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阶层的概念、影响2022年高考考点整理
不同种类的概念有不同的结构,如事件、人物、典章制度、思想文化、典籍著述等等,尽管我们都需要研究它们的外部联系,下面是小偏整理的市民阶层的概念、影响2021年高考考点整理,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市民阶层的概念、影响2021年高考考点整理
1.市民阶层概念:“市民阶层”主要是指平民等级中的商人与手工业者。明中叶以后,商品经济日益发达,以商贾和百工为主体的市民阶层逐渐壮大,社会影响日益扩大。市民阶层所要求的商业社会的原则和封建传统体系产生冲突,既有经济基础的矛盾,又表现在上层建筑方面,从而影响到晚明社会的整体风貌。
2.市民阶层影响
社会风气 | 明代“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不再是士人标榜的信条,仕途未明而弃儒经商者比比皆是;进一步导致传统地位等级的松动 |
个性解放 | 反抗封建礼教束缚,明末启蒙思想家把学术同时政相联系,提出“经世致用”的思想,与市民阶层要求参政议政的社会思潮相一致 |
构筑价值体系 | 市民阶层的思想意识具有“对友谊和忠义的崇拜”“劝善戒恶的道德观”等特点。市民阶层已开始构建自己的价值系统 |
世俗文学发展 | 戏曲、小说等“杂书”的消费成为江南地区的一种时尚 |
市民意识觉醒 | 市民享乐意识、自主意识与商业意识觉醒。随着市民意识的觉醒,人们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给传统社会注入了新的活力 |
3.史学界对中国古代市民阶层的一般情况的认识
(1)中国古代市民阶层的研究主要是对工商业者阶层的研究。
(2)对市民阶层在中国古代的社会地位等问题有初步的认识,如认为:
①中国古代的市民阶层只是集权专制体系中被统治的对象。
②在政治上处于边缘地位。
③专制政府只允许工商业者在有限的范围内发展。
④工商业者的力量在宋元特别是明清以后有所发展并努力寻求主流社会地位等等。
4、宋明市民文化
宋代 | 市民文化 | 形式多样,表现的都是市井生活。《清明上河图》展现了宋代繁华市井文化的场景 |
消费意识强烈 | 茶坊酒市、娱乐业等第三产业繁荣发展。“瓦子”“勾栏”等娱乐场所纷纷涌现,百戏伎艺竞演,市民集中观看。快速的都市生活节奏与情感节奏,决定了市民文化热情奔放、浅俗直白倾向 | |
明代 | 社会风尚 | 一变前期的“简质”,而代之以“导奢导淫”之风。但在传统中国单纯的炫富往往会遭致他人的鄙视,而古玩书画消费则成功地把奢俭之争转化为雅俗之辨,使有闲阶层为奢侈找到了合理的借口 |
价值观念 | 明代后期拜金之风十分强盛,商人的社会地位也相应地提高。文化上明代商业性书坊繁盛一时,以刻印科举参考书、时文和通俗小说谋求利润,出现文学作品渐趋商品化的倾向 | |
市民文学 | 明代以后,市民文学取代士大夫文学,占主导地位。《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三言”“二拍”等杰出作品都有着明显的市民文化的痕迹 |
如何掌握历史概念
不同种类的概念有不同的结构,如事件、人物、典章制度、思想文化、典籍著述等等,尽管我们都需要研究它们的外部联系,如产生的各种背景要素与其在上的地位、性质、作用及影响,但是,它们的内部结构却相差许多。
历史事件概念的内部结构包括其发展过程的各种要素,即:开始或爆发,挫折或转折、发展或扩展、高潮或低潮、胜利或失败等等。有关历史人物的概念主要指其经历,一个历史人物或者某一集团、政党常常经历许多历史事件,(集团与政党有时可看成“事件”概念),因此,应按历史发展的顺序分开阐述他在不同事件中的作用,或者将其一生分成不同阶段来分别阐述。一般情况下,人物概念可包括:出生、成长、经历的重大事件、思想主张、主要著述成就或过失、罪行等等。历史的典章制度涉及内容较广,如制度有国家制度、军事制度、官制、法制等;如经济制度有赋税制度、贸易制度、土地制度等。宏观上看经济制度又指社会经济制度,即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如奴隶制度、封建制度、资本主义制度,不过这些属于历史理论概念,不是具体的历史事件概念;此外,还有文化制度,如制度、宗教制度、史官制度等等。制度概念的内部要素主要包括:制订制度的目的、原则;制度的主要规定及其施用范围,演革发展等等。反映思想或著作的历史概念的内部结构要素主要有:针对性(针对什么社会问题)、目的性(解决某一问题的最终目标)、思想理论依据或缘由、解决问题的方式。例如启蒙思想是针对封建专制、等级制、天主教会封建势力的黑暗统治;目的是要建立起资产阶级的国家制度;依据是以“天赋人权”为核心的人的自然权利理论,还包括社会契约论、三权分立等思想;解决的方式倾向于用革命的方式夺取政权。
依据教学大纲及教材编写的情况,可以把历史概念分成以下几种情况:
1.重点概念。组成或直接与重大概念有联系的概念,并属于课本黑体字标题[即《说明》中第三级序号(阿拉伯字序号)]的概念应列为重点概念。如:“戊戌变法”中有“变法施政纲领”、“保国会”、“百日维新”、“戊戌变法”等概念都属于重点概念。如果说重大概念属于宏观方面,而重点概念已经开始进入微观分析,这些概念不象重大概念包含较多的点的复合概念,大多属于单一概念,但是,内容完整,直接关系到对重大概念的理解,在掌握好重大概念形成历史的总体框架后,就应该进入第2步弄清总体框架中的重点概念。这一步完成后,课本的重点基本可以掌握了。
2.重大概念。教材编写是以重大历史事件为线索组织的,每一章每一节一般都有一个中心内容,构成这个中心内容的事件,课本常常将它作为本章节的标题写出来,如中国近代史上鸦片战争、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等等。所有重大概念都是课程标准中的重点知识,都需要全面分析掌握。总时可以按每一个时期(古代、近代、现代)将这些重大概念整理出来,逐个弄清它们的概念结构,便可以掌握好每一个时期的重点知识,形成历史知识的总体框架。此外,还有一些重要人物也是重大概念:如秦始皇、康有为、富·高中语文;罗斯福等等。
3.一般概念。在重点概念之外,还有许多散落在课本各处,支撑课本重点知识的辅助概念。如:“秦朝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中“皇帝制、郡县制、三公九卿制”。弄清一节课的一般历史概念有利于全面把握历史知识。
市民阶层的概念、影响2021年高考考点整理相关文章:
★ 近现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2021年高考考点整理 - 5068儿童网
★ 全球化过程中的问题与治理2021年高考考点整理 - 5068儿童网
★ 经世致用思想在近代的发展2021年高考考点整理 - 5068儿童网
★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的努力探索与实践2021年高考考点整理...
★ 近现代中国土地政策的调整2021年高考考点整理 - 5068儿童网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的变化趋势2021年高考考点整理
★ 古代中国的文学历史必修三知识点记忆2021 - 5068儿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