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想象力的方法有哪些
丰富的想象力可以帮助孩子变得善于解决问题和面临的挑战,那么,想象力是可以培养吗,培养孩子的想象力的方法有哪些,家长应该注意什么呢?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培养孩子想象力的方法有哪些,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培养孩子想象力的方法有哪些
1、故事改编与接龙
我把儿子喜欢的、非常熟悉的故事重新翻了出来,和他一起做改编或接龙。因为是他喜欢的,所以他非常乐意不断的重复,因为不断的重复,所以他对故事就分外熟悉。而正是因为太过于熟悉,孩子会更着重于原来的内容,故事的改编、接龙就增加了一些想象力方面的难度,但是却可以省略翻书读故事熟悉内容的过程。
2、鼓励绘画和涂色
绘画是最提升孩子空间想象力的一种工具。所以现在有时间的话,我就让儿子把自己的想法或者要表达的内容画出来让我猜。其实在他四岁的时候,他就为自己画过请假条:里面包括了好多内容,他为什么请假,请假都要去做什么等等,厚厚的一沓,充分的表达了他的想法。
3、阅读激发灵感
阅读是智力发展的关键,同时也有助于激发孩子的想象力。选择那些拥有大量丰富多彩的图片的书籍,对孩子来说文字内容并不重要,尽可能让孩子根据图片自己编故事。家长也可以帮助孩子一起创造情节,还可以进行角色扮演,增加趣味性和参与感。
4、创造自己的故事
有时候,一个关于自己的小故事也能非常吸引人。你可以从周围的环境出发创造一个小故事,尽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甚至可以让孩子变成故事里的超级英雄。最终,他也会给你讲他的故事,故事里他自己就是主角。
5、唱歌、敲打、吹口哨
结构化的音乐类型确实不错,但是给孩子准备玩具乐器,让他随着音乐跳舞,和他一起唱歌,甚至鼓励他即兴演奏等过程,都是极具创造性的过程,能够无限激发孩子的想象力。
6、玩角色扮演游戏
角色扮演游戏不仅是一种消磨时间的方式,更能让孩子在表演的过程中学会如何管理自己的日常生活。角色扮演能帮助孩子发展语言和社交能力,甚至能帮助他们表达自己的情绪,如悲伤或害怕。
宝宝想象力发展的特点
1、创造想象萌芽了
宝宝想象以再造想象为主导,复制和模仿的成分大,创造的成分还很有限,创造想象才刚刚开始发展。想象的创造成分还保留在具体形象水平上,不能在语词水平上进行创造性想象。五六岁的宝宝已经有了明显的创造想象能力,而且能够在他的行动中表现出来。这个阶段宝宝想象的有意性更加明显,想象活动的主题更加明确,而且想象活动基本上能围绕主题展开,同时想象的内容也进一步丰富,内容之间也有了一定的联系。
2、有意想象开始出现
宝宝的想象仍以无意想象为主,但有意想象开始出现,这主要表现为宝宝在活动中出现了有一定目的、一定范围的自由联想,能够边想边做,还能用语言对自己的想象活动进行描述。四五岁的宝宝一般能在活动前明确说出想做什么,也有一定的计划性,并能够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宝宝想象的主题也比较集中,虽然也出现偏离主题的情况,但一般不会偏离主题太远。
3、想象符合客观实际
宝宝在进行想象活动时,想象内容之间的联系更符合客观实际,而且能用自己的语言对想象的事物进行客观的描述和分析,想象内容的逻辑性也有所增强。
4、想象力的发展是长期的
宝宝想象力的培养和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想象力的发展与宝宝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等方面有很大关系。爸爸妈妈要根据宝宝的年龄特点采取适合自己宝宝的有些方法,要提供条件丰富宝宝的生活经验,鼓励宝宝充分发挥想象能力,引导宝宝把自己的生活经验融入到想象活动中,这样,宝宝想象的翅膀才会更有力量。
5、想象和现实容易混淆
宝宝的想象以无意想象占主要地位。因缺乏经验,宝宝早期的想象似乎常常还与知觉的过程相纠缠,他们往往只是用想象来补充他们所感知的事物。尤其3~4岁的宝宝,表象的组合异常容易,对他们来说,不可能的事情是没有的,所以他们常常把想象和现实混淆起来。宝宝的言谈中常常有虚构的成分,对事物的.某些特征和情节往往加以夸大。
6、想象内容零散,不追求结果
宝宝想象内容有了一定程度的丰富,但内容之间是无意义的联系在一起,更多的是重复生活中常见的几种事物,而且所想象的事物特征也不完整,比较典型的就是宝宝所画的人物只有头、手和脚,没有更多细节方面的内容。这是因为宝宝想象活动的目的不明确,主题不稳定。因此,此时的宝宝主要是满足于想象过程,不是去追求想象的最终结果。
7、想象主题不稳定
三四岁宝宝在开展想象活动前已经有了初步的目的性,但这个目的往往很不明确。即使在爸爸妈妈的提示下有时也能在活动之前说出活动的主题,但这个活动的主题是不确定的,会根据其随后的行动发生变化,甚至偏离最初所描述的主题。比如宝宝在画画前说要画一个香蕉,但是当他画了一个月牙形时就说要画一个月亮等。
培养孩子想象力的注意事项
1、父母少替孩子做事
中国孩子缺乏想象力,与传统的教育方式和家庭生活是分不开的。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想象力往往是最丰富的。但是随着进入小学中学以后条条框框的增多,孩子的想象力就受到了限制。在心贝亲子网小编看来,孩子日常生活中能做的事情尽量让他们自己学会去做,比如洗碗、穿衣、系鞋带等,让孩子自己去体验和感受,而不是一味地替代、包做和制止。
2、学会倾听孩子的问题
心理学家认为,父母既要鼓励孩子多提问题,同时也要注意倾听孩子的问题。一般的孩子都喜欢问“为什么”,面对这种问题,要尽量用孩子所能理解的、不带个人感情色彩的方式去回答,再加以“讨论”的方式和孩子一起来回答这个问题;又或者通过侧面的方式去回答,留些空白让孩子自己去填补或寻找答案。
3、大人要做好榜
大人的兴趣和爱好,往往会在无形中给孩子耳濡目染。在孩子单纯的眼光看来,大人那些庄严的事情其实跟游戏差不多,他们会时不时地去模仿你。当然了,面对这些“小大人”的模仿,我们不必过分去在意,对于好的方面尽量多去鼓励,去激发他们的热情,去挖掘他们内在的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