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奥数教案例文
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职业教育是培养生产与社会实践第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而后者是培养学术型、工程型专业人才。今天小编在这里整理了一些四年级数学奥数教案最新例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四年级数学奥数教案最新例文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
2.能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3.能正确的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4.培养学生比较、分析的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亿以内的数位顺序.
教学难点
位数与数位的区别,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在○里填上><或=
999○1010 601○564 687○678
(1)第一组两个数你是怎样比较大小的?(第一个数是三位数,第二个数是四位数,三位数一定小于四位数)
(2)第二、第三组数都是三位数,你又是怎样比较的?(两个三位数比较,百位上数大的那个数就大;百位上相同,十位上数大的那个数就大)
我们已经学过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今天我们继续比较学习亿以内数的大小.
(板书课题:比较数的大小)
二、学习新课
1.出示例5: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
(1)99864○101010 (演示课件比较数的大小 近似数)
提问:两个数各是几位数?
五位数最高位是什么位?六位数呢?
谁大谁小? 99864<101010
六位数比五位数大,那么七位数与六位数比较呢?八位数与七位数呢?
如果两个数的位数不同,应该怎样比较大小呢?(位数不同,位数多的那个数大)
如果两个数的位数不同,我们又应该怎样比较大小呢?请大家看下面这道题.
(2)出示第二组数:356000○360000
提问:这两个数都是六位数,先比较哪一位上的数?
十万位上的数字相同,怎么比较?
谁大谁小? 356000<360000 (十万位上的数字相同,看万位上的数字,第一个数万位上是5,比第二个数万位上的6小)
(3)变式:把第一个数356000的万位5改成6 现在谁大谁小呢?
(两个数左起第一位十万位和第二位万位上的数字都相同,就要看第三位.第一个数千位是6比第二个数千位上的0大)
所以:366000>360000
(4)启发学生逐步总结完整的比较数的大小的方法.
A:比较数的大小一共有几种情况?位数不同怎样比?位数相同怎样比?
B:数位和位数有什么区别吗?
(5)练习:比较下面每组中两个数的大小.
50140○63140 72605○102800
38456○38546 410200○409300
2.把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1)教师出示几个整万的数 50000 360000 1800000 120000
观察这些数有什么共同特点?
(2)教师说明:像这些个级全是0的数叫整万的数,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比较简便.如50000写成5万即50000=5万 1800000=180万
(3)练习:把下面各数改写成以万作单位的数
250000= 3200000= 40450000辆= 640000人=
教师强调:改写后原来的单位名称不能丢.40450000辆=4045万辆
640000人=64万人
3.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1)师:我们学过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把下面各数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
49265000 93759000
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数求它的近似数,根据哪一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看百位上的数,然后用四舍五入法)
师:比万大的数,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来求它的近似数,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另一个内容.(板书课题:求近似数)
(2)出示例题6把下面各数万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它们的近似数
84380 726310
a.根据省略千位后面的尾数求它的近似数,想一想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怎么求它的近似数.
b.分小组讨论,然后试做.
c.小组汇报结果:
843808万 千位是4,舍 (不管后面的数字是几)
72631073万 千位是6,比5大,入
(3)练习:把下面各数万位后面的尾数省略,求出它们的近似数.
635996万 70932771万 637000人64万人
(4)教师质疑:把一个整万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和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它的近似数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讨论交流,引导归纳)
A、相同点:都是计数单位发生变化(从以一作单位变成以万作单位)
B、不同点:整万数的改写,改写前后数的大小不变,用等号连接;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值),数的大小发生了变化,用约等号连接.
三、课堂练习
1.在○里填上>、<或=,说说你是怎样比的?
58140○62140 70265○120800
35万人○350000人 20万○199999
410200○409300 85万○850001
质疑:①20万 = 199999,因为199999的个位到万位每位上都是9,四舍五入后都要向前一位进1而万位上是9,再加上进来的1,是20万,所以这两个数相等,这样想对吗?
学生讨论并归纳①比较大小要用原数比较.
②可把20万写成200000后再与199999比较.
师:那么85万 = 850001对吗?
2.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
40400 400400 44000 50004 9054
说说你们是怎样进行比较的?
3.把下面各数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80000=( ) 280000=( ) 2800000=( )
4050000=( ) 10070000=( ) 76410000=( )
4.写出横线上面的数,然后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数.
(1)北京西郊大钟寺的一口古钟上有三十万零八十四个字.
(2)一个劳动模范退休后,用十多年的时间为国家栽树三十万七千五百棵.
