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儿童教育 > 功课辅导 > 学科辅导 > 历史学习 >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教案高中历史选修一2021

2020-10-27 16:43:42
|小黄

顺应时代潮流改革是值得肯定的,改革策略和决心值得学习与借鉴,改革与创新,与时俱进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和社会进步的灵魂,下面是小偏整理的《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教案高中历史选修一2021,感谢您的一次阅读。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教案高中历史选修一202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均田制、三长制、租调制、迁都洛阳、移风易俗

(2)理解迁都原因、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的联系与作用、改革对民族融合的推动作用及实质

(3)探究制度创新对改革和社会进步的保障作用、文化认同对巩固和深化改革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问题探究、材料分析、情景教学、对比分析、综合分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顺应时代潮流改革是值得肯定的,改革策略和决心值得学习与借鉴,改革与创新,与时俱进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和社会进步的灵魂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孝文帝改革中创建新制和移风易俗

难点:理解迁都洛阳在整个改革中的地位

教学工具

幻灯片。图片。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我们本书学的是改革史。人类社会的历史可以说就是一部改革史,一些国家和民族强盛的前奏,无不都是一场成功的改革。今天我们学习一场一千多年前的由落后少数民族自身发动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

对于北魏孝文帝改革,学术界基本持肯定态度。改革使北魏一度生机勃勃,但499年孝文帝去世后,北魏即进入内部动乱不已的多事之秋,30余年后,北魏灭亡。

北魏的兴盛与灭亡和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有何种联系?今天我们学习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探讨可以给我们以哪些启示。

首先,我们先来回顾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一、改革的背景

(一)改革的重要前提——北魏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

1.北魏的崛起(315年—386年—398年)

2.北魏统一北方(439年)

424年,太武帝拓跋焘即位后,戎车屡动,频频征讨,431年灭夏国,436年灭北燕,439年灭北凉。自西晋灭亡以后,北部中国纷纷扰扰了一百二十余年,至此复归于统一。北魏重新统一北方,创造了一个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为各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创造了有利条件。拓跋部在统一北方的过程中,越来越多地受到汉族先进文化的影响,随着黄河流域的重新统一,自拓跋珪时就已开始的封建化进程在拓跋焘统治时期出现了一个飞跃。拓跋部封建化的主要途径是与汉族士人相结合,吸取汉族传统的统治思想、经验和政治制度。拓跋焘统治时,将这种合作的规模进一步扩大。拓跋焘统治时期通过兼并战争,搜罗各个割据政权中有才识的汉族士人为己所用。

说明: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不仅为其全面推行改革提供稳定和广泛的空间,而且对社会生产力的推动,正是加速北魏进行封建化改革的关键。同时,对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的促进,更使他们认识到汉族文化的先进方面,成为汉化改革的重大前提。正是在以上因素影响下,北魏统治阶级一开始就注重汉化改革,并不断推进!

(二)改革的必要性——北魏统治面临危机

1、民族矛盾激化——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每有骑战,驱夏人(汉人)为肉篱。”在战争时,往往驱使汉族和其他各族的人充当步兵,在阵前冲锋,鲜卑骑兵则在后督阵,并任意纵马践踏。

2、阶级矛盾尖锐

(1)政治上实行宗主督护制(地方宗主与中央政权的矛盾)

形成:北魏进入中原,任命豪强地主出任宗主,督护农民纳税服役,形成宗主管理的基层组织;

影响:统一初期,利于巩固统治;长期以往,豪强地主往往隐瞒控制人口,逃避赋税徭役,严重影响了封建国家的赋役收入和徭役征发;

(2)经济上赋税制度上的混乱(广大农民与地主之间的矛盾)

北魏前期征税,分为“三等九品”。九品是根据资产多少而规定的赋税高低的品级,三等是按不同等第将税送到不同地区。可是实际在征税时,并不按这个九品征收。一方面,这是由于世家大族已经隐瞒了大量的田地和人口,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贫富莫辨的情况,另一方面,也由于官吏们畏于权势,多与地主勾结,地主所交纳的不多,而广大劳动人民却负担沉重。

