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鹂人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黄鹂》是一篇充满哲理意蕴的优美散文,语言清新隽永。传统的教学往往注重知人论世式的实证性阅读,而忽略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思辩能力的主观性阅读。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黄鹂人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黄鹂》教案
在《黄鹂》的第二课时的讲授中,在高一(15)班我设置了问题“课文中几次提到黄鹂,黄鹂的境况及作者的感受相不相同”,进而分析文章的哲理感悟“任何事物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这种极致。”讨论“极致”的内涵。课上的很顺畅,同学们的反映也可以。但课后我觉得意犹未尽,觉得没能酣畅淋漓的感悟文章的妙处。课后,有的同学问我:“老师,这篇文章到底好在哪里?”
文章的构思是独特的,它架设了两个层面,由战争年代一见黄鹂,它一闪而过,二见黄鹂史同志打枪黄鹂成了惊弓之鸟,三见黄鹂它处在被囚系的境地,四见黄鹂杂春季的江南,领略全部的美丽。在四处描写中黄鹂在作者眼中是春的象征,是美丽的化身,它受到戕害,孙犁就心痛欲觉。这是第一个层面。由自然界的黄鹂在湖光山色、密柳长堤、茂林修竹、桑田苇泊的环境中达到了轻灵舒展的美丽,进而想到虎与深山、鱼和深潭、驼和大漠、雁和长空的和谐。然后跳跃升华到人作为万物的灵长亦需要适宜的环境才能达到极致。这是第二个层面。一定要反复挖掘,涵咏体味。故而在16班我就和同学们一起作了两个假设:
1、 二见黄鹂后你设想文章的立意可能是什么?
2、 四见黄鹂后你设想文章的立意可能是什么?
然后讨论“ 借景抒情散文的立意如何升华?”
文末为了激起学生的思维碰撞,我又设置了一道辩论题:
正方:任何事物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这种极致。
反方:是金子总会发光。
第二节课上,同学们反映更是热烈。同学们纷纷设想:
“对美好事物的讴歌,对生活的热爱。”
“尊重生命,爱护环境。”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与孙犁的观点比较后,同学们谈出:
“文章要有创意,要具有创新精神。言人所未言,要在别人走到的地方,再多走那么一两步,就可以成为精彩美文。”
“环境与人的关系,今天也是个不易说清晰、说透彻的话题。文章大题小作,耐人寻味。”
“孙犁的确是大手笔,小文字尺幅千里,能透视出开阔的眼界。”……
在辩论的环节中,同学们的思维更是开阔:
“在适宜的环境中人才能达到极致。比如:李白的《观敬亭山》就有‘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诗人与敬亭山高度融合创造出寂静的境界。柳宗元的《江雪》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在江天浑然一色的空寂环境中,蓑翁的独钓孤守就令人感喟。”
“乱世出英雄。乱世不是适宜的环境,人不也达到极致了吗?”
“是金子总会发光,人要闯身边的世界。钱钟书经历了,不也有《管锥篇》的问世吗?”
