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条措施发布对经济和生活有什么影响
近期,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了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工作的20条措施,引发了网友对于疫情防控、经济发展等相关问题的热烈讨论。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20条措施发布对经济和生活有什么影响,希望大家喜欢!
20条措施发布对经济和生活有什么影响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表示,近期,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了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工作的20条措施,这有利于提升疫情防控的科学性和精准性,有利于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随着这些措施有效落实,有利于维护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有利于市场需求恢复和经济循环畅通。
付凌晖指出,受到疫情等多方面影响,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但是也要看到,基本生活消费、网上销售保持稳定,对于消费的支撑作用在逐步显现。
付凌晖认为,从下阶段情况来看,疫情对市场销售的影响仍会存在,但总的看是短期的、外在的,我国消费恢复向好仍然具备较多有利条件。
一是从中长期看,我国消费规模扩大、消费结构升级的态势不会改变。二是随着经济逐步恢复,将逐步带动就业扩大和居民收入增加,有利于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三是促消费政策持续显效,有利于消费的扩大。四是消费模式创新将会拓展新的增长点。
“总的来看,受到国内外各种因素影响,消费还面临不少挑战,但是随着各项促消费政策逐步实施,随着经济逐步恢复、居民就业改善、收入增加,消费保持恢复态势仍然是值得期待的。”付凌晖说。
响应“20条”,全国多地取消区域全员核酸检测
“20条措施”其中规定,没有发生疫情的地区严格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确定的范围对风险岗位、重点人员开展核酸检测,不得扩大核酸检测范围。一般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只在感染来源和传播链条不清、社区传播时间较长等疫情底数不清时开展。制定规范核酸检测的具体实施办法,重申和细化有关要求,纠正“一天两检”“一天三检”等不科学做法。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安徽合肥、河北石家庄及上海市等多地都已积极调整现行的防疫政策,宣布取消或暂不开展区域全员核酸检测。
其中,最让网友关注的当属石家庄。
11月13日石家庄市政府网站、石家庄新闻网发布的《致全体市民的一封信》中写道:全面对标对表、严格执行中央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凡是不一致的全面整改到位。
11月14日,石家庄相关部门发布消息证实,目前石家庄已经取消全员核酸检测,今后将只对重点人群及风险性较高的工作人员进行核酸检测。
11月14日晚间,中新网记者致电石家庄12345,确认石家庄自14日起取消常态化核酸点。与取消常态化核酸点配套的措施是,地铁和公交方面自15日起不再查验核酸有效期,场所码显示“绿码”即可,除重点场所外不再查验72小时核酸证明。
石家庄市委书记张超超强调,要教育引导广大市民群众充分认识到,市委、市政府进一步优化和调整疫情防控举措,是贯彻落实中央进一步优化防控工作的二十条措施的具体行动,决不是“躺平”、放任不管,也决不是所谓的“全面放开”,是为了进一步提升防控工作的科学性、精准性,把该管的坚决管住,把该放的放开,防止“一刀切”、层层加码,是为了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同时,要教育引导广大市民群众理性面对疫情,不恐慌、不信谣、不传谣,坚定信心,共克时艰,一起打赢这场疫情防控歼灭战。
安徽合肥:婚宴应办尽办,核酸采样点只增不减
据合肥市人民政府消息,11月14日晚,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虞爱华主持召开第116次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商会,进一步研究部署防疫措施。
会议提到,婚宴应办尽办,这是新人的大事,也是全市的喜事,倡导婚事新办、喜事简办,不搞大操大办,响应“光盘行动”,把喜事办得更喜庆。桌数有多有少,但防疫措施一条都不能少。餐饮经营单位要安排人员督促顾客扫场所码,查验“两码”和48小时核酸检测报告,提醒顾客在公共区域活动时规范佩戴口罩。
会议还提到,核酸采样要让群众就近就便,采样点位只能增加不能减少,时间只能延长不能缩短,科学增设黄码通道,严格执行技术规范。请广大市民和防疫人员采样时务必做好防护,坚决避免采样点成为传播点。
此外,合肥市人民政府发布的另一篇消息中,也提及了举办婚宴问题:市民朋友如有举办婚礼需求,请提前通过0551-12345报备,承办酒店要提前向属地街道(社区)报备,以便相关部门提前跟进服务。倡导婚礼简办、婚宴桌数控制在20桌内。承办酒店婚宴全程要落实落细扫场所码,查验安康码、行程码和48小时核酸阴性报告,以及戴口罩、测温、消毒、通风等常态化防控措施。严禁红黄码和安康码弹窗人员进入,一旦发现,请立即拨打0551-12345报告。
如何看待“优化防控工作二十条措施”?