3、人民起义不断

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激化,史书记载,自北魏建国至孝文帝执政前近一百年间,北魏境内各族人民起义多达八十余次,这些起义沉重打击了北魏的统治。

4、外族的威胁——北方柔然的进攻

概括:在当时内忧(阶矛、民矛激化,政、经危机)外患(北方柔然进攻)、统治不稳(人民起义,社会动荡)的现实状况下,如何巩固统治是统治阶级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是进行改革缓和社会矛盾还是发动战争以转移阶级矛盾视线甚或缓和民族矛盾,不管怎样的道路,需要统治者来抉择!统治者因素在改革道路的抉择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改革的推动力——统治者因素

1、冯太后:

1)出身汉家,以强硬手段掌握政权,推动北魏学习汉族先进文化;(思想动员)2)精心培养孝文帝拓拔宏学习汉族先进文化;(人才培养)3)临朝听政,推行初步改革;(奠基作用)2、孝文帝:

1)孝文帝即位:471年拓拔宏通过禅让即位(权力保证)2)在冯太后培养下,精通汉文化,通过比较鲜卑文化,坚定改革信念;3)勤于政事,关心民生

4)孝文帝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要巩固统治(改革目的),就必须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借鉴汉族封建国家的统治经验,改革鲜卑族落后的统治方式。(主观条件)

概括:没有冯太后的支持与栽培,就没有孝文帝后来强有力的改革;离开孝文帝自身的努力与深邃的认识,改革也不可能成效卓著!冯太后与孝文帝,构成了改革的有效推动力!

二、改革的内容(以迁都洛阳为界,分为两个时期)

(一)前期——特点:冯太后主持,重点是创建新制度

1、推行均田制——土地制度

(1)主观目的: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国家收入(2)前提:政府掌握大批无主荒地

北方自西晋后期八王之乱、永嘉之乱以来兵戈不息,百姓流亡,以致“千里无烟”,土地大量抛荒,政府控制着大量的无主荒地,这就使得均田制的推行成为可能。

(3)内容:国家把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农民向政府交租,并承担一定的徭役和兵役。(4)性质:是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

并未触动封建地主利益,它一方面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另一方面促进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从根本上巩固了北魏的统治。

(5)影响:无地少地农民得到土地,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

农民得到了土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抑制土地兼并,有利于赋役征收,促进北魏政权封建化,从而巩固统治;

均田制极大地推动了北方游牧民族内迁各族向封建农民转化,促进了民族融合。

北魏均田是制首创的,后来为北齐、北周、隋、唐所沿用,影响深远。(唐安史之乱后瓦解)注意:北魏均田制的推行有利于恢复经济、巩固政权,促进民族融合,历史影响深远。它是北魏政权的经济基础,是其他新制的出发点,实质是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

2、设立三长制——基层行政体制

(1)目的:为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强化对地方的控制

(2)内容:

组织:五里一邻长——五邻一里长——五里一党长。直属州郡。

职能:检查户口,征收赋税,征发徭役兵役,推行均田制;

(3)作用:许多农户成为国家直接掌握的编户,地方政权掌握在国家手中,有利于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

3、整顿吏治

(1)原因:吏治混乱、贪污现象严重,因而影响了北魏政府的财政收入,也激化了统治者和人民之间的矛盾。

(2)内容:俸禄制、任期考核制484年,实行俸禄制。诏书说:“故宪章旧典,始班俸禄。户增调三匹,谷二斛九斗,以为官司之禄。均预调为二匹之赋,即兼商用。”(《魏书〃高祖纪》)俸禄制就是由国家征收统一的租调,筹集禄银,按级别高低发给官吏,不许官吏自筹。同时将班行俸禄与严惩贪赃紧密地联系起来,规定了在“禄行之后,赃满一匹者死”的严厉惩治措施。

地方官吏的任期,按政绩的好坏来决定,三年一考核,以能否劝课农桑、克己奉公、推荐贤才、惩治盗贼为主要考核内容。

(3)影响:吏治得到改善,赋役负担减轻,使农民安心从事生产,北方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

(二)中后期——特点:孝文帝主持,重点是实行汉制、移风易俗

课中思考题及课后练习讲评和答案[课中思考题]

北魏颁行俸禄制能否达到防止贪污的目的?