“钱钟书要不经历,可能会有更大的潜力吧!因为他毕竟沉寂了十年。”……
这节课我采取了设想对照式和读创式阅读法。
设想对照式是指对精读的现代文章换一种读法,即看到文题,先不读课文,而是自己想想,如果自己写这篇文章会写什么内容,会怎么写,打一个腹稿,然后再读课文,对照解读,作者写的是什么?是怎样写的?为什么这样写?这种模式还用于某一部分,某一段落,甚或某几句话。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学生能够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与写法,甚至可达到刻骨铭心地步,对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很有好处。课文的两个设想有助于把对课文的表象认识提升到新层次。要达到语文阅读的深刻,同时与高考作文的深刻接轨,必须有正确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必须学会辨证的看问题和分析问题,不断增强理性思考的能力。设想对照式对于激发兴趣、拓展学生的思维深度有一定效果。
独创式阅读法即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实践,读懂读透原文是基础,创新实践是巩固提高,这种方法优势在于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和把握课文的内容和写法,体现学以致用,也是一种创造的阅读教学模式。课上设置的辩论题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达到感悟和评价的层次。由于阅读主体学习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学生思维智慧的火花被点燃,辩论环节异彩纷呈,学生出色的表现令人惊叹。读创式阅读法可以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呈现出多彩的课堂风貌;促进学生发展获得最大化,成为综合素质全面的创新型人才。
《黄鹂》课堂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 高一语文第二册第三单元的单元学习重点为:分析评价,借鉴吸收。在四个概念中,分析是基础,只有完成对课文的具体认识和透彻的理解之后,才可能对课文的一些问题或方面形成自己的看法,即做出评价。这评价可以是对课文内容、写法和语言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有了对课文的看法,也就清楚了课文的哪些地方有助于丰富和提高自己,使自己的阅读、鉴赏、写作以至思想水平得到发展,这种有目的的学习课文就是借鉴和吸收。
2、 学会这种学习方法,并迁移到平常的学习生活中,使学生成为一个独立的思考者。
教学设想:
1、 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学生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逐步养成一个自主学习的意识。
2、 以情驭教,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气氛。
教学课时:第二课时。
教学背景:
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在学生主动探索问题中完成了对课文的整体把握。课后要求学生尝试分析课文,自设自答个人认为是对课文理解最有代表性的三个问题,并确定一个作为代表性问题,以供下节课交流。另外,思考从词汇、句式、写法等方面你又有哪些借鉴?
教学情景:
[上课铃响起,老师精神饱满地走上讲台,师生互致问候。]
师:同学们,我们应该明确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也就是我们要学会什么?
生:(齐答)分析评价和借鉴吸收。
师:对,目标还很明确吗,(笑声)那好,回忆一下,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要分析评价作品的前提条件,这条件是什么?
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自信地回答)
师:不错,可要准确地把握课文,还离不开孟子所说的“知人论世”,也就是还要了解作者的一些相关情况和创作时的时代背景。本节课我们从整体把握开始,哪位同学愿意把前一节课中你所了解的整体内容给大家说说?
[众多学生举手,择其一提问]
生:从整体上看(顿一下),作者共五次写了与黄鹂相关的事。具体是:
1) 童年时迷恋捕鸟,却没有见过黄鹂。
2) 抗战时期,见到了色彩鲜丽,声音诱人,姿态矫健的黄鹂,但它“一闪而过”。
3) 病中,在青岛,见到了黄鹂,可惜被吓得飞走了。
4) 逛鸟市时,看到羽毛焦黄、神气凄惨的被玩弄的黄鹂。
5) 江南太湖,看到了黄鹂的全部美丽。
在这之后,作者还写了自己对这些事的独特认识:“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和“在一定的环境里才能发挥这种极致”。
[鼓掌]
师:的确让人高兴,王星同学的发言不仅准确地把握了课文的总体内容,而且还把作者在文中的启示“不同环境中有不同的生命状态”也给揭示出来。但这还仅是阅读文章的开始,在这基础之上,要进入分析评价文章阶段。接下来,根据课前的准备,请几位同学在黑板上写出你分析课文时个人认为最有代表性的一个问题以及你的看法。(并在题目后注上姓名以便交流)
[五分钟左右之后,开始学生互评和老师简评。学生提出问题的顺序略有调整。]
生:(问):文章第一段说迷恋黄鹂,却没有具体来写黄鹂,这是为什么?
(答):这该是为下文具体写黄鹂埋伏笔、作铺垫,同时也不设悬念的作用。
(学生评):文似看山不喜平,采用这种写法比直接说更能看出文章的变化,同时也更能
吸引读者兴趣。
生:(问):作者为什么要在文中写看似与黄鹂无关的海鸥?
