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报高考志愿的技巧

泽慧0分享

在志愿填报时,考生不仅要向内深入了解自己,也要向外拓展,感知社会,将自身需求和院校专业相匹配,才能做到“分尽其用”。以下是关于填报高考志愿的技巧的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

填报高考志愿的技巧

填报高考志愿的技巧(精选篇1)

首先抛开分数线不谈,考虑选择本地、本省、外省、较远省份的学校吧。

很多考生希望见识更大的世界而选择外地的学校,而有些学生因为家长的意见而选择本地或是本省的学习。小编建议如果自己本就是大城市或是较发达省份的考生,那么留在本地或本省就读是不错的选择。如果你是较不发达,本地或是本省的教育资源以及将来的就业环境均不太乐观的话,就选择师资力量和经济水平较好的外省学校吧。

其次选择某所学校,事前要做好诸多准备。

首先我们需要进入到这么学校的官方网站上,找到其2017年招生简章。深入的去了解该所学校建校历史、专业设置、学生特色、知名校友等内容。重点去了解其招商的政策,具体要了解招生的人数,尤其是对你所在的省份招生多少人?有什么限制条件?并需要考生了解该校往年的分数线(实际录取分数线),对比该省整体分数线的变动,来分析自己报考该校被录取的把握。

然后是关于第一志愿、第二志愿....或是平行志愿的梯度问题。

我的经验之谈是考试报考学校的第一志愿应该是自己高考分数利用率最高的院校,简单来说就是你考的分数刚好被这所学校设置为最低录取分数线,当然这是理想状态,但是思路就是这样的。各个志愿之间应当有相对较大的梯度设置,第一志愿要“冲好”,第二志愿要“保稳”、第三志愿要“求次”。再举例子更加形象的说明这个问题:假如你的高考成绩是__X分,我们参照往年的分数线应该这样填报,第一志愿的院校往年分数线最好是__X+15分左右,第二志愿往年的分数线最好是__X±5,第三志愿往年分数线应该是__X-15分左右。

关于专业专业的选择问题,我们最好是联系就业并兼顾理想来选择。

简单来说考虑就业问题就是考虑选择这个专业将来能不能赚钱的问题,雷锋崔老师一直认为赚钱问题是必须考虑的但是理想更应该放在首位。所以,如果我们无法兼顾的话就优先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也许你选的专业不是将来就业率较好的专业,但是你热爱这个专业才能有所建树。

填报高考志愿的技巧(精选篇2)

一、学校概况不能略掉

填报志愿的时候,一定要去了解学校的性质、层次、办学类型、收费标准。对于设有分校及多个校区的院校,考生要关注考生在哪个校区就读,其毕业证书、学位证书的印章是否带有分校或校区的字样。

二、录取原则不能马虎

如调档比例、退档情况、加分政策、专业级差、身体受限、外语语种、专业报考等具体要求,每个学校的招生章程都会给出明确的调档比例、退档情况等录取标准。

当你知道自己的高考分数时,你就可以对比二者的齿轮是否吻合,用调档分数线和自己高考分做比较,这会大大提高你的录取率。

三、单科成绩不能忽视

有的高分考生,拿到高考成绩单的时候,看见总分500多或600多,达到了理想院校的调档线时就得意忘形,以为自己一定有希望了。哪知,最后却还是因为没注意《招生章程》里的单科成绩,填错了志愿,导致高分落了榜。

填报高考志愿的技巧(精选篇3)

第一步 熟悉政策。考生家长对于本省的高考政策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明白哪些政策非常重要,哪些和自己切身利益相关,重要政策当年是否有变化。像常识、动态、公示、政策……例如考生家长起码要知道所在省份有几个批次志愿,每个批次需要填报几所志愿学校,可以报考几个专业等等。

第二步 收集信息。信息和渠道的来源至关重要。一般来说,考生家长可以选择的权威渠道大致有:当地考试院及高校官网;高考高招类报纸、广播电视节目等。

第三步 准确定位。定位是填报志愿中最重要的一步。我们都知道,高考录取时是将一定范围的学生,按其填报的志愿和高考成绩进行排位,从高到低,位次越高,被录取的机会就越大。填报志愿前考生可以根据平时成绩或模拟成绩来定位,看看自己在班、学校、区甚至整个省市所处的位置。

填报高考志愿的技巧(精选篇4)

1.过多的家长意志

对策:考入什么样的学校,上什么专业,将来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是孩子自己的事情,上大学的是孩子,而不是父母。如果父母给报的专业他不喜欢,甚至一点兴趣都没有,将来上大学就会造成一个被动状态。

2.不仔细看招生章程

对策:按照教育部的有关规定,招生章程主要内容包括:高校全称、校址、层次、办学类型,在有关省(区、市)分专业招生人数及有关说明,专业培养对外语(课程)的要求,经批准的招收男女生比例等,可见招生简章里面的信息介绍很关键,不可轻易忽视。