北魏实行俸禄制在一定限制了贪污的出现和发展,但是它不可能完全的,从根本上防止贪污的出现。因为贪污的出现及程度与政治清明有很大的关系。[阅读与思考提示]

与汉服俑较为相似,因为孝文帝移风易俗的一项措施就是改鲜卑服为汉服。[解析与探究提示]

北魏孝文帝设计迁都洛阳,迁都洛阳后,促进了洛阳的经济文化的发展,加速了鲜卑族的封建化进程,有利于北方的民族融合。

课后小结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

1、前期:冯太后主持,重点是建立新制:

制定官吏俸禄制;推行均田制;设立三长制;推行租调制。

2、后期:孝文帝主持,重点是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迁都洛阳;移风易俗(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

课后习题

【探究一】归纳孝文帝改革的历史背景?

【探究二】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涉及到哪些领域?各自起到了哪些作用?

板书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一、改革前期:推行新制

一、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

1、原因:2、内容:3、影响:

二、推行均田制——土地制度

1、原因:2、目的:3、内容:4、性质:5、作用:

三、设立三长制——基层行政体制

1、目的:2、内容:3、影响:

四、推行租调制——赋税制度

1、目的:2、内容:3、含义:4、作用:

二、改革后期: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一、设巧计迁都洛阳

1、原因:

1)都城平城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新都洛阳适应统治需要:

2、时间:3、地点:4、策略:5、作用:6、认识

二、移风易俗

1、重点:改革风俗习惯,学习汉族典章制度、生活方式,接受汉文化

2、主要措施

1)易服装:鲜卑贵族一律改穿汉装

2)讲汉话:断诸北语,一从正音

3)改汉姓,定门第等级:

4)通婚姻:通过政治联姻把两族的利益和命运联在一起,以巩固统治。

5)改籍贯:迁居到洛阳的鲜卑人一律以洛阳为原籍。

3、影响

1)促进了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

2)争取到汉族地主对北魏朝廷的支持;

3)推动了政权向汉族王朝统治模式的转化;(封建化进程)

高中历史选修1《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教案【二】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识记: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包括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和租调制;迁都洛阳以及社会生活习俗方面的改革;

(2)通过“卓有成效”的政治体制改革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政治改革与经济改革之间的内在联系及改革的作用;

(3)通过“雷厉风行移风易俗”的学习,使学生理解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对民族融合的推动作用及民族融合的实质。

(4)联系所学知识探究制度创新对改革和社会进步的保障作用,结合今天的改革探究文化认同对巩固和深化改革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小组讨论:联系所学知识探究制度创新对改革和社会进步的保障作用,结合今天的改革探究文化认同对巩固和深化改革的影响;

(2)小论文写作: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对民族融合的推动作用及民族融合的实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孝文帝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改革是值得肯定的;其改革的策略和坚决的态度也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2)认识锐意改革,不断创新,与时俱进是民族文化的精髓和社会进步的灵魂;

(3)培养学生不甘落后、勇于进取、学习先进、迎头赶上的精神以及要勇于面对困难、正视问题、找出办法、想出对策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孝文帝改革中创建新制和移风易俗。

难点:理解迁都洛阳在整个改革中的地位。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利用教材中的引言导入新课:

496年,孝文帝巡幸嵩山。留守洛阳的太子恂对改革一直心怀不满,阴谋策动叛乱。事情败露后,孝文帝将太子恂废为庶人,囚禁于洛阳。次年,又以不思悔改为由,将他处死。同年,鲜卑族贵族中的一些元老勾结文武高官发动兵变,也遭到孝文帝的坚决镇压。

这些叛乱事件的接踵发生,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那就是孝文帝的改革,遭到守旧势力的激烈抵制。那么,孝文帝究竟推行哪些改革措施,使得守旧势力如此不满,企图作垂死挣扎呢?

