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灾过后最紧缺哪些物品
洪水肆虐,等洪水过后,到处都是一片狼藉,泥泞不堪,洪水之后很多细菌病毒滋生,因此,需要注意的地方有很多。下面小编带来的洪灾过后最紧缺哪些物品,希望大家喜欢!
洪灾过后最紧缺哪些物品?
一、饮水、食品方面:
1、饮用水
2、应急食品、压缩干粮等物资。
二、住宿、穿戴物资:
1、帐篷
2、被褥
3、新旧衣物
三、设备方面:
1、发电机
2、应急照明产品、手电筒等
3、燃油
4、消毒水
5、急救药品等物资
洪水后最会引发哪些疾病洪水过后
一、消化系统疾病:
1、痢疾:是痢疾杆菌感染引发的一种以腹泻、腹痛、里急后重及粘液脓血便为主要表现的肠道传染病,可伴有发热及全身毒血症状。
传播途径:主要经口通过食物及水进行传播。
治疗:以抗生素治疗为主,如三代头孢菌素、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阿米卡星、复方磺胺甲恶唑、阿奇霉素等,注意“沙星”类药物(喹诺酮类)儿童及未成年人禁用。
2、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主要为腹泻、腹痛、恶心呕吐及黄色稀水样便,严重的可出现脱水。
传播途径:主要经口传播,可经水、食物、苍蝇及日常生活接触传播,但水型传播是其最主要的传播途径。
治疗:霍乱属甲型传染病,发现后应立即上报,进行严格隔离,及时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并给予抗生素治疗,如三代头孢菌素、左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
3、伤寒:是由伤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临床表现为持续高热、腹痛、腹泻、肝脾肿大等,严重者可出现肠道出血、肠穿孔等并发症。
传播途径:主要为消化道传播。
治疗:以抗生素治疗为主,尤其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如左氧氟沙星,其抗菌谱广,活性强,口服吸收好,价格便宜,成为伤寒治疗中的首选。
4、甲型肝炎:为甲型肝炎病毒(HAV)感染引起,表现为起病急,有畏寒、发热、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疲乏、肝脏肿大以及肝功能异常等。初期消化道症状不明显时有可能误认为感冒,易被忽视,延误病情。
传播途径:主要是粪-口传播,食入被 HAV 污染的水和食物是甲肝爆发流行的最主要的传播方式。
治疗:甲型肝炎为自限性疾病,无需特殊药物治疗,只要及时进行隔离,对症支持治疗,绝大多数可完全治愈,不会转为慢性。
5、戊型肝炎:为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引起,起病急,黄疸多见,半数有发热,伴有乏力、恶心、呕吐、肝区痛,约1/3有关节痛。常见胆汁淤积症状,如皮肤瘙痒、大便色变浅较甲型肝炎明显。多数有肝脏肿大,但脾肿大较少见。
传播途径:经粪-口途径传播,以水型流行最常见。
治疗:适当休息、合理营养为主,选择性使用药物为辅。应忌酒、防止过劳及避免应用损肝药物。大多数病人黄疸于2周左右消退,病程6~8周,一般不发展为慢性。
洪水后
二、呼吸系统疾病
1、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发病后出现高烧,并伴有肌肉酸痛、头痛、咽痛等症状,严重的可导致病毒性肺炎、病毒性心肌炎等疾病,甚至危及生命。
