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学生作文 > 作文类型 > 读书笔记 >

《儒林外史》读书心得笔记范文精选

2020-11-29 21:28:49
|马绍

《儒林外史》是一位清朝时名叫吴敬梓的写的一本讽刺当时官场的小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收集的《儒林外史》读书心得笔记范文精选,欢迎大家阅读!   

《儒林外史》读书心得笔记范文精选

多次读《儒林外史》,每次或多或少总有新收获。就艺术价值而言,个人认为和《金瓶梅》难分伯仲,应在《红楼梦》之上,特别是作者流水账似的“白描”,功力深厚。

《儒林外史》的价值更在于深刻的现实意义,书中的人物都“活”在我们身边,他们让这部著作具有不息的生命力。

有关几篇散碎文字如下:

《儒林外史》中的半首诗

20120831

书中有这么个片段,娄三娄四公子拜望杨执中的途中,在船上看到杨执中留下的半首诗:

“不敢妄为些子事,只因曾读数行书。严霜烈日皆经过,次第春风到草庐。”

两公子虽然爱才,但也不是什么饱学之士,以为这是杨执中写的,不由感慨一番。

后来我在网上查了一下,原来这首诗是元代吕思诚写的,陶宗仪老先生将其收录在《南村辍耕录》中,全诗如下:

典却春衫办早厨,老妻何必更踌蹰。

瓶中有醋堪烧菜,囊里无钱莫买鱼。

不敢妄为些子事,只因曾读数行书。

严霜烈日皆经过,次第春风到草庐。

我简单翻译一下,就是说:老伴不要为早餐发愁了,待我去当了衣服,自然就有钱置办饭菜了。我们这样的清贫之家,就没有必要吃什么大鱼大肉了,粗茶淡饭不是也很好吗?坑蒙拐骗这类事我是干不来的,好歹也读过几本书。老伴啊,不要难过,什么样的苦难我们都经受过了,好日子也就不远了。

这首诗道出了知识分子的“穷”,更写出了知识分子的“硬”,有原则、有信念、有操守、有骨气,这正是我所欣赏的,所以打算抄录下来,悬于壁上,用以自勉。后来考虑到自己的字实在拿不出手,就作罢。

《儒林外史》中的两个细节问题

只是细节,无关大局。

一、郭孝子的父亲是不是王惠?

我认为不是。

书中交代:“走到成都府,找着父亲在四十里外一个庵里做和尚。访知的了,走到庵里去敲门。老和尚开门,见是儿子,就吓了一跳。”从这里可以看出,这个老和尚必定是郭孝子的父亲无疑,但至于他是不是王惠,值得商榷。

武书曾向杜少卿介绍郭孝子的父亲,“曾在江西做官,降过宁王,所以逃窜在外。”这与王惠的经历吻合。但书中第十回鲁编修道:“古语道得好:‘无兵无粮,因甚不降,’只是各伪官也逃脱了许多,只有他领着赣南数郡一齐归降,所以朝廷尤把他罪状的狠,悬赏捕拿。”可见,当时江西投降宁王的官员很多,不仅仅王惠一个,只不过因为他带头投降,影响恶劣,朝廷拿他当典型。

从时间上看,也不相符。第二回,书中描写周进于王惠相遇,是成化末年(1487),王惠三十多岁;宁王造反是1519年,王惠应该60多岁了;而郭孝子找到父亲时,应该是嘉靖三十五年(1556)或三十六年(1557),那时王惠就一百多岁了,这也不合情理。

从姓氏籍贯上看,也明显不是一个人。开篇介绍王惠是山东人,而郭孝子父亲死后,郭孝子对萧云仙说自己老家在湖广。

二、杨执中家的老妪是不是他的妻子?

我认为不是,两个不同的人,老妪只是仆人。

有些读者认为老妪就是杨妻,理由是杨执中很穷,吃了上顿没下顿,哪还有钱雇佣人?

而我认为,杨执中虽然很穷,但是被荐为贡生,还曾有机会担任县里的儒学正堂(相当于现在的教育局局长),虽然杨故作清高,辞官不做,但毕竟是个有身份的读书人,雇佣人是完全可能和必要的。而且杨很清高,能和老妻在除夕之夜饿着肚子摩弄古玩,绝对不会动手打自己的老婆,但对待作为下人的老妪就另当别论了,这也体现了古时社会等级的不平等。《红楼梦》中,宝玉嫌丫鬟开门慢了,一脚踢去,踢得开门人口吐鲜血,后来发现是袭人,这才后悔。这说明,上层社会的老爷们视底层民众蝼蚁一般,这是受时代所局限,吴敬梓、曹雪芹都不能免俗。

《官场现形记》中也有些下级佐杂很穷,却也要摆谱使唤佣人,有个人实在没有钱雇人,就拿自己的儿子当佣人,替自己跑腿。类似的情况在《三言二拍》等明清小说中也频频出现。

从行文上看,在娄府两位公子和杨执中说明之前的误会后,杨执中说“你看我几乎被这个老妪所误。”书中作者称“老妪”,杨执中弄炉时称自己老婆为“老妻”,后书蠢儿子抢鸡时又称杨妻“她娘”,后杨执中又称“老妪”。可见,书中称“他娘”且杨执中称“老妻”的是一个人,书中称“老妪”、杨执中也称“老妪”的又是一个人。

第九回原文:“到家,老妻接著,喜从天降;两个蠢儿子,日日在镇上赌钱,半夜也不归家。只有一个老妪,又疑又聋,在家烧火做饭,听候门户。”从这段文字上也可看出老妪根本不是杨妻。

读书不是为了让人更傻

百度贴吧中有个《儒林外史》吧,汇集了众多的读者。有不少都是古典文学方向的研究生,还有不少自称通读多次,钻研考据过多年的“专家”。

其中有这样一个帖子:有个叫“三国南天一鹤”的吧友问:“请教大家,那个小鸡子是什么?先说匡超人到家,他哥哥赶集回来带了个小鸡子给他接风,他先盛了一碗给老爹,我估计就是普通的鸡;可是后来再看,他中了生员之后,老爹请门斗吃饭,一口气煮了十几个小鸡子,门斗饭量再大也不至于吃这么多吧?”

