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儿童教育 > 功课辅导 > 学科辅导 > 语文学习 >

课外古诗词朗读七首阅读理解中考语文科备考2021年

2020-11-06 17:00:19
|小黄

学习成绩的好坏,往往取决于是否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思考习惯。下面是小偏整理的课外古诗词朗读七首阅读理解中考语文科备考2021年,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课外古诗词朗读七首阅读理解中考语文科备考2021年

峨眉山月歌

一、作者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李杜”,俗称“大李杜”,代表作有《静夜思》、《春夜洛城闻笛》、《将进酒》、《蜀道难》等。

二、熟读、背诵诗文

三、译文

古: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今: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流动的平羌江上,倒映着精亮月影。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

四、情感表达

诗通过对月夜行船所见的描写,描绘了峨眉山秋夜的美丽景色,抒发了诗人离别思友之情。

五、理解性默写

1.点明远游路线,抒发依依惜别情思的两句是: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2、表现月光柔柔,波光粼粼的诗句是: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江南逢李龟年

一、作者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代表作有《春望》、《北征》、“三吏”、“三别”。

二、熟读、背诵诗文

三、译文

古: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今:当年在岐王宅里,常常见到你的演出;在崔九堂前,也曾多次欣赏你的艺术。没有想到,在这风景一派大好的江南;正是落花时节,能巧遇你这位老相熟。

四、文章主旨

通过诗人追忆往昔李龟年的接触及书写现实中与李龟年的相逢,运用了对比手法,抒写了时代的变迁,流露出诗人对唐王朝盛衰变化的苍凉感叹和对现实的哀叹。

五、理解性默写

1.常被用来表达久别重逢,幸会难得的心情的句子是: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2.露出诗人无限沧桑之感,表达“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慨的句子是: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一、作者

岑参,唐代边塞诗人,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等现存诗三百六十首。其诗主写边塞风光,军旅生活,以及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故其边塞诗尤多。风格与高适相近,后人多并称"高岑"。

二、熟读、背诵诗文

三、译文

古: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今:九月九日重阳佳节,我勉强登上高处远眺,然而在这战乱的行军途中,没有谁能送酒来。我心情沉重地遥望我的故乡长安,那菊花大概傍在这战场零星的开放了。

四、主旨

通过写重阳节诗人登高望远,表现了诗人对国事的忧虑和对战乱中人民疾苦的关切。

四、专题演练

1.这首诗写了()这个中国的传统节日,从诗中的()、()等词语可以看得出来。

重阳节九日登高菊

2.诗句中“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是怎么表现出来的?

答:表达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奇托了诗人对国事的优虑和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诗人一是直抒真情,“遥怜”一词将诗人对故园的思念和担优直接表现出来;二是以想象的手法描绘了长安故园纷飞的战火,残坦断壁间丛丛寂寞开放的菊花,以写故园菊来写故园长安,让读者仿佛看到一幅鲜明的战乱图,从而形象地表达诗人对故园的思念和对国事的忧虑。

五、理解性默写

1.写自己对饱受战争忧患的人民等同情,对早日平定安史之乱的渴望的诗句是:

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

2.表现出强烈的无可奈何的情绪,暗喻行军的特定环境的句子是: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3.以陶渊明为典故的句子:

强欲登高去,无人送酒来。

夜上受降城闻笛

一、作者

李益、字君虞、唐代诗人、以边塞诗为名,代表着有《塞下曲三首》、《夜上受降城闻笛》等。

二、熟读、背诵诗文

三、译文

古: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今:回乐峰前的沙地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有如秋霜。不知何处吹起凄凉的芦管,一夜间征人个个眺望故乡。

四、文章主旨

这是一首抒写戍边将士思乡的作品,诗歌通过描写边塞月夜的独特景色,从景色、声音、情感等多角度表现了戍边将士浓浓的思乡之情。

五、专题演练

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运用了怎么样的艺术技巧?

答:(1)诗人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月下的大漠比作白雪,将明月比作严霜,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大漠的寒冷和月色的凄冷。

(2)对偶

六、理解性默写

1.边塞荒寒凄冷的句子是:

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2.征人满怀愁绪,凝望故乡,思念家乡的诗句是: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秋词(其一)

一、作者

刘禹锡,字梦得,唐代文学家。与白居易并称“刘白”,与柳宗元并称“刘柳”,有《刘梦得文集》传世。

二、熟读、背诵诗文

三、译文

古: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今:自古以来,骚人墨客都悲叹秋天萧条,我却说秋天远远胜过春天。秋日晴空万里,一只仙鹤排开云层扶摇直上,便引发我的诗情飞上云霄。

四、主旨归纳

诗歌改变以往秋风悲凉、萧条的气息,赞美了秋天的开阔明丽,反映了诗人乐观的心境和豪迈的胸襟。

五、专题演练

1.你认为“晴空一鹤排云上”那个字用得好?为什么?