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进入本课新课的学习。

讲授新课

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前期——制度创新(冯太后主持):

1、重点:建立新制度,取代旧制度

2、措施:

(1)制定俸禄制,整顿吏治:

原因:官吏无俸禄,吏治黑暗,贪污成风。

北魏官吏旧无俸禄,中央官吏按等级得到战争中获得的财物和劳动人口,地方官只要上交一定数量的租税和绢帛等实物,就可以任意搜刮百姓,结果吏治黑暗,贪污成风,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后果,直接威胁到北魏政权的稳定。

内容:俸禄由国家统一筹集,不许官吏自筹。惩治贪污。

孝文帝以前,北魏没有俸禄,故官吏贪污、经商盛行,引起社会矛盾尖锐。公元484年,孝文帝下诏实行俸禄制。规定每户增调帛三匹、谷二斛九斗,以供百官之禄。即由国家征收统一的租调,筹集禄银,按级别高低发给官吏,不许官吏自筹。同时将班行俸禄与严惩贪赃紧密地联系起来,规定了在“禄行之后,赃满一匹者死”的严厉惩治措施。以后官吏贪污超过一匹绢就要处死。颁俸禄这一年,因贪赃而处死的地方官达四十多人。其中一个叫李洪之,由于是献文帝的舅舅,孝文帝亲自审讯赐死。

作用:使吏治有了好转。

孝文帝实行的俸禄制,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整顿吏治、惩办贪污,使北魏吏治状况开始明显好转,为北魏政权进行各方面的改革提供了一个比较有利的政治局面,成为推动北魏王朝走向兴盛的重要因素。史书曾称颂孝文帝时代“肃明纲纪,赏罚必行,肇革旧轨,时多奉法”(《魏书o良吏传序》)。

(2)推行均田制:

原因:中原战乱,百姓流亡,政府控制着大量的无主荒地。

北方自西晋后期八王之乱、永嘉之乱以来兵戈不息,百姓流亡,以致“千里无烟”,土地大量抛荒,政府控制着大量的无主荒地,这就使得均田制的推行成为可能。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国家赋税收入,485年,冯太后、孝文帝采纳大臣李安世的建议,颁布均田令,推行均田制。

内容: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平均分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不种则由政府收回。

北魏孝文帝于太和九年(公元485年)颁布均田制并开始执行。主要规定:①男子15岁以上,授种票谷的露田40亩,妇人20亩。奴婢同样授田。耕牛1头授田叨亩,限4头牛。授田视轮休需要加倍或再加倍。授田不准买卖,年老或身死还田,奴婢和牛的授田随奴婢和牛的有无而还授。②男子授桑田20亩。桑田世业,不必还给国家,可传给子孙,可卖其多余的,也可买其不足20亩的部分。产麻地男子授麻田10亩,妇人50亩,年老及身死后还田。受田以后,百姓不得随意迁徙。贵族和官僚可以通过奴婢和耕牛另外获得土地。地方官吏按官职高低授给数额不等的职分田,刺史15顷,太守10顷,治中、别驾各8顷,县令、郡丞各6顷,不准买卖,离职时交于继任者。

北齐、北周、隋、唐都沿用均田制,具体办法有所变更。北齐男子18岁开始授田。唐代女子不授田,男子授永业田20亩,口分田80亩,狭乡减半。永业田、口分田均不得买卖,但迁徙和身死无力营葬者可卖永业田,从狭乡迁往宽乡者可出卖口分田。

实质:是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是北魏政权的经济基础,是其他新制推行的出发点。

作用:一定程度上使无地农民获得了无主的荒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推动了北方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3)设立三长(zhǎng)制:

目的: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强化对地方的控制;

内容:即邻长、里长、党长

北魏后期的基层政权组织。魏道武帝拓跋珪建立北魏政权时,各地宗族坞堡林立。北魏政府利用各地“宗主”“督护”地方﹐实行宗主督护之制。魏孝文帝元宏改革时,为加强中央政府对人民的实际控制,采纳给事中李冲建议,于太和十年(486)建立三长制,以取代宗主督护制。三长制规定:五家为邻,设一邻长;五邻为里,设一里长;五里为党,设一党长。