传播途径:呼吸道飞沫传播,也可经口腔、眼睛粘膜接触传播。
治疗:早期可给予奥司他韦抗病毒治疗,合并细菌感染时可给予头孢类、氟喹诺酮类等进行抗感染治疗;对于高热者可给予物理降温或口服退热药物;有咳嗽、咳痰者给予盐酸氨溴索等药物止咳祛痰对症治疗;合并有呕吐、腹泻的可给予补液,注意水、电解质平衡;有呼吸困难、低氧血症者给予吸氧治疗,个别严重的需要机械通气等进一步处理。
2、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以发热、上呼吸道感染、结膜炎、口腔麻疹粘膜斑(柯氏斑)、全身斑丘疹及疹后遗留色素沉着伴糠麸样脱屑为临床特征。
传播途径: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眼结合膜侵入感染。
治疗:以加强护理为主,注意室内适当的温、湿度,避免强光刺激。体温过高可给予物理或药物降温;轻型患者可口服抗病毒口服液等对症治疗;重型麻疹患者可视病情予以静滴抗病毒治疗及加强支持治疗;并发肝损害者予以甘草酸二铵等保肝治疗;并发心肌损害可以给予 1 ,6 二磷酸果糖、ATP、 辅酶 Q 10等治疗;并发细菌性肺炎者行抗生素治疗。
3、流脑:全称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发的化脓性脑膜炎。主要表现为突发高热、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皮肤瘀斑瘀点,以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严重者可出现败血症休克和脑实质损害。
传播途径:呼吸道飞沫传播,主要是通过咳嗽、打喷嚏、面对面说话等飞沫直接经空气传播,进入呼吸道而引起感 染。
治疗:青霉素类药物对脑膜炎双球菌是一种高度敏感的杀菌药物。三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对脑膜炎球菌抗菌活性强,易透过血脑屏障,且毒性低。出现颅内高压的可选择静脉输注 20%甘露醇降颅压,伴有酸中毒者可输注5%碳酸氢钠注射液。
三、虫媒传染病:
1、乙脑:全称流行性乙型脑炎,由乙型脑炎病毒引起的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临床症状主要为起病急骤、高热、意识障碍、惊厥、强直性痉挛、病理反射以及脑膜刺激征等。
传播途径:经蚊虫叮咬传播。
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对高热患者给予氯丙嗪注射液、复方氨林巴比妥注射液等,并辅助物理降温;对于抽搐患者给予苯巴比妥、地西泮等;出现脑水肿的患者要用甘露醇、地塞米松等进行治疗。
2、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临床表现以畏寒、发热、出汗、头痛、贫血等为主,并易引发、脑、肝、肾、肺等多器官、多系统的损害。
传播途径:蚊虫叮咬传播
治疗:以抗疟原虫治疗为基础,并辅以对症治疗。抗疟药物可选择双氢青蒿素片、复方双氢青蒿素片、蒿甲醚胶囊、蒿甲醚注射剂、青蒿琥酯片等。建国后经过几十年积极防治,疟疾在我国已基本被消灭。
3、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主要表现为突然发热、疼痛、皮疹、淋巴结肿大,重症者可有出血、休克。
传播途径:蚊虫叮咬传播。
