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文案

学俊21252分享

课前精心设置做好授课准备,让学生能听懂,有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有效学习,才能真正达到教学目的。今天小编在这里整理了一些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021文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021文案1

认识=、>、<

教学内容:数学第一册第五单元 第四小节

教学目标 :

1、在运动会的情境中,通过观察比较,了解“同样多”“多”“少”的含义,认识=、<和>表示的意思及用法,会比较以内数的大小。

2、在比较过程中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初步用一一对应的方法进行比较。

3、在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中,发展初步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准备:运动会的挂图、各种小动物的头像

教学过程 :

一、情境导入

谈话:森林运动会开始啦,你们想不想去看看?

1、出示情景图

提问:瞧,运动员登场了,同学们看一看有几支代表队?

2、学生汇报

3、在仔细看一看,每个队有几名队员?

生答

二、设计比赛方案

谈话:现在四队队员要进行拔河比赛,可是比赛方案还没有呢,请你来当小裁判,你想让哪两队在一起比赛?

1、分组讨论比赛方案

2、小组汇报,教师板书

三、认识=

提问:刚小朋友想出了好多种比赛方案,你们觉得哪个队比赛最能体现拔河比赛的公平?

学生回答。

1、问为什么,师贴图板书。

2、我们来把小兔和小猴手拉手,看看它们是不是都有好朋友?

一边说一边连线。

3、你发现了什么?生答,所以它们一样多。

4、在4与4之间写=,它的名字叫“等号”,跟老师来读。

5、仔细看一看等号应该怎样写?

6、你认为写等号有什么要注意呢?

7、你们观察的真仔细,教师范写,你们也能象老师一样吗,打开书试一试。

四、认识>、<

1、师:为什么你们觉得小松鼠队和小熊队不公平呢?

生答

2、松鼠有几只?师贴图并板书5

小熊有几只?师贴图 并板书3

3、我们来看一看,教师连线

哦,通过图,小松鼠确实比小熊怎样?也就是5比3怎样?

4、我们也可以用符号来表示(板书:大于号)它的名字叫“大于号”跟老师读,5>3

5、大于号怎样写呢?

直接范写,学生练写

6、小松鼠比小熊多,那么小熊比小松鼠呢?也就是3比5怎么样?我们可以用小于号来表示(板书:小于号)它的名字叫小于号,跟老师读小于号,3<5

7、小于号怎样写呢?

直接范写,学生练写

五、>、<比较

1、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和<长的非常像,你能看出他们不同的地方吗?

对,他们开口不同,开口朝左,尖尖朝右的是大于号,开口朝右,尖尖朝左的是小于号

2、这是>,这是<

下面老师说,你们也用手势来摆一摆。

师说大于号生摆,师说小于号升摆。

3、>和<长得很像,我们经常会把它们给认错了,于是他们编了一首歌让我们记住它们,听

大口朝前大于号,尖尖朝前小于号,大口对大数,尖尖对小数,牢牢记住莫忘掉。

六、巩固练习

通过刚才的拔河比赛,我们认识了三位新朋友,下面我们用今天所学的知识,也来赛一赛好吗?

1、圆片弟弟给你们出题目了,有几个圆片?

谁愿意上来帖,要和它同样多,比它帖的多,比它贴的少。

2、圆片弟弟看到你们把题目做出来了,有点不服气,把三角和方形也找来考你们。

出示题目

第一题

3、你听,他们只夸你们聪明呢!你们能把下面题目做出来吗?

打开书做题目

4、我们来看最后一题,出示4> ,是什么意思?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021文案2

教学设计示例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直线的概念.

2.掌握直线的表示方法,直线的公理和相交直线的概念.

3.使学生熟悉简单的几何语句,并能画出正确的图形表示几何语句.

(二)能力训练点

通过一些几何语句(如:某点在直线上,即直线“经过”这点;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有且只有”的双重含义,即存在性和惟一性)的教学,训练学生准确地使用几何语言,并能画出正确的几何图形.学生通过“说”与“画”的尝试实践,体验领悟到“言”与“图”的辩证统一.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作风、严密的思考方法及逻辑思维能力,这也是学习好数学必备的基本素质.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直线公理的讲解,举出实例说明它的应用.使学生体验到从实践到理论,在理论指导下再进行实践的认识过程,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形成其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方法,激励学生要勤于动脑、敢于实践.