实行三长制﹐三长直属州郡﹐原荫附于豪强的荫户也将成为国家的编户﹐因而必将与豪强地主争夺户口和劳动力。李冲提出实行三长制的建议后﹐在朝廷中引起激烈争论。坚持宗主利益的中书令郑羲和秘书令高佑是反对派代表。他们对主持辩论的冯太后说﹐三长制看来很好﹐实际行不通。朝臣中支持郑羲﹑高佑意见的大有人在。李冲和太尉元丕据理力争﹐指出实行此制对公私都有利。最后﹐冯太后从加强中央集权出发﹐认为实行三长制既可使征收租调有根据和准则。又可清查出大量的隐匿户口﹐三长制终于在冯太后的支持下实施。

性质:北魏基层行政组织。

职责:检查户口,征收赋税,征发兵役和徭役,推行均田制。

作用:三长制的推行一是健全了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体制,保证了国家对人民有效地控制;二是有利于推行均田制。

(4)推行新租调制:

目的:适应均田制,保证国家赋税的征收;

内容: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一定数量的租调。

北魏前期租调很重,每户调帛二匹、絮二斤、丝一斤、粟二十石;每人又征税帛一匹二丈,以供调外之费,农民负担相当沉重。实行“班禄”制后,又增加帛三匹,粟二百九斗,作为官吏的俸禄开支。而且在实行过程中,士族豪强多向普通民户转嫁负担,农民往往被逼得“弃卖田宅,漂居异乡”。这样的赋役制度只能使国家编户齐民大量减少,政府的税源随之萎缩。为了吸引广大隐附和流散的人口重新成为国家编户,同时也为了适应均田制实施后的新情况,北魏政府制定和推行了“新租调制”。规定: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一夫一妇每年纳粟2石、调帛或布1匹。丁男还要负担一定的徭役。与此前的租调额相较明显下降,大致只有均田制之前租调额的1/2左右,属于轻徭薄赋的政策。

作用:使农民负担大为减轻,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3、影响:

这些改革措施以发展生产,缓和矛盾,巩固政权为目的,形成了以均田制为中心的一整套政治经济制度。这些制度彼此影响,互相作用,有力促进了北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北魏的政权,为孝文帝后期推行更深层次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二)后期——迁都和移风易俗(孝文帝亲政后主持):

1、重点:移风易俗

2、措施:

(1)迁都洛阳:

原因:

政治上:统治中原的需要;

孝文帝是一个有作为的政治家,他不愿仅仅做“夷狄”君王,还要做中国人的君王。要想做中国人的君王,自然要把国都放在中国正统的国都所在地更名正言顺。孝文帝曾说:“国家兴自北土,移居平城,此间用武之地,非可文治……崤函帝宅,河洛王里,因兹大举,光宅中原。”(《魏书o任城王传》)这表明孝文帝迁都洛阳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北魏都城平城位置偏北,不利于对广大中原地区的统治。他关于“帝宅”、“王里”的说法,说明他要通过迁都洛阳以获得汉族地主认可的正统地位。另外,孝文帝在迁都洛阳以后,连年对南齐用兵,直到卒于南征的军事行动中,可见孝文帝还希望通过迁都洛阳达到统一全国的目的。

经济上:解决粮食供给问题;

平城偏北地寒,粮食产量非常有限。当时有人作《悲平城》诗:“悲平城,驱马入方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后来,作为京城的平城人口日益增多,官吏队伍逐渐庞大,粮食供给问题凸显出来。当时平城没有水陆漕运,交通极不发达,从关内运粮到平城,不仅费时费力消耗多,成本也极其昂贵。而洛阳处于北方的中心地带,平原地区,交通便利,迁都洛阳就解决了最根本的粮食问题。

军事上:北边强敌柔然的骚扰;

