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初二上册语文教案
安塞腰鼓是陕西省的传统民俗舞蹈。表演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陶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1996年延安市安塞区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安塞腰鼓初二上册语文教案 ,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安塞腰鼓》教案
教案说明:
本文是一篇气势恢宏的诗化散文,有着雄浑伟奇的画面,更有着与画面风格一致的气势和磅礴的语言。对这样的文章,诵读应该贯穿始终。因此先从调动学生兴趣、学习热情入手,让学生了解安塞腰鼓的地位。接着师生共同演读课文,体会安塞腰鼓的气势,感受本文语言的魅力,实现整体感知。继而引导学生梳理结构、明确内容,启发学生发现文章的结构美、内容美和语言美。最后通过讨论,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主旨。教学本文重在美美地读,美美地品,重在熏陶感染,达到共鸣。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诵读课文,把握文章基调,感受安塞腰鼓的恢宏气势。
2. 品读文中短句及排比句的运用,体会文章的节奏美、诗意美。
3. 理解文中一些句子的深刻含义,深入体会作者所歌颂的生命力量。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品味优美的语言。
教学难点:理解句子深刻含义,体会作者歌颂的生命力量。
教学方法:
情境导入法、诵读教学法、想象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俗话说:“一方山水养一方人,一方山水有一方风情。”西北的黄土高原也有它独特的
风情,它曾有雄睨世界的辉煌文明,也有独具魅力的民间大型舞蹈形式,这种舞蹈曾在第11届亚运会、香港回归庆典、建国60周年等大型活动中演出过,并远赴国外,令世人陶醉。这就是被称为“天下第一鼓”的安塞腰鼓!
安塞腰鼓到底有什么特别的魅力呢?我们先来感受一下.
《安塞腰鼓》赏析
这是一首生命的赞歌,力量的赞歌。
在文章里,安塞腰鼓,并非只是单纯地在作为人类生命力量的一个载体、一种象征;其自身,就是人类生命力量的凝聚物,最充分、最彻底的表现。这样,作者自然要倾注下全部的热情与笔力歌之、颂之,一歌二颂难以尽致,则有三歌之、三颂之。
在作者笔下,几乎分不出哪是形式与内容,哪又是客体与主体,两者真正地获得了无间的统一。
不取拖沓累赘、沉闷疲软的长型句式,而多简洁有力、脆生响亮的短句;也没有冗长繁复的段落,一言两语即自成起迄。
大量地运用排比,排比的形式又力求多样:既有句内的排比,更多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排比,又能连段而下,交错互出。
不独直接地描写这腰鼓释放的磅礴能量,也从人的感觉、人的联想和群山、大地等周围环境的回响上,多方位地渲染着它的奇特效应。
自始至终采用行进的、动态的描写,不作静止的形容,并使那人体的动作与腰鼓的声响,在共时态中互激互溶,合二而一,从艺术上组成一个表现着生命之源和力量之泉的整体。
——这一切形式上的追求,在文章中造成了一种快速跃动的节奏,炽热灼人的氛围,排山倒海般的气势,恰与作者所要歌之颂之的人的生命力量相辅相契。
安塞腰鼓,是属于黄土高原的。惟有生存于这方土地上的人群,才能创造出此等奇观,也才能凭借它而释放其内蓄的伟力。作者是陕西人,从其描写中,可以看到他对黄土高原和安塞腰鼓的无限神往与倾心爱恋。惟其如此,他也才能写得酣畅淋漓,曲尽其妙。
这一篇,与乔良的《高原,我的中国色》,有异曲同工之妙。如果说,乔良的作品,是对中华民族性格特征的总体性的把握,那么刘成章的《安塞腰鼓》,则是把它对象化和具体化。读者能把两篇作品一并阅读,相互比照,必将更深切地体察到我们民族性格的本色及其生命力量之表现。
《安塞腰鼓》自学阶梯
评估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亢奋 晦暗 羁绊 烧灼
蓦然 冗杂 戛然而止 思绪
2.联系上下文,品味语句,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1)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那么一股劲”要“挣脱”“撞开”什么?)
(2)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过着贫困生活的农民,哪里来的那么强大的力量?)
(3)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为什么“多水的江南”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4)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为什么听到这样的“鸡啼”)
3.“这腰鼓,使冷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这句话通过感觉的改变,侧面体现了腰鼓产生的震撼力,请以这种语言风格仿写一句话,说说腰鼓还使什么发生了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西北现在好像成了贫困落后的代名词,作者为什么这样歌颂西北汉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提高
安塞腰鼓
一群茂腾腾的后生。
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粱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
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
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地,似乎从来不曾响过。
但是:
看!——
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百十个斜背响鼓的后生,如百十块被强震不断击起的石头,狂舞在你面前,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黄土高原上,爆发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
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了。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好一个安塞腰鼓!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酸枣树的山崖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
百十个腰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遗落了一切冗杂的观众的心上,观众的心也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也是隆隆,隆隆,隆隆。
隆隆隆隆的豪壮的抒情,隆隆隆隆的严峻的思索,隆隆隆隆的犁尖翻起的杂着草根的土浪,隆隆隆隆的阵痛的发生和排解……
好一个安塞腰鼓!
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疾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A处)
黄土高原啊,你生养了这些元气淋漓的后生;也只有你,才能承受如此惊心动魄的搏击!(B处)
除了黄土高原;哪里再有这么厚这么厚的土层啊!(C处)
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D处)
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和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姿都使人颤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象力的安塞腰鼓!
愈捶愈烈!形成了沉重而又纷飞的思绪!
愈捶愈烈!思绪中不存任何隐秘!
