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优秀教案文案

学俊21252分享

如果学员多数为成年,文化程度不高,工作较多,时间较紧,老师上课就应通俗、精练,力求传授适用、实用的知识和技能。今天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有关于小学四年级语文优秀教案最新文案,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小学四年级语文优秀教案最新文案1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理解文章的意思。

2、自学生字,积累有关的词语。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感受儿童情致,体会生活乐趣。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病人(指名读题)

2、质疑:病人指生病的人,为什么加上双引号?(通过预习知道:不是真正的病人,而是装病。)

二、初步感知

1、指名读课文,思考:课文中的病人是怎么“病”的?为什么要装病?

2、指导字形:嚏

3、理解词语:眼睁睁巴不得(找出课文句子读一读,练习课文理解意思)

三、学习课文

1、交流回答问题:课文中的病人是怎么“病”的?为什么要装病?

2、课文的第1、2两小节为我们做了详细介绍,指名读——评价、指导——集体读。

3、我果然成功的“病倒”了,病人有什么特殊待遇呢?(第三小节)

4、交流并板书:各种美味温暖的感觉留在家里抱玩具看小人书

5、引读第三小节。

6、虽然“病人”可享受特殊待遇,“可是不久,我就发现病人其实是件苦差事。”(板书:苦差事)这是怎么回事啊?请小组一起读读4——5小节,完成练习:

生了病,不能,不能和弟弟妹妹到屋外活蹦乱跳地玩,不能也不能看电影和到公园游乐场去玩,还要吃一大堆。

交流:从哪里看出是件“苦差事”?

板书:不能看电视不能玩不能大笑不能吃冷饮、喝汽水不能看电影、到游乐场玩还得吃一大堆药

(个别读——男女生读。)

7、看来当“病人”确实是件苦差事,所以,“医生走了,我不等——”(引读6——7小节)

四、拓展练习

1、总结课文

2、说说学了课文,你有什么感悟?你有没有做过“装病”之类让你觉得哭笑不得的傻事?

小学四年级语文优秀教案最新文案2

教学目标:

1.自主认识生字新词,积累“寒冷、特殊、否认、虚弱、允许、隐瞒”等词语的反义词。学习“巴不得、眼睁睁”等词语的运用。自学生字,积累有关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心情变化。

3.理解“原以为生病能自由、快乐,想不到却是自讨苦吃”这句话的含义,感受天真无邪的儿童情趣。

重点难点:

说出为什么当病人是件苦差事。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1.板书课题:9“病人”

读课题,你有什么问题?(“病人”上为什么加引号?)

2.简单介绍作者。

秦文君,儿童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作家协会副主席。代表作有《男生贾里新传》《女生贾梅新传》等。

二、阅读短文,理解内容

1.朗读课文。

要求:

(1)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思考刚才提的问题。

2.交流检查,分节读课文,纠正字音,回答问题。

3.课题上加引号是因为这个病人是假的,那么“我”为什么要装病呢?

(1)读课文1—3节,找找原因。

(2)有感情地朗读。

4.可是不久,我就发现当病人其实是件苦差事,那是为什么呢?

(1)默读课文第4节,并完成口头填空。

生了病,不能,不能和弟弟妹妹到屋外活蹦乱跳地玩,不能,也不能看电影和到公园游乐场去玩。

(2)当时“我”会怎么想呢?

(3)有感情地朗读。

5.这些还不算呢,妈妈又请了医生来为我看病,最后我老老实实地坦白了装病的原因。

(1)我怎样对妈妈说的?