公元4世纪末至6世纪中叶,继匈奴、鲜卑之后,活动于我国大漠南北和西北广大地区的古代民族,主要是柔然和敕勒。当时,正是我国历史上处于十六国、南北朝纷争对峙时期。柔然,亦称蠕蠕、茹茹、蝚蠕等。而“蠕蠕”之名则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认为柔然智力低下,败多胜少,所以嘲讽他们是不会思考的虫子,所以下令,全国军民对柔然侮辱性的改称“蠕蠕”。北魏后期,柔然又以“茹茹”作为自称或姓氏。北魏与柔然前期有过多次交锋,辑录于下:

道武帝时代柔然入寇2北魏还击3柔然朝贡0柔然诈降1

明元帝时代蠕蠕入寇3北魏还击4蠕蠕朝贡0柔然诈降1

太武帝时代蠕蠕入寇4北魏还击13蠕蠕朝贡6蠕蠕诈降4

文成帝时代蠕蠕入寇0北魏还击3蠕蠕朝贡0蠕蠕诈降1

地理上:地理环境的影响;

平城(今山西大同东北)地处偏北,地形多山,气候干旱,气温偏低,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自然条件制约着北魏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而洛阳地处黄河中下游西岸,卧居中原,山川纵横,素有“九州暖地”之称,四季分明,气候宜人,自古以来是兵家必争之地,也自然成了古代帝王理想的建都场所。曾是东周、东汉、曹魏等朝代的都城。孝文帝迁都洛阳真乃明智之举,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倾慕汉族文化。

孝文帝拓跋宏受过良好的汉文化教育,对汉民族的文化极其崇拜。他从小由其祖母冯太后抚养,冯太后是汉族人,知书达理,聪明果断,曾执掌北魏大权二十多年,她参照汉族的文化制度,颁布了许多重要的改革措施。孝文帝在她的熏陶下,成长为汉文化忠实的推行者。

孝文帝说过:“此间(指平城)用武之地,非可文治,移风易俗,信为甚难。”(《魏书o任城王传》),这段话清晰表明:为了向先进的汉文化学习,改变本民族的落后面貌,就必须迁都到汉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去,而洛阳是中国文化比较集中的地方。迁都以后,孝文帝推行了一系列的汉化政策,可见孝文帝迁都与其倾慕汉族文化有关。

策略:迁都动议与南下伐齐

魏孝文帝是一个政治上有作为的人,他决心把国都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迁到洛阳。但又怕大臣们反对迁都的主张,先提出要大规模进攻南齐。有一次上朝,他把这个打算提了出来,大臣纷纷反对,最激烈的是任城王拓跋澄。孝文帝发火说:“国家是我的国家,你想阻挠我用兵吗?”拓跋澄反驳说:“国家虽然是陛下的,但我是国家的大臣,明知用兵危险,哪能不讲。”

孝文帝想了一下,就宣布退朝,回到宫里,再单独召见拓跋澄,跟他说:“老实告诉你,刚才我向你发火,是为了吓唬大家。我真正的意思是觉得平城是个用武的地方,不适宜改革政治。现在我要移风易俗,非得迁都不行。这回我出兵伐齐,实际上是想借这个机会,带领文武官员迁都中原,你看怎么样?”拓跋澄恍然大悟,马上同意魏孝文帝的主张。

公元493年,魏孝文帝亲自率领步兵骑兵20万南下,从平城出发,到了洛阳。正好碰到秋雨连绵,足足下了一个月,到处道路泥泞,行军发生困难。但是孝文帝仍旧戴盔披甲骑马出城,下令继续进军。大臣们本来不想出兵伐齐,趁着这场大雨,又出来阻拦。孝文帝严肃地说:“这次我们兴师动众,如果半途而废,岂不是给后代人笑话。如果不能南进,就把国都迁到这里。诸位认为怎么样?”

