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经典哲理小故事

俊勇21253分享

哲理故事用一则则生动的故事来阐释一条条人生的哲理,小故事蕴含大道理,大道理打开智慧门。哲理故事能缓解你的压力,同时给你一些思考及感悟。人生哲理故事深入浅出地诠释了许多大道理,为你的成功指明方向。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10个经典哲理小故事,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0个经典哲理小故事1

有一个人想挂一张画。他有钉子,但没有锤子。邻居有锤子。于是他决定到邻居那儿去借锤子。

就在这时候他起了疑心:要是邻居不愿意把锤子借我,那怎么办?昨天他对我只是漫不经心地打招呼,也许他匆匆忙忙,也许这种匆忙是他装出来的,其实他内心对我是非常不满的。什么事不满呢?我又没有做对不起他的事,是他自己在多心罢了。要是有人向我借工具,我立刻就借给他。而他为什么会不借呢?怎么能拒绝帮别人这么点儿忙呢?而他还自以为我依赖他,仅仅因为他有一个锤子!我受够了。

于是他迅速跑过去,按响门铃。邻居开门了,还没来得及说声“早安”,这个人就冲着他喊道:“留着你的锤子给自己用吧,你这个恶棍!”

【大道理】消极的思想造成错误的行为,积极的心态可以避免一切不必要的麻烦和错误。

10个经典哲理小故事2

师经弹琴,魏文侯随着乐曲跳起了舞,并且高声说道:“我的话别人不能违背。”

师经拿起琴去打魏文侯,没有打中,却把帽子上甲穗子撞断了,文侯大惊,气愤地问道:“寡人有何过失,你打寡人?”

师经没有回答问题,在一旁默默不语。

文侯接着问手下的人说:“身为臣下却打他的国君,应该处以什么样的刑罚呢?”

“应该处以死刑。”左右答道。

师经说:“我想在死之前说一句话,可以吗?”

文侯说:“可以。”

师经说:“以前尧舜做国君时,只怕他讲的话没有人反对;桀纣做国君时,只怕他讲的话遭到别人的反对。我打的是桀纣,不是打我的国君。”

文侯说:“放了他吧!是我的过错,把琴挂在城门上,用它作我的符信;不要修补帽子上的穗子,用它来时常告诫我自己。”

【感悟】必须善于倾听逆耳之言,不要怕别人反对你,因为这才是对你的另一种关心与爱护,深刻的道理往往就存在于这些逆耳之言中。

10个经典哲理小故事3

春秋时期,越国和吴国是邻国,越国趁着吴国忙于进攻楚国而经常出兵去袭击吴国的边境。吴国被惹烦了,就出兵讨伐越国,不料却吃了败仗,吴王阖闾也因为受伤而死去。他的儿子夫差继承吴王之位后,为报父仇,励精图治,后来大败越国,并乘胜攻入了越国的都城。越王勾践率领着仅存的五千残兵败将退到了会稽,并派人向吴国求和。

吴国的大臣伍子胥对夫差说:越王勾践为人能含辛茹苦,今天要是大王不一举歼灭他,将来一定会后悔。可是吴王夫差因为这次的大胜而骄傲自满,根本听不进伍子胥的劝谏,下令准许越国议和。吴王大胜越国以后,夫差自以为从此可无后顾之忧了,于是一心想到中原和晋国、齐国等国家比试比试,分个高下。而这时的越王勾践时刻不忘丧国之耻,卧薪尝胆,越国的国力渐渐恢复起来。伍子胥又规劝夫差说:勾践一餐没有两味荤菜,哀悼死去的,慰问有病的,将打算有所作为。这个人不死,一定是吴国的祸患。现在吴国有越国在身边,就像得了心腹疾病。(原文是:‘越在我,心腹之疾也。’)大王不先铲除越国,却一心致力攻打齐国,不是很荒谬吗?可吴王还是不听伍子胥的规劝。由于他连年用兵,结果国力空虚,终于在公元前473年被越国消灭了。

成语心腹之患由心腹之疾演变而来,比喻隐藏在内部的严重祸害。

10个经典哲理小故事4

申不害是战国时代有名的执法家,在韩国当了十五年的宰相。

有一天,国王韩昭侯忧心忡忡地对他说:“实行法制真是不容易呀!”

