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狈为奸的成语历史典故
成语典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积淀,每一句成语都是那么深刻隽永、言简意赅,而它们的背后都有一个含义深远的故事。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狼狈为奸的成语典故,方便大家学习。
狼狈为奸的典故1
相传,狼和狈是长得十分相似的两种野兽。他们唯一不同的是狼的两条前腿长,两条后腿短,而狈正好相反,两条前腿短,两条后腿长。
有一次,一只狼和一只狈都饿了,就下山来找吃的。他们分别从不同的方向来寻找食物,边走边嗅,没想到不约而同地来到一家农民的羊圈外面。他们知道里面有好多羊,都盘算着进羊圈去偷一只。这时狼站在羊圈的东边,看着羊圈心想:“这个羊圈这么坚固,我该怎么进去呢?”狈刚好站在羊圈的西边,也在想着同样的问题,他们不知道如何是好,就绕着羊圈走啊走,突然他们两个面对面的碰到了,互相都提防着对方,于是一句话也没说,就这样擦身而过了。
他们俩围着羊圈继续绕,绕啊绕啊,最后又碰到了一块。狼首先停了下来,对狈说:“我想你是想进羊圈偷羊的,可惜你进不了羊圈,当然啦,我自己也没办法进去,不过我倒是想一个办法。只要你愿意配合,我们就很快能进去啦!”
狈听狼这么说,心里很高兴,但他没在脸上表现出来,还装着冷酷地说:“什么办法,你说来听听,我要是觉得行就勉强和你配合一下。”
狼听了狈的话,知道他其实是很愿意配合的,就接着说:“你看,我的前脚长而你呢是后腿长,我能骑在你的.脖子上面,你两条长腿站起来,把我扛得高高的,然后我再用自己两条长长的前脚,就能把羊叼走,还不会被人发现,你觉得怎么样。”
狈听了狼的话后,想了想,这小子的主意倒是不错,就不知道他会不会反诲,我要小心点。狈装着很迁就地说:“这个办法还不错,但是我们抓到后怎么分呢?”
狼觉得,狈实在是太罗嗦了,不耐烦地回答道:“你心眼还真多,我俩合作,肯定是一半一半啦!”
狈听了很高兴,连忙答应到,我们就这样做。于是狈蹲下身来,让狼爬到身上脖子上,长长的前脚抓住了羊圈竹篱,瞅准机会猛地抓住了一只羊。
抓到后又慢慢的从羊圈上下了地,他俩看着抓到的羊都很开心,这时狼对贝说:“你看,还是我的主意好吧!”
狈看着羊口水直流,已经顾不上形象了,忙说“是啊!是啊,你聪明,不过话说回来,如果没有我啊,就算你聪明也没用,废话不多,说我们赶快分开吧。”
于是他们就每人一半把这只羊给分了,之后他们俩还约定每逢初一十五就一起合作,到这儿来偷羊,他们这种神不知鬼不觉的方法,让养羊人都拿他们没办法。
在这个故事中,如果单单是靠狼或狈一定没办法爬上羊圈,把羊给偷走,可是他们却利用彼此的长处,互相合作,去做坏事。这种行为呀就是狼狈为奸,后来人们就用它来形容两个或几个人聚在一块儿,相互勾结去做坏事。
小朋友们,我们一定不能像他们那样,用自己的长处去和别人合伙做坏事,不然也会被人称为狼狈为奸的。
狼狈为奸的典故2
相传古时候有两种长相非常相似的野兽,分别叫狼和狈。它们都是喜欢偷吃农家猪羊的野兽。二者唯一不同的是:狼的两条前脚长,两条后脚短;而狈却是两条前脚短,两条后脚长。这两种野兽,经常一起去偷猪、羊等家畜。
有一次,一只狼和一只狈共同来到一个羊圈外,看到羊圈中的羊又多又肥,就想偷吃。但是羊圈的墙和门,都很高,狼和狈都不能爬去。于是,它们就想了一个办法。先由狼骑到狈的脖子上,然后狈站起来,把狼抬高,再由狼越过羊圈把羊偷出来。商量过后,狈就蹲下身来,狼爬到狈的身上。然后,狈用前脚抓住羊圈的门,慢慢伸直身子。狈伸直身子后,狼将脚抓住羊圈的门,慢慢伸直身子,把两只长长的前脚伸进羊圈,把羊圈中的羊偷了出来。
这样偷羊的事,狼和狈经常合伙干。假如狼和狈不合作,就不能把羊偷走。养羊的农民也会少很多损失。然而,狼和狈却经常那样合作,而且走在一起的时候,显得非常亲密。
后来,人们就根据这种现象总结了“狼狈为奸”这个成语,用来形容那些相互勾结干坏事的人。
【求解驿站】比喻坏人互相勾结一起干坏事。
【活学活用】在封建社会里,地方上的豪绅经常与官府中的坏人——,欺压百姓。
【妙语点拨】“狼狈为奸”看似小人得志,但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其实是个合作共赢的成功案例。狼与狈这两种动物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一起,并通过合作懂得了取长补短,相互利用各自的优势资源,弥补各自的不足之处,进而提高了猎物本领以及生命力。从这种意义上看,“狼狈为奸”其实是对自己生命负责的行为。在生活和工作过程中,忽略掉凶残的狼狈形象,领略“狼狈为奸”背后的合作共赢要义,并将其落到实处,将对我们大有裨益。
【近义】朋比为奸
【反义】洁身自好
狼狈为奸的成语历史典故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