大家听了,面面相觑,没有说话。孝文帝说:“不能犹豫不决了。同意迁都的往左边站,不同意的站在右边。”

一个贵族说:“只要陛下同意停止南伐,那么迁都洛阳,我们也愿意。”许多文武官员虽然不赞成迁都,但是听说可以停止南伐,也都只好表示拥护迁都了。

孝文帝把洛阳一头安排好了,又派任城王拓跋澄回到平城去,向那里的王公贵族,宣传迁都的好处。后来,他又亲自到平城,召集贵族老臣,讨论迁都的事。平城的贵族中反对的还不少。他们搬出一条条理由,都被孝文帝驳倒了。最后,那些人实在讲不出道理来,只好说:“迁都是大事,到底是凶是吉,还是卜个卦吧。”

孝文帝说:“卜卦是为了解决疑难不决的事。迁都的事,已经没有疑问,还卜什么。要治理天下的,应该以四海为家,今天走南,明天闯北,哪有固定不变的道理。再说我们上代也迁过几次都,为什么我就不能迁呢?”贵族大臣被驳得哑口无言,迁都洛阳的事,就这样决定下来了。

孝文帝利用保守势力害怕南伐之苦,终于喜剧性地完成了自己的迁都计划。所以教材上用“设巧计迁都洛阳”为子目的标题,展现了一代帝王的雄才,也体现了一代明君的大略。

迁都:495年,北魏正式将都城从平城迁到洛阳。

(2)移风易俗:(后期改革的重点)

重点:改变鲜卑族原有的风俗习惯,进一步学习和采纳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

措施:

易服装:鲜卑人的习俗是编发左衽,男子穿袴褶,女子衣夹领小袖,这些都不符合中原的习俗。495年十二月二日,下诏禁止士民穿胡服,规定鲜卑人和北方其他少数族人一律改穿汉人服装。孝文帝自己带头穿戴汉族服装,并在会见群臣时,“班赐冠服”。

讲汉话:孝文帝宣布以汉语为“正音”。称鲜卑语为“北语”要求朝臣“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六月,正式发布诏令:“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下令官员上朝时要讲汉话,但30岁以上的官员一时难改,可仍讲鲜卑话,暂不处罚;30岁以下官员必须严格执行法令,否则要降职。

改汉姓,定门第等级:太和二十年(496)正月,孝文帝下令改鲜卑复姓为单音汉姓。他在诏令中说:“自代郡迁到洛阳的诸功臣旧族,姓或重复,都要更改。”于是,当时,他带头将拓跋氏改为元氏,因为北人称土为拓、称后为跋,魏主认为他们祖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就姓了拓跋。而土是黄色的,它是万物之元,所以改姓为元。其余鲜卑姓氏也改为汉姓。如拓跋氏改姓元氏,独孤氏改姓刘氏,步六孤氏改姓陆氏,丘穆陵氏改姓穆氏等。改姓以后,鲜卑族姓氏与汉姓完全相同。他还参照汉族门阀制度的做法,来确定鲜卑族的门第高低,并按照门第高低来选拔人才,任命官吏。在汉族地主中,以父祖在北魏所在任官职高低分为甲乙丙丁四等级;在鲜卑贵族中除皇室元氏门第最高外,以穆、陆、贺、刘、楼、于、嵇、尉八姓为首,其门第与汉族大族四姓(崔、卢、李、郑)相对应;其他则是一般世族。

通婚姻:为使鲜、汉两族进一步融合,孝文帝还大力提倡鲜卑人与汉人通婚。他带头纳范阳卢敏、清河崔宗伯、荥阳郑羲、太原王琼、陕西李冲等汉族大士族的女儿以充后宫,并亲自为六个弟弟聘室,六个王妃中,除次弟之妻出于鲜卑贵族外,其余都是中原的著名汉族大士族。通过这种联姻把两族统治者的利益和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以巩固统治。

改籍贯:孝文帝发布诏令,规定迁到洛阳的鲜卑人,死后要葬在河南,不得还葬平城。于是,从代郡迁到洛阳的鲜卑人开始经营起小块土地,筑起数间房屋,逐渐成为中原地区的个体农民。自从魏孝文帝建都洛阳起,先后有四位北魏皇帝葬在洛阳北郊邙山一带,即有魏孝文帝的长陵,魏宣武帝的景陵,魏孝明帝的定陵,魏孝庄帝的静陵。