5.思考题:填空
19□78520万 20□96820万
问:□内可以填入哪些数字?近似数比实际数大还是小?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你对哪个内容最感兴趣?为什么?有什么问题吗?
五、布置作业
1.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下面各数.
40400 400400 44000 50004
2.把下面各数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80000 280000 2800000
4050000 10070000 76410000
3.读出下面各数,然后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数.
85079 319000 560890
430820 20114536 697010
四年级数学奥数教案最新例文2
教学内容:
余数的奥妙
教学设想:
数学课程改革的核心之一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想尝试着上一堂以学生的探究学习、体验学习、实践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活动课。通过创设各种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具有挑战性的开放式教学情境,让每个学生在解决具体生活问题的情景中,在个体或群体的活动中,认识余数的妙,体验余数的妙,运用余数的妙。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余数的趣味性及与生活的关系,并学会用函数(周期)的思想方法去观察和认识生活。
教学目标:
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发现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重复出现的周期问题,并通过观察思考探索找到利用余数去更好、更快地解决这类问题的奥秘。
能力目标: 根据余数来找事物排列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提高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创设具体的实践活动情境,让学生主动愉快地参与探索余数的奥妙,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明白余数有很多应用,领略到数学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再过些天小熊维尼就要过生日了,他想在房间周围挂些彩色的气球。这是他设计的两种挂法。(实物投影出示)
你觉得哪种更漂亮些?(凭自己的感觉,都可以。)
多数同学认为第二种更漂亮。仔细观察这种设计,你发现了什么?
按什么样的顺序几个为一组重复出现?
让你接着挂,会吗?
看来按一定的规律来挂也能产生一种美感。
你能不能选你喜欢的颜色,用你喜欢的规律,帮小熊维尼设计出更漂亮的挂法呢?动手试试吧!(用水彩笔画圆圈表示)
二、认识余数的妙。
1、展示学生的各类设计。
小设计师们,介绍一下你设计的挂法吧!
要求:按( )的顺序,( )个为一组重复出现。
同桌互相介绍自己的设计。
2、小熊维尼觉得大家的设计全都很漂亮。选用谁的好呢?
谁的设计符合下列要求就选谁吧。
(1)、小熊维尼过8岁生日,而红色又代表喜庆。所以他希望第8个是红色的。符合条件的举手。
选一种实物投影,集体验证。怎么知道它的第8只是否红色?
生可能出现的情况:
a、数一数,直接从设计图上看出来的。
b、算一算,8÷3=2……2.
8表示什么?(从开始到第8只共8只气球)3表示什么?(每3个气球为一组)2表示什么?(可以分成两组)余数2又表示什么?
可以利用余数来进行判断,同意吗?
你刚才用的是什么方法?你觉得哪种方法更简便。
当个数比较少的时候,用数的方法也很简便。
(2)、小熊维尼打算一共挂上28只气球。他最喜欢的颜色是蓝色。所以他希望最后一个是蓝色的。符合条件的举手。
再选一种投影出来进行集体验证。怎么知道它的'第28个是否蓝色?
不能直接看出来,数一数又太慢,用算的方法最简便。
你是怎么算的?说说算式中各个数表示的意思。
你第28个是什么颜色呢?怎么计算的?
同桌互相说一说你设计的第28只是什么颜色?你是怎么算的?
3、小结:怎样判断第几个气球是什么颜色?
先观察以几个气球为一组,想知道第几个气球是什么颜色,就用几去除以每组的个数,再根据余数,看余下的气球按这个规律排,最后是什么颜色,得出第几个气球应该是什么颜色。
4、用这个方法,你还能知道照你的设计,第( )个气球是( )色的。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谁两个条件都符合的?
最后小熊决定采用---的设计。其他同学的设计也都很漂亮,以后如果什么节日需要布置房间可以采用你自己现在的设计。
5、照这种挂法,那么每种颜色的气球各应该买几个呢?
你的设计,每种颜色的气球各应该买几个?
三、体验余数的妙。
设计好了气球的挂法,算出了该买几个气球。接着小熊就开始扳着手指想算算自己的生日是不是双休日。
你是怎么知道的?18÷7=2。。。。。。4
根据余数4,我们只要往后推4天,应该是星期六。
哈,刚好是双休日,到时候就可以邀请好朋友一起来庆祝了。
掌握了余数的奥妙,在生活中的用处还真不小呢!