下面是其他吧友的回复:

xlp00385089:是不是鸡翅,鸡腿之类的

haputao:鸡蛋嘛

吧主:是鸡,不是鸡蛋

yiwufym:你们小时候就没有吃过糖水鸡蛋吗?以前风俗,客人来了都会做一碗的呀

青未了sd:就是鸡蛋啊,早在《世说新语》里就有此说法。

……

其实,稍有生活常识的人就知道前后两个“小鸡子”不是同指一物,前面指的是鸡,后面指的是鸡蛋。就这么个不成问题的问题,居然让这些“专家学者”煞费脑筋,争论不休。读了十几年、几十年的书,读成所谓的“文傻”,还不如不读。

作为普通人,读书不一定要精,但一定要广,特别是学文科的,不能光读文史哲方面的书,一定还要读读自然科学方面的书。鲁迅先生曾给年轻人一个很好的建议:不要只读一个人的书;不要只读文学类书,还可以读读游记和科普读物,看看科普电影……拓宽阅读范围,是治疗文傻的一剂良方。

其实还有一本十分生动的“大书”,那就是我们的生活。以读书的态度——读思结合,从生活中汲取有益成分,这或许才是阅读最有效的途径吧。

王玉辉的故事

这段故事在《儒林外史》快到结尾的位置。

王玉辉是徽州的一个老秀才,生平有个志向,就是要编写三部书,一部是礼书,一部是字书,一部是乡约书,因此受到了徽州府学训导余大先生的赞赏。

王玉辉有一个儿子、四个女儿,大女儿在家守节,其余几个女儿都刚出嫁。因为整天忙着编书,没时间赚钱,所以家里穷。后来三女儿的丈夫得病死了,三女儿不愿拖累年迈的公婆、父母,执意要殉节。公婆母亲都劝她,但王玉辉不这样想,他大力支持女儿殉节。

三女儿饿了八天,最终去世。王玉辉的老伴悲痛欲绝,而王玉辉却说:“三女儿她而今已是成仙了,你哭她怎的?”还仰天大笑道:“死的好!死的好!”

余大先生听说了,赶紧来祭拜,还申请旌表烈妇,全县的乡绅、读书人都来祭拜,最后还建了祠堂,立了牌坊,坐席喝酒……

过了一阵子,王玉辉到南京去,路过苏州的时候,看到船上有一个白衣少妇,想起自己的女儿,“心里哽咽,热泪直滚出来。”

这个故事是儒林外史中最悲惨的一个。王玉辉不是坏人,但他深受孔孟之道的毒害,直接促成了女儿的死。

鲁迅看封建礼教,处处透着“吃人”,这就是个佐证。别看这些所谓的传统文化鼓吹得多么美,本质就是“吃人”!有建祠堂、立牌坊、摆酒席的钱,怎么就不能让一个寡妇活下来?关键在于这些封建糟粕思想无视人的价值,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所定的“纲常”,王玉辉作为一个下层知识分子,心甘情愿地为这些虚伪、邪恶的东西卫道,以至于牺牲自己女儿的生命,既可恨又可悲。

自清末以来,吃人的封建思想就受到猛烈抨击,但它依然阴魂不散,笼罩在中国人的头顶上。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时期,封建思想的外壳被彻底打碎,但内核却被发展到极致。即使在最近的三十年里,吃人的封建思想也没有销声匿迹,例如官僚主义、形式主义、教条主义、忽视个人权利的现象仍然普遍存在。所以说,吃人的封建思想,形被打散了,魂却仍在,要防止它死灰复燃,最有力的武器就是“科学”与“民主”,这两样东西虽然喊了近百年,但始终没有真正来到我们身边,当务之急,便是要向着这两方面努力奋进。

“以人为本”,而不是以虚伪的“道”或“神”为本,这个转变,西方人比我们早完成了几百年,这也是近代中国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我一直是反对搞读经之类的活动,这些东西没用且有害,是违背历史发展方向的,是在开倒车。

谈谈马二先生的品性

马二先生是《儒林外史》中塑造极为成功的一个人物,也是一个极富争议的人物,有人说他迂腐呆板,有人却说他率性豁达,乐施好善。鲁迅的观点如前者,说马二先生游西湖只知道茫然大嚼,不懂风雅。虽然我很喜欢鲁迅,但对于这种观点我是不完全赞同的。

这部书里写马二先生的部分主要是从十三回到十五回,讲了马二先生和蘧公孙交往,掏钱为公孙避祸;马二先生游西湖;结交洪憨仙,差点成了诈骗犯帮凶,最后不计前嫌又帮助洪憨仙的儿子、侄儿、女婿;对潦倒青年匡超人解囊相助,这四个比较独立的故事。除了游西湖,其他几个故事都是马二先生在自身并不富裕的情况下帮助别人,即使这些被帮助的人中有的曾经欺骗过他,他也不计前嫌,尽力帮助。从这些故事中,我只能看到一位豁达开朗、品行方正、古道热肠的读书人形象,实在不知道鲁迅缘何对马二先生如此讥讽。(现在有些明白了,鲁迅先生本意不在评价马二先生,而是另有所指。2017.8.21)

再说马二先生游西湖,这是人们诟病最多的地方。先说“吃”,有人说他只知道吃,那马二先生游西湖吃了什么?有十六个钱的一碗面,然后一碗茶,两个钱的处片,接着又是一碗茶,然后又是一碗茶,橘饼、芝麻糖、烧饼、处片、黑枣、煮栗子,这是第一天;第三天又吃了什么?一碗茶,又一碗茶,再一碗茶,几十文的烫面薄饼和牛肉,一共就吃了这些。马二先生是个身长八尺,形容甚伟的彪形大汉,因为没钱,只能喝茶充饥,这怎么能说他光知道吃?显然是饱汉不知饿汉饥啊!况且马二先生没钱是因为把半年来辛辛苦苦挣的九十二两银子全部拿出来为朋友摆平官司,避免祸患,这种壮举我是做不来的,我有生以来认识的所有人没有一个能做到这一点。我认为,讥讽一个为帮助朋友而使自己身陷窘境的好人,即使是鲁迅这样的大文豪也是不可原谅的。