作用:促进了鲜卑人对汉族文化的认同,争取到汉族地主对北魏政权的支持,有力地推动了政权向汉族统治模式转化。

【合作探究】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土地制度的之不同

(1)背景: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由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生产力显著提高,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孝文帝改革:由于中原地区长期战乱,百姓流亡,存在大量荒地,同时内迁的少数民族也逐渐学会汉族的农耕生活。

(2)内容:

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允许土地买卖;

孝文帝改革:推行均田制,规定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

(3)实质:

商鞅变法:实质是推行土地私有制;

孝文帝改革:实质是推行土地国有制。

课后小结

教学小结:

本课主要讲述了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包含三个主要内容:即制度的创新、迁都和移风易俗。

俸禄制使北魏吏治好转,为各项制度建立实施提供了政治保障,均田制是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均田制和与之相适应的租调赋税制度一起构成了北魏政权的经济基础,从经济上保证了俸禄制的继续推行,同时也为三长制的实行提供了客观要求,而三长制的实行又保证了均田制和租调制的推行。总之,这些制度彼此影响,互相作用,有力促进了北魏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巩固了北魏的政权,为孝文帝后期推行更深层次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孝文帝假“南征”之名,行迁都之实的策略性,利用迁都避开了保守势力雄厚的旧都平城,减轻了改革的阻力,同时,加强了与汉族地主阶级的联系,为巩固改革成果和进一步推行深层次改革奠定了基础。他还崇尚中国文化,实行汉化,禁胡服﹑胡语,改变度量衡,推广教育,改变姓氏并禁止归葬,提高了鲜卑人的文化水准。是西北地区各民族陆续进入中原后民族融合的一次总汇,对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这一切体现了一代帝王的远大抱负和雄才大略,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少数民族政治家和改革家。

课后习题

本课测评:

1、北魏孝文帝改革分前后两个阶段,两个阶段的各自改革重点是什么?孝文帝推行的改革措施主要有哪些?

参考答案提示:第一阶段改革的重点是创建新制,主要措施有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租调制。第二阶段改革重点是汉化政策,主要措施是迁都洛阳和移风易俗。

2、从严格意义上讲,迁都洛阳事件并不是孝文帝改革的本身内容,然而,人们大都把它看作是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为什么?

参考答案提示:洛阳是历代帝王建都立业之所,也是汉文化积淀深厚之地,迁都洛阳首先有利于巩固前期改革的成果,其次有利于进一步推行深层次的改革。迁都洛阳是整个改革的关键和后期改革的前提,此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对于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具备对学习的"热爱"和"探索"精神,才能乐在其中,才能勤奋地学习.对于刚步入高中的高一新生来讲,有些学生上课注意力不能持久,往往凭兴趣去认识事物,对感兴趣的事情愿意去做,不感兴趣的就表现出心不在焉.显而易见,如果不注重趣味教学,就很难培养起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所以,我努力让学生在课堂40分钟的学习中一直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和比较持久的注意力,就结合历史这门学科的特点进行教学,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激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并将激发兴趣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

高一一年教下来,我认识到不能再同我上学时那样教学了,现在应该教的不是书本上死的东西了,那些学生都能知道,"读史可以明志,学史可

以鉴身"现在教给他们的是就某个知识应怎样分析理解,使从中得到启发.所以我努力改变学生原有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主要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答案由自己归纳得出.我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努力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对学习活动进行自我支配,自我调节和控制,让他们主动地去认识,学习和接受教育影响,从而达到所预期的学习目标.

1,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上我没有足够的经验,不能教给每个人最有效的方法.

2,对于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没有采取更多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三,今后努力方向

我在今后课堂教学中还将努力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学习的发展创造各种条件和机会,促进他们去主动学习,主动发展,并给予适当的点拨和引导,让学生学会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不断提高每个学生的自主性.并且还要在教学过程中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尤其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努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教案高中历史选修一2021相关文章:

《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教案2021必修一历史 - 5068儿童网

历史故事-北魏孝文帝改革 - 5068儿童网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案模板 - 5068儿童...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七上册历史教案 - 5068儿童网

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大全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27197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