愈捶愈烈!痛快和欢乐,生活和梦幻,摆脱和追求,都在这舞姿和鼓点中,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人,成了茫茫一片;声,成了茫茫一片……
当它戛然而止的时候,世界出奇的寂静,以致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简直像来到另一个星球。
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
1.第7自然段运用________和________的修辞手法宣泄年轻热烈的生命激情,营造安塞腰鼓“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舞蹈阵势。
2.将“亢奋”、“飞溅”、“燥热”三个词分别填入文中第8自然段的空格处。
3.将下列句子的朗读重音,用“△”标出。
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快速地搏击着,大起大落地搏击着。
4.文章以“热闹”开头,最后又归之为“静”,这样的结构安排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
5.文中有几句是文章层次和作者感情发展的语言标志,请在文中用“ ”将这几个句子标出。
6.选出说法不恰当的一项。
( )
A.本文是对陕北人生命活力的颂歌,是对黄土高原厚重内蕴的礼赞。
B.文章运用铿锵有力的短句和大量的排比,造成一种快速跃动的节奏和一泻千里的气势,表现了安塞腰鼓的神韵。
C.“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这段话是对上文“大彻大悟”的诠释。
D.“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两句,用对偶的手法表现安塞腰鼓使人产生的联想。
7.“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是从原文中抽出的一段话,应放回何处才与上下文语意连贯?在下面相应序号的括号内打“√”
A处( ) B处( ) C处( ) D处( )
开放探究
西部文化和西部开发
①中国西部是什么概念?中国西部通常是指黄河与秦岭相连一线以西,包括我国西北和西南几个省市、自治区。这片广袤的土地面积为54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57%;人口2.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3%。
②西部是华夏文明的源头。华夏祖先的脚步是顺着水边走的。长江上游出土过元谋人牙齿化石,距今约170万年;黄河中游出土过蓝田人头盖骨,距今约70万年。这两处古人类都比北京猿人(距今约50万年)的资格更老。
③西部地区不仅有广阔的地域和悠久的历史,而且拥有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
④西部地区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秦皇汉武以后,东西方文化在这里交汇融合,从而有了丝绸之路的驼铃声声,佛院深寺的暮鼓晨钟。敦煌莫高窟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个奇迹,它在继承汉晋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________的恢宏气势,展现出________的艺术形式和________的文化内涵。秦始皇陵兵马俑、西夏王陵、楼兰古国、布达拉宫、三星堆、大足石刻等历史文化遗产,同样为世界所瞩目,成为中华文化重要的象征。
⑤西部地区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发祥地。遵义、延安、红岩村等革命圣地孕育了深厚的革命文化传统。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成为革命文艺发展的一面旗帜。延安的“鲁迅艺术学院”在短短的几年里,造就了一大批著名的作家、艺术家和文学理论家……这些宝贵的财富,奠定了西部文化遵循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坚实基础。
⑥西部地区又是我国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的集萃地。这里生活着50多个少数民族,几乎包括了我国所有的少数民族。在一些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落后和交通的闭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贫困,却也使这些地方保留下一些久远时代的艺术品种,成为珍贵的“活化石”,如纳西古乐、戏曲、剪纸、刺绣、岩画等民间艺术和宗教艺术。它们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犹如一个宏大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宝库。
⑦西部地区拥有的历史文化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充分重视这些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加强对它们的抢救、保护、涵养和合理利用,建立良好的民间文化生态环境,为推进西部大开发作出贡献。
(1)第①段从________、行政区域、________、人口数量等四个方面说明了“中国西部”的概念。
(2)第②段中“华夏祖先的脚步”是指________;将元谋人、蓝田人与北京猿人的年代作比较,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
(3)选择下列词语,将序号分别填入下面句子的横线处。
A.精美绝伦 B.博大精深 C.兼收并蓄
形成了自己________的恢宏气度,展现出________的艺术形式和________的文化内涵。
(4)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西部文化的主要特征。
(5)第⑥段中写道:“在一些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落后和交通的闭塞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贫困,却也使这些地方保留下一些久远时代的艺术品种,成为珍贵的‘活化石’……”这段文字中的“贫困”意味着失去,“保留”意味着得到。其实,我们的生活中也充满着这种“得”与“失”的辩证关系,“得”与“失”往往是相伴相随的。请写200字左右议论性文字,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参考答案
达标训练
1.kàng huì jī zhuó mò rǒng jiá xù
2.(1)“那么一股劲”要打破人们身上层层坚硬的外壳,让生命宣泄在天地间,让人“遗落了一切冗杂”,“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像力”,使人明白人之所以为人,生命之所以为生命的意义所在。
(2)他们有着自然、健康的生命,是原始的、未经人工雕饰的、没有半点污染的、不掺杂任何杂质的完全的生命。这是他们力量的源泉。
(3)江南流水更多地表现柔媚的风格,而安塞腰鼓需要承载着这样原始、粗犷的生命力量的“厚土”。
(4)当鼓声停止后,人们仍沉浸在激情中,好像炽热后的沉寂,这时以“鸡啼”反衬寂静。
3.略
4.黄河流域的中上游,是中华民族与华夏文化的主要发源地,曾有过秦、汉、唐的强盛,拥有雄睨世界的辉煌文明。在今天,凝重的土地、贫困的生活,西北好像落伍了。但落后是暂时的,只要生命还在期盼“搏击”,重生之日并不遥远。
能力提高
1.比喻 排比 壮阔 豪放 火烈
2.燥热 飞溅 亢奋
3.有力 疾速 大起大落
4.反衬安塞腰鼓的气势和震撼力
5.“安塞腰鼓!”“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像力的安塞腰鼓!”
6.D
7.B处
开放探究
1.地理位置 土地面积
2.华夏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史 西部是华夏文明的源头
3.C A B 4.历史悠久和民族文化资源丰富
5.略
安塞腰鼓初二上册语文教案 相关文章:
★ 小学语文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