(答):为了说明在恶劣的环境中再美好的事物也将被扼杀。
(学生评):上文写了黄鹂被吓飞了,还不能表现它的悲惨命运,用海鸥的死来反面衬托。
(学生评):应该是反面铺垫,说明作者对此类人的深恶痛绝。另外,用海鸥的死去,来表达自己对黄鹂不能理解朋友间的高尚友情的惋惜之情。
(学生评):作者还借以暗示实际生活中的某种迫害。
(老师简评):言之有理,能自圆其说。
生:(问):文中为什么说:“这里,才是它们真正的家乡,安居乐业所在”?
(答):因为在这里黄鹂才能展示它的全部美丽,才能发挥它的极致。
(学生评):这与我的问题“为什么我在江南才看到了黄鹂的全部美丽?”是一样的。这是因为江南有春雨、彩虹、朝霞,这里美好的一切才是黄鹂的真正家乡。
(学生评):这里并没有把它的全部美丽具体写出,更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具有断臂维纳斯那样的残缺美。(掌声不断)
生:(问):倒数第四段的景物描写,采用了排比句式,有什么好处?
(答):用排比句式,有助于集中而又鲜明地展示适宜黄鹂生存的环境,同时也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更有利作者表达那种美好的感情。
(老师简评):这里涉及到修辞的作用。
生:(问):作者爱黄鹂,可不什么不买下鸟市里那只可怜的黄鹂来放生,放它回自然?
(答):一方面作者当时可能尚未找到适合黄鹂生长的地方,买下它后仍可能会死去,另一方面作者若买下黄鹂则有可能反而助长了捕鸟人的捕鸟之风,也将有更多的黄鹂受害。
(学生评): 因为鸟市里的黄鹂,让人看不到它的极致,给人只有凄惨之感,故不买。
(学生评): 因为笼中鸟并不是作者追求的那种自由的达到极致的鸟,它仅是一只悲惨的鸟,故不买。
生:(问):文中倒数第三段和倒数第四段能否颠倒一个顺序?
(答):不能。因为倒数第四段中的景物描写紧扣上段中的“杂花生树,群莺乱飞”一句展开的,衔接紧密,并且自然引出“极致环境中发挥极致美的黄鹂”,继而才能进一步阐述它们生活环境的美。
生:(问):第十五段最后一句:“只挂着契诃夫为他们写的褒词就够了”中的“褒词”用得是否恰当?
(答):恰当。在这是作者正话反说,讽刺了中年人的丑陋行径,表达了作者对中年人的厌恶的态度。
(学生评):这“褒词”饱含作者对中年人的“瞧不起”,是含有轻蔑讽刺的味道。
生:(问):第14段中有“能在兴头儿上照顾旁人,这种品质不是很难得吗?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
(答):这与下文第10段中“朋友的高尚情谊,……”相照应,也表现了作者对鸟儿飞走的无可奈何的心情。
生:(问):在第四段开头为何用了“终于”?
(答):原因一作者对自己会生病的事早有所料。原因二让读者去想象不明说。
生:(问):为什么说黄鹂的啼叫是富有“召唤性和启发性”?
(答):因抗战时期民族正处于危难关头,黄鹂富有生机的啼叫能激励人们寻求光明和希望。
(学生评):补充一点,此时的黄鹂虽然“羽毛鲜丽,声音诱人,富有召唤性和启发性”,但它却只能“迅若流星,忽隐忽现,一闪而过,想多看一眼也难”。这也正说明了只有江南太湖优美的环境,才是黄鹂的安居乐业之所在,即人只有在良好的环境中才能发挥他的极致。
师:同学们的自问自答,以及相互点评,有理有据,可见大家都对课文进行了认真的思考。从另一方面说思考也正是掌握文章的开始,而在思考中有问题时,我们可以……?
生:与作者对话。
师:(高兴地)对,通过刚才几位站板同学的问题,老师也发现你们中越来越多的人学会了这种方法。你们看,刚才大家的评价涉及到文章的内容主旨、写法结构和语言修辞,而这也正是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分析评价,当然,那要正确评价文章的前提是什么?