一、背景
疫情三年尤其是今年以来,经济遭受的压力非常大,特别是第三产业,疫情防控阻碍了人员流动,消费市场疲软,这个时候需要提振经济信心,通知的发布正当其时。
但我们也要看到,目前全国疫情形势并不乐观,通知中头一次提到:“一些地区的疫情还有一定规模”——这一点值得我们警惕。
近几天关注的广州疫情可能刚刚见顶,而重庆疫情还维持快速上升势头,例如前天(11月9日)重庆新增123+633,实际社会面54+262,社会面占比超过40%。
所以通知中也提到:切实落实“四早”要求,以快制快,避免战线扩大、时间延长。
二、基层压力
在这条新闻的评论中,有网友呼吁“希望地方政府认真执行,不要各自为政”,也有网友表示这是“基层的大考”,情况确实如此。
从几次全国疫情反扑的情况来看,基层防控的压力在不断增大。从平遥县的案例看,县域级别防控难度很大,需要明确“精准防控”的适用条件。
2.指数增长的特点
局部的疫情只有两个稳态:0或者接近环境容量上限。
大多数县城恰好没有疫情输入,就能维持稳态。有一部分县城已经有一定比例感染了。
而平遥是在早期趁着指数增长初期增速还不太快,努力清零的典型。
3.中西部县域防控是很困难的
按《第九版》方案,出现疫情后,疾控和公安、电信部门需要完成以下工作:
发现病例后,需要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明确该病例见过哪些人(认识的人,要求提供联系方式),去过哪些公共场所(见到的人大多数不认识)。 见过的人作为密接直接隔离(如果该人员已经在外地就需要发出协查函),还需要对密接再进行流调,明确次密接人员(2022年11月10日之前要求找次密接)。 明确公共场所后,疾控还需要与公安(图侦人员为主)、电信人员协同,找到同时间段到过该场所的人员。
所以精准防控需要实现几个步骤:
及时发现病例→准确流调,并控制认识的密接人员→明确重点场所→公安、电信人员筛查到过该场所的人员→隔离密接、次密接
能维持流调的前提是:
疫情发现早,传播还没有超过2代 病例数量不多,靠本地人员还能完成流调 本地疾控人员、电信人员、公安技术人员都有经验,不会犯低级错误 有软硬件支持
小县城实际只有3种选择:
(1)按第九版方案执行,但缺乏流调能力基础,会导致疫情的全面失控+疫情外溢。
(2)加码封城会影响短期经济,但解封较快,还消除了外溢可能。
(3)在搞不清楚传染链的情况下还没有能早封,疫情继续扩散,直到挤兑了隔离能力、检测能力、医疗能力,造成长时间封城。
小县城实际上没得选,(1)没有条件,(2)比(3)强不少。
只要动作果断,疫情规模并不会太大。
所以,应当考虑到地方的实际能力,为“精准防控”设立边界条件。此前第九版已经提到传播链难以理清后怎么办,但边界条件还不是很清晰。
例如可事先测算某个县城的流调容量,并明确边界条件.
当疫情发现较晚的时候,应该考虑直接封闭。
当疫情发现早,且流调未挤兑的时候,坚持“精准流调”。
当疫情发现早,但流调接近挤兑的时候,有两个选择:
(1)静态管理,早封早解封。
(2)向上级求援,靠更多的人员顶住这个“尖峰”。如果能有足够的人手顶几天,可能就可以将疫情规模下调一个数量级。
三、一刀切的问题
1.加码原因
很多情况下,如果A地有疫情,A地人员外出到B地的时候,会被B地加码,原因有几个:
(1)A地出现了严重的瞒报现象。
(2)两地的疾控技术水平不一,如果A地疾控技术水平较低,或者出现了流调能力挤兑,则A地外出人员感染概率就会很快增加。
(3)很多地方没有按第九版要求公布病例轨迹,无从判断该地疫情传播范围。
(4)另外跨省合作较为困难,如果B地发现一个来自A地的旅客,即使B地获得该旅客的全部流调轨迹,但由于A地的轨迹未公开,B地无法将该旅客在A地的轨迹和A地其他病例的轨迹核对,实际无从判断该人员的风险。
这时B地只能对A地的人员搞一刀切。
只有A地、B地的流调能力都较强,且都诚实公布疫情数据,流调能力没有挤兑的时候,两地才能都做到精准防控,才有互信的可能。
如果要做到风险地区划分、风险人员划分结果的“全国互认”,彻底解决“过度防疫”的问题,首先要考虑对流调能力进行“评级”,然后才可能建立“互信”。
2.不同地区需要调整利益关系,才能更好的防外溢
外溢病例不造成本地疫情反弹的隐患,但输入病例会,但流调花费的人力物力很大。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对已经外出人员进行流调,本地受益较小。
