟枪和烟灯”“姨太太”。
师:对待“鱼翅”应有什么态度?
生:“像罗卜白菜一样吃掉”。(板书:吃掉)
师:“鱼翅”可以“吃掉”,那它是有益的东西还是有害的东西?
生:有益。
师:我们讲到“大宅子”是“文化遗产”,那“鱼翅”就是“文化遗产”中有益的东西,是精华。我们再来看看“鸦片”是有益还是有害?
生:有益,可以送到药房里去,供治病之用。
师:没有害?
生:当然有害,因为它毒害了中国人。
师:所以,鸦片是既有益也有害的东西。毛泽东曾经说过,要排泄其糟粕,吸取其精华。因此,我们应批判地吸收。
师:对待“烟枪和烟灯”应采取什么态度?
生:送一点进博物馆,其余毁掉。(板书:存放)
师:送博物馆干什么?
生1:展览。
生2:当纪念品,给人以教训。
师:对!可以作为反面教材用。
师:对“姨太太”又持什么态度?
生:请她们各自走散。(板书:走散)
师:也是应该抛弃的、排除的,是文化遗产中的糟粕。
师:从以上来看,对待文化遗产,错误的态度分析了,正确的态度有了,该是下结论的时候了。请同学们朗读第10自然段。
生:朗读。
师:找出结论性的句子。
生:“我们要拿来”。
师:鲁迅先生归纳了“拿来”的具体做法,有哪几点?
生:或使用,或存放,或毁灭。
师:“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姨太太”,哪些可使用?哪些可存放?哪些要毁灭?
生:使用的有:鱼翅、鸦片、烟枪和烟灯。存放的有:烟枪和烟灯。毁灭的有:鸦片、烟枪和烟灯、姨太太。
师:烟枪和烟灯也可以使用?
生:不能,只能存放。
师:前面说到,对待文化遗产德才正确态度是占有、挑选。归纳起来讲应具备什么条件?
生: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
师:最后,我们看看拿来的目的是什么?
生:给自己用。
师:那么,自己有的东西要不要拿来?
生:拿自己没有的。
师:自己没有的东西就是新东西,因而,拿来的目的就是创新。好!这节课就上到这里。
《拿来主义》学习要点
一、关于杂文
杂文是文艺性的论文。它有四个特征:
1.战斗性与愉悦性的和谐统一。
2.论辩性与形象性的有机结合。
3.幽默、讽刺与文采的巧妙运用。
4.短小精悍。
二、鲁迅的杂文特征
首先,鲁迅的杂文是社会思想和社会生活的艺术的记录。
其次,鲁迅的杂文铭刻着对人民的关爱和对敌人的憎恨,描写了人民的苦难和斗争,愿望和理想。
再次,鲁迅的杂文有丰富的理论含量。
鲁迅曾经解释自己杂文的特点是:“论时事不留面子,砭锢弊常取类型。”杂文的形式多种多样,总的说来,这种文体大都结合着评论和文艺两种因素,在表达某一思想内容的时候,既要有绵密的逻辑又要有生动的形象。“不留面子”和“常取类型”正好适应了这样的要求。从杂文的直抒己见而言,和论文较为接近,需要有论文的条理和层次。但杂文展开逻辑的方式又不完全和普通的论文相同,因为它是艺术品。鲁迅说过:“通烈的攻击,只宜用散文,如‘杂文’之类,而造语还须曲折。”(注:《两地书》三二)“曲折”在这里并不意味隐晦,而是表现的一种特殊方式。鲁迅不常在杂文里作出直接的结论式的答案,他往往采用对比、暗示、取譬、借喻等等手段,通过客观的叙述揭发内在的矛盾,使人从事物的相互关系中得到启发。杂文的作用和别的艺术形式一样,重要的是运用生活现象来说明问题,正如演绎数学的时候需要列出正确的方程式,使读者能够根据方程式去寻求答案,水到而后渠成。这样才能耐人咀嚼,令人信服。
展开理论逻辑的时候,形象在鲁迅的杂文里起着很大的作用。
这种风格的形成也和作家作用的语言有关。鲁迅是语言艺术的大师,造语精密,词汇丰富。他经常向口头语言学习,经过加工而写入文章。还主张适当地采用外来语法。鲁迅杂文包含着多方面知识:社会、历史、科学、文化,古今中外,无不网罗。因而在文章里也出现了和这种知识相适应的博采众长的语言。不过就大体而论,作为骨干的仍然是加了工的口头语:简洁,凝炼,有力。这种精密活泼的语言不但有助于理论逻辑的准确展开,而且使抽象的概念血肉丰满,给人以难以磨灭的印象。再加上作家幽默的才能,讽刺的手腕,貌似冷峭而内实热烈的气质,这就使他的杂文具有非常突出的个人风格。