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师:说得非常好!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现代文阅读的练习或考试中都不要忘了这一点。接下来我们来完成“积累工作”,交流中国古典诗词中有关黄鹂的文章,谁先说?最好能背 出。
生:“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是唐朝王维《积雨辋川庄作》中的诗句。
生:“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是宋朝晏殊《破阵子》中的诗句。
生:“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师:很显然,黄鹂以其形态清丽,叫声婉转深受古代诗词大家的青睐,它几乎约定俗成为美好事物的象征。在这由于时间关系不一一罗列,请同学们把自己所收集到的有关诗句,抄到黑板报学习园地里,以供交流积累。乐意吗?
生:(兴奋地大声说)乐意!
师:根据单元要求,本节课还有一件大事还没完成,是什么事?
生:借鉴吸收。
师:好的。接下来,我就来看看同学们都“吃了”吸收了些什么东西?
生:我特喜欢:“它们的啼叫,是要伴着春雨、宿露;它们的飞翔,是要伴着朝霞和彩虹。”
句式工整,色彩明丽,很有境界。我仿写了一句:“人生的成功,是要伴着荆棘、坎坷;
人生的辉煌,是要伴着汗水和欢乐。”
生:我也仿了一句:“他们的成功,是要伴着汗水、拼搏;他们的腾飞,是要伴着毅力和信
念。”
生:我仿的是另一句:“这里灞桥伤别的烟柳暮云,这里鲲鹏水击三千里的羽翼, 这里大漠
长河遥远的思念,使我领略到了诗中色彩斑斓的梦,这是一种享受。”
生:(掌声不断)
师:看来同学们不但会“吃”,而且还“吃”出其中的味道:句式、内容、文采都学得非常到位。
黄 菁:老师,我还积累了一些词汇,并把它们扩展成一小段话。
师:(兴奋地)说来听听?
生:天地间,风儿穿林打叶,行云流水,激昂高亢。谛听,又似十面埋伏的古战场,马嘶人
喊。忽地又一道亮光划破云层从半空中直劈下来,几只停栖在电线杆上的鸟儿也受惊远
飏,乌云动摇了,龟裂的大地即将受一场暴风雨的洗礼。
师:果然不错,充满动感。其它同学还有吗?
生:看我的。(大家都笑了)接受着生活的磨砺与岁月的洗礼,我们的羽翼日趋丰满,我们
盼望着能带着梦想远飏。或许并不是每个人都能高傲地遨游于天际,但只要我们努力,
淋漓尽致地发挥我们的优点,展现我们的极致,生活便没有遗憾。谛听生活奏起的乐章,
努力便是音符。
生:(又是掌声不断)
生:老师,我的借鉴与别人不同。
师:是吗,那交流一下可以吗?
生:好的。我认为文章的开头对没有见过的黄鹂这件事,不是简单的叙述,而是通过具体的
描写,借“无论……还是……,不在……不在……”句式写出,使文章生动形象,这种
写法很值得借鉴。还有文章中的一些排比句式,读起来也是相当有节奏感的,这都是可
以借借鉴的。
生:老师,我也说一下。
师:好的,听听宇洋同学见解。
生:我倒认为本文中揭示主旨时用的“水到渠成,点到为止,若隐若现”的写法,更是耐人
寻味的,下周我就想用这种方法写一篇周记。
师:说得好,我等你把周记写好,到时我很乐意成为你的读者。(笑声……)由于时间关系,本节课我们的交流先到这里。在这我们小结一下:同学们的借鉴涉及到词汇的积累、句式的仿写、修辞的运用,还有文法的学习,这一切都可称之为:借鉴吸收,也就是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情况从课文中吸取对自己有用的东西,来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
生:(点头同意)
师:接下来我布置一下作业,每位同学应该经常地把这种学习方法运用到自己平常的学习生活中,下周的写作课里,我等待同学们的极致发挥。
生:发挥极致。
《黄鹂》说课稿
一、 教材
1、 教材简析:
大凡在写景叙事中注入作家浓郁的主观情思的文章,语言才能神情飞动,意趣横生,倘若在情与景交融之外,更能从物我之间抒发哲理意蕴则更是达到了化境上乘之作,孙梨的《黄鹂》就是这样一篇凝聚作者深刻思考的优秀散文,文章创作于1962年,全文围绕黄鹂以时间为序展开,童年爱鸟却没有见过黄鹂,以后几次遇到黄鹂遭遇各不相同,作者感受也不相同,篇末扩展开去,联想到虎、鱼、驼、雁等各种事物,由黄鹂的“极致”想到“各种事物都有它的极致”“在一定环境中才能发挥这种极致”。这是一篇托物言志,大有深意,富有哲理的散文,着眼点在于发挥事物极致的“环境”。