四、运用余数的妙。
小熊还设计了一些节目,想把他的生日part搞得热闹些。还有奖品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1、谁是司令。奖品一盒果冻。
(1)、从上往下数,把司令夹在扑克牌第23张。按小熊、小猪、跳跳虎、兔子、老驴的顺序轮回分发,谁能得到司令?你还能知道夹在第( )张,谁得到司令?小猪想得到司令可以把司令夹在第几张?
很多同学也想来玩一玩,那我们以小组为单位,也来试试吧。
(2)、52张扑克牌,六人小组从数学组长开始,顺时针发,每人各能分到几张?把司令夹在第35张,谁能得到司令?如果你想得到司令,应该从谁开始顺时针发.
2、不败棋王。奖品一只蛋糕。
两人轮流下黑白棋。
每人每次至少下一颗,最多可以下两颗。
谁最后一次下完谁赢。
让你先下,你能确保每次必胜吗?这里有什么奥妙?
(方法:先下的人第一次下一颗,然后不管另一人下几颗,你下的颗数与他加起来一定要等于3,这样下2轮后,就剩下3格。那么,不管他下几颗,你都必胜无疑了。你明白为什么要先下1格吗?这里面的奥妙你都清楚了吗?)
四年级数学奥数教案最新例文3
1、烧水沏茶时,洗水壶要用1分钟,烧开水要用10分钟,洗茶壶要用2分钟,洗茶杯用2分钟,拿茶叶要用1分钟,如何安排才能尽早喝上茶。
2、有137吨货物要从甲地运往乙地,大卡车的载重量是5吨,小卡车的载重量是2吨,大卡车与小卡车每车次的耗油量分别是10公升和5公升,问如何选派车辆才能使运输耗油量最少?这时共需耗油多少升?
3、用一只平底锅烙饼,锅上只能放两个饼,烙熟饼的一面需要2分钟,两面共需4分钟,现在需要烙熟三个饼,最少需要几分钟?
4、甲、乙、丙、丁四人同时到一个小水龙头处用水,甲洗拖布需要3分钟,乙洗抹布需要2分钟,丙用桶接水需要1分钟,丁洗衣服需要10分钟,怎样安排四人的用水顺序,才能使他们所花的总时间最少,并求出这个总时间。
5、甲、乙、丙、丁四个人过桥,分别需要1分钟,2分钟,5分钟,10分钟。因为天黑,必须借助于手电筒过桥,可是他们总共只有一个手电筒,并且桥的载重能力有限,最多只能承受两个人的重量,也就是说,每次最多过两个人。现在希望可以用最短的时间过桥,怎样才能做到最短呢?你来帮他们安排一下吧。最短时间是多少分钟呢?
6、小明骑在牛背上赶牛过河,共有甲乙丙丁四头牛,甲牛过河需1分钟,乙牛需2分钟,丙牛需5分钟,丁牛需6分钟,每次只能骑一头牛,赶一头牛过河。要过河时间最少?是多少?
四年级奥数题:速算与巧算(一)
1.【试题】计算9+99+999+9999+99999
2【试题】计算199999+19999+1999+199+19
3【试题】计算(2+4+6+…+996+998+1000)--(1+3+5+…+995+997+999)
4【试题】计算 9999×2222+3333×3334
5【试题】56×3+56×27+56×96-56×57+56
6【试题】计算98766×98768-98765×98769
四年级奥数题:年龄问题
1、父亲45岁,儿子23岁。问几年前父亲年龄是儿子的2倍?
2、李老师的年龄比刘红的2倍多8岁,李老师10年前的年龄和王刚8年后的年龄相等。问李老师和王刚各多少岁?
3、姐妹两人三年后年龄之和为27岁,妹妹现在的年龄恰好等于姐姐年龄的一半,求姐妹二人年龄各为多少。
4、小象问大象妈妈:“妈妈,我长到您现在这么大时,你有多少岁了?”妈妈回答说:“我有28岁了”。小象又问:“您像我这么大时,我有几岁呢?”妈妈回答:“你才1岁。”问大象妈妈有多少岁了?
5、大熊猫的年龄是小熊猫的3倍,再过4年,大熊猫的年龄与小熊猫年龄的和为28岁。问大、小熊猫各几岁?
6、15年前父亲年龄是儿子的7倍,10年后,父亲年龄是儿子的2倍。求父亲、儿子各多少岁。
7、王涛的爷爷比奶奶大2岁,爸爸比妈妈大2岁,全家五口人共200岁。已知爷爷年龄是王涛的5倍,爸爸年龄在四年前是王涛的4倍,问王涛全家人各是多少岁?
