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手苏教版初三上册语文教案
《一双手》这篇文章通过对林业工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迎善一双奇手的细节描写,透射出这位普通劳动者为绿化祖国,为大家的幸福甘愿奉献的高尚情怀。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一双手苏教版初三上册语文教案 ,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一双手》教案
学习目标:
1、能针对文中所写事物的特点和写法圈点批注。
2、能在反复诵读中体验林业工人对造林事业无比热爱的感情。
学习重点:
运用圈点批注的方式自主阅读课文。
课前学习:
利用工具书解决文中有疑问的字词。
课时安排:一课时
学习过程
一、导入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请同学们欣赏歌曲《手牵手》,然后说说歌曲中“手牵手”表达什么意思。
欣赏,激趣。
2
请同学们同桌之间也握握手。今天就通过我们的合作来学习课文《一双手》。
二、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放声朗读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在下面横线上填入恰当的词。
一双 的手
朗读,感知。
2 (引导学生讨论)然后:同学们,就让我们来仔细品读这一双手。
归纳,说出。
三、精读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出示问题:请你围绕“本文所写的手有什么特点?怎样写的?”两个问题认真读书、圈点批注。
2、组织学生展示所批注的内容,并引导学生就圈点批注的内容和形式加以评论。(用实物投影)
3、教师把自己的批注内容展示出来。(侧重如何多角度的写手这一难点内容。)
圈点批注
展示,评价。
记录,归纳。
2
1、 出示两则资料,请同学们说感受,引导学生对人物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 介绍两个人物:杨利伟;钟南山。并出示颁奖词。请同学们借鉴着写一段话。
3、 引导学生交流写的习作。(教师注意强调这双手创造绿色的意义)
谈论
朗读,写作。
交流,评价。
四、总结本课
引导学生总结本课的学习
讨论总结本堂课学习的得失,提出以后语文学习的建议。
五、课后作业:
1、仔细观察母亲的手,写一篇小作文。
2、就本文写作的一个方面,为本文写一段“总评”。
《一双手》原文阅读
我握过各种各样的手——老手、嫩手、黑手、白手、粗手、细手,但都未留下很深的印象。
1988年5月,小兴安岭上的积雪化净了,树木睁开了惺忪的睡眼,林区人肩镐上山。
我去岭丘的乌马河林业局采访。在山场我握过一只手,我敢说,今后不论在什么地方,只要再提到它,就能马上说出。那是天下第一奇手——林业工人张迎善同志的手。
和素常采访一样,我们见面时先礼节性地握手。两只手握到一起的瞬间,我惊讶了:我握的是手吗?那简直是半截老松木!
我本能地想抽回手来,可是没有得逞。那只大手把我的手紧紧地裹住了。
他松手了,我低头去察看他的一双手。翻过来看手心,掉过去看手背。
这双手皮肤呈木色,纹络又深又粗,一道道黑土色。很明显,为了这次见面、握手,他事先用肥皂把这双手认真地洗过了。
掌面鼓皮样硬,老茧布满每个角落。手指特别粗大肥圆,一只手指头就像一根三节老甘蔗。
左手大拇指没有指甲,长过指甲的地方,刻着四条裂纹,形成上下两个“人”字,又黑又深。手指各个关节都缠着线,线染成了泥色。
“缠线做什么?”我问。
“治手裂。“张迎善说。
“手裂贴胶布涂手油多好?”
“栽树是手活。穴里的草根根、石块块得用手拣出来。要保证苗苗不窝根,苗根得用手送进土里。栽一棵苗,手得往土里插三四次。胶布、手油不顶用。”
“你一天能栽多少棵树?”
“1000多棵。”
一天能栽1000多棵树!他的手一天得往土里插三四千次!10天、20天呢?……这双手亏得是肉长的,若是铁铸的,怕也磨光、磨透了。
“你等等。”我边说边去里屋取来一圈米尺。我像丈量土地似的量起他的手来: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这真是我今生今世见到的第一号大手。
量完,我用自己的手在他的手掌上“哗哗”地搓了几个来回。我的手火燎燎地痛,看看,红了。他的手呈木色。
林业局工会一位负责同志向我介绍说:“这双手已经栽树26万多棵,仅198I年至1985年就造林33垧,改造迹地林和次生林44.5垧。这双手生产木材3300立方米,枝丫3500层积立方米。这双手让这位32岁的年轻林业工人,成为伊春林区最年轻的育林功臣,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这双手栽的树使小兴安岭上的西北岔河水,仿佛第一次变清了。这是一双创建绿色宝库的手。”
看着这双手,我仿佛看到了一山山翠绿的森林……
《一双手》教学反思
这学期,我向语文组全体教师开设了组内公开课《一双手》。这节课设计的初衷是结合学生知识能力的实际以及四年级应试的要求来解读文本、训练能力,一堂课下来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受到了全组老师的一致好评。现就这堂课进行总结和反思:
一、激趣导入,迅速把学生引入课堂。四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很强,所以我在导入这一环节里,设计让学生拿出尺子量自己的长度、宽度和厚度,并把数字报出来,看看谁的手最大、谁的手最小。学生果然非常感兴趣,纷纷举手报数。接着我话锋一转,把文中主人公的手的尺寸报了出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到底谁的手这么大?为什么这么大?于是顺理成章的就把学生引进了课文的学习。
二、教学板块清晰,注重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多维训练。这篇课文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浅显,所以我在设计教学时分了三大板块:1、整体感知,认识一双手;2、细读课文,解读一双手;3、情感升华,赞美一双手。这一教学设计从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符合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另外也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循序渐进的加深对课文内容和主旨的理解。在这三个板块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始终紧扣文本进行教学,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开始的整体感知和细读课文部分,注重听、读和说,后面的情感升华部分,注重读和写,这堂课听说读写贯穿始终,使学生的语文能力得到了很好的训练。
三、解题方法指导到位,教师的评价对学生具有明确的指向性。在本堂课教学是三大环节中,每一个训练点教师都有明确的方法指导,稍微难一点的都有示例配合讲解,这样使学生能有章可循,明确一类题的解答方法。例如,在“细读课文,解读一双手”这一环节中,要求⑴找出具体描写张迎善的手的特征的语句,并在书上做出适当的圈点和评注。⑵说说在你的眼中,张迎善的手是一双什么样的手?
可以用“这是一双 的手,你看: ”的句式交流。(方法:先运用文中的关键词概括此手的特征,然后用文中的描写句印证。)
如:这是一双天下第一号大手,你看:它长24厘米,宽10厘米,厚2.5厘米。
这里既有方法的提示,又有例句的参照,指向性特别明确。可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居然还是出现了问题,有一个同学参照例句和方法的提示,完成了一个貌似正确的答案——“这是一双创造绿色的手,你看:这双手让这位32岁的年轻林业个人……”。我及时抓住这个问题,给予提示,学生马上意识到他找的内容不属于具体描写张迎善的手的特征的语句,尽管前面的概括是对的,但所找依据不符合题目要求也是不得分的。再如,在颁奖词的写作中,教师给出示例后指导写法,学生在模仿的过程中,紧扣文本提炼内容,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表达能力。
以上这些方法在以后的教学中如能坚持,我想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解题能力必然得到实实在在的提高。
一双手苏教版初三上册语文教案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