答:“排”字用得好,写出了白鹤搏击长空的豪情壮志,体现了诗人豪迈乐观的心境。

2.后两句描绘了什么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描绘了晴空中排云而上的白鹤形象,抒写了诗人豪迈乐观的情怀。

六、理解性默写

1.直接表达秋日胜春朝的诗句是: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2.表达诗人豪迈乐观之情、抒发志向的诗句是: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三)

一、作者简介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爱国主义诗人。与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并称“宋代四大诗人”又和杨万里、范称大、尤袤合称“南宋四大家”代表作有《游山西村》、《示儿》、《书愤》等。

二、熟读、背诵诗文

三、译文

古: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今:穷居孤村,躺卧不起,不为自己的处境而感到哀伤,心中还想着替国家戍守边疆。夜深了,我躺在床上听到那风雨声,就梦见自己骑着披着盔甲的战马跨过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场。

四、主旨归纳

本诗借写风雨梦境,抒发了诗人渴望收复国士、报效祖国的壮志,展示了诗人的一片赤诚之心。

五、专题演练

1.诗歌前两句应用了什么写法?表明了什么?

答:应用了对比的写法,将“僵卧孤村”的衰老之状与“为国戍轮台”的不减壮志形成鲜明的对比,表明了诗人的爱国热情是终其一生的。

2.“铁马冰河”进入了诗人的梦境,这说明了什么?

答:诗人始终有一颗抗金杀敌、保家卫国的报国之心。

六、理解性默写

诗中表达了自己虽然年迈体弱,但仍想守卫边疆报效祖国的心愿的句子是: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潼关

一、作者简介

谭嗣同,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清末维新派政治家、思想家,戊戌变法“戊戌六君子”之一,其中《仁学》是维新派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近代思想史上的重要著作。

二、熟读、背诵诗文

三、译文

古: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今:自古以来高高云层就聚集在这座雄关之上,秋风阵阵总是吹散得得的马蹄声。

奔腾而过的黄河与辽阔的原野还嫌太过约束,从华山进入潼关后更不知什么是坦平。

四、主旨归纳

这首诗通过对潼关一带壮丽山河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历史的深沉思考,表达了诗人豪迈奔放的激情和冲破封建束缚,追求个性解放的愿望。

五、专题演练

1.简要分析首句“簇”字的妙用。

答:以静写动,写出高云密布城关的情景,为下文抒情做铺垫。

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简要分析。

答:拟人。赋予云以人的动作“簇拥”,赋予河流以人的动作“犹嫌束”,赋予山脉以人的思想“不解平”,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北方上水的壮阔,表现了诗人渴望冲破罗网、勇往直前、追求解放的少年意气。

六、理解性默写

1.点出潼关历史悠久高大雄伟、寂寥空远的句子: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2.运用拟人修辞突出作者追求个性解放意气风发的句子: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提高初中语文成绩的方法

学习成绩的好坏,往往取决于是否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思考习惯。

一、把握知识

很多同学在学习中习惯于跟着老师一节一节的走,一章一章的学,不太对意章节与学科整体系统之间的关系,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随着时间推移,所学知识不断增加,就会感到内容繁杂、头绪不清,记忆负担加重。事实上,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自身的知识结构系统,学习一门学科前首先应了解这一系统,从整体上把握知识,学习每一部分内容都要弄清其在整体系统中的位置,这样做往往使所学知识更容易把握。

二、追根溯源

学习最忌死记硬背,特别是理科学习,更重要的是弄清楚道理,所以不论学习什么内容,都要问为什么,这样学到的知识似有源上水,有木之本。即使你所提的问题超出了中学知识范围,甚至老师也回答不出来,但这并不要紧,要紧的是对什么事都要有求知欲,好奇心,这往往是培养我们学习兴趣的重要途径,更重要的是养成这种思考习惯,有利于思维品质的训练。

三、发散思维

在学习中我们应经常注意新旧知识之间、学科之间、所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等方面的联系,不要孤立的对待知识,养成多角度地去思考问题的习惯,有意识地去训练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及独创性,长期下去,必然会促进智力素质的发展。知识的学习主要通过思维活动来实现的,学习的核心就是思维的核心,知识的掌握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通过知识的学习提高智力素质,智力素质提高了,知识的学习会变得容易。所以上面讲的学习的三个学习习惯实质上是三种思维习惯。学习的重点就是学会如何思考。


课外古诗词朗读七首阅读理解中考语文科备考2021年相关文章:

高中语文古诗文阅读解题方法与万能模板2021 - 5068儿童网

语文学法归类中考语文知识点复习2021年 - 5068儿童网

《行香子树绕村庄》九上语文教案2021 - 5068儿童网

课外古诗《无题》九上语文教案2021 - 5068儿童网

2021年高考英语阅读理解备考建议 - 5068儿童网

2021年高考语文文言文翻译方法复习专项 - 5068儿童网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九上语文教案2021 - 5068儿童网

《君子自强不息》九上语文教案2021 - 5068儿童网

辛亥革命的专题中考历史科备考2021年 - 5068儿童网

《古代诗歌四首》部编语文七年级练习题大全 - 5068儿童网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2919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