2、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课文是高一语文(试验修订本)第二册第三单元的首篇,属教读课,单元学习的重点是分析评价、借鉴吸收,是从阅读能力和阅读目两方面侧重培养学生的。新大纲要求:“初步鉴赏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启迪”本课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初步的评价能力和鉴赏品质。
3、 教学目标:
根据该文含蓄而深刻的哲理表达特点,按大纲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学习水平,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
① 理解文意,探得精义—“理清文章思路,正确把握文章”是评价的基础。
② 评析哲理,借鉴写作—理解本文哲理及表现方法和技巧,学习象征说理,叙事说理的方法。
③ 追求美好,创设环境—拥有热爱美好事物,支持,尊重事物规律的情感认识。
4、 教学重点、难点:
经过第一册和第二册前两个单元的阅读训练,同学们已具备了实现目标①的自学能力和目标②的探索能力,课文最后部分是前文的延伸和升华,也是语言表现力极强的精华部分,因此教读重点是对文章最后五段的哲理理解和语言借鉴。
本文哲理扣在事物“极致”的发挥上,而且本文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与以往学过的《海燕》《白杨礼赞》《爱莲说》有所不同,因此,我把本课学习的难点定为:
把握极致的含义和本文由叙事到说理的关键:“黄鹂与太湖”悟到“事物与环境”。
5、 学情分析:
学生长期溺于学业,缺乏对生活的关注与思考,学生研究文字时,在宏观把握和作家创作心态的把握上缺乏联展性思维,因此,教学中我较注重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把课文放到生活中去以及作者经历的社会价值中去,这对于学生学习本文有一定帮助。
教学原则:
从诵读—研读,从整体感知—深层感知、从感性—理性的原则。
二、 教法:
1、学生诵读,整体感知文章。
2、教师导读,指导分析评价方法和借鉴写作方法。
3、联系对比,强化象征手法的运用。
4、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美感
选择以上教法的依据:语文教学要重视整体教学,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重视语文运用能力和语感的培养,所以要重视诵读。再者本文是分析评价,借鉴吸收训练的首篇文章,要做好方法指导。本文叙事明理,托物言志手法与以往文章不同,应稍加对比分析,加强对写法的认知。
三、 学法:
新大纲中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索。要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据此,我确定以下学法:
1、认真诵读,理解文章思路。
2、把握关键语句,体会作者情感变化。
3、讨论探讨,文章托物言志手法的特点。
4、归纳积累,初步学会哲理评价和借鉴文章写作方法。
四、 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创造一个有语境、有理境、有情境的教学环境,提高效益。
教学课时:2课时
五、 教学程序:
第一课时
课前预习:认识黄鹂的有关知识,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朗读全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
2、感知归纳文章主题,分析材料作用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优秀作家对生活和人生的关注方式是多样而独到的,有许多现代作家是通过写鸟来表现他对生活和人生的认识的,同学们能举几例吗?(同学表达,集中注意力,激发兴趣,温故知新,随后教师补充,明确)老舍写小麻雀,表现的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周瘦鹃写杜鹃蕴涵对传统习惯看法的思考。那么孙梨借写黄鹂要传递怎样的观点呢?
