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儿童教育 > 功课辅导 > 学科辅导 > 历史学习 >

初一历史知识点复习框架与记忆方法

2020-08-19 14:57:53
|小黄

平时的复习中要注意掌握历史单元特征和发展趋势,注意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下面是小偏整理的初一历史知识点复习框架与记忆方法,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初一历史知识点复习框架大全

夏商西周春秋战国(13-40)

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P15

汤灭夏,建立商朝,盘庚迁殷后,商朝统治稳定。P21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经牧野之战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P23

西周实行分封制,加强了对各地的统治。P23-24

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P24

商朝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湖南宁乡出土了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P26

"三星堆"文化遗址出土的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引起了中外人士的瞩目。P27

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P27

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P30

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P30-32

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P31

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役是城濮之战。P32

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战国形势图》P33

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了长平之战,赵军大败,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P34

春秋时期,我国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牛耕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P36-37

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P37

春秋后期,我国发明生铁冶炼技术,比欧洲早1900多年,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早在商朝就有制造。P27、P36

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筑了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P37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意义。P38-39

商朝人刻写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P41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P41

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做"金文",也称"铭文"。P41

对日食,月食的记载及二十四节气P43

扁鹊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他总结出中医望、闻、问、切"四诊法"。P43

屈原生活在战国末期的楚国,代表作《离骚》P43

战国时期的"整套编钟"出土于湖北随州。P44

孔子在思想教育和文化方面的重要贡献P46-P47

道家学派创始人春秋晚期的老子,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战国时期,墨家的创始人是墨子,

他主张"兼爱""非攻";儒家的代表人物是孟子,他要求统治者用"仁政"治国;道家代表人物是庄子,他提出"无为而治";法家的代表人物是韩非,他主张改革;兵家的代表人物是孙武,他著有《孙子兵法》,"知己知彼者,百战不殆"的军事格言,就出于此书。

历史的记忆方法

强调理解性的记忆

对于历史基础知识的记忆,有些学生错误地认为只要死记硬背就行,但是碰到新的情境和材料就无从下手,因此强调理解性的记忆。

例题:帝王谥号主要依据其生前行为而定。下列各项中属于谥号的是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清康熙帝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从试题的表述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理解考试要求的能力。在中国并不是所有皇帝都有庙号,但是都有谥号。从唐开始所有的皇帝都有庙号,明清两代的皇帝一般用年号。试题中的`有效信息是“帝王谥号主要依据其生前行为而定”,然后调动所学知识,知道汉武帝曾三次用兵匈奴,是个尚武的的皇帝,“武”之意为威强睿德,即可得知本题答案为B。

要把教材的句号变问号

提高理解能力的最有效方法是在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对历史现象、历史概念、历史结论、阶段特征、历史材料多问几个为什么,要将教材中的句号变成问号。

如对于“两税法”这个知识点,我们不仅要记住具体内容,还要理解为何称“两税法”?与以前的赋税制度相比有什么特点?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寻找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和规律

平时的复习中要注意掌握历史单元特征和发展趋势,注意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有些知识点是有一定的规律的。

如要理解中国古代各个朝代的经济发展的原因时,主要是“生产技术的提高”、“经济政策的调整”、“社会秩序的安定”、“民族融合的加强”、“中外经济的交流”、“人民辛勤劳动”等;讲经济发展的表现,主要是从农业、手工业、商业、中外经济交流几个方面去总结。

学会获取和运用信息

首先要学会解读和获取“设问”信息,在这个基础上然后再去解读并获取试题的文字资料、图表、数据、画面、符号等材料或“情境”信息,不要将这个顺序颠倒。其次要进行一番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加工才能获取和解读有效信息。再者,要将试题中材料与所学知识建立起正确有效的联系。最后,对设问的信息进行解读时,有的可以直接用所学知识回答,有的可以将材料中的信息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还有的则要运用相关的史学观点进行阐释。

必须“史论结合”

我们要具备正确运用史学观点的能力。

例题:在近代中国,民众与外国传教士及信徒的冲突称为“民教冲突”,据记载,冲突最多的三个年份分别为1884年、1898年、1900年,这表明

A.中西文化冲突不可调和

B.传教活动均以武力为后盾

C.清政府对传教活动态度强硬

D.民教冲突随民族危机加深而突显

从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可知试题中所列的三个时间分别与中法战争、甲午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八国联军侵华有关,造成了中华民族危机的日益加深,正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民教冲突”不断升级。因此本题答案为D。

准确审题,表达规范

准确审题和有效的表达能力是提高历史成绩的重要保障。由于缺乏这种能力,学生在答题时往往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或者是张冠李戴答非所问。提高审题和表达能力要靠平时多练多想,同时也取决于个人文学修养的高低和掌握学科知识的好坏。近几年采取网上阅卷,学生答题的规范和文字的表达对取得高分尤显重要。


初一历史知识点复习框架与记忆方法相关文章:

初一历史学习方法总结

初一上册全册历史知识点考点汇总 - 5068儿童网

七年级历史期末复习计划指导 - 5068儿童网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末知识点复习资料大全 - 5068儿童网

初一历史上册35个必考知识点总结归纳 - 5068儿童网

初一历史必考重要知识点汇总 - 5068儿童网

历史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全梳理 - 5068儿童网

初中历史中考必考知识点速记清单 - 5068儿童网

历史七年级下册知识点全梳理 - 5068儿童网

初一历史上册期末重点知识归纳 八年级历史重点思维导图 - 5068儿童网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1916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