(2)有感情地朗读。

6.试着背诵最后两小节。

7.齐读课文,读出天真、可爱的语气。

8.总结。

三、语言直播厅

小时候,你有没有做过“装病”之类让你觉得哭笑不得的傻事呢?与大家交流。

小组先交流,然后集体交流

四、课堂小结

小学四年级语文优秀教案最新文案3

教学目标:

1. 在阅读中自主识字,借助近义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2. 朗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的两件事。背诵5-7节。

3. 体会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懂得运用比喻手法能够使句子生动形象。

4. 感受刺猬的聪明、伶俐,体会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 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师:小朋友们,在大自然中很多动物都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三位动物朋友(出示图片),我们先来认识他们。右边三幅图展示了他们高超的本领,你们能用“谁能干什么”这个句式说说他们的本领吗?(指名交流。)

2. 除了这三位动物朋友,老师今天还要介绍一位神秘的朋友给你们认识,小朋友们预习了课文,一起说出这位朋友的名字?(刺猬),它有什么特点?(浑身长满刺)今天就让我们和作者一起和这位“带刺的小动物”交个朋友吧。出示课题,齐读。

过渡:现在就让我们翻开书读读课文,瞧一瞧小刺猬有什么特殊的本领呢?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出示朗读要求,思考:课文写了关于小刺猬的几件事?用一句话简单概括一下这几件事分别是什么?

2.检查预习,认读词语,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词语。

3.指名思考题,师小结并板书——偷枣,击退大黑狗。

三.读读议议,体验感悟:

(一)学习第一小节,体会比喻句的妙处。

过渡:到底是多么诱人的枣儿会吸引这位带刺的朋友来偷枣呀?从书上找出描写枣儿的句子。用直线划下来。

1.指名交流,并出示第一小节。齐读。

2.这是一句比喻句。把红枣儿比作?(玛瑙)老师这还有一句话,自己再读读这两句话,你觉得你更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3.指名交流。(喜欢第一句,抓住红枣儿的“动态美”、“数量多”和“香味”来体会比喻句在表达上的妙处,以后写作文也可以运用比喻句把句子写生动。)

4.指导朗读,让我们一起用朗读来赞美红枣儿的美和诱人。齐读第一小节。

(二)学习第一件事“刺猬偷枣”。

1.过渡:小朋友们读得可真好,小刺猬听见你们的朗读,他就忍不住来偷枣啦。你们预习过了课文,你们可以用书上的一个词语来形容刺猬偷枣的本事吗?(高明)理解“高明”(技艺高超)

2.为什么说刺猬偷枣本事很高明呢?请小朋友默读课文2-9小节,按照顺序找出刺猬偷枣的句子,读一读,并圈出它偷枣的动作。

2、指名交流句子,并逐句圈出刺猬偷枣的动作。

①那个东西,一定没有发现我在监视它,仍旧诡秘地爬向老杈,又爬向伸出的枝丫……[]

这句话中有哪些刺猬偷枣的动作?(爬)刺猬是怎么爬的?(诡秘)理解诡秘(隐秘)说明了什么?

指导朗读,小刺猬偷枣可真小心谨慎啊,所以——(学生接读)。

过渡:小刺猬爬上树是为了干什么呀?找到相应的句子。

②后来,那个东西停住脚,兴许是在用力摇晃吧,树枝哗哗作响,红枣“噼里啪啦”地落了一地。

交流动作“摇”。理解“兴许”(也许)。爬上了树小刺猬开始摇红枣儿了,摇红枣的时候刺猬先停住脚,然后——(学生接读)

从这两句描写刺猬偷枣的句子可以归纳出刺猬偷枣的第一步是爬树?(摇枣)板书:爬树摇枣

过渡:红枣儿掉到地上了,小刺猬还呆在树上呢?它该怎么办呀?

③我没弄清楚怎么回事,树上那家伙“扑”的一声,径直掉下来。听得出摔得还挺重呢!

交流动作“掉”。刺猬是怎么掉下来的?(径直),理解径直,你能换个词语说说刺猬是怎么掉下来的吗?(笔直)。这句话从哪里可以看出来刺猬偷枣很高明?

指导朗读,对呀,刺猬这小家伙不仅聪明,而且速度特别快,趁我还没弄清楚它想干什么,树上那家伙就——(学生接读)

过渡:刺猬从树上掉下来是为了干什么?能用你划的句子说说吗?