“这有什么不容易的?”申不害振振有词地说,“执行法制,首先要赏罚分明,不徇私情,有功的人才给赏,有才能的人才就封官。而您呢?虽然制定了法律,却经常私下接受那帮亲戚宠臣的请求,徇情枉法,却要让别人去执行法律,那当然就不容易了。”

昭侯红着脸点头说:“承蒙先生指教,从今以后,我知道应该怎样执行法律了。”

过了一些日子,申不害的堂兄来到京城,想谋个一官半职。申不害就到国王面前说情,想讨个官衔。

韩昭侯低头不语,好一阵才说:“这好像不是先生一向所教给我的吧?我是违背先生的教训,开个后门破坏法制呢,还是听从先生的教训,不开这个后门呢?”

申不害听了满面羞惭,伏地请罪。

【感悟】:要实行法制,就不能徇私舞弊。但是,知法的人未必守法,制定法律的人不一定就不会犯法。

10个经典哲理小故事5

春秋末年,楚王想攻打宋国,命人叫鲁班设计制造了攻城的云梯。墨子知道这件事后,走了十天十夜才到达楚国的都城。他对楚王说:你如果攻打宋国,是不会得到胜利的。楚王十分骄傲地说:鲁班是天下手艺超的木匠,他已经替我做好了攻城的云梯,我一定能把宋国攻下来。墨子说:那么我就去帮宋国守城,你叫鲁班来攻,看他能不能取得胜利。于是两人在楚王面前演示,鲁班进攻,墨子守城,连攻了九次,墨子都赢了。

但是鲁班并不认输,他说:我已经知道对付你的办法了,只是我不想说出来。墨子也说:我也知道你会用什么方法来对付我了,只是我不愿意说罢了。楚王故作不解地问墨子:先生理解鲁班的意思吗?墨子正气凛然地说:我当然理解——那就是把我杀掉!他以为这样做宋国就没人守城了,就可以一下子攻下宋国。不过,我早已经叫我的三百多个学生运载着我的守城器械到宋国去了,他们正等着你们呢!你就是把我杀了,也挽救不了你们的失败。接着,墨子又严肃而高声地说:你们到底打算怎么办?楚王叹了一口气,无奈地说:好吧,我们取消攻打宋国的计划。这时墨子才带着胜利的微笑,告别楚王而去。

人们把墨子守城的规则称为墨守成规,后来表示思想保守,坚持按老规矩办事,不肯改变。

10个经典哲理小故事6

孟子小时候很贪玩,模仿性很强。他家原来住在坟地附近,他常常玩筑坟墓或学别人哭拜的游戏。母亲认为这样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模仿别人做生意和杀猪的游戏。孟母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学堂旁边。孟子就跟着学生们学习礼节和知识。孟母认为这才是孩子应该学习的,心里很高兴,就不再搬家了。这就是历的“孟母三迁”的故事。

对于孟子的教育,孟母更是重视。除了送他上学外,还督促他学习。有一天,孟子从老师子思那里逃学回家,孟母正在织布,看见孟子逃学,非常生气,拿起一把剪刀,就把织布机上的布匹割断了。孟子看了很惶恐,跪在地上请问原因。孟母责备他说:“你读书就像我织布一样。织布要一线一线地连成一寸,再连成一尺,再连成一丈、一匹,织完后才是有用的东西。学问也必须靠日积月累,不分昼夜勤求而来的。你如果偷懒,不好好读书,半途而废,就像这段被割断的布匹一样变成了没有用的东西。”

孟子听了母亲的教诲,深感惭愧。从此以后专心读书,发愤用功,身体力行、实践圣人的教诲,终于成为一代大儒,被后人称为“亚圣”。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孟母为了孩子的教育可以牺牲一切。也能知道父母的教育是对孩子的将来有密切的关系。

10个经典哲理小故事7

有这么一个故事:老族长带领村民日夜兼程,要把盐运送到某地换成过冬的大麦。有一天晚上,他们露宿于荒野,星空灿烂。长者依然用祖先世代传下来的方法,取出三块盐投入篝火,占卜山间天气的变化……大家都在等待长者的“天气预报”:若听到火中盐块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那就是好天气的预兆;若是毫无声息,那就象征天气即将变坏,风雨随时会来临。