四年级奥数题:牛吃草问题解析
历史起源:英国数学家牛顿(16421727)说过:“在学习科学的时候,题目比规则还有用些”因此在他的著作中,每当阐述理论时,总是把许多实例放在一起。在牛顿的《普遍的算术》一书中,有一个关于求牛和头数的题目,人们称之为牛顿的牛吃草问题。
主要类型:
1、求时间
2、求头数
除了总结这两种类型问题相应的解法,在实践中还要有培养运用“牛吃草问题”的解题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基本思路:
①在求出“每天新生长的草量”和“原有草量”后,已知头数求时间时,我们用“原有草量÷每天实际减少的草量(即头数与每日生长量的差)”求出天数。
②已知天数求只数时,同样需要先求出“每天新生长的草量”和“原有草量”。
③根据(“原有草量”+若干天里新生草量)÷天数”,求出只数。
基本公式:
解决牛吃草问题常用到四个基本公式,分别是∶
(1)草的生长速度=对应的牛头数×吃的较多天数-相应的牛头数×吃的较少天数÷(吃的较多天数-吃的较少天数);
(2)原有草量=牛头数×吃的天数-草的生长速度×吃的天数;
(3)吃的天数=原有草量÷(牛头数-草的生长速度);
(4)牛头数=原有草量÷吃的天数+草的生长速度
第一种:一般解法
“有一牧场,已知养牛27头,6天把草吃尽;养牛23头,9天把草吃尽。如果养牛21头,那么几天能把牧场上的草吃尽呢?并且牧场上的草是不断生长的。”
一般解法:把一头牛一天所吃的牧草看作1,那么就有:
(1)27头牛6天所吃的牧草为:27×6=162 (这162包括牧场原有的草和6天新长的草。)
(2)23头牛9天所吃的牧草为:23×9=207 (这207包括牧场原有的草和9天新长的草。)
(3)1天新长的草为:(207-162)÷(9-6)=15
(4)牧场上原有的草为:27×6-15×6=72
(5)每天新长的草足够15头牛吃,21头牛减去15头,剩下6头吃原牧场的草:72÷(21-15)=72÷6=12(天)
所以养21头牛,12天才能把牧场上的草吃尽。
第二种:公式解法
有一片牧场,草每天都匀速生长(草每天增长量相等),如果放牧24头牛,则6天吃完牧草,如果放牧21头牛,则8天吃完牧草,假设每头牛吃草的量是相等的。(1)如果放牧16头牛,几天可以吃完牧草?(2)要使牧草永远吃不完,最多可放多少头牛?
解答:
1) 草的生长速度:(21×8-24×6)÷(8-6)=12(份)
原有草量:21×8-12×8=72(份)
16头牛可吃:72÷(16-12)=18(天)
2) 要使牧草永远吃不完,则每天吃的份数不能多于草每天的生长份数
所以最多只能放12头牛。
四年级数学奥数教案最新例文4
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或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简称奥数。1934年和1935年,苏联开始在列宁格勒和莫斯科举办中学数学竞赛,并冠以数学奥林匹克的名称,1959年在布加勒斯特举办第一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
国际数学奥林匹克作为一项国际性赛事,由国际数学教育专家命题,出题范围超出了所有国家的义务教育水平,难度大大超过大学入学考试。有关专家认为,只有5%的智力超常儿童适合学奥林匹克数学,而能一路过关斩将冲到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顶峰的人更是凤毛麟角。2012年8月21日,北京采取多项措施坚决治理奥数成绩与升学挂钩。
奥数对青少年的脑力锻炼有着一定的作用,可以通过奥数对思维和逻辑进行锻炼,对学生起到的并不仅仅是数学方面的作用,通常比普通数学要深奥些。
拓展阅读:奥数的竞赛规定
(1)一年一度的IMO的东道国由参赛国(或地区)轮流担任,所需经费由东道国负担,整个活动由东道国出任主席,由各国领队组成的主试委员会主持,试题和解答由参赛国提供,每国3—5题(也可不提供),东道国不提供试题,而由东道国组成选题委员会,对各国提供的试题进行评议与初选,主要考虑试题是否与以往的试题重复,并把试题按代数、数论、几何、组合数学、组合几何等分类,确定试题难度(A、B、C三级),选择30题左右。如果这些题有新解法的话,还要求提供原解法以外的解答,译成英文供主试委员选用。
(2)每个参赛团组织一个参赛队,成员不超过8人,其中队员不超过6人(是中学或同等级学校学生),正、副领队各1人,考试分两天两试,每试3题,每试4.5小时,每题7分,所以每个选手的最高得分是42分。