但疾控是属地化的,每个地市对本地的传播链最清楚,外地想搞明白很困难,所以“防外溢”比“防输入”更容易。
但“防外溢”需要门槛,成本也很高,中西部地区付出较多努力才可能达到。
而外溢的后果由其他地区承担,被输入疫情的地区还承担着“过度防疫”的责难,造成了两地投入产出的不对等。
为了协调两地关系,可考虑通过经济杠杆调节,例如发生疫情外溢的地区承担被外溢地区的损失(限于直接外溢人员、该人员的密接、次密接,后续传播属于被外溢地区的责任),推动各地加大投入,提升流调能力。
四、境外输入压力有多大
从数据来看,入境航班熔断取消后,新增入境人数相对有限。
2015年数据:国庆黄金周期间,上海口岸出入境总人数达76.2万人次,同比增长9.6%,日均出入境人数近11万人次。(可计算为日常入境5万人)
2022年数据:10月1日至7日,上海浦东机场口岸入境客货邮航班约1400架次,旅客约3.2万人次,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可计算为日常入境0.45万人)
而上海口岸入境占全国入境总数的50%左右,所以全国日入境人数约为0.9-1万/天。
7天时间涉及的熔断航班为10架,约2000-3000人,每天平均300-400人。如果取消熔断,对国际旅客旅程的干扰会大幅缓解。入境人数会增加3-4%。而这些航班量并不会导致入境环节的风险大幅加大。核酸后到登机前这段时间的感染概率、较短隔离期限漏掉病例的概率对疫情输入的影响较大。
五、应该做好的准备
1.财力保障
我国是幅员辽阔的大国,地区差异很大。
欠发达地区本身财政不足,既无力承担大量患者的医药费,承担隔离、转运等防控费用也较为困难。
在疫情期间,不同部门的利润情况相差很大,可以考虑用税收进行调节。
2022年的贸易顺差仍然比2019年同期增长了106%,可考虑在高利润出口行业调减出口退税(部分税收可以转嫁境外),用这部分截流的税收(可以暂定为每年7000亿元人民币)对欠发达地区进行补贴。
补贴的内容有:
· 医务人员培训、医疗设备增购的费用
· 疾控人员的培训+到外地参与实战+邀请发达地区疾控人员指导的费用
· 公安图侦人员培训费用(图侦人员负责找公共场合密接)
· 核酸筛查费用
· 密接、次密接等人员隔离费用
· 新冠治疗费用
· 被隔离人员停工补助
· 静态管理期间停业补助
2.加强培训
在疫情防控领域可以开展实战化的培训,培训分为几个部分:
· 疾控相关的理论
· 其他地区控制疫情的实战经验
· 其他关联学科中和疾控有关的部分
· 封城期间的物资配送(上虞封城期间,将物资分拣放在旁边的杭州,按户打包好的物资直接送小区,不仅保证了物资供应,也控制住了保供链条的感染问题)
· 封城期间就医问题
课程采用直播+录播+图文文字稿的形式进行,由一线专家录制,全国疾控人员进行线上培训,看不明白的可以反复看录像。
可以考虑让东部和中西部地区人员双向流动,西部地区人员现场学习。
3.建立全国流调机动队伍
但即使是开卷考试,也有考不好的人。
人员如果没有经过实战,上战场就会出问题。
在不遗漏的情况下做到“精准”,对疾控队伍的思维水平和知识水平要求非常高。
不能准确决策,就无法做到“精准”,想要减少外溢,就只能扩大化,搞“一刀切”。
所以提升防疫能力并不容易,需要多方面的支援。
疫情早期处置非常重要,如果能做到早发现,流调跟得上,密接、次密接能及时隔离,就能低代价控制疫情。
· 欠发达地区没有经历过大规模疫情,人员经验不太足,各种资源也不够,靠自己的力量明显顶不住规模较大的疫情,导致了防疫力量的击穿。
· 欠发达地区遇到疫情的概率并不高,如果各地都组建技术能力较强的队伍,则可能长期闲置。
所以组建全国机动队伍是相对经济的选择。
对于上级部门而言,应该安排专门的预案和支援队伍。
· 首先需要明确全国330多个地市级行政单位中,哪些有能力精准防控,哪一些搞不定。明确每个有问题的地区一旦发生疫情,需要何种规模的支援。
· 另外还需要提前组建专门的支援队伍,并提前进行训练和磨合,一旦有疫情必须立即投入。
· 支援高海拔地区的团队应当选择没有高原反应的人员。
4.信息系统保障
基层人员需要能将敏感个人信息与可公开的轨迹信息隔离、轨迹可以转为坐标、方便访问的流调信息系统,不是流调文件管理系统。
5.明确“精准防控”状态的进入条件和退出条件
对欠发达地区来说,什么时候该“精准防控”,什么时候该“静态管理”,应当更细化。
20条政策出台后多地调整防疫措施,如果放开普通人要注意什么?