长者神情严肃,因为盐块在火中毫无声息。他认为不吉,主张天亮后马上赶路。但族中另一位年轻人,认为“以盐窥天”是迷信,反对匆忙启程。第二天下午,果然天气骤变,风雪交加,坚持晚走的年轻人这才领悟到长者的睿智。其实,用今天的科学解释,老族长也是对的,盐块在火中是否发出声音,与空气中的湿度相关。换句话说,当风雨欲来,湿度高,盐块受潮,投入火中自然喑哑无声。

年轻人往往看不起老人的哲学,片面地认为它们都是过时的、无用的。其实,一些人生理念如同海盐,它再老,仍然是一种结晶,并且有海的记忆。

10个经典哲理小故事8

苹果快要成熟之时,一只老狐狸每天晚上都要来到一棵苹果树下张望注视那可爱的苹果。一连数日,这只老狐猪都极有耐心地仰望着那美妙可爱的苹果馋得垂涎欲滴。

苹果树为此极为困惑地问道:“你在这儿等什么呢?”

老狐狸回答道:“我在等待你树上的苹果掉下来。”

苹果树说道:“你这不是做梦吧!你这样苦苦地等待有什么用呢?不久你就会后悔的。”

老狐狸说道:“我有目的地等待,我并非在做梦;我从不做无用的事,我知道只要你的果子成熟了,它就会自然而然地掉下来,所以我要一直耐心地等待着你的果子掉落下来;我既然决定在这里耐心地等待,我就不会后悔的。”

苹果树听了老狐狸的话,它感到极为好笑,它笑到禁不住全身都晃动起来,它树上的一些熟透了的苹果便掉到了地上,老狐狸轻而易举地得到了那美妙可爱的苹果。

老狐狸随后对苹果树说道:“你瞧,我老谋深算,这样执著地等待,我现在不是如愿以偿地得到你树上的那些美妙的果子了吗?”

正确地耐心等待,必然会有美好的收获!

10个经典哲理小故事9

有一位表演大师上场前,他的弟子告诉他鞋带松了。大师点头致谢,蹲下来仔细系好。等到弟子转身后,又蹲下来将鞋带解松。有个旁观者看到了这一切,不解地问:“大师,您为什么又要将鞋带解松呢?”大师回答道:“因为我饰演的是一位劳累的旅者,长途跋涉让他的鞋事松开,可以通过这个细节表现他的劳累憔悴.”“那你为什么不直接告诉你的弟子呢?”“他能细心地发现我的鞋带松了,并且热心地告诉我,我一定要保护他这种热情的积极性,及时地给他鼓励,至于为什么要将鞋带解开,将来会有更多的机会教他表演,可以下一次再说啊。”

人一个时间只能做一件事,懂抓重点,才是真正的人才。

10个经典哲理小故事10

美国国际管理集团(IMG)的创建者马克.H.迈克是世界一流的管理专家,他自己介绍,他从一位好朋友身上学到了不少东西。

这位朋友是位出类拔萃的推销员,只要他一出面,他的魅力就能充满每个角落,你只有把钱花光才会离开。不过他的长处一点,在其他方面,比如说组织、资金使用,对部下的鼓励、业务细节和工作贯彻方面等等都一窍不通。

这种人本来可以成为一个公司明星般的销售经理,但绝不是企业家。然而这位先生是个自欺欺人的大师,他过高的估计了自己的能力。连续十年,他不断的组建自己的公司,接下来就是不断的关闭。

更具有讽刺意义的是,他认为自己非凡的销售是人人都具备的。对他来说,销售是最简单不过的工作,他认为别人也一样容易。于是他呆在办公室做管理,让别人出去跑销售,结果公司中没有一个人在发挥自己的特长。

一个人不可能面面俱到,十全十美,关键在于努力把自己的特长发挥到极致,而把不足之处的危害降到最低。如果把精力全部花在提高弱项上,收效甚微,反而会影响到别的方面,成为一个毫无特色敌人,自然也就难有建树。

有缺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非要从事与缺陷相对应的工作;有特长当然是好事,但把特长弃置不用,便如同没有特长一样。


10个经典哲理小故事相关文章:

道理深刻的10个哲理小故事

十个哲理小故事,不得不知道的哲理

好看的经典哲理故事大全

经典哲理故事大全篇

值得分享的经典哲理故事

经典又有趣的哲理小故事

经典哲理小故事短篇的

经典哲理故事短一点

经典哲理小故事及感悟好看

五篇经典哲理故事

    836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