(四)美育渗透点

通过对模型的观察,使学生体会物体的对称美,通过学生自己动手画直线体会直线美,逐步培养学生的几何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学法引导

1.教师教法:引导学生发现知识,并尝试指导与阅读相结合.

2.学生学法:自主式学习方法(学生自己阅读书本知识,总结学习成果)和小组讨论式学习方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

直线的表示方法,直线的公理及相交线.

(二)难点

两直线相交为什么只有一个交点的理解,直线公理的理解.

(三)疑点

两直线相交为什么只有一个交点?

(四)解决办法

通过实验法解决直线公理的理解;通过逆向思维解决两直线相交为什么只有一个交点的疑点.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或电脑、自制胶片(软盘)、三角板、木条、铁钉.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七、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通过知识点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直线及其性质,通过画图及对几何语言的认识培养学生图形结合的数学思维方式.

(二)整体感知

以情境教学为主,教师引导和指导,学生积极参与,逐步领悟,教师概括总结和学生自我学习评价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充分体现以学为主的原则.

(三)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问题:投影仪显示本章开始的正十二面体的模型,学生观察这一复杂图形中有哪些是我们认识的简单图形?(学生会很快找出线段和角.)

演示:投影从正十二面体的模型中分离出某一部分,即线段、角.

引出课题:要掌握比较复杂的图形知识,需要从较简单的图形学起.本章我们就学习最简单的图形知识,即线段和角的知识,也就是我们从复杂图形中分离出来的两个图形.在这个基础上,以后我们再学习相交线、三角形、四边形等等.

【板书】第一章 线段 角 一、直线 射线 线段 1.1直线

探究新知

1.直线的概念

师:对于直线,我们并不陌生,小学就已经认识了它,你能否根据自己的理解,说出几种日常生活中“直线”形象的例子吗?

【教法说明】学生有小学的基础,会很快说出一些实际例子,如:黑板边缘、书本边缘、拉直的线、笔直的公路等等.教师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展开想像的翅膀,充分发挥他们的想像力.

演示:学生发言的同时,教师利用电脑显示一些实例,如:黑板、书本、笔直公路等等.然后变换抽象成一直线.

师:我们在代数中,常用一条特殊的直线,你知道吗?

(学生会回想起数轴的概念,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

师小结:同学们回答得都很好,几何中的“直线”是向两方无限延伸的,我们可以用直尺画直线,但画出的只是直线的一部分.

2.直线的表示方法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课本第9页第四自然段,总结直线的表示方法.

【教法说明】对于直线的表示方法很简单,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学生也会理解.但记忆不一定深,这种采取让学生自己阅读的方法,一是培养学生看书的习惯;二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爱看书且会看书.自己学到的知识要比教师直接告诉的记忆深刻得多.

由学生小结,得出直线的两种表示方法:

(1)用直线上的两个大写字母表示.如图:记作直线 .

(2)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如图:记作直线 .

【教法说明】用字母表示图形,小学没有介绍,现在学生初步接触,所以教师这里要补充说明点的表示方法.同时指出:以后学习中,常用字母表示几何图形,便于说明与研究.

3.点和直线的位置

找一个学生在黑板上画一直线,另一个学生在黑板上找一点.然后,引导全体学生讨论:平面上一条直线和一个点会有几种位置关系呢?

师生共同总结:

(1) 点在直线上,如图,叙述方法:点 在直线 上,或直线 经过点 .

(2) 点在直线外,如图,叙述方法:点 在直线 外,或直线 不经过点 .

【教法说明】在点和直线的位置关系中,要注意几何语言的训练.点在直线上和点在直线外,各有两种不同的叙述方法,要反复练习,以培养他们几何语言的表达能力.

4.直线的公理

实验尝试:用一个铁钉把木条钉在小黑板上,让学生转动木条,并观察现象.教师在木条上加上一个钉子,再让学生转动,并观察现象.

提出问题:以上实验你认为说明了什么道理?

学生活动:学生分组讨论,相互纠正或补充.

师小结:经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同时板书公理内容.

[板书]公理: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简言之,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体验证实:教师小结后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分别经过一点和两点画直线.

