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8教学资源网 > 儿童科普 > 十万个为什么 > 科学与探索 >

放鞭炮的科学原理及物理现象

2019-12-30 16:24:56
|美玲2

  放爆竹是中国传统民俗,已有两千多年历史,那么你知道放鞭炮有什么科学原理吗?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放鞭炮的科学原理吧!

放鞭炮的科学原理及物理现象

  放鞭炮的科学原理

  鞭炮内部填充的是,火药类物质,在导线的点燃下,快速发生化学燃烧。内部压力迅速增大,将外层包装层炸开。

  放鞭炮的物理现象

  力学: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热学: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声学:空气振动产生声音;

  光学:不同物质燃烧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放鞭炮的传说

  我们一般的人都认为放爆竹可以创造一种喜庆气氛,是节日的一种娱乐活动,它可以给人们带来欢愉和吉利。然而,如果我们追溯爆竹的起源,就会了解古代人燃放爆竹的本意及其衍变的历史。

  《 荆楚岁时记》载:“正月一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避山臊恶鬼。”这段记载说明爆竹在古代是一种驱瘟逐邪的音响工具,这就使得燃放爆竹的习俗从一开始就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其实,这完全是由古人的误解所致。据《 神异经》说,古时候,人们途经深山露宿,晚上要点篝火,一为煮食取暖,二为防止野兽侵袭。然而山中有一种动物既不怕人又不怕火,就是年兽,经常趁人不备袭击人畜。

  放爆竹人们为了年兽,就想起在火中 燃爆竹,用竹子的爆裂声使其远遁的办法。这里所说的动物,名叫“山臊”。古人说其可令人寒热,是使人得寒热病的鬼魅,吓跑山臊,即驱逐瘟邪,才可得吉利平安。 人们很早就起来放鞭炮,相传此举是为了驱逐“山魈”。山魈,据说是古时深山里的一种凶恶的独角鬼怪,但是它最怕声响,人们就用烧竹子的爆破声来吓跑它。有了火药后,人们就用火药装入竹筒,做成爆竹,后用纸制筒,也称爆仗或炮仗。到现代,人们已不相信什么“山魈”了,但还是习惯在春节放鞭炮,借以欢庆节日,振奋精神。所以,从大年三十晚上到大年初一清早,鞭炮声总是连绵不断。

  烟花爆竹的危害

  年关将近,年味渐浓。不由得又想起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燃放烟花爆竹。

  大家都知道,四大发明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而其中之一就是火药。老祖先的这一重大发明本来主要是供生产和战争使用的,只是过年时偶尔使用一下,“爆竹声中一岁除”。

  在如今的和谐社会里,生产有了电力,战争不常遇到。但是,火药的硝烟、爆炸的声响却有增无减(按趋势而定),那就是烟花爆竹造成的。现如今,放鞭炮的思维和方式实在令人烦恼、讨厌甚至害怕。无论是清晨还是夜晚,往往在睡梦中猛被声音惊醒。有时候走在大街小巷,被路边开业的爆竹炸得胆战心惊。放鞭炮之风盛行,比早,比多,比长……比富、比强、比狠的攀比情绪愈演愈烈。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

234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