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赋高一下册语文优秀教案
《阿房宫赋》是唐代文学家杜牧的赋作。此赋通过对阿房宫兴建及毁灭的描写,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教训,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告,表现出一个正直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阿房宫赋高一下册语文优秀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阿房宫赋》教案
【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中形象生动的比喻、丰富瑰丽的想象、大胆奇特的夸张等艺术特点及其对突出主题思想的作用。
(二)懂得赋的特点。学习本文描写为议论蓄势、议论使描写增加了深度的写作特色。
(三)认识封建统治者骄奢淫逸、横征暴敛、不顾人民死活的罪恶。了解秦亡的原因及作者作本赋借古讽喻的目的。
【难点、重点解析】
(一)作者写作本文的背景和目的何在?
(二)本文的结构层次是怎样的?
(三)杜牧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彩章句为之兵卫。”他强调思想内容的重要性,认为形式要为内容服务。这篇课文写了哪些内容?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四)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极力描写阿房宫的?这样描写对表达中心有什么作用?
(五)作者描写阿房宫建筑的宏伟壮丽,仅用了一百多字,却给读者以鲜明的印象。作者是从哪几个角度来描写阿房宫的建筑的?为什么会有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六)在第2段中“明星荧荧”等四句话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在哪里?
《阿房宫赋》学习辅导
一、 有关资料
1.写作背景
唐敬宗宝历元年(825年),这时的中国,藩镇割据,拥兵自重,宦官专权,民不聊生,唐王朝已是大厦将倾,摇摇欲坠。当时的皇帝——唐敬宗李湛,年少即位,嗜好游猎,追求声色犬马。为了一己的享受,他穷奢极欲,大兴土木,生活放纵,不理朝政。本文的作者杜牧,时年仅23岁,他有感于当时的政局,写下了这篇《阿房宫赋》。他在《上知己文章启》中就曾说:“宝历大起宫室,广声色,故作《阿房宫赋》。”这篇的赋体散文,借古讽今,通过描写阿房宫的兴建及毁灭,生动形象地总结了秦朝统治者骄奢亡国的历史经验,阐述了天下兴亡的道理,从而向唐朝统治者发出了警示,表现出一个封建时代正直文人忧国忧民、匡世济俗的情怀。
2.关于阿房宫
早在兼并六国的过程中,秦始皇在攻灭一国之后,即令绘制该国宫殿的图样,在咸阳北阪及泾水、渭水流域,逐一仿照修建了各国宫殿。全国统一后,他又进一步加以扩建,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宫殿群。但他并不以此为满足,从公元212年(秦始皇三十五年),一座规模更为宏伟的朝宫在渭南破土动工了。动工不到两年,秦始皇死,秦二世胡亥继续修建,远末完成,即于公元前206年被项羽烧毁。完成的这一部分,就是被历代文人墨客所倾倒的阿房宫。它又名阿城,只是朝宫的前殿,因其地地名为“阿房村”,所以后人以“阿房宫”称之。这座宫殿规制极为宏大:东西宽五百步,南北长五十丈,其上可坐万人,其下可以竖立五丈的大旗。据《三辅黄图》:“始皇广其宫,规恢三百余里。”它和已建成的其他离宫别馆,楼堂亭阁,弥山跨谷,逶迤相属,工程之浩大,可谓前无古人。而仅仅六年之后,随着不可一世的秦帝国的破灭,壮阔恢宏的阿房宫也被焚毁,从此,阿房宫的兴灭就同秦王朝的兴亡联系在一起,成为人们议论的话题。诗人杜牧也加入到这一传统的议论中来,《阿房宫赋》便是他的一篇“发言”。
3.关于“赋” 4赋
赋,文体名。它是先秦诗歌派生出的一种文体,“赋”的名称据说起于战国时赵人荀卿的《赋篇》,到了汉代形成一种特定的体制,讲究文采、韵节,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其特点是“铺采摛文、体物写志”,侧重于写景,借景抒情。最早的赋出现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称为“短赋”,或称“不韵的小诗”。以屈原为代表的“骚体”实际上是诗与赋之间的过渡,又称为“骚赋”,到了汉代,赋的体制便正式确立,称为“辞赋”,汉赋规模宏大,以铺叙事物见长,继承了楚辞形式上的特点而更多采用了散文的手法。魏晋以后,赋日益向骈文方向发展,叫做“骈赋”。唐代又由骈体转向律体,谓之“律赋”。宋代多以散文方法作赋,别创一格。称之为“文赋”。赋在形式上注重铺陈排比对偶夸张,词藻华丽,讲究声韵,形式上介于韵文散文之间,内容多为宫苑游猎,篇末作一些讽谕,被称为“劝百而讽一”。著名的赋有东汉张衡的《二京赋》,三国时王粲的《登楼赋》、西晋左思的《三都赋》、唐杜牧的《阿房宫赋》,宋苏轼的两篇《赤壁赋》等。