【教法说明】(1)学生通过实验,对直线公理有认识,但欲言之而不能,或虽能表达出意思但不严密.此时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一定要强调几何语言的严密性和准确性.向学生们讲清“有且只有”的两层含义.第一个“有”说明的是存在性,过两点有直线存在.“只有”说明的是惟一性,经过两点的直线不会多,只有一条.如果把直线公理说成是:“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就是错误的.了.(2)公理得出后,让学生再次动手验证,使学生体会到公理的科学性,培养学生对待事物的科学态度,也便于学生对公理的记忆.(3)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实验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提高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决问题:通过学生间的相互讨论、教师补充等手段,使学生了解直线公理的应用,如:木匠怎样在木料上画线;植树时怎样能使树坑排列整齐等等

【教法说明】通过公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举例,使学生明白科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道理.只有现在好好学习,积累本领,长大后才能更好地报效祖国.并体会从实践到理论,再回到实践的认识过程.

5.相交线

师:根据直线公理,过两点有几条直线?

(学生会答出:有且只有一条.)

师:反过来,两条不同的直线可能同时经过两个点吗?

(学生容易答出:不能)

师:两条不同的直线不可能同时过两个点,也就是说,两条不同的直线不能有两个公共点,当然,也不能有更多的公共点.因此,我们得出一个新概念;

[板书]如果两条直线有一个交点,我们叫这两条直线相交.这个公共点叫做它们的交点,这两条直线叫相交直线.

如图,直线 和直线 相交于点 ,点 是直线 和直线 的交点.

【教法说明】两直线相交为什么只有一个交点,是本节课的难点.从 公理入手提出问题,再反过来考虑,这种逆向思维的方法使学生易于理解,突破难点,问题得以解决.

反馈练习

(出示投影1)

1.问答题

(1)经过一点能否画直线?能画几条?

(2)经过两点能否画直线?能画几条?

(3)只用直线上的一个点来表示直线是否可以?用直线上的两个点表示直线呢?

2.读出下列语句,并按照这些语句画图

(1)直线 经过点 .

(2)点 在直线 外.

(3)经过 点的三条直线.

(4)直线 与 相交于点 .

(5)直线 经过 、 、 三点,点 在点 与点 之间.

(6) 是直线 外一点,过 点有一直线 与直线 相交于点 .

【教法说明】问答题的目的是进一步理解巩固直线公理,作图的目的是训练学生的 “言”与“图”的转化能力.

(四)总结、扩展

以提问的形式,归纳出以下知识点:

八、布置作业

预习下节内容

补充:按照下面的图形说出几何语句.

(1) (2)

(3) (4)

(5)

附答案

补充:(1)直线 过 ( 点在直线 上).

(2)点 在直线 外(直线 不过 点).

(3)直线 、 相交于点 .

(4)直线 过 、 、 三点.

(5)直线 、 、 、都过点 .

思考题:课本第16页B组的第2题.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021文案3

教学目标

1.通过“过河”情境,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运算。

教学准备

挂图,课件。

切入举偶

出示挂图,谈话引入。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数学问题。看看图,说一说你看懂了什么?

对话平台

1.说一说。

通过看图,理解题意。

(1)从图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指名汇报。

(2)试着做一做。

2.想一想。

由情境入手,领会理解运算顺序。

(1)议一议。

29+25÷9这样列式对吗?

(2)教师小结。

小括号可以帮助我们改变运算顺序,如果在一个算式中有小括号,就要先算小括号中的。

3.试一试。

试着做一做(29+25)÷9。

学中做

1.做一做。

完成做一做的习题。

(1)先说一说计算顺序。

(2)再独力计算。

2.比一比,算一算。

16+24÷818-9×230-6÷3

(16+24)÷8(18-9)×2(30-6)÷3

做中得

1.综合练习。

(1)在〇里填“<”、“>”或“=”。

7+7+7+8〇7×4+17×9-〇7×7+7

30÷5+1〇30÷(5+1)9-2×4〇(9-2)×4

8+32÷8〇(8+32)÷818+36÷9〇(18+36)÷9

(2)判断。

①(8+6)×7与8+6×7都要先算乘法。()

②81减去6乘以6的积,列式为:(81-6)×6。()

③在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

2.实践应用。

完成练习三的第2题。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021文案4

第1课时

一天的时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知道24时记时法

2、程与方法:借助钟面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同一问题不同的解决方法。

3、感态度与价值观:逐步养成遵守作息制度和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会用24时记时法表示某一时刻。

教学难点:

知道晚上12时既是24时又是0时。会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自学法

教学准备:

钟面模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 导入新课

1、师:上个星期六,我有个外地来的朋友来咱们这儿旅游,他提前一天已经买来了车票,第二天9点到西安我听了很高兴。第二天我一大早起来,9点以前赶到火车站,结果等到很久也没等到这位朋友,这是怎么回事?你们猜猜看。

2、正如同学们所猜,我这位朋友买的是晚上9时到西安,闹了个小误会,那么,一天中究竟有几个9时?你有办法避免这种误会吗?