④它匆匆地忙碌着,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地归到一起,又“扑噜”一下,就地打了一个滚。你猜怎么着?那堆枣儿,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立刻,它的身子“长”大了一圈。兴许是怕人发现,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飞快地跑去了。

交流动作“归、滚、扎、驮”。(板书)理解“归”(把散落的东西堆到一起)兴许(也许)

对于散落一地的红枣,小刺猬可不是束手无策,而是匆匆地?这小家伙偷枣可真高明呀!

指导朗读:看你们读得这么好,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把这段话读好,老师读每一句话的开头,你们接下去。

3.从这些句子我们可以看出刺猬偷枣的本领可真(高明),它先?(让学生看着板书说“爬树摇枣”,接着?(落地归枣)再?(打滚扎枣),最后?(驮枣快跑),分别板书。

4.老师这里有个动画记录了刺猬偷枣的全过程,你能看着它和板书再给大家介绍一下刺猬是怎么偷枣的吗?(老师提示可以用上表示先后关系的词语)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5.指名复述刺猬偷枣的过程。(1-2人)

6.刺猬偷枣的本领可真高超啊,让我们的小作者忍不住发出了这样的感叹:出示第9小节,全班齐读。(理解“钦佩”找近义词)

7.你们瞧,作者把刺猬称为?(小东西),这可以看出作者对刺猬怀有什么感情?(喜爱)

(三)学习“斗大黑狗”,体会喜爱之情:

1.师:作者怀着喜爱的感情非常生动地描写刺猬用背上的刺偷枣的情形,让我们不由地钦佩它本事高明。接着,作者又叙述了刺猬斗大老黑的过程,更是活灵活现。刺猬是怎么斗志大黑狗的?

默读10-15小节,找出相关句子。

2.交流出示句子:刺猬可真鬼,一个个把身子紧紧地缩成一团,洒满月光的庭院里,如同长着几个“仙人球”似的。大老黑很快掉过头去,“呜呜”地哀叫着溜走了。

3.刺猬是怎么打败强壮的大黑狗的?说明刺猬怎么样?(聪明,机灵)小作者看着这一幕,用了一个字来形容智斗大黑狗的刺猬,是哪个字?(鬼),这个“鬼”字在这换成什么词语?(聪明,机灵)

4.指导朗读,男女生赛一赛,看谁能把刺猬和大黑狗相斗的过程读得生动。

5.师:爸爸也看到了这一幕,他用两句话告诉了小作者一个小知识,我们先把这两句话读好,分组读。

6.第一句话爸爸告诉了我们一句谚语,说明了刺是刺猬的什么?(护身法宝)

板书:护身法宝

7.听到爸爸的解释,我更加喜欢小刺猬了,又情不自禁地发出了这样的赞叹:出示15节,齐读。

(三)小结:

小作者通过细致地观察,生动地记录了刺猬的两件事,表达了他对刺猬的钦佩、喜爱之情。希望小朋友在以后的生活中也学会认真观察,发现更多有趣的事和物。

板书:

偷枣儿 →爬树摇枣、逐个归枣、打滚扎枣、驮枣快跑 →本事高明

15、带刺的朋友

钦佩、喜爱 斗大黑狗 护身法宝

小学四年级语文优秀教案最新文案4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结合语境确定多音字的读音,根据情境、借助近义词理解词语的意

思,并积累。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体会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试背5—7小节。

3、理解课文内容,在老师指导下归纳文中刺猬的两件事,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4、从刺猬偷枣、击退大黑狗自卫这两件事中朗读体会刺猬的高明、本事大,体会“我”对

刺猬的喜爱与钦佩,并能细心感悟文字中流露的“我”对刺猬的朋友之情。

教学重点:

1、通过朗读,体会句子的不同表达方式。

2、归纳课文中记叙的刺猬的两件事例。

教学难点:

感悟文字中流露的“我”对刺猬的朋友之情。

教学准备:

预习课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创设情景。

1、师:今天,我们随作者一起来认识一位朋友,它浑身长满刺,是一位带刺的朋友。

2、板书课题:15 带刺的朋友,轻声齐读课题。边读边想:为什么作者不直接在课题中

写刺猬呢?我们从中可以强烈地感受到作者对刺猬的什么感情?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过渡:到底刺猬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让作者这么喜欢它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