除了游西湖时的吃,之前和蘧公孙交往、之后和洪憨仙相识时也有精彩的吃的描写,都能体现出马二先生爽直、随和的个性。第一次去蘧公孙家吃饭的时候,有四个菜,是炖鸭子、煮鸡、鱼、一大碗煮得稀烂的猪肉。马二先生这样说:“你我知己相逢,不做客套,这鱼且不必动,倒是肉好。”当下吃了四碗米饭,将一大碗烂肉吃得干干净净,又盛了一碗,也吃了,连汤都喝完了。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讲,第一次到新朋友家做客,必定要相互谦让一番,甚至忸怩作态,说些令人恶心的客套话,而马二先生就不这样,他的心扉对朋友是敞开的,他相信朋友不会笑话自己,之后,他也用行动证明了自己是值得朋友尊敬的好人。

在洪憨仙居所吃饭的时候,吃的是一大盘稀烂的羊肉、一盘糟鸭、一大碗火腿虾圆杂脍、一碗清汤。其实之前马二先生吃了不少烫面饼和牛肉,肚子很饱,但洪憨仙已经准备了,为了不让朋友失望,还是尽力吃。

说了“食”,再说“色”,其实也就是游玩的时候看不看女人而已,这里又有争论了,有人说马二先生不看女人,不解风情,是个腐儒;也有人说马二先生偷看女人,是假道学伪君子。总之,看也不是,不看也不是。那他到底看没看,书里交代得很清楚“他不看女人,女人也不看他”,而且有个油头粉面的女人招呼他喝茶,他立马躲开了,可见他并没有偷看女人,至于书里对女人们上香朝拜的描写,那并不是说马二先生自己看到的,而是以第三人称视角写的。其实,不论古代还是今天,在外面死盯着陌生的女性看也罢,偷看也罢,都是一种不礼貌的流氓行径,绝对谈不上什么风雅。从这点看,马二先生不仅熟读圣贤书,而且知行统一,是个严于律己、品行高洁的人,尽管他信仰的东西如今看来未必好,但至少说明他是个真诚的人。

谈点题外话,作者对马二先生的描写,极为精彩,代入感特强,每当我累时,都会想到马二先生游西湖,跑得腿软;每当我饿时,都会想起“一大碗煮的稀烂的猪肉”,还有处片、橘饼之类的小吃——尽管我从没吃过。

谈谈马二先生的学识

上面说的是马二先生的品行,那他的学识如何呢?他是八股文选家,就像今天编写高考满分作文之类教辅材料的“名师”,他本身对八股文和科举都有比较深入的了解,这在他积极提携后进方面——对蘧公孙和匡超人的指点上都能体现出来,特别是他对蘧公孙自我介绍时,说自己曾考取过六七个“案首”,也就是考取过六七个会考第一,这是何等厉害!

在和蘧公孙谈论举业的时候,马二先生从孔子讲“言扬行举”、到孟子历说齐梁、到汉用贤良方正开科、唐朝用诗赋取士、宋朝讲理学、明朝做八股,侃侃而谈,有理有据,彰显了其渊博的学识,这点范进之类的肯定不行,马二先生的举业理论,即使到了现在也是适用的,现在要进入精英阶层,就必须接受一定的学校教育,学校教育的内容受着统治阶级意志、社会政治经济条件、民族文化传统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它集中体现在“考试”上,即“举业”,亦即我们今天的“应试教育”。统治阶级想宣扬什么就考什么,教育活动是紧紧围绕着考试来进行的,考什么就教什么、学什么,一些很有价值但不在考试范围内的东西,就不怎么教、不怎么学,甚至完全不教、不学,谁会去重视不需考试的“杂览”?虽然我们都知道这不好,但这事向来就不是底层民众能决定的,事实自古就如此,可见马二先生不但对过去了如指掌,还是个预言家。

也有人说马二先生只懂八股,对其它的学问一窍不通,甚至不知道朱淑真、李清照、苏若兰等人是谁。理由是他游西湖时,在片石居遇到几个人围着桌子请仙算命,请的就是上面几个人,马二先生道:“这些甚么人?料想不是管功名的了,我不如去罢。”其实联系上文,很容易看出,马二先生说的“甚么人”不是指朱淑真等人,指的是那些请仙的人,马二先生原以为他们是为了占卜功名方面的事,一听举出的这几个词人,知道他们不是求功名的,而是搞些没用的杂览,所以才有此言。

后面马二先生在山冈茶室喝茶,眺望西湖和钱塘江,即兴叹道:“真乃‘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这是引用的《中庸》里面的话,可见马二先生活学活用,不是范进那样读死书的僵化的知识分子。

再后来马二先生到洪憨仙居所做客,看到洪憨仙手书的绝句“南渡年来此地游……”书中交代马二先生看过《纲鉴》,知道南渡是北宋灭亡,南宋启示的事,甚至知道到他那时已经有三百多年历史了。这说明马二先生是懂历史的,这些都是八股之外的东西。不足之处是马二先生缺乏自然科学知识,认为洪憨仙真的活了三百多年,这怎么可能?当然,这是中国古代重文轻理的通病,怪不得马二先生。

《儒林外史》中的三次名士大会

《儒林外史》中有三次名士大会,都是热闹非凡的场面,为后人所称道。

第一次莺脰湖宴会

与会者:娄玉亭三公子、娄瑟亭四公子、蘧公孙駪夫、牛高士布衣、杨司训执中、权高士潜斋、张侠客铁臂、陈山人和甫,加上杨执中的蠢儿子杨老六,共九人。

这次大会是由官宦世家子弟娄氏兄弟主持的,其父曾为朝廷宰辅,其兄长现任通政司大堂,财大气粗,所以气派得很,这次大会是在装饰豪华的大船上彻夜举行的,轰动一时。但这些人中,除了牛布衣还算个诗人外,其他都很平庸,蘧公孙虽然不坏,但没什么才学,是个纨绔子弟;杨执中是个附庸风雅的韦名士;权勿用连杨执中还不如;张铁臂和陈和甫则是王林大师之类的人物——手眼通天,专门结交大人物的骗子。