三、鲁迅的杂文集
鲁迅的杂文集,自行编稿并拟集名的,计十四本。
《热风》 1925年11月编定
《热风》收1918年至1924年杂文,编集时,鲁迅对现状一如往日,感到“寒冽”,以“热风”作喻,正反映了鲁迅主张深刻批判社会,促醒人们去改革社会的热烈愿望。
《华盖集》 1925年12月编定
《华盖集续编》 1926年10月编定
分别收1925、1926年杂文。鲁迅寓居北京时期,受到北洋军阀政府的迫害与文化帮凶的攻击,可谓运命多舛,钉子常碰:“被沙砾打得遍身粗糙,头破血流,而时时抚摸自己的凝血”,然而,“偏不遵命,偏不磕头”。以“华盖”作集名,幽默风趣之中,“无非借此释愤抒情’。另:三二年作《自嘲》诗中“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之句,可与集名印证。
《坟》 1926年10月编定
收1907年至1925年杂文。鲁迅初期杂文多收其中。1927年始出版。鲁迅说“过去已经过去,神魂是无法追蹑的,但总不能那么决绝,还想将糟粕收敛起来,造成一座小小的新坟;一面是埋藏,一面也是留恋”。《坟》收作者十余生间的杂文,喻其为“糟粕”,当然是自谦之词。对那些旧制度的维护者,“放一点可恶的东西在他眼前,使他有时不舒服”、“得到一点呕吐”,这些话,道出了《坟》的命名意图。
《而已集》 1928年10月编定
该集收1927年杂文。后来,鲁迅说过:“我是在二七年被血吓得目瞪口呆,离开广东的,那些吞吞吐吐、没有胆子直说的话,都载在《而已集》里。(《三闲集·序言》)作者将两年前的诗移来“作为一九二七年杂感集的题辞”,寓意极深。“而已”,这个燃烧着讽刺烈火的书名,正表示着对1927年国民党反动派叛变革命、屠杀人民的罪行的强烈揭露与深沉悲愤。
《三闲集》 1932年4月编定
收1927年至1929年杂文。1928年,鲁迅与创造社展开了革命文学论争。创造社成仿吾1927年在《完成我们的文学革命》一文中,指责“鲁迅先生坐在华盖之下正在抄他的小说旧闻”,是“以趣味为中心”,“它所暗示着的是一种在小天地中自己骗自己的自足,它所矜持着的是闲暇,闲暇,第三个闲暇。”针对这种指责,鲁迅反驳道:“成仿吾以无产阶级之名,指为 ‘有闲’,而且‘有闲’还至于有三个”,是一种“锻炼周纳法”。“编成而名之日《三闲集》,尚以射仿吾也。”另一方面,鲁迅也确认,创造社“救正”了自己“只信进化论的偏颇。可见,《三闲集》的命名脱胎于革命文学阵营内部的文学论争。
《二心集》 1932年4月编定
鲁迅公开宣告:“以为唯新兴的无产者才有将来”。以“二心”作集名,以示对反动统冶者怀着“携贰”的心思,与他们势不两立,而坚定地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本集收1930年至1931年杂文。
《伪自由书》 1933年7月编定
收1933年1月至5月杂文。本集中的杂文均发表于《申报》副刊《自由谈》。鲁迅尖锐指出;“《自由谈》并非同人杂志,‘自由’更当然是一句反话。”即以鲁迅的文章而论,涉及时事,或遭删节,或不能发表。名集为《伪自由书》,意思是并无言论的自由,这正是对国民党反动派文化围剿的有力揭露。
《南腔北调集》 1934年2月编定
上海一署名“美子”的文人在《作家素描》中写道:“鲁迅很喜欢演说,只是有些口吃,并且是‘南腔北调’。”对此,鲁迅讽刺道:“我不会说绵软的京白,不会打响亮的京调,不入调,不入流,实在是南腔北调”。鲁迅的话表明了他不愿随波逐流,鄙薄那些迎合、讨好反动派的无聊文人的品质。信手拈来的这个集名,诙谐幽默之中,寄托着对敌人的鄙视,表示了不妥协的态度。该集收1932至1933年间杂文。
《准风月谈》 1934年10月编定