1、请大家听读课文,认真思考并完成填空。(板书:喜爱)

出示:作者通过讲述刺猬__ ___和_______事件写出对它们的喜爱之情。

(提示:用“谁干什么”的句式概括地说一说。)

2、课文哪几小节分别写了这两件事?请找出对应的小节。

3、交流。(板书:偷枣:2-9;刺狗:10-15)

三、读读议议,体验感悟:

(一)学习第一节

过渡:那刺猬偷的到底是怎样的枣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两段文字,想一想哪一段中的

枣子更诱人?

1、出示:秋天,枣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红枣儿。

秋天,枣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红枣儿,风儿一吹,轻轻摆动,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

瑙晃来晃去,看着就让人眼馋。

1)1、2组3、4组读,哪一句的描写更诱人?

2)交流。

3)小结:第一句简明扼要,第二句运用比喻手法把红枣的诱人写得生动具体。结合课文的

内容选用第二句更合适,既写出了红枣的数量多、色彩艳,又写出了红枣香气诱人,同时引

出刺猬偷枣的情节。

4)指导朗读:比喻要读得优美些,男女生读,想象齐读。

(二)学习2-9节“刺猬偷枣”

过渡:这么诱人的枣子,谁看了都会垂涎欲滴的,别说是小刺猬了。

1、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2-9节,找找哪一句话写出了作者对刺猬偷枣这件事做出了评价,

并用直线划出来。

1)交流,出示:我暗暗钦佩:刺猬这小东西,偷枣儿的本事真高明啊!(板书:钦佩 高明)

(1)板书,谁来解释“高明”?(技艺,见解,好得超过了一般水平 )联系上下文说说

高明的意思?

(2)刺猬偷枣技术高超,所以作者暗暗钦佩。

2、交流、板书偷枣过程

过渡:作者暗暗钦佩刺猬偷枣儿的本领好得超过了一般小动物偷枣的水平,那么刺猬究竟是怎样偷枣的呢?指名开火车接龙读课文2-9节,其他同学用曲线划出刺猬偷枣的句子,并圈出能说明刺猬偷枣高明的关键词。

1)作者亲眼目睹了刺猬的偷枣过程,他是怎么写的呢?其中,哪些词语最能体现出它的高明?

2)指名交流:读读句子,体会。

(1)那个东西,一定没有发现我在监视它,仍就诡秘地爬向老杈,又爬向伸出的枝丫„„ ★①理解“诡秘”---(诡异、神秘)

②这个诡秘说明什么?(小心翼翼、警惕性高)(板书:爬树)

③指导朗读刺猬诡秘地向上爬着,读的时候语气要轻些。

(2)挂满红枣儿的枝杈,慢慢弯下来。后来,那个东西停住脚,兴许是在用力摇晃吧,树

枝哗哗作响,红枣“噼里啪啦”地落了一地。(板书:摇枣)

①这里的“兴许“是什么意思?请你说说它的近义词?(好像、可能、大概„„)

★②这是一个表示猜测的词语,为什么作者不能肯定地表示刺猬是在用力摇晃?(天黑,看

不清。作者表达前后呼应。)

③那作者是根据什么内容作的推测呢?与下文作者听到“树枝哗哗作响,红枣“噼里啪啦”

地落了一地”的声音,所以用“兴许”、“用力摇晃”。(用词严谨)

④★“摇晃”(想象刺猬“用力”摇晃的情景):说说这小刺猬给你的印象(有趣、聪明) 它一边摇,一边在想什么呢?请大家猜一猜!(我摇我摇我摇摇摇!多摇几个枣,给我小宝

宝;多摇几个枣,好好吃个饱。)

▲读、背(师生合作读、生生合作背、自己背)

(3)我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家伙“扑”的一声,径直掉下来。(板书:落地)

①★“径直”(结合语境理解):笔直、直接。

②为什么要直接掉下来?节约时间(动作快),这的确是一只聪明的刺猬。

③▲读、背(做动作背)