(二)看课本扉页插图《黄鹂》,请同学们对其外部特征进行描述,并简要介绍有关知识(这样锻炼了学生观察与表达能力,以及归纳、表述、查找资料信息的能力)
古诗激趣,激发思考:多媒体展示相关信息后,教师导问:古人也写了不少有关黄鹂的诗句,同学们回想一下,有哪些诗句?(同学举出,教师用多媒体展示相关信息)问:诗句中的黄鹂与什么样的景色融合在一起了?诗作者抓住它的什么特点?
(三)作者介绍,作品产生时代背景简介(同学们介绍后、教师补充,明确。同时辅以多媒体展示)
(四)朗读全文,整体感知。
朗读要富于情感和变化,要求学生个别朗读1、3—5、8—15、17—21段落,学生齐读2、6—7、16、21—25段落齐读,加深对作者情感变化的体会。
(五)再读课文,完成:“黄鹂的遭遇”与“作者态度”的归纳表格。
这道练习题意在落实整体感知,理解文章主题,与课后习题紧密关联,是学法1、2和教学目标1的具体落实。以多媒体形式展示,作答。
(六)探讨主旨有关问题。
是教学目标1和学法1、2的再落实、再深入。
1、根据作者对黄鹂的不同境遇的态度,请用一句话说出此表要表达的意思。
2、作者为什么在第三次和第四次之间写到与黄鹂无关的海鸥?
3、从环境与黄鹂的关系看,你能说出“极致”在文中的含义吗?
4、文中的黄鹂仅仅指的是一种鸟吗?黄鹂的境遇说明了什么道理?
由以上几道思考讨论题引导学生探究文章思想主题,拓展学生思维,注意到文章托物言志和作者关注社会的认识角度,为下一步学习做铺垫。
5、学生齐读文章后五段,强化语感。
(七)学生小结当课堂学习内容
(八)布置作业:
1. 思考课后习题二、三、四
2. 试就几篇学过的托物言志的作品与本文比较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 对课文哲理做一点分析评价
2. 借鉴课文写法,借鉴精彩语言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从作者对黄鹂的境遇的态度的分析中明确了文章的主旨,在探究美与环境的关系中,了解了“极致”的含义。今天我们对文章的哲理和写作方法进行评价与借鉴,从而完成我们学习此文的重点任务。
(导语设计旨在强调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
(二)对文章哲理做一些评价分析:
1. 齐读课文最后五段,找出表明作者悟出的哲理的语句。
2. 找出文章揭示适用对象的语句。
3. 探究作者思考出这一哲理的原因。
这三个题目的设计,前两个同学可以完成,后一个有一定难度,需要教师指导也是落实重点突破难点的所在。教师从孙犁文学家是身份、文学主张、时代现象指点学生思考。
4、完成课后习题四。趁热打铁,让学生研读文章后五段文字,把握文章由叙事转到说理的关键。在此基础上,对哲理的理解和评价可以各抒己见,鼓励学生的创见。
(三)借鉴写法
1. 比较《白杨礼赞》、《黄鹂》的象征手法有什么特色?这道题目既是检查作业又是落实教学目标。
2. 阅读哲理的散文《地平线》,思考:本文表现可什么哲理?与《黄鹂》的表达方法有何异同?此题属延伸与检测练习,加强学生对象征手法的认识。
3. 完成课后习题三,带着问题齐读后回答,并尝试当堂成诵。此题旨在引导学生借鉴吸收语言技巧。
(四)小结全文
明确: 同学们哲理从何而来?——来自对生活的悟想
哲理怎样表达更易懂——用形象来表达,但形象表达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
(五)课外作业:
1. 再次朗读课文,体会新课的语言:音节和谐,形象生动,意蕴丰富。
2. 研究性习题,各语文小组课下找一篇有关“黄鹂”的诗文,与本文对照一下,是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还是抒写哲理?
说课结束,谢谢各位。
黄鹂人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