第二次西湖诗会

与会者:卫体善先生、随岑庵先生、赵雪斋先生、严致中先生、浦墨卿先生、支剑峰先生、匡超人先生、胡密之先生、景兰江先生,共九位。其中的严贡生因为正在范进门下帮闲,随范进离去,所以不曾到,但随了份子钱。胡三公子也是中堂之后,家里很有钱,却小气得要命,肉心馒头舍不得买,买鸭子也要用耳挖子扎一扎,看看肉厚不厚,最后买了索面当饭。说到索面,其实就是挂面,不过不是机器制作的,而是手工拉抻,然后悬挂晾干而成。流行在浙江一带,和书中描写相符。记得十几年前,我在乡下教语文,有位学生拿了一本作文选,其中有一篇就是写“索面”的,作者是浙南的一位小学生,祖传制作索面的手艺,文中描写了其父亲早起制作索面的景象,赞扬了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这些人五花八门,有医生、选家、盐务巡商、头巾店老板等等,但没有一个真名士。

第三次莫愁湖高会

与会者:宗先生、辛先生、金东崖先生、金寓刘先生、萧金铉先生、诸葛先生、季先生、郭铁笔、僧宫老爷、来道士老爷、鲍老爷,连两位主人(杜慎卿、季苇萧),共十三位。杜慎卿组织并提供赞助,还有演艺圈人士助兴,搞了选秀活动,并设置奖项、奖品、奖杯等,参加人员也比较多,还有观众。这说明,古代的读书人不是光死读书,也是很会玩的,所以较第二次档次要高不少。当然,这些与会人员也是鱼龙混杂,有书法家、选家、小吏、书商、刻字店老板、和尚、道士等等,都不是什么真名士。

好事的话,让当今现实中的任务和这些杂七杂八的艺术形象对号入座,会是很有意思的。

有感于匡超人的人生沉浮

匡超人的故事是《儒林外史》中最长的一篇,从第十五回后半部分一直到二十回前半部分,生动具体地描写了一位淳朴的底层青年堕落成了庸俗势利的知识分子的过程。

短短几年间,一个人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变化?分析其中的原因,不仅具有文学鉴赏上的意义,对于教育也会有一定的启示。

一、匡超人堕落的外因分析

从表面上看,匡超人只是一个底层的农家子弟,没有多大的能量,他就像一片浮萍,自己虽在努力,但也免不了随波逐流,他在成长道路上的每一步都是偶然的、被动的,遇到马二先生这样的正派读书人指点,就往科举正路上走;得到景兰江这些假名士的提携,就想走捷径成为“大名士”;而遇到了潘三这类黑社会分子,自然就堕落到黑道中;但是最后还是在李给谏的提携下,回到科举道路,成了一个“体面”人物。

匡超人第一次遇到马二先生的时候,境遇十分窘迫。在得到马二先生的指点与资助,回到家乡后,能以孝事亲,勤劳敬业。他清晨早起杀猪、磨豆腐,然后到集市上卖;中午也不睡午觉,还要出去下棋;晚上一边侍奉生病的父亲,一边点灯苦读。这样优秀的年轻人,着实少见。就我个人而言,作为一名教师,如果有这样的学生,肯定要尽全力提携帮助,所以后来知县对他的欣赏是很自然的。

如果没有什么变故,匡超人要走的路不外乎两条:一条是考取功名——做官;一条是屡试不中,继续在家里杀猪、磨豆腐,养家糊口,以他的聪明活分,如果有机会或许能发点小财。

但事实不是这样,一切都因为知县的被参而改变了,于是他第二次去了杭州。

这次到杭州,他本意是来投奔潘三,因为潘三出差,一时没见到,却意外遇见了景兰江等一班“大名士”。这些“名士”有的是头巾店老板,有的是医生,有的是盐务巡商,在现在看来不过是一群不入流的诗词爱好者,但在知识分子地位很高的旧社会就不是这样了,这些“名士”是不屑于走科举道路的,他们之间抱团取暖,写些歪诗互相唱和,以此提高知名度,以诗得名,通过这条捷径来接近官府,谋取名利。

遇到这些人,涉世未深的匡超人算是开了眼界,他个人聪明绝顶,诗词一学就会,又得到了“名士”的提携,这样,他“上进”的道路更宽了,除了科举还可以走名士这条路。

而当潘三回来后,匡超人的成长轨迹又有了一次转折。潘三在衙门里当差,掌握实权,熟谙黑白两道的奥妙,所以混得风生水起。这个人坑蒙拐骗,无恶不作,但也有优点,就是讲义气,对匡超人照顾得十分周到,还帮他娶了媳妇,当然也偶尔利用匡超人这个知识分子,作假文书、替考等等,这在古代都是犯罪。如果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匡超人自然会成为黑社会里的骨干分子,黑社会不缺打打杀杀的亡命之徒,缺少的是匡超人这样聪明的知识分子,即使以后成不了老大,也能混个军师之类的。

但随着潘三黑恶势力团伙的覆灭,匡超人的黑道之路被切断了,好在天无绝人之路,以前帮助他的知县不但洗清罪名,而且进京当了更大的官,这位李给谏还记得以前乡下那位勤奋好学的好青年,现在有了权力,自然要提携他,于是匡超人又得到了进京考选教习的机会。这次在京城,匡超人抛弃了老家的妻子,又娶了李给谏的外甥女,还拿蔡邕的例子为自己开脱。

匡超人第三次到杭州,为的是回省城开证明,这次成了准官员,就和以前大不相同了:景兰江等名士请他去茶室喝茶,他嫌不上档次,必须去酒楼;潘三在监狱里传话想和他见见,帮忙疏通门路,他怕遭到连累,一口回绝,而且还搬出些冠冕堂皇的“官话”来敷衍;在船上和牛布衣谈起曾帮助过他的马二先生,也极力排斥,说马二先生“理法有余,才气不足,所以他的选本也不甚行。”这样,以前帮助过他的人都被他一脚踢开,他要走的是一条更光明平坦的大路。

这样看来,匡超人所处的环境决定了他的成长或堕落,作者塑造这个人物不是为了批判人物本身,而是为了立起典型,批判社会。

二、匡超人堕落的内因分析

跳出文学作品的范畴,从个人成长的角度来看,我认为匡超人之所以堕落,起决定作用的并不是外因,而是内因。我从事教育多年,亲眼看到同一个班级里形形色色的孩子不断成长,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这其中的原因自然有家庭、社会的影响,但归根结底,皆是源自各自的心性。不否认,在教育上,我是偏向“先天论”的。