(3)IMO的官方用语为英、法、德、俄语,而参赛国大约需要26种文字,届时由各领队把试卷译成本国语言,并经协调委员会认可。度卷先由各国的正、副领队评判,再与协调委员会协商(每个协调员负责一个试题的评分),如有分歧,由主试委员会仲裁,协商工作是在信任与友好的气氛中进行的。
(4)IMO的获奖人数约占参赛人数的一半,评奖根据分数段评出一、二、三等奖获得者,其比例平均为1:2:3。此外,主试委员会还可因在某个试题上作出了非常漂亮(指思路简捷巧妙,有独创性)或在数学上有意义的解答的学生给予特别奖。
为避免再次出现1980年那样的中断,IMO设立一个专门的委员会(有的译为场所委员会)负责确定各届的东道主。
按IMO的规定,每一届的东道主必须向上一届的所有参赛国发出邀请,而新参加的国家则应当向东道主表明参加的意愿,再由东道主发出邀请。
东欧外的国家中,第一个加入的是芬兰(1965年第7届),接着法国、英国、意大利、瑞典、荷兰等也都在60年代陆续加入。1974年,美国、越南加入。此后,参加国逐年增加,并遍布欧、美、亚、非及大洋洲,IMO才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性的数学大赛。
1988年第29届,根据香港的建议,IMO首次设立了荣誉奖,奖给那些虽然未得金、银、铜牌,但至少有一道题得满分的选手。这一措施,大大调动了各参赛国及其参赛选手的积极性。
IMO的精神就是奥林匹克精神:“重要的不在于取胜,而在于参加。”据此,自1983年第24届以来,虽然每一个代表队(6个人为组员)都计算自己的总分,且知道按总分的顺序排在多少名,但组织委员会不向团体优胜者颁奖,因为IMO只是个人的竞赛,不是团体的竞赛。
1981年第22届,美国是IMO的东道主。美国数学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席格雷策发信邀请我国参加,中国数学会复信同意参加,后因故未能成行,只派了当时在美的访问学者作为观察员参加了。
到了1984年,在宁波召开的中国数学会首次普及工作会议上,确定1985年派两名选手参加第26届IMO,以了解情况、取得经验。由于选拔时间仓促,只指派了北京、上海各1名优秀学生参加。结果有1人得三等奖,两人平均成绩与以色列第17位,两人总分则排在32位。1986年起,我国均派6名选手参赛。
我国选手的辉煌成绩,极大地激发了千百万中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情,也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的民族荣誉感。
四年级数学奥数教案最新例文5
欲速则不达的道理,如果真的起步比较晚的话,就应该从重点抓起,比如应用题,数论这些考试必考的内容,先把少数重要的专题学好,绝对不能图快,想一举把所有内容用短短的时间全学会,囫囵吞枣的结果是:各个内容你可能都见过,老师提到什么方法你可能也知道,但是给你出几个题你可能就做不出来了,
奥数学习方法指导
。这也是一些六年级同学在做诊断测试的时候暴露出来的问题。因此,在时间有限而以前奥数知识接触的少的话,就只能先舍弃一些不太常考的'内容,把重要的内容认真学好。
学奥数最佳的起步时间应该是三四年级,这个时间启蒙教育特别重要,能不能尽快入门,或者说"开窍",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时期,
五年级的时候最好就应该把六年级的内容学的差不多了,至少是课本上的内容要都掌握,因为杯赛基本上都在六年级上学期举行,因此准备的越早对我们越有利。下面具体谈一下奥数的学习方法:
学奥数有诀窍吗?根据我学习奥数的经验,答案是肯定的:"没有"。但如果非要我说一个的话,那就是"做题"。那么这里就有两个问题了,一是我该做哪些题呢?二是我该做多少,应该怎么做呢?我们先说一下做哪些题,现在市面上的奥数书种类繁多,我见过有的家长给孩子买了一大堆,但是真正好好拿来看和做的书却不多,这里就有一个选择书籍的问题。其实有一本合适练习册也就够了,在做题的时候要注意,不能只把题做对,做对题不代表理解;我来提两个要求:①做每道题必须有过程;②草稿纸要整洁;③家长要抽查孩子,让孩子给您讲题,要求讲会讲懂。
四年级数学奥数教案例文相关文章:
★ 四年级奥数题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