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休息、退热、出血部位明确者给予止血处理。
洪水过后需要注意什么
洪水过后要注意什么:预防食物中毒
病从口入。时值炎夏,食物因天气炎热极易发生变质,而在洪水过后,一些食物因为遭受洪水浸泡而受到严重污染,所以要高度关注食物是否为危险食物。而要预防水灾期间食物中毒事件,必须先了解哪些食物可能引起食物中毒,一般来说,除了密封罐头以外,经洪水浸泡过的所有食品包括蔬菜、水产都不能食用;已死亡的畜禽、水产品、腐烂的蔬菜、水果都不能吃;严重发霉的大米、小麦、玉米、花生,以及剩饭剩菜、生冷食物都不要吃;此外,来源不明的、非专用食品容器包装的、无明确食品标志的食品、无卫生许可证的摊档生产的食品也不要吃。值得提醒的是,洪灾过后,曾经受洪水浸泡的食品加工场所包括食品厂、食堂、家庭厨房等,应及时清理环境,清洗消毒。
洪水过后要注意什么:预防动物咬伤
洪水期间,一些原本安逸生活的动物也因洪水打扰而四处活动,所以身处野外的人们很容易出现被蜂、蛇、蜈蚣、蚂蝗等动物咬伤、螫伤的情况,轻者可发生局部骚痒、疼痛,皮肤过敏,重者全身不适,甚至危及生命。
被蜂、蝎子、蜈蚣螫伤后,若伤口里留有螫刺应先将它拔除,然后到附近卫生所进行消毒处理。同样,被毒蛇咬伤后,切勿惊慌失措,在送医院之前可先自行应急处理,包括用止血带扎紧伤处上方,防止毒汁向全身扩散。同时尽量挤出或吸出毒汁,尽快使用蛇药,并将受伤的肢体放松。用手挤压伤口可使毒液渗出,用口反复大力吸出伤口的毒液则要注意边吸边吐,边用清水漱口。而蚂蝗叮住,最好不要硬行拔掉,以免蚂蝗吸盘留在皮肤里造成感染。可在叮咬部位上方轻轻拍打,或用食盐、酒精、烟油等撒在蚂蝗的身体上,使蚂蝗放松吸盘自行脱落。
除了尽量避开动物可能出入的场所,还要自己提高警惕,蚂蝗咬伤,下水前可在四肢皮肤上涂抹肥皂或防护油膏。
洪水过后要注意什么:预防浸渍糜烂湿疹
逃生、救援,让不少人在洪灾期间饱受洪水浸渍,时间一长则发生浸泡部分皮肤糜烂,严重者可造成局部感染和溃疡,最常见的部位为手指、脚趾间的部位。而因长期泡在温湿污浊的水中,下肢皮肤容易受各种微生物的侵袭,因此可出现湿疹,具体表现为皮肤上出现红斑、丘疹,严重的可在皮肤上出现水疱,甚至肿胀,长期得不到治疗或处理不当的患者则可出现继发性化脓感染,一旦感染则处理比较棘手。
如果遇到上述情况,首先要保持局部干燥,然后用扑粉(一般市售痱子粉均可)扑于洗净晾干后的患处,或于轻度糜烂处用3%的硼酸粉湿敷,待干燥后外用激素或抗生素软膏涂擦即可。湿疹一般采用局部外用3%硼酸粉或0.1%的利凡若尔粉湿敷,待皮损干燥后外用激素类软膏外搽。如果情况无法得到改善则必须前往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口服抗阻胺药或抗生素控制感染。而上述情况的预防首先要尽量减少手足在水中浸泡的时间,保持手足部位清洁干燥,外出时穿防水长筒靴,接触脏水时尽量戴塑胶手套。此外下水前也可外涂防水油膏,劳作后可用1%的盐水浸泡双脚约半小时,然后再用清洁水洗净晾干。
洪水过后要注意什么:预防皮炎毛囊炎
水灾发生在炎热潮湿的夏季,长时间户外抗灾,难免日晒雨淋满头大汗,加上洗浴条件差,非常容易在身体暴露部位产生红斑、脱屑,皮炎具体表现为红色的细小丘疹,严重的可有皮损部位疼痛、烧灼感,患者可瘙痒明显,甚至在病变部位出现水疱和大疱等。同时,上述条件也是导致毛囊炎发生的因素。此外,夏季是蚊虫繁衍的季节,洪水泛滥更促进了蚊虫的滋生。蚊虫的叮咬也容易引起皮炎。
户外作业时穿戴好防护衣帽,可很大程度上预防皮炎毛囊炎的发生。而一旦发生,则应避免高温及户外作业,于发病部位外用炉甘石洗剂或扑粉可明显减轻不适感,严重者可去医院看有没有必要用抗生素等。而要预防虫咬皮炎,则首先应使用蚊帐等防护,同样,如果一旦发病也可以外用炉甘石洗剂或其它止痒剂减轻症状,严重有必要者可能要用到激素类药膏。