顺便提到,“赋”虽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但今人亦喜袭用。因为“赋”具有借景抒情铺叙风物,托物言志的特点,人们往往借它作为写景抒情的散文的标题,即把“赋”字放在所要抒写的事物名称后面以表示一种文章风格。如《茶花赋》、《秋色赋》等,这里的“赋”显然只是“赞”“颂”的意味。现代散文的“赋”和古代的“赋”差别很大,它们在形式上很少有相同之处。、
4.“辞人之赋”和“诗人之赋”
西汉的扬雄在《法言•吾子》中提出了“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的著名论断。扬雄认为赋的共同特点是词彩华丽,而在内容上却有着“则”与“淫”的区别。他把片面追求形式的赋称为“辞人之赋”,其特点是雕绘铺陈的泛滥(淫);把注重社会内容、有讽谏意义的赋称为“诗人之赋”,其特点是符合儒家的诗教原则。如果按照这个标准来衡量,杜牧这篇赋是典型的“诗人之赋”,它在“丽”的同时,也体现了“则”的精神。在晚唐,做到这一点也是非常不易的。晚唐律赋中,不乏咏古伤今之作。洪迈在《容斋四笔》卷七中指出:“晚唐士人作律赋,多以古事为题,寓悲伤之旨。”他列举了当时名气很大的赋家黄滔的作品,如《明皇回驾经马嵬坡》,其中有“日惨风悲,到玉颜之死处;花愁露泣,认朱脸之啼痕”等句子。但这种赋大率是抒发思古之幽情,没有更多的影射社会现实的内容,因而只能名噪一时。而杜牧这篇《阿房宫赋》之所以能流传千古,正在于它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
二 、课文导读
(一)知识、能力积累
1.字、词积累
(1)注音
廊腰缦回(màn) 妃嫔媵嫱(yìng) 霁(jì)
鼎铛玉石(chēng) 剽掠其人(piāo) 辎铢(zīzhū)
在庚之粟(yǔ) 迤逦(yǐlǐ) 辇(niǎn)
(2)词语解释
①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六王、齐、楚、燕、赵、韩、魏六国之君,这里指六国。毕,完毕,这里指六国为秦所消灭。四海,指天下,即全国。一,数词,这里用作动词,统一。兀,光秃。
②钩心斗角:钩,名词作状语,表示状态、方式,像钩子一样互相联系。心,屋心。斗,像兵戈相斗。角,檐角。这里用的是它的本义,形容宫室结构精巧工致,现在用来比喻各用心机,互相排挤,也写作“勾心斗角”。
③盘盘焉:盘盘,盘旋曲折。焉: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
④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收藏,动词,这里作名词,收藏的物品。经营,动词用作名词,经营之物,指金玉珍宝。
⑤剽掠其人:剽,抢劫、抢夺。掠,掠夺。其,他们的。人,民,指老百姓。唐代为了避李世民的讳,改“民”为“人”,下文的“人亦念其家”、“六国各爱人”“复爱六国之人”,与此相同。
⑥奈何取之尽辎铢:奈何,为什么。尽,形容词作动词。使……尽。辎铢,古代的重量名,一辎等于六铢。一铢约等于后来的一两的二十四分之一,“锱铢”连用,极言其少极细微。
⑦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楚人,这里指项羽。他于公元前206年攻入咸阳,并焚烧了秦的宫殿。可怜,可惜。焦土,名词作动词,变成焦土。
⑧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不暇,来不及。前一个“哀”作哀叹解;后一个“哀”是为动用法,为……哀叹。
⑨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两个“哀”都是为动用法,为……哀叹。鉴,以……作为借鉴。第一和第三个“后人”义同,是秦以后的人,这里主要指的是唐朝的统治者。第二个“后人”,是指唐以后的统治者。
(二)课文分析
第一段,写阿房宫的雄伟壮观。
开篇先用四个三字短句领起,音节紧凑,气势不凡,达到了先声夺人的效果。这十二个字,既写出了秦始皇一统天下的豪迈气概,也写出了阿房宫兴建营造的非同凡响,语言简练到不能删削分毫的程度,笔力千钧。接下来从全景到本体构筑,写阿房宫的雄伟壮观。“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勾勒出阿房宫占地广阔、凌云蔽日的宏伟气势,给人一个总体的印象。“骊山北构而西折”四句,写阿房宫是依着山势、就着水流而修建的,仍然突出了它利用自然、巧夺天工的气派。以下由写渭水和樊川的“流入宫墙”,自然地过渡到写阿房宫的建筑特点。其中实写了楼阁、廊檐,描绘得细致入微;虚写了长桥、复道,想象得神奇瑰丽,然后用夸张和衬托的手法,借写歌舞的冷暖,描述阿房宫“一日之内,一宫之
间,而气候不齐”的怪现象,陪衬出它的宏大宽广。