3.全部填报热门专业

对策:热门专业分数高,竞争激烈,如果成绩不太突出,竞争实力并非很强的学生在挤热门专业时,容易落榜。正确的做法应是选择“热门专业”而又不忽视“冷门专业”,“冷热”结合对考生更为有利。

填报高考志愿的技巧(精选篇5)

高考志愿填报要认真细致对待。首先要明确专业的定位,然后选择学校所在区域,再根据往年投档线的绝对值大致选择学校范围,分数在批次线踩线或线上3-5分的还要考虑是否降低批次录取,再通过对选择范围内学校进行投档分数预测,确定哪些学校具备投档条件,最后按一定的分数梯度合理安排志愿顺序。总共六个步骤,每一个步骤都不能马虎对待。

第一步 专业选择

大学专业选择是决定未来职业方向最重要的选择,但并不是决定青年学生终身命运的唯一条件。上大学主要是培养青年学生认知世界的能力和创造世界的能力。只要在中小学阶段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性格特点,大学的绝大部分专业都能成为青年学生发挥才干的好方向。而且一旦发现大学专业并不适合自己,还有机会申请转专业和通过考研形成复合专业结构。当然,如果性格特点、能力结构、身体条件显然不适合的专业要想办法避免。

高校投档线不等于高校不同专业的录取线,常常是有些热门专业的投档线高出学校投档线十几分、甚至几十分。学生和家长千万不要误以为分数在学校投档线以上就可以高枕无忧,在专业服从分配栏内一定要写上服从分配,不然很可能因成绩够不上学校专业投档线而面临退档风险。

专科学生建议把区域和专业选择当做同样重要的头等大事来对待。区域决定了以后的就业出路,专业往往就决定了今后的职业方向。专科学生以后很难再通过考研究生或其他方式来改变专业结构。因此,专科学生宁可降低对学校投档分数的要求,也要选择到自己想去的城市和想要学习的专业。

第二步 区域选择

区域选择直接决定了学校的选择范围,也决定了未来四年学生学习生活的大环境。能够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发达城市学习和生活,对青年学生的成长无疑是有利的。

但是也要客观的考虑学生高考分数能不能进入北上广深等发达城市的好学校。如果一味选择发达区域,放弃对学校基本面的追求就会适得其反。

第三步 学校选择

人生要面临的选择很多,选大学、选专业、选职业、选伴侣、选行业、选合作伙伴等等,选大学是人生面临的第一个重大选择。

在中国的现实就业环境中,一本的学生尽量选择985、211高校,即使学校稍偏远,这一类学校的就业情况都会相对较好,甚至有些行业、有些单位、有些岗位非985、211工程学校学生不招。其次是部属重点本科院校,再次是省属重点本科。

二本的学生如果能选择更好的专业就尽量以满足专业要求,因为从长远来看,专业对口性越高,学生毕业后职业化成熟越快。

三本和专科尽量以区域选择为主,兼顾专业。根据教育部就业情况统计,北上广深的学生毕业半年后工作月薪远远高于内陆其他省会城市,沿海发达城市的毕业生薪资待遇也大大高于内陆其他城市。

第四步 批次的选择

一般来说不强调对批次做特别的选择,能上一本就尽量上一本,能上二本就尽量上二本。这里讲的批次选择是指某些特殊情况下更优化的选择。

比如一本、二本、三本踩线的成绩,这种成绩很难录取到同批次比较好的学校和比较好的专业。这个时候,下降一个批次进行选择就成为必要。

另外,对专业有特殊要求的情况下要适当考虑降低批次要求。

第五步 高校投档线的预测

高校档线的预测是高考志愿填报的核心技术,也是所有志愿规划的基础。在知分填志愿的大好政策下,学校投档线的预测已经成为一门科学。如何更加准确的预测高校投档线是有规律可循的。

分数在批次投档线附近5分左右的学生,可以选用投档线差法。把历年来录取分数在批次投档线5分附近的学校都罗列出来,找到自己分数可以达到的学校,根据需要选择学校。

文科名次在500名以内,理科名次在1000名以内的学生可以选择名次定位法,基本上这个名次以内录取的学校录取名次相对比较固定,上下浮动不大。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名次结合学校过去三年来的录取名次的波动情况确定可以录取的学校,适当拉开名次距离,为选择专业留出空间。

一本线上的考生可以采取同位分预测法,这种方法在一本线上广大的分数区间具有较准确的预测价值。同位分是指在不同年份相同的位次上,不同年份的位次在当年成绩上的分数。这种方法考虑了分数段的集中度,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当然还要适当考虑其他因素对分数波动的影响。

二本线以上一本线以下的学生,或者三本线以上二本线以下的学生可以采用投档线差法和同位分法相结合的方式来定位学校投档线。具体做法是先用投档线差法找到相应的分数段位,再用同位分法分析历年数据的波动情况,大致确定学校投档线。再从预估学校投档线下5分左右寻找合适的学校填报志愿。

第六步 志愿顺序的安排

志愿填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考生和家长应提前学习和熟悉志愿填报的规则,要把志愿填报当做第二次高考来认真对待。往往考得好还要填得好,才能充分发挥高考分数的最大价值。

    706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