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我的母亲》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2020
初二是初中阶段“承上启下”的一学年,学习内容增加,难度加大。下面是小偏整理的《回忆我的母亲》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2020,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回忆我的母亲》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2020
一、文学常识
回忆录,是一种文学体裁。它运用叙述和描写的方式,追述本人或所熟悉的人物过去的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要求真实可靠,不允许虚构。一般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可以写一件事的始末,也可以写某些片段。以叙述为主,可兼有抒情、议论。语言朴实自然,具有文献价值。
二、作者简介朱德(1886—1976),字玉阶,四川仪陇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军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卓越领导人。
三、故事背景朱德同志的母亲钟太夫人是一位普通的劳动妇女,她一生勤劳俭朴,宽厚仁慈,坚忍顽强,并始终如一地支持儿子投身革命事业,是一位令人尊敬的伟大母亲。钟太夫人以80多岁高龄于1944年去世,朱德同志极为悲痛,写下了这篇朴素感人的文章。
四、理解词义任劳任怨:做事不辞辛苦,不怕别人埋怨。周济:对穷困的人给予物质帮助。
管束:加以约束,使不越轨。为富不仁:只求自己发财而没有好心肠。慰勉:安慰勉励。聊叙:姑且谈谈。
五、课文分段第一部分(第①段):痛悼母亲逝世,引出回忆。第二部分(第②-⑮段):记叙母亲一生中的主要事迹,歌颂母亲的美德,感谢母亲的养育之恩。第三部分(第16-17段):抒发对母亲的悼念之情,表达了要用尽忠于民族、人民和党的方法来报答母亲深恩的。
六、问题归纳1.第①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本题运用开头句(段)作用分析法。开篇点题,运用倒叙的手法,怀着对母亲深沉的爱,开始回忆母亲勤劳的一生。“我爱我母亲”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勤劳”是叙事线索,总领全文;“永远回忆”既呼应题目,又自然地引出下文。
2.第④⑤段的中心句是哪一句?具体写了哪些事例?母亲对儿子有着怎样的影响?中心句是“母亲是个好劳动”。具体事例有:天不亮就起床;进行繁重的家务劳动及耕作:煮饭、种田、种菜、喂猪、养蚕、纺棉花、挑水、挑粪;整日劳碌。母亲对儿子的影响是“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
3.第11段的“不舒服”应如何理解?这里的“不舒服”,是指对土地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这正是中国农民的一大特点,从句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农民对土地的眷恋和勤劳的美德。
4.“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在内容上明确母亲的特点,既是这一段的中心句,又深化了文章主题,突出了中心;在结构上照应开头“勤劳一生”。
5.第15段结尾句有什么深刻含义?这句话饱含哲理,发人深省。点明了社会的财富,人类的历史,就是母亲这样平凡而伟大的劳动人民创造的,他们所具有的品质,所积累的知识才是最宝贵的财产。从而勉励我们要向劳动人民学习,学习他们丰富的生产知识,学习他们顽强的战斗意志。
6.如何理解“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的含义?再次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离我而去”的万分悲痛之情和热爱母亲的真挚感情。
7.作者怎样把对母亲的爱与对人民的爱,对革命的忠诚有机的结合起来写的?作者以设问句“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发人深思,将对母亲的爱引向对人民、对革命事业的热爱与忠诚,将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爱母亲,就要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党的事业。
8.如何理解“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创造着中国的历史”这句话的含义?说“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母亲是千千万万劳动者中普通的一员。而正是像母亲这样具有崇高美德的千百万普通劳动者创造了(已经过去)和创造着(今天和未来)人类历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文明。母亲是伟大的,劳动人民是伟大的。作者把对母亲的热爱之情,升华到热爱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诚的高度;作者把对母亲的歌颂之情升华到与歌颂劳动人民的感情完全融合在一起的崇高境界,从而进一步深化了文章的主题。这是一个转折关系的复句,以此对上述这方面的意义进行强调。