先看看匡超人的个人心理品质。从马二先生略一指点就能掌握做八股文的基本要点、一晚上就能学会写诗、中午不睡午觉也能熬夜早起等事例来看,匡超人的智力水平一定很高,而且精力充沛;从他在乐清老家、杭州、北京的生活态度来看,境遇不论如何,都是积极向上的。这两点都说明了匡超人具有优秀的心理品质。

但是从他个人的道德品质上来讲,却不是这样。他的价值观念的核心就是利己,只要对自己有好处的事,不论对错,都去干,在乡下是这样,在杭州是这样,在北京也是这样,只不过在乡下是一个“朴素的利己主义者”,第三次去杭州时,已经发展为“精致利己主义者”。

一开始在乡下,表面看起来他孝顺、勤劳、刻苦,为人处世也十分周到得体,实际上也是利己主义在起作用。先说孝顺,不否认这其中既有封建礼教的影响,也不否认有源自生物本能的驱动,但肯定有他个人为博得好名声的私念;其次说勤劳,这无非是为了改善个人及家庭的生活条件,这样做肯定不能说怎样坏,但也说不上如何好,趋利避害,这是一种本能;再说刻苦,这无疑是受到马二先生举业理论的影响,无非是为了日后的考取功名,光宗耀祖;最后说说处世,匡超人作为一个涉世未深的小青年,在叔叔来驱赶他们搬出去的时候,对叔叔说的那段话十分得体,表面上看,确实是个深明大义的好青年,实际上,不过是为了有个栖身之地,或许在心里不知骂他叔叔几百遍。以上匡超人的这些作为,都不能说坏,但也说不上好,这主要是客观条件限制的,因为他还没有作恶的资本。

遇到景兰江等人时,匡超人很快融入到名士圈子,但在这个圈子里,资历尚浅,这时候他表现得很谦虚随和,特别是隋岑庵、卫体善两位老先生辱骂马二先生时,匡超人很淡定,不动声色,既不反驳,也不附和,而且把两位老先生的话用到了自己所作选本的序言,脑瓜真是活络!但如果换作迟衡山、余大先生这样的一根筋,肯定会和两位老先生辩个面红耳赤。

在匡超人眼里是没有是非,只有利益的。这一点,遇到潘三后,表现更为明显,为了经济利益,甚至连犯法的事都干,彻底走上了邪路。联系到当今,经常会有一些看似品学兼优的寒门子弟,后来当上大官却贪赃枉法,身陷囹圄,令人惋惜,其实这种悲剧结局往往是写在基因里的,只不过年轻时没有作恶的能量而已。

最后,匡超人和牛布衣等人在船上闲谈,匡超人吹牛说北直隶、山东、山西、河南、山西这五省的读书人家里都供着他的牌位,上书“先儒匡子之神位”,他出的书连国外都有卖!这时的匡超人已经彻底堕落成一个“精致利己主义者”,但这样低级的谎言出自他这样的聪明人口中,仍然令人觉得不可思议。这其中必定有作者的刻意夸张,讽刺的不仅是匡超人的愚昧无知,更是讽刺他狂妄自大,忘乎所以。因为这时的他马上要进京做教习,牛布衣等草民对他来讲算不得什么,所以他无所顾忌,与芮成钢吹嘘自己和克林顿是好朋友如出一辙。他的本性至此完全暴露,所以他的故事也到此结束。

三、一点感想

在学生成长的轨迹中,教师应该起到怎样的作用?教师能起到怎样的作用?有志于从事这一行业的年轻人和正在从事这一行业的已不年轻的人,都应该给自己找到一个精准的定位。

从匡超人的人生沉浮的外因来看,一个好的环境是多么重要啊!同一个人,在不同境遇里,表现迥异。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我们一个微小的举动,或许就会改变学生发展的轨迹,所以我们都应该向马二先生那样,一片赤诚,为年轻人的成长付出努力。

从匡超人堕落的内因上来看,作为教师,在影响学生的同时,又不要把自己看得多么重要,我们这些做教师的,根本就不是什么“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可能连自己都塑造不好,能做到的只是尽自己所能,给学生平等的、向善进取的机会,引领学生往不坏的方向走,这就足够了。

至贤至圣的虞博士

《儒林外史》第三十六回全写虞博士,三十七回后半部分有几小段,借武书的口,间接写了关于虞博士的两件事。

三十六回先写了虞博士的身世。虞博士出身于常熟县的一个书香门第,二十四岁中了秀才,四十一岁中了举人,直到五十岁才中了进士,殿试二甲,被派到南京国子监当官,由此和南京的一班大名士相识。

从一生际遇来看,虞博士相对于周进和范进,还是比较幸运的。年轻时虽然也落寞于乡间,但依旧豁达开朗。比如三十二岁这年,没有人聘请他,之前的存款也因为结婚、买房子、雇佣人、生孩子基本都花光了,此时陷入困境,虞博士的看法是:每年都能赚三十两银子,这是定数,即使哪年正月学生少,只收了二十几两银子,但到了四五月间,又来了几个学生,自然补齐;而有的时候正月多收了几两银子,还没来得及高兴,家里偏偏出事,这几两银子一下子就用完了……总之,不用管它。

豁达开朗的性格,自然有个人先天因素在其作用,除此之外也离不开个人所处的客观环境和后天修为:周进和范进是典型的百无一用的书生,除了八股,什么也不懂,缺乏必要的谋生能力,挨饿受冻,过得很惨;而虞博士除了科举方面很精通,十七八岁时还跟随云晴川先生学习过诗文,这云晴川先生古文诗词,天下第一!他的学生自然差不到哪去,有了这些方面的修为,日后才可能与杜少卿等人有共同语言,才可能称为南京文坛领袖。此外,虞博士还学习了算命、风水这些杂学,这些东西今天看来都是迷信,不过也是能安身立命的谋生手段,所以当虞博士陷入经济困境的时候,这些本领就起作用了。

接下来具体介绍了关于虞博士的几件事,也正是这几件事,让虞博士这个至贤至圣、近似神人的形象丰满起来。

第一件事就是出去看风水,赚了十二两银子,正好可解燃眉之急,结果路上遇见有人跳水自杀,救上来一问,原来是无钱葬父,于是救济这人四两银子。这部书中还有两个喜欢接济别人的好人,一个是马二先生,一个是杜少卿。马二先生是典型的侠义心肠,但凡能帮别人,倾囊相助,不管自己如何;杜少卿也是热心肠,但阔少出身,不懂生活不易,花了不少冤枉钱;而虞博士就要高妙不少,一方面救人之急——四两银子虽然不能让那人彻底摆脱贫困,但能让他不至于去自杀;另一方面自己还剩八两银子,也能勉强度日,不致挨饿。所以,同样是慷慨解囊,这三人做法稍有不同,塑造出来艺术形象也各有神采,这是《儒林外史》的一大魅力。