3、教师板书:晚上9时 上午9时

4、师:我知道了,大部分同学都是在时间前面加上上午、中午、晚上这些表示时间的方法来区分两个不同的

学生说说晚上9时是怎样变成21时的?

时刻。这种方法教普通记时法,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记时法,他比普通记时法更简单,它叫24时记时法。

二、 探究新知

1、关于24时记时法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2、看书。

3、自学反馈。

通过阅读,你知道了什么?

一天有多少小时?

在一天里时针要转几天?

新的一天是从什么什么时候开始的?

4、接下来我们看看一天时间是怎样过去的?

三、课堂总结

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2、怎样计算经过时间?

在书上找一找,可是你能不能从书上找到你需要的答案。

把自己认识重要的句子画下来。

学生自由反馈。

四、作业设计

完成数学书71页的2、3题。

板书设计:

一天的时间(24时记时法)

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的时间

开始时间+经过的时间=结束的时间

结束的时间-经过的时间=开始的时间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021文案5

教学目标:

1、结合运白菜的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具体情境,探索连减的具体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运算。

3、运用连减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1、探索连减的具体方法。

2、连减问题的两种不同思路。

教学准备:

相对应的主题图片。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教师谈话:农民伯伯种的大白菜又获得了大丰收,他们正忙着收白菜、运白菜呢!

出示主题情境图。学生通过观察获取如下数学信息,第一运走288棵,第二运走256棵,原有850棵。

二、问题探索

1、提出问题。学生会提出几个有价值的问题:(1)两车一共运走多少棵?(2)第一车运走以后,还剩多少棵?

问题(1)(2),是对旧知识的复习应用,可以让学生独立解答出来。然后重点研究问题(3)。

2、思路探究。

(1)教师启发与引导:想要知道运走两车后还剩多少棵,你打算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试着列出综合算式。

(2)学生独立思考,列出算式。

(3)交流想法。

会有以下两种重要的解决问题的思路。

1、先运走第一车后还剩多少棵,再算运走第二车后还剩多少棵。列式为850256288。

2、先算两车一共运走多少棵,再算还剩多少棵。列式为850(256+288)。

(4)学生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这两种方法的思路。

3、算法探究。

引导学生把具体的问题情境、混合运算的顺序与计算的方法步骤有机结合起来,弄明白其中的算理。在此重要的思想指导下,以下两种算法会自然而然地产生。

(1) 从总数里面连减两个数的方法。

850256288

=594288

=306(棵)

(2) 从总数里面减去两个数的方法。

850(256+288)

=850544

=306(棵)

三、应用练习

1、计算方法的练习。

完成试一试的习题和练一练中的第1、3题。

2、解决问题的练习。

(1)第2题。

a出示问题情境及第(1)问。

b学生独立解答。

c交流算法与想法。

d出示第(2)问。

教师适时点拨,鼓励学生提出与第(1)问类似的连减问题,并试着解答出来,再与小伙伴交流。

(2)第4题。

a出示题目内容,带领学生读懂所提供的信息。

b学生观察并发现问题:从整体上看,从星期一到星期日里程表上的读数是逐渐增大的,但有一天很特殊,星期三和星期四里程表上的读数相同,这是为什么呢?

c学生讨论。

可能性1:如果小军是每天晚上统计的话,说明星期四小军的爸爸没有出车。

可能性2:如果小军是每天早上统计的话,说明星期三小军的爸爸没有出车。

d引导学生继续自己提出问题,可以以晚上统计为例,完成第(2)问。(思考)

e第(3)问。

〈1〉一般方法:把第(2)问中所求出的每天行驶的里程数相加。

〈2〉简便方法:将星期日与星期一在表上显示的数相减,即1830301=1529(千米)

四、课堂总结

围绕连减应用题的解题思路与计算方法、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等中心目标展开讨论,师生共同结课。

板书设计:


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文案相关文章: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数学好玩教案文案最新

2021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021文案

北师大版2021最新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

北师大版2020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文案

北京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021文案

2021最新一年级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北师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021范文

新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最新文案

新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最新文案

最新2021北师大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18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