(4)它匆匆地忙碌着,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地归到一起,又“扑噜”一下,就地打了一个滚。(板书:归枣)

①★散落:示读音sǎn 没有约束;松开。

sàn分散地往下落;分散,不集中。

选读音sàn;那就意味着刺猬身边全是枣,左一个右一个、前一个(后一个)、东

一个(西一个),很凌乱,很分散,读。

②这时的刺猬高明在哪儿?(打滚),想象读:“扑噜”一下,打了一个滚,发现前面还有

一个枣,再“扑噜”一下,打了一个滚,又发现左面有一个枣,接着又“扑噜”一下,打了

一个滚,还发后面„„等把枣子滚完了,也转晕了,看看,到底还漏了那个“高明”的地方? ③★“归”(根据自己的理解解释):聚拢。

④为什么要把枣子聚拢?(抓紧时间、提高效率)交流,这刺猬真 !

⑤★想象刺猬忙碌着把枣子聚拢在时,刺猬心里怎么想的: 。

⑥▲读、背(同桌互相背)

(5)你猜怎么着?那堆枣儿,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立刻,它的身子“长”大了一圈。兴

许是怕被人发现,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飞快地跑去了。(板书:打

滚扎枣、驮枣快跑)

①★读准四个多音字的读音:怎么着、扎、长、兴

②★这时的刺猬又高明在哪儿?驮、跑(动作描写)

③★这里作者又做了大胆的猜测,说明刺猬的机灵。

④▲读、背(读出刺猬偷枣时灵巧、敏捷的语气)

5)我们虽然没有亲眼见过刺猬偷枣的过程,但可以根据作者提供的一系列动作描写,我们

也能把讲个89不离十,下面请同学们根据板书,然后用“刺猬偷枣的本事真高明啊!”这

句话作为总起句,同桌复述刺猬偷枣的过程。复述时,请用到“爬、摇、掉、归、打滚、扎、驮、跑”着8个动词,还可以选用“先”、“再”、“然后”、“接着”、“最后”这些连

接词使自己的复述更连贯。

6)指明边看动画边复述刺猬偷枣的经过。

7)小结:这一连串可爱、调皮、聪明的举动都没有逃脱作者的眼睛,难怪小作者会说:“刺猬这小东西,偷枣儿的本事真高明啊!”。刺猬不仅利用身上的刺来偷枣,还可以利用刺来保护自己呢!这部分内容我们下节课再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一)过渡: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到:刺猬能利用身上的刺来偷枣,其实他还可以利用刺来保护自己呢!

(二)学习“刺大黑狗”,体会喜爱之情:

1、轻声自由读10-15小节,读的过程中,请大家找找哪句话描写了刺猬用自己的聪明击退大黑狗呢?

交流,出示:刺猬可真鬼,一个个把身子紧紧地缩成一团,洒满月光的庭院里,如同长着六个“仙人球”似的。

1)在作者看来,刺猬的举动很——“鬼”,出示“鬼”意思?

①死后的灵魂②有不良嗜好的人③躲躲闪闪,不光明

④恶劣,糟糕⑤形容词,机灵(多指小孩儿或动物)。

2)刺猬怎么“机灵”了?(缩成一团)

2、跟这么机灵聪明的刺猬打交道,大老黑可遭殃了。瞧,此刻的刺猬心里得意着呢!它们看着口流鲜血的大黑狗,会怎么想?怎么说呢?

出示:大黑狗已经向那几只刺猬扑去。刺猬可真鬼,一个个 ,如同 。跟这么机灵聪明的刺猬打交道,大老黑可遭殃了。瞧,缩成一团的刺猬心里得意着呢!此刻,刺猬们看着口流鲜血的大黑狗,心想: !