第二件事是虞博士中举以后,进京会试,但没中进士,正好在京城里遇见了同乡大佬康巡抚,因为诗文厉害,很得康巡抚青目,便留在衙门里代做诗文。这时候有了个被推荐的机会,一般人在这种情况下,肯定会利用和康巡抚的关系,极力钻营,但虞博士对这些很淡泊。同僚劝他去托关系,他不去,同僚以为他假清高,劝他先想办法举荐上去,然后再辞官不做,这样更显得清高。虞博士一口回绝:“你这话又说错了。我又求他荐我,荐我到皇上面前,我又辞官不做。这便求他荐不是真心,辞官又不是真心,这叫做甚么?”可见虞博士不去钻营,不是像杨执中那样假清高,而是顺天致性的真性情。

虞博士的“真”也体现在第三件事中,那就是中了进士后要填写履历,履历上的年龄很重要,这和现在一样,选拔各级领导都有年龄限制,所以很多人就弄虚作假,比如前面范进考秀才时就这样做过,而且他也不当回事,对周进并没有隐瞒,可见这是惯例。虞博士自然不会这样干,如实填写了年龄,皇帝嫌他老,就派他到南京国子监当了博士,这是个没有什么实权的官职,在国子监属于中层领导。职位上他不如周进,周进是国子监司业,是国子监的二把手,不过虞博士很乐观:南京是大城市,有山有水,离家又近,能和老婆孩子团聚。

做官以后,又引出一个人物——武书,武书是个学霸,无论大考小考,回回第一,而且不死读书,积极参与社会活动,交游很广,他在这里起了个穿针引线的作用,虞博士之所以能和南京名士结识,离不开武书;后面出现的沈琼枝、郭孝子、萧云仙等重要人物能和南京名士们有交集,也离不开武书。就虞博士而言,第三十七回的两件事,也是通过武书之口转述出来的。

在南京,虞博士通过武书,先后结识了杜少卿、庄征君这几个重要人物,彼此之间十分欣赏。除此之外,还发生了三件事。

第一件是儿子结婚,媳妇陪送了一个丫头,虞博士把丫头配给了严管家,管家拿十两银子来交使女的身价。虞博士很体谅管家生活不易,没有要他的钱。这件事在三十七回也有呼应,这管家后来看没有什么油水,就要带丫头到别处讨生计,虞博士依然没有要丫头的身价钱,反而给管家十两银子,还把他推荐给一个知县。

第二次是两个学生给他支招,让他假装过生日,以此为借口收礼金,被虞博士一口回绝。同时,虞博士又把别人托他作碑文的机会让给了杜少卿,让杜少卿有钱维持生活。他的所作所为,令学生十分不解。

紧接着虞博士的表侄汤相公又来了,这家伙十分不地道,虞博士把房子借给他住,结果他把房子给卖了,现在因为没房子住,还来找表叔借钱再买房子,这脸皮也算是不薄了。结果虞博士还是痛痛快快地给了他三四十两银子。这次,虞博士的做法和杜少卿就很像了,或许是受他影响,所以说,交友要慎重!虽然杜少卿优点很多,但花钱大手大脚这点很不好。

最后这件事就是处理赌博的学生,虞博士没有打他骂他,反而和他同吃同住,还替他在府尹面前开脱,令学生感恩戴德。不过,这种做法我是不赞同的,赌博很容易上瘾,不狠狠教训他,怎能让他洗心革面?虞博士表面是在保护他,实则是在害他。这件事和三十七回武书所说的“奇事”如出一辙。

武书所说的奇事还是关于学生的。国子监六堂合考,武书依旧是一等第一,这次考试是上级检查,和乡试一样严格,需要搜身,结果还是有人夹带小抄,关键这考生上厕所的时候,把小抄连同试卷一起交给考官,虞博士发现了小抄,把它塞到靴子里,包庇学生,最“奇”的是,这学生方便回来之后,虞博士把小抄给了他,让他继续作弊!最后还判了二等。事后这学生来感谢虞博士,虞博士矢口否认这件事,说是为了维护这学生的颜面——蓄意作弊的人有什么颜面可言?

最后这两件事我是一直不懂,特别是考场舞弊,这考生夹带小抄,不是一时糊涂,而是有预谋的,况且那时考试分等,他通过卑劣手段获利,就有人因此倒霉,这行为怎么也说不过去。虞博士包庇他,对他是很“仁厚”,对其他学生公平吗?虞博士是这部书中的第一贤人,作者所写的这两件事肯定不是为了批判他,也就是说,作者是持赞赏态度的。这种做法值得赞赏吗?这是我一直存在的疑问。

思来忖去,我才略有所悟,这可能是因为作者的道德观念和我们现代人不一样所致。作者所推崇的是儒家的那套正统的封建道德,宣扬的核心是虚伪空泛的“仁”,而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公正、法治”。这是由于作者所处的具体时代决定的,所以我们今天读这部书,一方面应该有自己的思想——现代人的思想;另一方面,也不必去苛求作者或者是他所塑造的艺术形象,作者毕竟是二三百年前的古人,他所坚守的道德观,具有的是他那个时代的价值。

一个现代人,如果不能与时俱进,还要叫嚷着为所谓的“传统”殉葬,那就是在开倒车,比如倡导尊孔、读经、跪拜的那些人。个人往哪个方向走,哪怕摔个大跟头,那也是个人的自由;但如果非用自己的那些散发着腐臭气息的垃圾来污染孩子们的心灵,则是罪不可赦。

《儒林外史》读书心得笔记

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小说——《儒林外史》,这是一位清朝时名叫吴敬梓的写的一本讽刺当时官场的小说。我过去看得多的是国外名著,对中国的古典名著我总觉得难于看懂,所以兴趣缺乏。拿起这本书是因为妈妈给我讲的里面的一个故事,吝啬鬼严监生两根灯芯的故事,这可比写欧洲著名的吝啬鬼葛朗台还精辟,于是我就来了兴趣,看起这本书来,虽说里面的语言还是有一些搞不太清楚的是我也从中国的古典文学中找到了乐趣。