七、课文主题
文章回忆了母亲勤劳的一生,赞颂了她勤劳俭朴、聪明能干、宽厚仁慈、坚忍顽强的优秀品质,叙述了母亲对自己的教育和影响,抒发了对母亲的深深怀念和无比崇敬的感情,表达了自己要用尽忠于民族与人民、尽忠于党来报答母亲深恩的决心。
八、课外知识
关于母爱的名言: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高尔基)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罗曼•罗兰)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但丁)慈母的胳膊是慈爱构成的,孩子睡在里面怎能不甜?(雨果)人的嘴唇所能发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亲,最美好的呼唤,就是“妈妈”。(纪伯伦)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米尔)成功的时候,谁都是朋友。但只有母亲——她是失败时的伴侣。(郑振铎)
初二语文的教学方法
引导学生认识“语文”与“生活”的关系,引导学生学会反思生活
按理说,初一学生就应逐步认识到语文和生活的关系,但那时的认识更偏重于经验型,并没有深刻理解。初二阶段应该让学生明白语文源于生活,生活是语文的基础,所以要学好语文就要忠实于生活,就要把学语文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要学会在生活中学习语文。日常生活中,我们所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均是语文素材。所以教师要让学生学会观察,观察他们自己的生活,别人的生活;要想这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
然后,把自己想表达的说出来,这就是“语”,再用笔记下来,这就是“文”,而这整个过程,就是学习语文的过程。而我们平常学习的一篇篇文章,都是作者自己的生活,以及他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所以学课文,就是与作者在交流,交流他是如何生活的,从而让我们自己学会生活。总之,学语文不仅是学语言文字,更是学会生活,就是让我们生活得更有质量。学生明白了这番道理,就会慢慢在语文学习中学会思考,而这思考有助于学生思想的成熟,从而使他们能自己处理思想上的矛盾。
充分挖掘初二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内容,叩击学生的心灵
语文课是思想性很强的课。在语文教材的教学中,教师应深刻理解文章思想内容,不失时机地叩问学生心灵,激发其内心的感动。初二语文课本的阅读部分,按主题兼顾文体编排。上册六个单元,分别是“战争”“爱”“建筑园林、名胜古迹(古代人民的智慧)”“科学(科学方法、思想、精神)”“古代生活”“古代生活(自然山水)”;下册六个单元,分别是“人生历程”“日月光华,风雨雷电(散文诗)”“人与自然”“民俗文化”“古代生活(对美好生活和理想人格的追求)”“古代生活(写景记游的散文:感事抒怀、借景抒情)”。看看每一个单元,无论何种文体,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新课改提倡的三维目标,其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就是语文教学需落实德育的具体要求,只是这个要求不是简单的说教,而是使学生通过对文本的具体感受、理解、迁移而形成自己的合乎情理的价值体系。
所以,语文教师在具体的语文课堂上,一定要落实“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标,而不是让其形同虚设。比如教学《芦花荡》一文,在引领学生充分感受老头子的英雄形象之后,教师可以和学生来探讨一下什么是“英雄”,然后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寻找现实的英雄,这样可以使学生受益匪浅。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谈谈老头子的“功”与“过”,进而使他们得到以下启迪:人应有自信,但不可自负;错误本身不要紧,关键是错了以后怎么办;人不可莽撞,凡事须多做准备。如此,学生在学好语文的同时,也在反思着自己的学习生活,不断修正自己的思想意识,从而更好地投入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去。
《回忆我的母亲》八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2020相关文章:
★ 《回忆我的母亲》部编语文课文知识点预习 - 5068儿童网
★ 《回忆我的母亲》同步练习参考答案部编八上语文 - 5068儿童网
★ 《列夫·托尔斯泰》部编语文课文知识点预习 - 5068儿童网
★ Unit8Howdoyoumakeabananamilkshake八年级上册英语知识点 - 5068儿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