3、原来爸爸说的“狗啃刺猬——没处下嘴”是指刺猬受到狗的袭击时 。板书:缩成团

4、师:刺猬用刺击退了大老黑,我高兴得直拍手,由衷地感叹:“真有意思,刺猬的本事太大了。”

(三)小结:

作者通过仔细地观察,生动地记叙了两件事,写出了自己对刺猬的喜爱之情。试着根据板书,概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先说清写了什么事,再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总结:

作者通过写两件事,写出了自己对刺猬的喜爱之情,把它们称为——(齐读课题)他是一个有心人,注意观察;一个有情人,与动物交上了朋友。他从秋天到冬天,到春天,与这群刺猬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在选入课文时只节选了其中的两段,喜欢这篇课文的同学可以去找找原文读读,相信你也会喜欢这群刺猬,喜欢有看家本事的小动物的!

小学四年级语文优秀教案最新文案5

教学目标:

1、用学过的方法自学生字新词,读准字音并理解词义。

2、读准课文,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课文中记叙的长征途中四个事例。

3、了解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4、了解长征途中的艰难困苦,体会老一辈革命家的坚定的革命信念。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课文最后一节,理解“这段经历成为她一生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的意思。

教学准备:

收集红军长征途中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935年11月,红军为了保存实力,为了北上抗日,开始了耳万五千里长征。一个不满一岁的婴儿竟然也“走”完了漫漫长征路,最后到达了陕北,这真是一个奇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样一篇课文。出示课题。

二、检查预习情况

1、交流课题中的婴儿指谁?“走”为何加引号?从哪里看出来?

2、正确的读通课文

三、深入学习课文

1、齐读最后一节,并质疑。(为什么这段经历会成为贺捷生奶奶取之不尽的精神财富?)

为了弄清这个问题,我们首先来看贺捷生奶奶在长征过程中遇到了多少困难?发生了什么事?带着问题自由读2——6节。遇到的困难用曲线划出。

2、交流:2——3节

遇到的困难:“把刚刚出生18天的我放进箩筐,背在身上,随部队出发。”、“天上有敌机侦察轰炸,地上有敌军围追堵截,又值寒冬季节,风雪交加。”

事件:1935年11月19日,刚刚出生18天的贺捷生被母亲背在身上,随部队开始长征。

练习说话:天上有敌机侦察轰炸,地上有敌军围追堵截。遇到的困难无法想象……(设计说明:说话练习,帮助学生积累语言。)

第4节:遇到的困难:“妈妈怕我的哭声会暴露部队,便用衣服紧紧捂住我的头。”、“我的脸都憋紫了,险些丢了小命。”

事件:有一次过封锁线,为了不暴露目标,妈妈用衣服紧捂贺捷生的头,她险些丢了命。

第5节:遇到的困难:“父亲把我裹在怀里,骑在马上,一路冲杀。”、“老乡捡到了被颠落在路边的我”。

事件:一次突围后,父亲发现怀中的贺捷生丢了,幸亏老乡捡到,她才又回到父母怀中。

第6节:遇到的困难:“我已经病饿交加,奄奄一息,连哭的力气也没有了,眼看就要断气”、“我根本没有自己的衣服。”、“不知从哪里找来了一块白布”、“红军长途跋涉,也都衣衫褴褛”。

事件:过草地时,贺捷生奄奄一息,大人为她准备了棺材——一块白布,但她的生命力奇强,终于走出了草地。

3、小结:贺捷生的父母为了革命的胜利,经历了生与死、血与火的考验,凭着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到达了陕北,而他们未满周岁的女儿竟然是这样被她的父母抱着,走完长征路的。你能说说最后一句话的意思吗?交流。

四、拓展练习:从网上或到图书馆寻找有关长征的书籍,讲一个有关长征途中的故事。(设计说明:增长学生阅读量,扩大知识面。)


小学四年级语文优秀教案文案相关文章:

小学四年级语文部编版优质教案五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授课教案优秀范文五篇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公开课优质教案五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特色教学设计5篇

2021年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案必备优质案例五篇

小学语文四年级教学设计5篇范文

小学四年级语文公开课授课编辑教案指导五篇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高效授课教案参阅五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优质备选教案借鉴五篇

四年级语文上册语教案免费样板五篇

    123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