《儒林外史》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长篇讽刺小说。它把锋芒射向社会,客观地、写实地写秀才举人、翰林院名士、市井细民。 由于吴敬梓具有高深的文学修养,又有丰富的社会阅历,所以才能把那个时代写深写透。他把民间口语加以提炼,以朴素、幽默、本色的语言,写科举的腐朽黑暗,腐儒以及假名士的庸俗可笑,贪官污吏的刻薄可鄙,无不恰到好处,谑而不苛。在艺术结构上,它没有贯穿到底的人物,而是分阶段地展开,鲁迅先生评为"如集诸碎锦,合为帖子,虽非巨幅,而时见珍异,因亦娱心,使人刮目矣。"

这部小说最让我不能释手的是作者对人物入木三分的刻画,妈妈曾用很简单的语言和我分析中国人和欧洲人的不同,如同中国的水墨山水和西洋人体油画一样,中国人讲究的是意境、神韵,非常含蓄;而欧洲人追求的是人体结构、色彩的丰富与层次,很直白。中国人的小说中对人物的描绘也是如此。

我已看完大部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三个人。第一位是小说开篇描写了浙江诸暨县的一个村子里有一个少年叫王冕,因家境贫寒,他从小替人放牛,聪明颖悟,勤奋好学,他画的荷花惟妙惟肖,呼之欲出,并且他博览群书,才华横溢。他不愿意接交朋友,更不愿意求取功名利禄。县令登门拜访,他躲避不见,最后他逃往山中过起了隐姓埋名的生活。

第二位是一个考到五十多岁才中举的秀才范进,范进中举后的疯癫模样以及他岳父及乡邻在他中举前后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这是大家所熟悉的,我这里要说的是范进中举后去拜访一位知县,范进所表现出来的伪善:"范进方才说道,‘先母见背,遵制丁忧。’汤知县大惊,忙叫换去了吉服。拱进后堂,摆上酒来。……知县安了席坐下,用的都是银镶杯箸。范进退前缩后的不举杯箸,知县不解其故。静斋笑道,‘世先生因遵制,想是不用这个杯箸。’知县忙叫换去。换了一个磁杯,一双象牙箸来,范进又不肯举动。静斋道,‘这个箸也不用。’随即换了一双白颜色竹子的来,方才罢了。知县疑惑:‘他居丧如此尽礼,倘或不用荤酒,却是不曾备办。’落后看见他在燕窝碗里拣了一个大虾圆子送在嘴里,方才放心。……"作者对范进和知县,一个描写其动作,一个描写其心理,将范进虚伪的人格嘲讽得淋漓尽致。

范进与王冕对比,一个淡泊名利,早已看透了当官的险恶;一个为了能出人头地,考到五十多岁才中举。彰显了不与官场同流合污的王冕人性的美好。

第三位就是我当初听妈妈讲的严监生,他爱财如命的守财奴形象早已深深刻入我的心中。整篇都在讲严监生的文章中,虽然一个关于"吝啬"的词都没写,但是文章中却处处隐藏着严监生的吝啬。他病得饮食不进,卧床不起,奄奄一息,还念念不忘田里要收早稻。他家中米烂粮仓,牛马成行,可在平时猪肉也舍不得买一斤。最令人拍手叫绝得是严监生死后的场景,他临死时还因为灯盏里多点了一根灯草,而迟迟不肯断气。虽然《欧也妮葛朗台》中也写了葛朗台临死时死死盯着金子,直到手中攥着金子后才断气。但是《儒林外史》似乎更胜一筹,一根灯草就令一个人迟迟不肯断气,此种情况真令人惊叹。这让我不得不感叹《儒林外史》真是一部讽刺世间为功名利禄而奋不顾生的人的经典绝作。

《儒林外史》虽然写的是明朝的科举、官场,但是它对于当今社会仍有其价值。社会在前进,但仍有不少人信奉"拜金主义",物欲横流,一生都在追求名利,为达目的不择手段。历史就是明镜,而古典小说则是历史的缩影。读了《儒林外史》,我不仅为其写实的风格以及精妙的人物刻画所折服,从小说中体现出来的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也深深吸引了我。

我读《儒林外史》如同在观一幅中国水墨山水长轴,读得越深入越了解它的文字所表达内容的精辟,回味那一段动作描写或一段对话,仍是无穷的韵味,这正是中国古典文学的妙处啊!

《儒林外史》读书笔记

这篇小说一开始读着有一种摸不着头脑的感觉,以往读的小说,尤其像这种长篇的小说起码得有一个主人公,有一个中心,而吴敬子这篇却是中心看似有点散乱,主人公也在不停地换,是不可能看到某一个人完整的一生的,作者只是集中于这个人身上最明显的特征,并加以浓墨渲染,使人格特征以及所做的事情突出甚至夸大,已达到他讽刺的目的。

《儒林外史》毫无疑问是一部值得深究的讽刺小说,众多名人对它评价都甚高,比如说鲁迅先生,他只用"伟大"形容过两部书,一部是《史记》,另一部便是《儒林外史》。吴敬梓之所以能写出这么伟大的作品与他的生活经历分不开。他的亲生父亲把他给了他叔叔吴霖起,成年的时候他随着父亲到各处做官,因此有机会了解到官场不为人知的内幕,这对他作品中揭示官场的腐朽有很重要的作用。23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去世了,作为一个官宦子弟家的嗣子,对于家里的财产基本没有争夺的权利,于是他就眼睁睁的看着那一群虚伪的亲族为争夺家产撕破脸皮,他彻底看清道德的丑恶本质,那些表面衣冠楚楚的晋绅在金钱面前还是揭开了虚伪的面纱。这个生活经历对他日后的创作又是一个积累。