为1933年6月至11月发表于《申报》副刊《自由谈》上的杂文。1933年5月始,反动派对《自由谈》压迫日紧,于是,编者“吁请海内文豪,从兹多谈风月,少发牢骚。”这以后,鲁迅仍用各种笔名,在《自由谈》上发表杂文。结集时,鲁迅总结道:“想以一个题目限制了作家,其实是不可能的”,“谈风云的人,风月也谈得。”鲁迅的杂文,正是一篇篇“不能正如尊意”的风月谈,也就是说,是借谈“风月”之名,而行谈“风云”之实,从春风秋月中谈出政治风云来。所谓“准风月”者,其实是一句反语。
《且介事杂文》(二集、末编) 1935年12月编定
三本杂文集分别收1934年、1935年、1936年杂文。前二集之《序言》文末皆书:“记于上海之且介亭。”鲁迅当时住上海北四川路,这是帝国主义越出“租界”范围以外修筑马路的区域,当时被称为“半租界”。“且”者,“租”之右半;“介”者,“界”之下半。“且介亭”即“半租界里的亭子间”的意思。《且介亭杂文》是“在官民的明明暗暗、软软硬硬的围剿‘杂文’的笔和刀下的结集。”
《花边文学》 1936年1月编定
收1934年杂文。报纸的短评,刊出时往往圈以花边,以示重要;“花边”也是银元的别名。鲁迅当时发表文章多用笔名,文学青年廖沫沙未知其详,化名“林默”发表《论“花边文学”》一文,对“花边”不无微词。鲁迅说:“这一个名称,是和我在同一营垒里的青年战友,换掉姓名挂在暗箭上射给我的”,即指此事。当然,这里有些误会的成分,鲁迅以“花边文学”为集名,亦不无讽刺之意。
四、写作背景
这篇文章写于1934年6月4日。当时,由于国民党反动政府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卖国政策,对日本侵略者实行“不抵抗主义”,致使日本侵略者很快地占领了东三省、并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国民党反动派投靠英、美帝国主义,对外,更加肆无忌惮地出卖国家的领土主权,在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文化上都执行一条卖国投降路线。真是“成了什么都是‘送去主义’了”。对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则实行残酷的、疯狂的反革命“围剿”。为了强化法西斯的思想统治,蒋介石还提倡以“四维”(礼、义、廉、耻)和“八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为内容的“新生活运动”,妄图用封建伦理道德来抵制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和思想的传播。文化界也有一些反动文人,叫嚷“发扬国光”,掀起一股复古主义的逆流。
在革命阵营内部,由于帝国主义长期的军事侵略、经济侵略和文化侵略,一些人特别是青年人对外来的东西发生了恐怖,甚至有一种盲目排外的情绪。在左翼文化界,曾于1934年前后,展开过关于民族形式、文艺大众化问题的讨论,由于当时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影响,有人指责采用和改造旧形式是“机会主义”,是“类乎投降”。在对待外国文化上,也有人采取一概排斥的态度。当时在对待古代文化和外国文化问题上,实际存在着两种错误态度:一种是全盘肯定,全盘吸收;一种是全盘否定,盲目排斥。这两种态度,都是不利于我国革命文化的发展的。鲁迅针对敌人破坏新文化发展的种种罪行,针对革命阵营内部某些人对待古代文化和外国文化的错误态度,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写了两篇文章。一篇是《论“旧形式的采用”》(《且介亭杂文》),阐明正确对待古代民族文化遗产的态度;一篇就是《拿来主义》,着重阐明对待外国文化遗产的态度。这两篇文章可以说是“姊妹篇”。
拿来主义沪教版高二下册语文教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