以我个人的观点来看,不要求在公共场所佩戴口罩、感染了也能去单位上班等可以算作“躺平”,或者说无限接近于全面放开的状态。
从这个角度来看,新的20条防疫政策不能算全面放开,更不能算“躺平”。
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咱们的防疫政策相对之前会越来越“松”,这是兼顾防疫和经济的必然选择。
中国经济不可能同全球脱钩,而在国外几乎全部接近全面放开的防疫政策下咱们没法做到独善其身,换言之,一位追求数字上的清零是很难做到的,客观规律如此,强求也没用。
未来国内的防疫政策会更加兼顾经济发展与老百姓的正常生活,这意味着咱们也会逐步向全面放开那一侧靠拢,当然,不可能像欧美国家那样靠的那么近。
基于以上分析建议我们这样的普通看白银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调整好心态,不要谈疫色变。
奥密克戎不是2020年的初代病毒,也不是之后的delta病毒,这玩意的传染性很强但破坏性要轻得多。上海今年3-5月那波疫情有超过60万人感染,绝大部分是无症状感染者(胸部没有发炎),重症很少,死亡病例微乎其微且致死原因均不是因为感染奥密克戎。
另外,没有任何证据表明感染奥密克戎后会有很明显的后遗症,至少我的亲戚(60岁以上)、隔壁办公室的同事、邻居、大学同学都有感染过,他们没说有什么后遗症。
因此,即使防疫政策没有像以前那么严格也不要过于担心,真感染了按照遗嘱喝点药,休息几天就行了。
千万不要因为害怕感染将自己与社会“隔离起来”,科学防疫的目的之一是减少对老百姓正常生活的影响,因为过度担忧而自己影响自己是没有必要的。
第二,每个人都是个人健康的第一责任人,要做好自我防护。
有些朋友可能很难做到立马调整好心态,那就做好自我保护。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接种疫苗能够大大减轻重症的概率,如果你还没有接种疫苗可以尽快接种,奥密克戎不是重症的话对人体的伤害程度很低,症状与病毒感冒类似,连肺部炎症感染都不会有。
出门佩戴好口罩,口罩应该是疫苗之外最重要的防护措施了。美国放松防疫很长一段时间了,部分居住在当地的华人还未感染过,他们的秘诀之一就是佩戴口罩。
由此可见口罩的作用之大,哪怕在美国这种接近完全放开的环境下也能保护个体不被感染。
第三,备一些退烧药和抗病毒药物,但不要乱服用。
让大家备退烧药是因为哪怕是无症状感染者也是会有流感的症状的,最难受的应该就是发烧了,退烧药能够起到压制体温的作用。
至于其他药物最多就准备点抗病毒的常用药吧,其实在我来看意义不大,因为在针对奥密克戎的特效药问世之前普通的抗病毒药针对性不强,在上海方舱里隔离的60多万人主要是靠休息自愈的(这一点可能和很多人想象中的不同)。
着重提醒一点,不要没事乱吃药,任何说某类药物有预防效果的都是谣言,目前全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哪类口服药物能够免疫奥密克戎,否则也用着打疫苗了。
胡乱吃药不仅起不到提升抵抗力的作用还会引发其它不适症状。
第四,准备一些抗原,随时可以自测。
随着防疫措施的变化常态化核酸亭可能会逐步关闭,到了那时要做核酸不仅要自掏腰包还得跑到医院或者社区卫生中心去,比较麻烦。
这个世界上并不是只有奥密克戎,普通感冒、咽喉发炎等也会引起发烧、流鼻涕等不适症状,不可能一觉得不舒服就跑到医院去做核酸吧?关键核酸结果也不是立马就出来的。
建议大家自备一些抗原,如感到不适可以先在家里自测一下。
如果抗原呈阳性再按照防疫规定处理,如果感到不适可以先在家里自测一下,抗原呈阳性再按照防疫规定处理,阴性的话不需要去医院检测、减少不必要的感染风险。
人类与各类病毒斗争了数万年,在我印象中能够真正消灭的可能也就是天花病毒了,剩下的均处于“共存状态”,2003年的SARS病毒为自然消退并非被人类消灭。
科学在不断进步但人类在病毒面前并没有取得压倒性的胜利,人类主要采取削弱对策,通过各种方法不断削弱病毒毒性以实现共存状态下的安全,与奥密克戎之间的斗争大概率也是沿用这一措施。
开放不代表投降,而是用另外一种方式实现效益的最大化。