他29岁开始花费了将近20年时间才完成了《儒林外史这》部宏篇巨制,他书中所写的人物可能是确有其人,足足刻画了200多个人物,他没有直接说是本朝的人物,而是假托明代写了康乾盛世时期知识分子生活的沉浮,境遇的顺逆,尤其是他们在官场的得意与否。在书中作者将正面人物和反面人物做了鲜明的对此,而作者判断他们正反的标准就是他们对待功名利禄,荣华富贵的态度,如开篇第一人王冕,他就是一个一流正面人物的代表。他的职业就是一个放牛娃,但是却能画得一手好荷花,他的荷花和他的人一样出淤泥而不染。面对"灭门知县"的威逼,他宁可四处逃窜也无视权威,他无愧为作者眼中的名流。同样的比较突出的正面人物还有被安排书中间环节的凤四爹,他是一个十分洒脱的豪侠,也是我最爱的一个人物。据史考确有其人,他的原形就是吴敬梓的一个朋友甘凤池。他既有勇又有谋,仗义输财救助贫苦,也凭着用力吓退了县官。但是他从来不为钱财,只凭一时高兴。其他的正面人物如杜少卿,马纯上,迟衡山,虞育德,庄绍光等,都是一些聚集在南京的名流。杜少卿或许给人有点懦弱的感觉,明知自己被骗却一直这样的生活,直到把家资散尽,从此过着拮据的生活,却也与名流们生活的自在,可见他对功名富贵并不放在心上。而马纯上是一个比较复杂的人物,他既有儒士的思想,又是一个正义之士。而他最后的结局也应正了好人有好报。在书的最后是以市井四大奇人的故事而结束的。一奇是熟黯书法的季遇年,他字写的尤其好却又不肯效仿古人,并且性情尤其古怪耿直。施御史让他去写字却遭到了他一顿臭骂,而和尚不让他写字他却自己研墨拿着破笔大写一通;二奇是做裁缝的荆元,他会弹琴,会写字,也会作诗,这与他家世代为裁缝似乎不太搭调,但是他却不以为然,认为自己是裁缝难道就不能爱一些文学的东西么?三奇是卖火纸筒子的王太,他自小喜欢下围棋,有一天看到几个大老官围着两个人下棋,他便走过去也要下一局,一开始大家都看不起他,但是才下到一半那个高手就输掉了,人们才对他刮目相看,要请他喝酒,但是他拒绝了,他认为下棋就已经是最爽的事了,喝酒还有什么意义!作者这样安排不同正面人物的出场顺序自有他的道理,南京的名流已经逐渐消失,要想再找奇人只能从市井中下手了。

作为一部讽刺小说,书中着重描写的并且吸引人眼球的还是一些腐朽的儒士,他们的腐朽生活深化了作者所想表现的主题:科举制度的腐朽!书中的反面人物有我们所熟知的范进,他是被周进一手提拔起来的。六十多岁的周进屡试不进,有一天跟着姐夫到贡生院里,看到眼前的情景十分悲伤,竟然头触号板,大家十分同情他留给他集了二百两银子捐了一个监生,日后他又考取了举人,进士,做了广东学道,在这里他遇到了和他同病相怜的范进,五十四岁的范进也是屡试不进,周进把他的文章看了三遍才发现其中的奇妙,让他做了一个秀才,范进后来又考取了举人,又被周进提拔为进士做了山东学道。范进完全是靠八股成名,对于其他的东西一无所知,可见僵化的科举对人毒害之深。除了当官的腐朽,还有一些地方豪强勾结官府欺压平民,如严致和的弟弟严致中,邻居王二家的猪跑到他家里,他扣留了别人家的猪不说,当王二的哥哥去索要时还打断了他的腿。弟弟死后为了谋夺家产以哥哥的名义让弟媳把自己的儿子过继过去为儿子,还满口道理。像他这样的反面角色还有如张静斋,为了夺取寺庙的土地让七八个流氓诬陷和尚与妇女有奸情,?让和尚不明不白的蒙受了官司。

而最能反映科举害人之深这方面的就是匡超人。在最开始我觉得他是一个特别孝顺的人,对他颇有几分好感。他为了养活他的父母在杭州做小买卖。后来遇到了选印八股文的马二先生。马二先生给了他十两银子并鼓励他好好读书。他回家之后一面做小买卖一面刻苦读书,很快得到了李知县的赏识做了一个秀才。但是不久李知县出事了,匡超人为了免遭连累立刻又跑到了杭州,在这里他开始彻底的改变自己。他首先是遇到了冒充名士的头巾店老板景江兰和衙役的一个吏官潘三爷,这两个现在是他的恩人,以后有成为他向上爬的垫脚石。从他们这里他学会了待人应考和包揽颂词,日后甚至让亲弟弟成了他的替罪羊。他又因为曾经结识马二先生也开始为人家选文章,获得了大家的推崇。最无耻的是他竟然抛弃了糟糠之妻而取了恩师的侄女,当李知县的罪平反了升官的时候他就很不要脸的跟着他到京任官。后来潘三爷出事了,他连看都懒得看一眼,还有就是为了抬高自己竟然贬低诽谤马二先生,曾经的那个匡超人已经完全消失了,我们不能不说这不是科举的功劳。还有深受科举毒害的如穷苦的秀才王玉辉,他对科举满怀信心却年年不中,但是科举还是深深毒害了他的思想。他的三女婿死了,女儿要殉葬,公婆不允许,他却反而劝公婆让女儿做一个烈女,结果女儿绝食八天穿着孝衣而死,他却仰天大笑连呼"死得好,死得好"直到女儿入殓后,他看到妻子的悲伤才开始后悔。

这就是作者眼中的科举给人的伤害,他向世人展现了这些儒林中人的卑劣以及无耻,但是这些人才是正真需要救助的人……

《儒林外史》读书心得笔记范文精选相关文章:

《儒林外史》读书心得笔记范文精选 - 5068儿童网

2019关于《儒林外史》读书笔记300字精选范文5篇 - 5068儿童网

长篇小说《儒林外史》读书笔记1500字读书心得 - 5068儿童网

《儒林外史》读书笔记心得体会1000字 - 5068儿童网

《儒林外史》读书笔记-《儒林外史》读书笔记心得体会 - 5068儿童网

清代小说《儒林外史》读书笔记范文300字 - 5068儿童网

儒林外史的读书笔记10篇 - 5068儿童网

儒林外史高一学生读书心得笔记1800字范文 - 5068儿童网

《儒林外史》优秀读书笔记整理 - 5068儿童网

儒林外史读书笔记600字五年级读书感悟 - 5068儿童网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3352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