第二段,写阿房宫里的美人和珍宝,揭露秦朝统治者奢侈的生活,为下文的议论设伏。
先写“妃殡媵嫱”的由来,说明是“六王毕,四海一”的结果,照应篇首。作者一连用了“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等六组排比句式,写宫人梳妆打扮、“缦立远视,而望幸焉”的凄惨生活。镜如明星,鬟如绿云,“弃脂”涨渭水,焚椒兰成烟雾……这些生动的描写,既表现了宫女命运的悲惨,也揭示了势始皇生活的骄奢淫逸。“燕赵之收藏”以下,由写人的被欺导转而写物的被践踏。在这里,原来六国珍藏的玉石金鼎,像土块、铁锅一样堆弃着,“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第三段,由描写转为议论,显示出作这篇赋文的本意。
先以“嗟乎”发为感叹,对比人心事理,指出“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进而质问道:“奈何取之尽辎铢,用之如泥沙?”接着,用了六组“使……多于……”的比喻句排比,尽情地揭露了秦王朝的奢靡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经过重重铺垫,笔锋一转,让“不敢言而敢怒”的“天下之人”同“日益骄固”的统治者进行较量,结果阿房宫成了一片焦土。
第四段,总结六国和秦灭亡的历史教训,向当世统治者发出警告。
作者连续慨叹,情不能禁。“呜呼”之后提出论点,阐明兴亡自取的道理;“嗟夫”以下申述论据,指出爱民与长治久安的息息相关。最后,用“后人”的委婉称谓,提醒唐统治者不要重蹈亡秦的覆辙,意味深长。
三、 写作特点
1. 想象、比喻与夸张
阿房宫毁于战火,其形制如何,早已无人能够说清,《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记载(见“有关资料”霍松林的《〈阿房宫赋〉鉴赏》引文)也不很详。这给写“阿房宫”造成了困难,也给作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空间。可以说,杜牧在这篇赋中艺术地再造了阿房宫。无论是对楼阁廊檐的工笔细刻,还是对长桥复道的泼墨挥洒,都是出自想象。这些奇特的想象不但不给人以造作之感,反而能带动人沿着他开辟的路径走下去,在头脑中活现当年这座宫殿的盛况。这种效果的取得,和本文运用生动的比喻、大胆的夸张有直接关系。如“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一段出于想象,既是比喻,也是夸张,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2. 描写、铺排与议论
从整体结构来看,本文前两段以描写为主,后两段以议论为主。前面的描写是为后面的议论作铺垫的。但是,无论描写还是议论,都大量采用了铺排的手法,叙事言情,极尽其致,气势夺人,令人耳目一新。描写中铺排的例子,如“明星荧荧,开妆镜也”一段;议论中铺排的例子,如结尾一段的正反述说。这固然是赋体的传统写法,但值得称道的是杜牧没有像编类书一样堆砌相同词语,写得不繁缛冗杂,而是恰到好处。
3..骈句散行,错落有致
本文发挥了骈文的某些长处,如铺排、对偶、押韵等,但也大量使用单句散行,增强表现力。如在用了“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六个四字句后,接以“盘盘焉,困困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一个散行的长句。这样,句子整散结合,长短不拘,节奏鲜明,更富于表现力。
《阿房宫赋》练习题
一、基础知识(每题4分,共20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突兀(wù) 骊山(lì)
殆尽(dài) 廊腰缦回(màn)
B.珠砾(lì) 迤逦(lǐ)
涨腻(nì) 倚叠如山(dié)
C.摽掠(piào) 仓庾(yǔ)
宝鼎(dǐnɡ) 胜负之数(shù)
D.极妍(yán) 媸(chī)
闲暇(xiá) 朝歌夜弦(xuán)
解析 A项中“骊”应读lí;C项中“摽”应读piāo;D项中“弦”应读“xián”。
答案 B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
A.①燕、赵之君,始有远略②始速祸焉
B.①然后得一夕安寝②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C.①六王毕,四海一②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D.①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②使秦复爱六国之人
解析 B项,都解释为“这样”。A项,①开始,②才;C项,①统一,②数词;D项,①喜爱,②爱护
阿房宫赋高一下册语文优秀教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