洪水过后要注意什么:对汽车进行消毒
对于有车一族的人,对被洪水浸泡的汽车进行消毒是至关重要的。我们可采用化学消毒剂气溶胶喷雾消毒或擦拭。具体方法如下:使用75%酒精或使用2%过氧乙酸,按每立方米8毫升的量,进行气溶胶喷雾消毒1小时。过氧化氢复方空气消毒剂以每立方米50毫升的量,采用喷雾法30分钟。但要注意,对车厢内空气消毒是在车内无人的情况下,用紫外线照射或用换血消毒剂气溶胶喷雾消毒,消毒完成后,开窗通风5-6分钟(不锈钢制品用75%酒精擦拭,其他化学消毒剂有腐蚀作用)。车厢内的设施应用清水擦拭,再用清洁的棉布擦干,以便去除残留的消毒剂。
洪水过后要注意什么:清扫被泡过的房屋
洪水过后,需及时清扫被洪水浸泡的房屋,清洗被浸泡过的家具,在天气允许的条件下,可选择将清洗过的家具物品在太阳下晒一晒。同时,积极配合相关防疫人员做好消、杀、灭的工作。
及时修复被洪水淹没的公厕、垃圾收集站点的设施,并进行消毒处理。如果粪便处理不好,极易污染水源,孳生蝇类。粪便消毒采用10份粪水加1份漂白粉,搅拌,2小时后倒在指定地点掩埋。如果为肠道传染病人的粪便,可按5份与漂白粉1份的比例,或加等量生石灰,搅匀2-4小时后,倒在指定地点掩埋。对于垃圾的处理,可燃物质尽量焚烧,也可喷洒10000 mg/L有效氯含氯消毒剂溶液,作用60分钟以上,消毒后深埋。
洪水过后为什么有瘟疫
1.供水系统破坏
暴雨洪灾之后,饮用水供应系统被破坏,导致大规模的肠道传染病暴发流行的风险。
在水灾发生时,人们为了生存,可能被迫饮用非清洁水源(如被污染的地表水),这些水往往被上游的人畜排泄物、动物尸体等有害物质所污染。
特别是严重的水灾,群众较长时间受洪水围困,就容易爆发肠道传染病流行。
2.食物短缺
像郑州这次千年不遇的暴雨,由于规模大,涉及人群多,难免救援不及时,这就导致很多人食物短缺,比如我们在朋友圈就看到了郑州人说很饥饿。
如果灾害持续,人们被迫在恶劣条件下贮存食品,很容易造成食品发霉变质,但为了生存又只能如此,这样就会导致食物中毒以及食源性肠道传染病的暴发流行。
3.居住条件破坏
洪涝灾害会造成居住条件的大规模破坏,房子和车子都会被淹没,人们一开始只能露宿,接着在简陋的棚屋中居住相当长的时间,或者在一些体育馆、图书馆等场所避难,这样就造
成人口集中和居住拥挤。露宿使人们易于受到蚊虫等吸血节肢动物的叮咬,这样虫媒传染病的发病可能会增加,如疟疾,乙型脑炎和流行性出血热等。人口居住的拥挤状态,有利于一些通过人与人之间密切接触传播的
疾病流行,如红眼病等。如果这种状态持续到冬季,则呼吸道传染病将成为重要问题,如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
暴雨之后需警惕的疾病
(1)钩端螺旋体病
钩端螺旋体病是一种动物源性人畜共患病,一般情况大多是养殖啮齿类动物的人出现职业暴露感染。但是在洪水多发的地区也会出现大规模爆发感染。因为它主要是通过感染的动物尿液污染水或土壤之后,人通过接触、服用污染的食物或吸入气溶胶等方式感染。主要的症状有发热、寒战、肌肉疼痛、头痛、眼白变红等症状。暴雨过后,尽量远离可能污染的水和土壤,做好防鼠工作,饮食要注意卫生。
(2)创伤弧菌
创伤弧菌是一种在江河入海口或海洋环境中独立生存的细菌,可以导致严重的伤口感染、败血症和腹泻。特别是对于肝病和血色病的患者,即使皮肤轻微刺破也可能导致严重的伤口感染。所以要注意暴雨过后人群的伤口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